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电池阵弧形基板结构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1
作者 解晓莉 段成凯 +5 位作者 杨金水 苏彬 鞠佰锟 樊永乐 刘彦佐 刘旭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5-1012,共8页
针对弧面型太阳电池阵新型基板结构,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以多参数轻量化设计为目标。本文基于等效板理论获得弧形太阳电池阵基板的各向异性等效性能参数,建立新构型太阳电池阵基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正弦扫频振动试验验证... 针对弧面型太阳电池阵新型基板结构,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以多参数轻量化设计为目标。本文基于等效板理论获得弧形太阳电池阵基板的各向异性等效性能参数,建立新构型太阳电池阵基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正弦扫频振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初步实现了结构薄弱区域定位。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基于参数化建模结合多目标迭代优化的方法,分析结构在典型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应力随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满足结构安全条件下的补强优化方案,相比于原始结构,可使面板最大应力下降21%,若加强结构为单向无纬布,结构最大应力可进一步下降15.6%,为新构型太阳电池阵基板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基板结构 蜂窝 复合材料 等效 轻量化设计 随机振动响应 迭代 补强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
作者 解晓莉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5年第10期115-115,共1页
本文分析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在课程设置重基础,轻针对性;课程实施时重认知提高,轻观念肉体化与技能训练;课程内容滞后;课程管理重形式,轻实效;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等五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问题 课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辅助支撑式太阳翼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跃民 李大明 +1 位作者 苏彬 解晓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7-12,共6页
针对特定小卫星对太阳翼高展开刚度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带单根辅助支撑臂的太阳翼。支撑臂中部采用带簧铰链实现弯折收拢,两端采用球关节铰链分别与太阳电池板、星体侧壁相连接。在太阳电池板与卫星侧壁连接处,采用自适应锁定式铰链,实现... 针对特定小卫星对太阳翼高展开刚度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带单根辅助支撑臂的太阳翼。支撑臂中部采用带簧铰链实现弯折收拢,两端采用球关节铰链分别与太阳电池板、星体侧壁相连接。在太阳电池板与卫星侧壁连接处,采用自适应锁定式铰链,实现了带辅助支撑式太阳翼根部铰链的可靠锁定功能。开展了太阳翼基板承载能力分析、模态分析和展开动力学分析等。结果表明:太阳翼结构强度裕度满足使用要求,展开状态基频高达8 Hz以上,展开过程顺畅。模拟卫星发射过程及空间使用环境开展了太阳翼力学试验、展开试验、光照试验等,验证了太阳翼与飞行任务的匹配性。在轨飞行验证表明,该带辅助支撑式太阳翼功能、性能良好,满足高展开刚度的特殊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 辅助支撑 高刚度 电池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太阳电池阵空间外热流环境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洪昌 解晓莉 顾军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3期275-279,共5页
文章通过对航天器运行的空间外热流环境进行分析,给出太阳电池阵接收热流及其角系数的计算方法;对低地球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的地球阴影进行分析,得出太阳电池阵进出阴影的时刻以及轨道周期时间节点;通过对太阳电池阵的各部件有限元建模... 文章通过对航天器运行的空间外热流环境进行分析,给出太阳电池阵接收热流及其角系数的计算方法;对低地球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的地球阴影进行分析,得出太阳电池阵进出阴影的时刻以及轨道周期时间节点;通过对太阳电池阵的各部件有限元建模,计算出摇臂架、电池基板和铰链表面的热流载荷,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轨道条件下热流载荷随轨道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热环境 太阳电池阵 地球阴影 热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山东省奶牛场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病原学检测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亮 张云飞 +9 位作者 蒋仁新 任亚初 张淼 楚会萌 解晓莉 程凯慧 杨美 王基隆 孙阳阳 杨宏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6期16-20,共5页
为了解山东省奶牛养殖场中引起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的流行情况,2017-2018年,在全省13个地区51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624份犊牛腹泻病料样品,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冠状病毒(BCo V)和牛轮状病毒(BRV)PCR检测,... 为了解山东省奶牛养殖场中引起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的流行情况,2017-2018年,在全省13个地区51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624份犊牛腹泻病料样品,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冠状病毒(BCo V)和牛轮状病毒(BRV)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及显著性差异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显示:BVDV、BEV、BCo V、BRV个体检出率分别为34.58%、11.78%、8.84%、17.70%,群体检出率分别为47.83%、38.89%、35.71%、33.33%,BVDV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毒(P<0.01),且有流行加重趋势;鲁西北、鲁中、鲁西南、半岛地区4种病毒的检出率有差异,其中鲁中地区的BVDV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P<0.01)。结果表明,BVDV、BEV、BCo V、BRV 4种病原在山东省奶牛场中流行广泛,以BVDV流行最为严重,尤其是鲁中地区,且有流行加重趋势,成为导致奶牛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毒性因素,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与净化。本检测初步摸清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引起奶牛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的感染情况,可为山东省制定奶牛腹泻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病原学检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肠道病毒 牛冠状病毒 牛轮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型BVDV感染宿主细胞后差异基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凯慧 朱彤 +6 位作者 侯佩莉 王洪梅 苗自利 张亮 解晓莉 杨宏军 何洪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13-3120,共8页
