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植被大气PM_(2.5)去除能力动态评估
1
作者 邱颖颖 董雯 +6 位作者 许菲菲 陈莉娟 金筱艾 任远 王彬 陈健 周天焕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70-78,共9页
为了加深对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植被大气净化功能的量化理解,回顾分析2000—2020年丽水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利用干沉降模型评估植被对PM_(2.5)去除能力的动态变化;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植被对PM_(2.5)去除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 为了加深对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植被大气净化功能的量化理解,回顾分析2000—2020年丽水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利用干沉降模型评估植被对PM_(2.5)去除能力的动态变化;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植被对PM_(2.5)去除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基于此利用PLUS模型在空间上预测未来不同管理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格局及植被PM_(2.5)去除能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是由社会经济因素所驱动的建设用地对林地的侵占;在城市化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共同作用下,2020年丽水地区植被大气PM_(2.5)干沉降速率相比2000年下降了3.0%,干沉降通量由2000年的0.36 g/(m^(2)·a)下降至2020年的0.26 g/(m^(2)·a);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大气PM_(2.5)去除能力的空间分异规律解释能力最强;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年植被大气PM_(2.5)去除能力相比2020年继续下降了1.6%,而生态保护情景则增加了1.3%。2000—2020年,丽水市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呈缩减趋势,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有所扩张,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推动;植被大气PM_(2.5)干沉降去除能力不断下降,其空间分异主要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在未来情景中,按照现有发展模式植被大气PM_(2.5)干沉降去除能力将继续下降,而生态发展情景下干沉降去除能力将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植被PM_(2.5)去除能力 PLUS模型 干沉降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管理措施对路网宏观基本图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许菲菲 何兆成 沙志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宏观基本图(MFD)存在于具有交通运行同质性的城市路网中,它可以用于路网的服务水平评估、区域控制和宏观交通建模.不同道路运行条件对MFD的形状存在不同的影响,进行MFD影响因素分析是应用MFD理论研究城市交通运行规律的前提.本文以广州... 宏观基本图(MFD)存在于具有交通运行同质性的城市路网中,它可以用于路网的服务水平评估、区域控制和宏观交通建模.不同道路运行条件对MFD的形状存在不同的影响,进行MFD影响因素分析是应用MFD理论研究城市交通运行规律的前提.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研究区域,运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对海珠区的路网进行建模,通过采取不同交通管控措施,分析MFD图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FD不仅是路网本身的性质,也是控制策略效果好坏的直接体现.同时,需求的剧烈变化、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车道禁行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路网的MFD.另外,制定交通控制策略时要优先考虑路网中的关键路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宏观基本图影响分析 Paramics交通仿真 城市路网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 被引量:75
3
作者 许菲菲 刘黎萍 +1 位作者 唐海威 周和庆 《公路工程》 2009年第3期73-75,82,共4页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性能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路面材料的统称。对基于Evotherm温拌技术的AC类密级配温拌沥青混合料与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疲...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性能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路面材料的统称。对基于Evotherm温拌技术的AC类密级配温拌沥青混合料与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疲劳特性、抗剪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可以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其疲劳性能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 EVOTHERM 温拌技术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肾损害6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许菲菲 林凡 +2 位作者 周志宏 刘毅 朱小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肾损害 临床 病理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菲菲 吕吟秋 +2 位作者 邵蓉蓉 刘毅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IGA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口译研究综述:图式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许菲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8-94,共7页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十二年(2001—2012)来国内图式视角口译研究进行的分析显示,现有研究层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实验设计等方面有所进展也存在局限,该领域今后将会有更高层次、更完善的发展。
关键词 图式 口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测量稀土氧化物薄膜禁带宽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菲菲 胡琴 杨百良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0-193,198,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衬底和Si衬底上分别生长了Er2O3,Tm2O3和Yb2O3三种稀土氧化物薄膜。分别利用光学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量法对以上三种稀土氧化物的禁带宽度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光学方法测量的Er2O3...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衬底和Si衬底上分别生长了Er2O3,Tm2O3和Yb2O3三种稀土氧化物薄膜。分别利用光学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量法对以上三种稀土氧化物的禁带宽度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光学方法测量的Er2O3,Tm2O3和Yb2O3的带隙分别是(6.3±0.1),(5.8±0.1)和(7.1±0.1)eV;而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量的这三种材料的禁带宽度分别为(6.2±0.2),(6.0±0.2)和(6.9±0.2)eV。两种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测量稀土氧化物的禁带宽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k栅介质薄膜 禁带宽度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稀土氧化物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羊毛脂中的甾类化合物 被引量:4
8
