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胞杆菌防治植物病害作用机制与应用
1
作者 彭钿钿 马云龙 +3 位作者 许沛冬 陈迪 谢丙炎 李彦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2,共11页
植物病害的发生对作物经济效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化学农药的滥用则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风险,因此,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策略被视为未来病害控制的主要趋势。当前,芽胞杆菌类生防微生物资源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类... 植物病害的发生对作物经济效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化学农药的滥用则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风险,因此,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策略被视为未来病害控制的主要趋势。当前,芽胞杆菌类生防微生物资源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类细菌通过多种机制发挥防病作用,包括靶向病原物进行竞争作用和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直接抑制病原物的生长;靶向植物,通过根际定殖并形成生物膜、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以及促生作用来提升植物的抗病性;同时,它们还能改善根际土壤环境,刺激土著有益微生物类群共同发挥作用,为植物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本文综述了芽胞杆菌类生防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理及其作为生防菌剂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后续此类生防微生物农药产品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芽胞杆菌 生防机制 生防微生物 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易剑锋 许沛冬 +5 位作者 陈迪 赵廷昌 易克贤 林岸 谢丙炎 赵文军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8,共12页
为明确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适用于防治该病害的药剂,通过组织分离法,在豇豆发病植株的根茎处分离获得代表性病原菌3株。依据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并结合其ITS、TEF-1α、TUB基... 为明确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适用于防治该病害的药剂,通过组织分离法,在豇豆发病植株的根茎处分离获得代表性病原菌3株。依据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并结合其ITS、TEF-1α、TUB基因序列联合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常见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引起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菌只侵染豇豆,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明确该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病原菌菌株在以乳糖、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钾、硝酸钠为氮源,20~30℃,pH 7.0~10.0,全黑暗环境中菌丝生长最快,在C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致死温度为65~7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种药剂中,98%咪鲜胺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344µg·mL^(-1)。研究结果为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豇豆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 生物学测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生防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沛冬 易剑锋 +3 位作者 陈迪 潘磊 谢丙炎 赵文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8,共14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生防芽孢杆菌中的重要代表,作为微生物农药的核心菌种,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病害生物防治。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植物内生性,其生防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对抗植物病原物;改善宿主植物根...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生防芽孢杆菌中的重要代表,作为微生物农药的核心菌种,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病害生物防治。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植物内生性,其生防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对抗植物病原物;改善宿主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促进宿主营养和生长;激发宿主植物产生防御反应,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抗性。其中,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是其最重要的生防作用机制。贝莱斯芽孢杆菌含有多个编码生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簇,其中包括编码聚酮化合物合酶(PKS)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的基因簇,同时存在核糖体途径合成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可产生脂肽类化合物、聚酮类化合物、二肽和铁载体;通过核糖体途径产生小菌素、细菌素、羊毛硫抗生素。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成为了天然新药和候选抗生素的储存库,对于解析生防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命名与更迭,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类型、合成与调控基因以及靶标病原菌,以期为生防菌株的改良和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生防作用机制 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生防芽胞杆菌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许沛冬 易剑锋 +3 位作者 陈迪 陈浩 谢丙炎 赵文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8-220,共13页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生防微生物菌种资源之一,在基因组学成为普遍性基础学科的时代,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技术的联用成为深入揭示芽胞杆菌生物学特性和生防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NCBI数据库共...