为深入研究牛场中普遍存在的持续性感染,探讨不同生物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转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将致细胞病变型BVDV(CP型BVDV)和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NCP型BVDV)感染MDBK细胞,观察细胞变化,感染后12~... 为深入研究牛场中普遍存在的持续性感染,探讨不同生物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转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将致细胞病变型BVDV(CP型BVDV)和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NCP型BVDV)感染MDBK细胞,观察细胞变化,感染后12~72h期间每间隔12h收集1次细胞,同时对24、48h收集的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物型BVDV感染宿主细胞24h后,与感染NCP型BVDV的细胞相比,感染CP型BVDV的MDBK细胞中上调差异表达的基因2 849个,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3 347个,48h后,上调差异表达的基因2 933个,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2 831个。对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参与的分子功能主要有催化活性、结合活性、酶调节活性、分子转导活性和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免疫调节因子等相关的信号通路。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控制BVDV和研制其候选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细胞病变型BVDV 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 差异基因 GO功能分析 Pathway显著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清学布鲁氏菌检测方法在不同疫苗免疫奶牛中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亮 王基隆 +5 位作者 丁家波 解晓莉 刘来兴 谷祖烨 杨美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严重人畜共患病。疫苗免疫和血清学诊断是有效控制和净化该病的两种重要措施,但疫苗免疫对血清学诊断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弄清楚不同疫苗免疫在不同检测方法下的抗体消减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严重人畜共患病。疫苗免疫和血清学诊断是有效控制和净化该病的两种重要措施,但疫苗免疫对血清学诊断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弄清楚不同疫苗免疫在不同检测方法下的抗体消减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15头6月龄健康母牛,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3头,分别为600亿单位A19疫苗注射组、600亿单位A19疫苗口服组、500亿单位S2疫苗口服组、500亿单位S2疫苗注射组和对照组。对不同组试验牛进行隔离饲养,免疫完成后进行一次带牛环境消毒。免疫完成后每月采集牛血制备血清保存,连续采集6个月,分别使用RBPT(虎红平板凝集实验)、iELISA、cELIS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比口服免疫方式,注射免疫方式的疫苗抗体峰值水平更高,抗体持续时间更长;注射免疫方式下,S2疫苗的抗体峰值水平高于A19苗,但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口服免疫A19疫苗,6个月内三种方法均未检测到抗体。可见,疫苗免疫对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但对cELISA检测的影响时间较短,采用cELISA可有效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针对不同免疫方式的不同疫苗,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苗 抗体消长规律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结核分支杆菌MAP086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解晓莉 孙阳阳 +5 位作者 程凯慧 楚会萌 张亮 王基隆 杨美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本研究以腹泻牛粪便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MAP086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MAP0862和pEGX-6P-1-MAP0862,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His-MAP0862和GST-MAP0862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兔源高免血清,建立ELISA特异性检测方法,最后将纯化蛋白... 本研究以腹泻牛粪便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MAP086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MAP0862和pEGX-6P-1-MAP0862,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His-MAP0862和GST-MAP0862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兔源高免血清,建立ELISA特异性检测方法,最后将纯化蛋白和ELISA方法用于牛副结核病临床样品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MAP0862蛋白为检测原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在临床样品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说明MAP0862蛋白适用于副结核病抗体检测。本研究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临床样品中副结核病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病 MAP0862蛋白 ELISA 副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卵巢中一株IBRV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凯慧 朱彤 +5 位作者 任亚初 张云飞 楚会萌 解晓莉 张亮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MDBK细胞从奶牛卵巢中分离到一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毒株。