作者 许菲菲 朱京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甾醇(sterol) 羊毛脂(lano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与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莹 吕吟秋 +2 位作者 杜园园 徐玉兰 许菲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不同肾小管间质病变组间的肾小球积分、肾血管积分、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意义;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尿TGF-β1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正相关。结论血、尿TGF-β1及尿α1-MG、β2-MG、NAG可预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和预后,其中尿TGF-β1与IgAN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肾小管间质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 肾脏病理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对BXSB狼疮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小春 吕吟秋 +3 位作者 许菲菲 李安乐 黄朝兴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观察亚砷酸对BXSB自发狼疮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个月龄雄性BXSB小鼠1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治疗组 (亚砷酸 0 .8mg/kg) ,隔日腹腔注射 ,共 5 5d。观察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肌酐 ,血清IgG、dsDNA、ANA及... 目的 :观察亚砷酸对BXSB自发狼疮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个月龄雄性BXSB小鼠1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治疗组 (亚砷酸 0 .8mg/kg) ,隔日腹腔注射 ,共 5 5d。观察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肌酐 ,血清IgG、dsDNA、ANA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尿蛋白排出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血清IgG和dsDNA值也比对照组低 ,肾脏病理改变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亚砷酸能抑制BXSB狼疮鼠的自身免疫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 BXSB 狼疮性肾炎 治疗 SLE 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降之对维持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刚 郑尘非 +2 位作者 刘毅 许菲菲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舒降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炎症和营养指标白介素 - 6 (IL - 6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 ,了解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透析患者中应用指征... 目的 :通过观察舒降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炎症和营养指标白介素 - 6 (IL - 6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 ,了解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透析患者中应用指征。方法 :将 34例稳定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1 9例及对照组 1 5例。实验期间实验组每位患者每日服用舒降之 2 0mg ,对照组不服药 ,时间为 2月 ,分别在实验开始、1月末、2月末检测患者血IL - 6、CRP、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脂浓度。实验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和实验前相比 ,实验结束时实验组IL - 6明显升高、CRP明显降低、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升高 ,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 ;而前白蛋白虽有一定幅度上升 ,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实验前后 ,总胆固醇、LDL浓度改变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结束时甘油三酯较 1月末及实验开始时显著降低 ,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各项指标试验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舒降之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CRP、IL - 6浓度 ,升高转铁蛋白、白蛋白浓度 ,改善患者营养及微炎症状态 ,这种作用并不依赖于其调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舒降之 炎症状态 IL-6 转铁蛋白 对照组 前白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章建娜 吕吟秋 +1 位作者 许菲菲 林瑞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差异。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HSPN)的成人患者(≥18岁)36例,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病人,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差异。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HSPN)的成人患者(≥18岁)36例,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病人,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所有患者均有血尿。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为单纯性血尿2例,血尿+蛋白尿23例,肾病综合征11例;儿童患者单纯性血尿6例,血尿+蛋白尿22例,肾病综合征1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紫癜性肾炎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9例;而所有儿童患者均无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2)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28例、Ⅴ级2例、Ⅵ级1例,而儿童患者Ⅱ级31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27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随访结果A组10例、B组14例、C组3例,3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随访结果A组15例、B组13例、C组2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最多见,与儿童患者相比,成人临床表现偏重,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多见。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而儿童病理分级以Ⅱ级多见,提示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较儿童严重。在本研究观察期内,我们发现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均较好,二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儿童 成年人 临床分析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延辉 刘毅 +3 位作者 吕吟秋 李凡凡 徐玉兰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C),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d。(2)庆大霉素组(GM),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共7d。(3)阿魏酸钠预防组(SF),同GM组,同...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C),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d。(2)庆大霉素组(GM),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共7d。(3)阿魏酸钠预防组(SF),同GM组,同时予以阿魏酸钠50mg/kg灌胃,共7d。(4)硝苯地平预防组(NF),同GM组,同时予以硝苯地平25mg/kg灌胃,共7d。实验结束后,按不同要求留取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以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庆大霉素组大鼠BUN和Scr含量升高,尿NAG活性升高,肾皮质组织MDA和内皮素-1水平增加,SOD和CAT水平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同时预防性给予阿魏酸钠治疗明显逆转上述改变,但应用硝苯地平的大鼠没有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阿魏酸钠可通过对抗庆大霉素引起的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抑制肾组织ET-1的生成减轻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无明显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肾毒性 阿魏酸钠 硝苯地平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章建娜 许菲菲 +3 位作者 邵蓉蓉 吕吟秋 刘毅 黄朝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IgA肾病中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2.0g/24h)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并进行危险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999年--2005年我院肾内科70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而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住院病人.... 目的:分析原发性IgA肾病中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2.0g/24h)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并进行危险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999年--2005年我院肾内科70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而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住院病人.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秩和检验分析免疫球蛋白沉积情况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1)按Hass病理组织分类:Ⅰ级6例(占8、57%),Ⅱ级7例(占10%),Ⅲ级21例(占30%),Ⅳ级26例(占37.14%),Ⅴ级10例(占14、29%)。