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生防微生物菌种资源之一,在基因组学成为普遍性基础学科的时代,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技术的联用成为深入揭示芽胞杆菌生物学特性和生防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NCBI数据库共计发布了10813个芽胞杆菌全基因组序列,其中装配注释完整的共1842个,占总数量的17.04%。对芽胞杆菌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的分析发现,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是芽胞杆菌基因组中最具有保守性,又具有特异性的部分,它们既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也在细菌间以及细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截至目前,对于芽胞杆菌的相关研究,多采取整合组学模式和生物信息学计算方法,聚焦于芽胞杆菌的抗性形成、生物膜形成、定殖、促生、诱导植物抗逆性等机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芽胞杆菌生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制、蛋白质表达和代谢途径将进一步解析,这将有助于发现新的生防活性物质和优化生防策略。本文综述了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技术在芽胞杆菌上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芽胞杆菌生防作用机制的解析以及生防菌株改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Czk1诱导橡胶树抗病性相关防御酶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唐文 梁艳琼 +5 位作者 许沛冬 张驰成 吴伟怀 郑肖兰 贺春萍 易克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582,共7页
【目的】研究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对橡胶树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橡胶树抗病性机理,为Czk1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 【目的】研究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对橡胶树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橡胶树抗病性机理,为Czk1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5种防御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指标,用Czk1菌株发酵液1倍原液及10、100倍稀释液喷洒处理橡胶叶片,以喷洒LB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于不同时段测定各防御酶活性;按照生防菌与炭疽病菌接种顺序的不同,测定橡胶树炭疽病菌及生防菌对橡胶植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Czk1发酵液10倍稀释液处理的橡胶树叶片中CAT、POD、PAL和PPO 4种酶活性最高,诱导植株抗病性效果最佳,各酶活峰值分别达4264.62、28946.18、186.67和53.70 U/g,为对照组的5.24、6.34、3.19和3.38倍;而叶片中SOD活性最高的为Czk1发酵液1倍原液处理组,酶活峰值为1344.53 U/g,为对照组的5.19倍。先喷洒Czk1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组,橡胶树叶片CAT、SOD、POD、PAL和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各酶活峰值分别为4129.02、640.96、7416.94、173.35和71.59 U/g,为对照组的4.20、2.08、2.50、2.56和7.64倍。【结论】喷施生防菌Czk1稀释液可促使橡胶树抗病相关酶活性升高,诱导橡胶植株产生系统抗性。诱导抗性可能是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橡胶树真菌病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橡胶树炭疽病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花草炭疽菌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沛冬 郑肖兰 +9 位作者 赵艳 李秋洁 吴伟怀 贺春萍 习金根 梁艳琼 郑金龙 戚山江 张晓波 易克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149,共8页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转化子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对其进行PCR检测以验证TDNA在1869基因组中插入情况,并测定观察其菌落直径、菌落形态及产孢量等生物学特性,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转化子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对其进行PCR检测以验证TDNA在1869基因组中插入情况,并测定观察其菌落直径、菌落形态及产孢量等生物学特性,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基因信息。结果表明,与柱花草炭疽菌野生型菌株CH008相比,突变菌株1869表现致病力丧失,菌落生长速率也显著低于野生型;然而,在分生孢子形态、产孢能力、孢子萌发率等方面与野生型并无明显差异。TAILPCR扩增得到TDNA插入位点RB端序列467bp,LB端侧翼序列388bp,经两侧序列拼接比对,昕得序列与Pacl同源性达到92%~96%,推测可能由于基因表达产物调节菌株对pH值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了其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炭疽菌 T-DNA 致病力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根际固氮菌的培养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沛冬 赵艳 +1 位作者 张晓波 李新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3-1038,共6页
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8株具有较高固氮、溶磷能力的高效固氮菌菌株,研究其培养条件及典型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得到的菌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在20~40℃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正常完成新陈代谢及繁殖... 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8株具有较高固氮、溶磷能力的高效固氮菌菌株,研究其培养条件及典型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得到的菌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在20~40℃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正常完成新陈代谢及繁殖发育,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中性或偏碱性的条件下生长较好,最适生长初始pH值为7.0~7.5;菌株N4、N5、N10、N16、N17、N20的最佳通气量为220mL,菌株N2、N14的最佳通气量分别为200及100mL。