设计扩增IBRV的通用引物,对卵巢组织中的病毒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对卵巢组织感染MDBK细胞,进行IBRV的分离培养;测定IBRV的TCID_(50),同时利用IBRV FA进行鉴定。结果... 利用MDBK细胞从奶牛卵巢中分离到一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毒株。设计扩增IBRV的通用引物,对卵巢组织中的病毒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对卵巢组织感染MDBK细胞,进行IBRV的分离培养;测定IBRV的TCID_(50),同时利用IBRV F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在MDBK细胞上产生了明显的病变;用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目的序列与IBRV基因序列一致;该毒株的病毒滴度为10^(6.75) TCID_(5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鉴定 细胞病变 TCI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蛋白的表达及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解晓莉 韩猛 +6 位作者 刘来兴 王基隆 杨美 张云飞 丁家波 张亮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本研究以牛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esat6和cfp10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esat6和p ET-32a(+)-cfp10,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分别表达重组esat6和cfp10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对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 本研究以牛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esat6和cfp10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esat6和p ET-32a(+)-cfp10,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分别表达重组esat6和cfp10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对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BCA法测定目的蛋白浓度,最后将east6和cfp10蛋白混合后用于牛结核病临床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获得高效表达;其混合蛋白应用于结核病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在皮肤变态反应和IFN-γ释放试验两种检测方法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说明相较于提纯结核菌素(PPD),esat6和cfp10混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将有希望替代PPD用于牛结核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分枝杆菌 esat6和cfp10蛋白 皮肤变态反应 IFN-γ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阳阳 范学政 +4 位作者 杨美 王基隆 秦玉明 解晓莉 杨宏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88-2595,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从奶牛内脏、组织病料样品中分离得到产气荚膜梭菌并进行鉴定分型,为后续疫苗研究提供材料,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较为敏感的药物以针对性的指导牧场对牛群进行治疗并提出有效的防治隔离建议。2019年山东21家牧场部分奶牛出... 本研究旨在对从奶牛内脏、组织病料样品中分离得到产气荚膜梭菌并进行鉴定分型,为后续疫苗研究提供材料,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较为敏感的药物以针对性的指导牧场对牛群进行治疗并提出有效的防治隔离建议。2019年山东21家牧场部分奶牛出现腹泻、便血及短期内死亡等现象,对部分死亡奶牛进行剖检,并送检64份内脏、组织病料样品进行CP培养初筛,对初筛阳性菌株用生化鉴定及PCR分型鉴定;以16S rDNA技术对C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E-test法测定分离菌对7种抗菌药物(红霉素、左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的最低抑菌浓度(micro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筛选出敏感药物。8份样品血琼脂培养基细菌培养出现灰白色菌落,梭菌显色培养基培养为橘红色梭菌典型特征菌落;生化鉴定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征;PCR分型结果显示5株为A型、2株C型和1株E型;16S rDNA分析得出8株分离菌与产气荚膜梭菌同源性最高可达100%;8株CP菌株对7种药物敏感,其中2株对克林霉素、利福平更为敏感,3株对红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1株对左氟沙星更敏感。对有病牛的2家牧场推荐使用林可酰胺类、利福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防治,对牧场防治效果及时追踪,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牛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改善饲养条件,减小饲养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E-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亚初 朱彤 +5 位作者 楚会萌 程凯慧 解晓莉 张亮 孙阳阳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能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方法。根据BVDV的E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BVD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将标准阳性样品10倍梯度稀释检测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能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方法。根据BVDV的E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BVD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将标准阳性样品10倍梯度稀释检测灵敏度,用能感染奶牛的其它病毒做对照检测特异性,用临床样本检测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能感染奶牛的其它几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出敏感度达4.87×10^1 copies/μL,比常规PCR检测方法高10倍。同时检测了5个规模化奶牛场送检的67份奶牛腹泻样本,其BVDV检出率为46.27%(31/67)。