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盆地人工增水作业区域与作业时机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友文 张慧琴 +2 位作者 朱浩 余华 肖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8-966,共9页
利用吐哈盆地2011-2015年逐时FY-2E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吐鲁番市1976-2015年5个国家气象站和2013-2015年26个区域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卫星资料反演和统计分析方法,首次定义TK(地面气温与云顶亮温的差值)来规避地面辐射对卫星接收... 利用吐哈盆地2011-2015年逐时FY-2E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吐鲁番市1976-2015年5个国家气象站和2013-2015年26个区域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卫星资料反演和统计分析方法,首次定义TK(地面气温与云顶亮温的差值)来规避地面辐射对卫星接收辐射的影响,分析吐鲁番盆地各级别TBB(-10^-20℃、-20^-30℃、-30^-40℃、-40^-50℃)云的分布状况及其与降水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TBB各级别云覆盖度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云量从盆地平原区向山区递增;TK的月变化同月降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TK正值时段4~8月与盆地汛期相对应,TK极大值对应月降水量最大的6月;降水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降水先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多,1 400~1 900 m区域是降水量和降水垂直变率最大的区域,之后降水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与秋季,6月降水最多(占3~4成);降水集中出现在白天,平原地区集中在早晨至中午,山区集中在下午至傍晚。综合分析得出吐鲁番盆地人工增水作业区域、作业月份、作业"时间窗"选择的参考依据,其中最佳作业区域在1 400~1 900 m,最佳作业月份为6月,最佳作业"时间窗"为上午的06~10时与下午的14~18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TBB 降水量 云覆盖度 增水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突发性暴雨气象防灾减灾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友文 童洁 +3 位作者 肖诗尧 刘艳辉 黄卓禹 刘久国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5期89-91,94,共4页
以2011年6月10日凌晨新化荣华乡泥石流为案例,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焦点座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山区突发性暴雨致灾原因和气象防灾减灾特征,调查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并以此探究如何在... 以2011年6月10日凌晨新化荣华乡泥石流为案例,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焦点座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山区突发性暴雨致灾原因和气象防灾减灾特征,调查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并以此探究如何在应对山区夜间突发性暴雨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结果表明:(1)提高突发性暴雨预报预警能力是应对突发性暴雨的第一道防线。(2)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应对突发性暴雨并开展防灾减灾的有效依据。(3)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组织群众避灾转移、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工作效果显著,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突发性暴雨 气象信息员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