根据所得数据,进一步试验,得到了固氮菌菌株的典型生长曲线,绝大部分的菌株在培养2h后就进入了对数生长期,不同的菌株进入延时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的时间及持续时间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固氮菌 培养条件 典型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根际固氮菌的生物效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沛冬 赵艳 +1 位作者 张晓波 李新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利用乙炔还原法、比色法等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分离得到的21个固氮菌株进行固氮酶活性、溶磷能力和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的研究测定,在固氮酶活性测定中,21个菌株还原C2H2产生的C2H4在39.9-227.5nmol·mL-1·h-1,大... 利用乙炔还原法、比色法等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分离得到的21个固氮菌株进行固氮酶活性、溶磷能力和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的研究测定,在固氮酶活性测定中,21个菌株还原C2H2产生的C2H4在39.9-227.5nmol·mL-1·h-1,大于100nmol·mL-1·h-1的有14株,占所分离固氮菌株的67%;菌株的溶磷强度在13.38-58.21μg·mL-1,其中菌株N4、N16及N20溶磷能力较强;菌株N2、N4、N5、N10、N14、N16、N17及N20具有较强的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溶磷能力 生长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胶孢炭疽菌T-DNA标记基因Lv1初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肖兰 李秋洁 +9 位作者 许沛冬 吴伟怀 郑金龙 习金根 梁艳琼 李锐 张驰成 郑行恺 贺春萍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8-334,共7页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胶孢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突变体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T-900,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进行比对和序列分析,获取假设基因Lv1的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Lv1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最...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胶孢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突变体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T-900,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进行比对和序列分析,获取假设基因Lv1的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Lv1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最后通过敲除野生型菌株RC178中的基因Lv1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获取的假定基因Lv1全序列共4 450 bp,基因预测显示T-DNA侧翼序列位于预测基因的1 727 bp处,正好处于预测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内;并且推测该基因为组蛋白H3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功能验证结果发现敲除突变体△T-900-16与T-900致病力表现一致,推测Lv1基因与RC178的致病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T-DNA Lv1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孢炭疽菌致病性减弱突变菌株H800T-DNA插入位点侧翼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秋洁 吴伟怀 +6 位作者 贺春萍 郑金龙 习金根 梁艳琼 许沛冬 郑肖兰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9-955,共7页
对农杆菌介导转化引起的致病性减弱突变菌株H800的菌落形态、孢子形态、菌丝体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TAIL-PCR方法克隆T-DNA插入位点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功能与H800表型变化及致病性减弱... 对农杆菌介导转化引起的致病性减弱突变菌株H800的菌落形态、孢子形态、菌丝体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TAIL-PCR方法克隆T-DNA插入位点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功能与H800表型变化及致病性减弱的关系。结果表明,突变菌株H800的致病力低于野生型菌株CH008;生长速率为0.83 cm/d,亦显著低于CH008的1.13 cm/d;产孢量和分生孢子大小与CH008无明显差异;孢子萌发率为2.58%,显著低于野生型的95.98%;序列分析显示,T-DNA已插入St Cg800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基因结构分析表明,St Cg800基因编码区全长774 bp,无内含子,可编码257个氨基酸多肽的St Cg800蛋白。该蛋白是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且无信号肽,推测为生长因子类的酶,但功能尚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致病性 表型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根际固氮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沛冬 赵艳 +1 位作者 张晓波 李新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3-869,共7页
选用无氮培养基(NFM)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样品中的固氮菌株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共获得21个固氮菌株的纯培养,对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根际的固氮菌以Azoobacter为主,其次为Pseudomonas、... 选用无氮培养基(NFM)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样品中的固氮菌株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共获得21个固氮菌株的纯培养,对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根际的固氮菌以Azoobacter为主,其次为Pseudomonas、Bacillus及Enterobacter,菌株细胞基本形状为杆状或类球状,有少量的菌株(N1、N5、N8、N16)存在芽孢;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试验均为阳性反应,不能水解果胶,不产生吲哚,在pH为5.7的营养肉汤培养液中都生长不良,在厌氧性测定反应中除了菌株N13和N14能厌氧生长外,其他菌株均为好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固氮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尔夫赛事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沛冬 张晓波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82,共4页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中国高尔夫赛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近年来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高尔夫人口较少、高尔夫赛事尚未普及、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国内顶尖明星及品牌赛事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其...