本研究成功建立了BVD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BVDV的快速诊断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荧光定量PCR E2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耐药及毒力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阳阳 杨美 +5 位作者 解晓莉 程凯慧 张亮 楚会萌 任亚初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兼性胞内致病菌。山东省某养驴场频发流产现象且无明显征兆,本研究对驴流产胎儿内脏及头部感染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及耐药、毒力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7株分离株均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兼性胞内致病菌。山东省某养驴场频发流产现象且无明显征兆,本研究对驴流产胎儿内脏及头部感染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及耐药、毒力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7株分离株均为沙门氏菌,分别命名为SL1-SL7,其中SL1、SL2、SL3、SL5、SL6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93%、99.93%、99.79%、99.57%;SL4与爱丁堡沙门氏菌、汤姆逊沙门氏菌的同源性均为99.79%;SL7与阿邦尼沙门氏菌、爱丁堡沙门氏菌、汤姆逊沙门氏菌同源性分别为99.72%、99.72%、99.65%;耐药表型结果显示7株沙门氏菌对本试验中所有药物均比较敏感;毒力基因筛选结果显示,除SL1、SL2、SL3、SL7毒力岛SPI-4上的ssb毒力基因未检出外,7株分离菌均具有沙门氏菌典型毒力基因;7株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性较弱,小鼠喂食菌液后未出现死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耐药分析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牛流行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楚会萌 任亚初 +5 位作者 程凯慧 蒋仁新 张云飞 解晓莉 张亮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牛流行热病毒(BFFV)是引发世界范围内牛流行热最主要病原之一,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通过RT-PCR对疑似牛流行热奶牛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选取阳性样品颅内接种3日龄乳鼠,7日后乳鼠死亡,鼠脑组织通过PCR扩增出BFFV目的条带,... 牛流行热病毒(BFFV)是引发世界范围内牛流行热最主要病原之一,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通过RT-PCR对疑似牛流行热奶牛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选取阳性样品颅内接种3日龄乳鼠,7日后乳鼠死亡,鼠脑组织通过PCR扩增出BFFV目的条带,乳鼠颅内重复接种3次,乳鼠发病死亡时间明显提前。选取阳性脑组织接种BHK-21细胞,盲传3代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牛流行热病毒序列一致,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牛流行热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病毒 分离与鉴定 BHK-21细胞 细胞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楚会萌 孙阳阳 +4 位作者 张亮 解晓莉 任亚初 程凯慧 杨宏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219-220,222,共3页
牛呼吸系统疾病是由环境、宿主自身和病原体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世界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牛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进展,旨在为其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的融合表达及其细胞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闯 万婷 +6 位作者 徐正中 单法 解晓莉 申峻松 范峰 陈祥 焦新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9-79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融合蛋白,分析其在小鼠模型中的细胞免疫应答特性,并评价其作为牛结核外周血IFN-γ释放试验特异性刺激原的能力。首先,通过构建pET30a(+)-esat6-linker-lhp重组质粒,BL21(DE3)中诱导表达ESAT6... 本研究旨在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融合蛋白,分析其在小鼠模型中的细胞免疫应答特性,并评价其作为牛结核外周血IFN-γ释放试验特异性刺激原的能力。首先,通过构建pET30a(+)-esat6-linker-lhp重组质粒,BL21(DE3)中诱导表达ESAT6-CFP10融合蛋白并纯化,随后经细胞表面分子的FACS分析、ELISPOT试验等分析其在小鼠中的细胞免疫应答特性,同时作为刺激原用于奶牛IFN-γ释放试验,评价其用于牛结核病诊断的潜能。结果表明: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成功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其对ESAT6、CFP10单克隆抗体有良好免疫反应性。FACS结果显示其上调树突状细胞表面CD80和CD86分子以及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ELISPOT结果表明其诱导的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显著高于IL-4分泌细胞数,显示其诱导产生Th1型免疫应答的能力。在479份奶牛外周血样本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ESAT6-CFP10蛋白与PPD作为刺激原的阳性符合率为70.0%,阴性符合率为95.2%。本研究成功表达ESAT6-CFP10融合蛋白,其具备诱导Th1型免疫应答特性,在牛结核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可作为候选刺激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ESAT6 CFP10 细胞免疫 牛结核病 刺激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整星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姜钊 于辉 +2 位作者 解晓莉 刘博 杜洋 《航天制造技术》 2020年第6期63-67,共5页
介绍了世界先进的整星制造技术,包括增材制造技术、脉动式生产线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概述了著名宇航制造厂商各类产品的突出优势,其智能制造模式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模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等方面。最后客观分析了我... 介绍了世界先进的整星制造技术,包括增材制造技术、脉动式生产线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概述了著名宇航制造厂商各类产品的突出优势,其智能制造模式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模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等方面。最后客观分析了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卫星 空间技术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