蛋白尿(OR=9、24,95%CI:2.44~56.56,P〈0.05),和高尿酸血症(OR=11、54,95%CI:1.22~108.04,P〈0.05)是病理损伤重(HassⅢ~Ⅴ级)的危险因素,随着蛋白尿的增多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其病理损伤有加重趋势。(2)免疫荧光分型:IgA型14例(20%),IgA+IgM型41例(58.57%),IgA+IgG型1例(1.42%),IgA+IgM+IgG型14例(20%),以IgA+IgM型多见,不同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在病理分级上无明显差异(P〉0.05)。70例中,免疫球蛋白同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者18例(25.71%),Hass病理分级集中Ⅲ~Ⅴ级,其中Ⅳ级多见;单纯系膜区沉积52例(74.29%),病理分级多集中在Ⅰ~Ⅱ级。不同免疫球蛋白沉积部位在病理分级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gA肾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者其病理损伤均较重,蛋白尿和高尿酸血症是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因素;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免疫球蛋白同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者其Hass病理分级较单纯系膜区沉积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IGA肾病 临床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卡尼汀注射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尘非 梅晓蓉 +6 位作者 林哲 刘毅 汪延辉 王绿萍 丁晓凯 许菲菲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0期584-585,共2页
关键词 左旋卡尼汀 注射剂 临床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患者 肉碱缺乏 维持性血透 β氧化 营养素 线粒体 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症与原发性肾炎患者肾组织内乙肝抗原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朝兴 吕吟秋 +1 位作者 李凡凡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9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 )发病的联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2 3 0例原发性肾炎患者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沉积情况。按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血清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分...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 )发病的联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2 3 0例原发性肾炎患者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沉积情况。按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血清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分析 ,以及按发病年龄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在 2 3 0例原发性肾炎中 ,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阳性率分别为 18.7%和 16.8% ,乙型肝炎抗原 (HBAg)总阳性率为 2 0 %。血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为 3 9.6%。血清阳性组的肾组织内HBAg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阴性组 ,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显示 ,这种相关性在小儿组和成人组中同样存在 ,相关的病理类型见于膜性肾病。结论 :血清HBV感染与原发性肾炎 (包括成人原发性肾炎 ,特别是原发性膜性肾病 )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肾活检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NGAL与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薪薪 陈朝生 +5 位作者 陈宇 吕吟秋 陈波 李凡凡 陈孝倩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治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且未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临... 目的: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治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且未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尿NGAL水平,并分别用IgAN牛津分型和Katafuchi半定量标准对病理进行评分。分析血、尿NGAL与IgAN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尿NGAL反映IgAN肾功能情况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更敏感,与高血压、Scr、BUN、牛津分型的系膜增殖积分(M)、间质纤维化或小管萎缩(T)以及Katafuchi分型的系膜增殖、局灶节段病变、球性硬化、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壁增厚、小动脉玻变等多个指标相关性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P<0.01),尤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各项指标(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显著相关(r均>0.6,P<0.01)。ROC曲线表明血、尿NGAL在IgAN中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明显优于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NGAL在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比尿NGAL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血、尿NGAL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多个指标相关,更能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可以作为评估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的早期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IGA肾病 小管间质 临床与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世凯 许菲菲 +3 位作者 舒桂琴 吕吟秋 邵蓉蓉 刘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特发性膜性肾病好发年龄为30岁~65岁(74.29%),男女之比为1.59...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特发性膜性肾病好发年龄为30岁~65岁(74.29%),男女之比为1.59:1肾病综合征、镜下血尿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占68.57%(48/70)、61.43%(43/70)和44.29%(31/70)肾脏病理改变以Ⅰ(52.9%)和Ⅱ期(42.3%)为主。(2)ⅠA组平均随访47.64月,缓解率达61.9%;Ⅱ组平均随访26.67月,缓解率达73.33%。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多于女,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抗凝及降脂等非特异药物可作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常规用药。如患者表现明显肾病综合征,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有效提高缓解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激素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志江 许菲菲 郭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4-168,173,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并优化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最终可制得直径为356nm,标准方差为0.28的复合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并优化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最终可制得直径为356nm,标准方差为0.28的复合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表面非常光滑,纤维间呈无序排列,有较高的孔隙;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结构与P(3HB-co-4HB)的结晶结构基本相同,少量CA(10%)的加入能促进复合纳米纤维的快速结晶,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从而使纳米纤维的结晶度得到提高,CA加入量过多时,结晶度下降;随着CA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6.6℃下降至21.3℃,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在130℃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 醋酸纤维素 复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朝兴 潘优津 +2 位作者 丁小凯 林瑞霞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病理特点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