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中国高尔夫赛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近年来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高尔夫人口较少、高尔夫赛事尚未普及、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国内顶尖明星及品牌赛事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良好的发展。高尔夫赛事发展趋势主要有:职业赛事数量趋于平稳,青少年赛事及业余赛事数目有望大幅度增加;以"入奥"为契机,高尔夫赛事影响力扩大;顶尖球员及本土品牌赛事涌现;高尔夫赛事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高尔夫 高尔夫赛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草茎点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驰成 吴伟怀 +8 位作者 粱艳琼 郑金龙 习金根 郑肖兰 唐文 许沛冬 李锐 贺春萍 易克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214,共5页
针对在广西横县发生的一种王草叶斑病害,为明确其病原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合致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 针对在广西横县发生的一种王草叶斑病害,为明确其病原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合致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为25~28℃;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 H值为5~8;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而尿素则不适合菌丝体生长;光/暗交替或暗/光交替均有利于菌丝体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0℃,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草 茎点霉 病原鉴定 ITS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根际磷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净 张晓波 +1 位作者 赵艳 许沛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4-317,共4页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8株有机磷细菌和7株无机磷细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磷细菌菌株PO1、PO3、PO4、PO5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菌株PO2、PO6...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8株有机磷细菌和7株无机磷细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磷细菌菌株PO1、PO3、PO4、PO5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菌株PO2、PO6和PO7鉴定为Bacillus megaterium(巨大芽孢杆菌),菌株PO8为Bacillus badius(栗褐芽孢杆菌),而本试验筛选到的无机磷细菌菌株均为Pseudomonas sp.(荧光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磷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根际磷细菌效能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保东 张晓波 +1 位作者 赵艳 许沛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6-328,共3页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7株无机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和8株有机磷细菌(organic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进行磷细菌溶磷定性判断和磷细菌溶磷量测定。结果表明...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7株无机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和8株有机磷细菌(organic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进行磷细菌溶磷定性判断和磷细菌溶磷量测定。结果表明,从草地早熟禾根际筛选得到的无机磷细菌菌株及有机磷细菌菌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溶磷能力,溶磷量分别为17.05~62.37μg/mL、15.23~57.28μg/mL,其中无机磷细菌菌株PM2、PM3以及PM5溶磷量较高,有机磷细菌菌株PO2、PO3、PO6、PO7溶磷效能较强。这些菌株在后续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磷细菌 溶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病菌智能孢子捕捉分析系统的橡胶树白粉病监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泽坤 徐鑫泽 +4 位作者 王晖 刘文波 王焕惟 许沛冬 缪卫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87-194,共8页
应用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对橡胶树白粉病菌孢子进行监测,利用改进YOLOv5x算法自动识别统计捕获的白粉菌孢子图像,弥补需人工识别耗时耗力的不足,提高橡胶树白粉病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选取海南省儋州市3个橡胶树林段进行为期1年的橡... 应用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对橡胶树白粉病菌孢子进行监测,利用改进YOLOv5x算法自动识别统计捕获的白粉菌孢子图像,弥补需人工识别耗时耗力的不足,提高橡胶树白粉病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选取海南省儋州市3个橡胶树林段进行为期1年的橡胶树白粉病的病情指数调查、气象记录和孢子捕捉,以便携式孢子捕捉器作为参照,改进YOLOv5x算法提高病菌孢子识别精度,分析改良的植物病菌智能孢子捕捉分析系统对橡胶树白粉病监测效果。利用改进YOLOv5x算法识别植物病菌智能孢子捕捉分析系统监测捕捉的橡胶树白粉病菌孢子,平均识别精度为95.2%,比改进前平均识别精度提高了3.7%,与人工识别结果一致;监测到的孢子数量消长动态变化与病害发生发展趋势一致,校正相关系数R为0.94。改良后的植物病菌智能孢子捕捉分析系统捕捉自动识别的孢子数量动态能反映当地病情,提高了监测效率,将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可为橡胶树白粉病预测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捕捉 YOLOv5x 橡胶树白粉病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