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蜂糖李着果率的影响
1
作者 覃贵勇 刘露 +5 位作者 王东 樊建霞 王强 许彦 黄志伟 陈井生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8期61-64,80,共5页
通过配合施用液硼(B≥140 g/L)、99%磷酸二氢钾,以及喷施不同浓度的75%赤霉酸、0.0075%14-羟基芸苔素甾醇、5%苄胺基嘌呤、1.8%复硝酚钠等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蜂糖李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施用硼5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对... 通过配合施用液硼(B≥140 g/L)、99%磷酸二氢钾,以及喷施不同浓度的75%赤霉酸、0.0075%14-羟基芸苔素甾醇、5%苄胺基嘌呤、1.8%复硝酚钠等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蜂糖李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施用硼5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对花期着果率提升明显;而使用硼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333~1000倍液,对幼果期着果率提升效果明显,且随磷酸二氢钾浓度增加,着果率提升效果越明显。喷施苄胺基嘌呤500倍液或赤霉酸25000倍液,可明显提升蜂糖李花期着果率,着果提升率分别为51.1%和56.9%;喷施复硝酚钠2500倍液或赤霉酸15000~25000倍液,可明显提升幼果期着果率,且随着赤霉酸浓度增加,着果率提升效果越好。其中,75%赤霉酸结晶粉剂15000倍液处理着果提升率最大,为109.1%;但喷施14-羟基芸苔素甾醇对着果率提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李 着果率 外源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AsA-GSH循环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熊辉俊 樊建霞 覃贵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152,共7页
以嘉信红阳番茄为试材,设置7个LED的红(R)、蓝(B)光质配比水平,分别为10∶0、8∶2、7∶3、5∶5、3∶7、2∶8、0∶10,对应处理分别命名为R10B0、R8B2、R7B3、R5B5、R3B7、R2B8、R0B10,以荧光灯为对照(WL),研究不同光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 以嘉信红阳番茄为试材,设置7个LED的红(R)、蓝(B)光质配比水平,分别为10∶0、8∶2、7∶3、5∶5、3∶7、2∶8、0∶10,对应处理分别命名为R10B0、R8B2、R7B3、R5B5、R3B7、R2B8、R0B10,以荧光灯为对照(WL),研究不同光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AsA-GSH循环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的光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光质配比处理下,番茄长势、光合特征及ASA-GSH循环参数差异较大。与纯红光处理相比,随着复合光中蓝光比例的增加,番茄幼苗的生长指标、光合特征参数(P_(n)、G_(s)、T_(r))、酶(GPX、MDHAR、DHAR、GR)活性随之整体提高,均在高比例蓝光处理下达到最高;同时,AsA、GSH、GSSG的含量均在高比例蓝光处理(R2B8、R0B10)下达到最大值。纯红光、纯蓝光处理可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红蓝组合处理有利于减少抑制类激素ABA的含量,而红蓝组合处理(R3B7、R2B8)下,促生长类激素(MEL、KIN、ZR、IAA、IBA)的含量整体最高。综上,高比例蓝光处理能够较大程度地推进番茄植株的光合进程,促进ASA-GSH循环,促生效果最佳;但单一光质处理会增加叶片中的ABA含量,对番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中,以红光∶蓝光=2∶8为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LED光质 生长发育 抗坏血酸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樊建霞 吴琼 +1 位作者 游龙 覃贵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4,共8页
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连作土常规施肥(CK1),连作土化肥减施30%(CK2),连作土化肥减施基础下分别施用细菌型芽孢杆菌(XJ)、真菌型木霉菌(ZJ)、放线菌型链霉菌肥(FJ)及其组合性处理(XZ、XF、ZF、XZF),探索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连作番茄品质、... 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连作土常规施肥(CK1),连作土化肥减施30%(CK2),连作土化肥减施基础下分别施用细菌型芽孢杆菌(XJ)、真菌型木霉菌(ZJ)、放线菌型链霉菌肥(FJ)及其组合性处理(XZ、XF、ZF、XZF),探索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为微生物菌肥应用于连作番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化肥减施30%处理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pH值、SOC、HU、NH_(4)^(+)-N、NO_(3)^(-)-N、AP、AK)、酶活性(SUE、CAT、SUC、CEL)、微生物量(MBC、MBN、MBP)、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果实品质(维生素C、LYC、TSSC、TOA、TSS),产量降低。与CK2相比,化肥减施基础下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改善土壤性质,提升土壤酶活性,增加亚硝化螺菌和亚硝化单胞菌为主的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提高番茄品质;但不同种群菌肥间存在竞争作用,整体以ZX、FJ处理存在较优值,与CK1相比,二者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5.32%、13.98%。综上,合理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促进番茄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及提高微生物活性,然而不同微生物菌肥组合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链霉菌不宜与其他菌肥组合使用;因此,建议在连作番茄土壤中单施链霉菌肥或木霉菌配施芽孢杆菌菌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番茄 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氨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作用影响及高温耐饥饿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覃贵勇 李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4-1037,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功能反应,以及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等5种捕食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功能反应,以及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等5种捕食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增强,在30℃时,控制能力最强,而超过30℃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控制能力下降;加州新小绥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显著高于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而与拟长毛钝绥螨A.pseudolongispinosus和真桑钝绥螨A.makuwa Ehara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新小绥螨 柑橘全爪螨 温度 功能反应 耐饥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药联用对松材线虫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覃贵勇 许彦 刘露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6期1-3,56,共4页
以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为主药,选用市场上常用农药,开展农药联用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从各单剂农药有效成分LC50可以看出,甲维盐的有效成分LC50最小,阿维菌素和噻唑磷次之,吡虫啉相对较大,毒死蜱最大,其有效成分LC50分别... 以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为主药,选用市场上常用农药,开展农药联用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从各单剂农药有效成分LC50可以看出,甲维盐的有效成分LC50最小,阿维菌素和噻唑磷次之,吡虫啉相对较大,毒死蜱最大,其有效成分LC50分别为0.60、3.20、3.69、19.62和32.41 mg/L。供试的所有联用农药CTC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毒死蜱增效最明显,CTC值分别为440.99和451.48。甲维盐+噻唑磷、甲维盐+吡虫啉、阿维菌素+吡虫啉、阿维菌素+噻唑磷的增效作用次之,CTC值分别为248.81、208.10、194.33和174.17。甲维盐+阿维菌素增效作用最小,CTC值为120.37。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毒死蜱做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配方防治效果分别为78.7%、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农药联用 阿维菌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毒死蜱 噻唑磷 吡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松材线虫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覃贵勇 《河南农业》 2016年第23期38-40,共3页
综述我国松材线虫病化学防治的主要施药方式,以及化学防治药剂研究应用进展.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化学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在施药方式的改进和防治药剂的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化学防治 施药方式 防治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钝绥螨棚室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覃贵勇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6X期4-4,11,共2页
就巴氏钝绥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对其大田应用研究、常用杀虫剂的安全等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大田应用和药剂安全等方面对巴氏钝绥螨棚室应用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棚室应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兰泉 王东 +2 位作者 刘露 覃贵勇 吴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0-1562,共3页
为筛选出针对防治万州区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溃疡病菌的高效药剂,将初筛出的10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分别采用纸碟法和平板划线法进行室内抑菌试验,进一步筛选出6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蒜氯霉的抑菌效... 为筛选出针对防治万州区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溃疡病菌的高效药剂,将初筛出的10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分别采用纸碟法和平板划线法进行室内抑菌试验,进一步筛选出6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蒜氯霉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36.34 mg/L;其次是新田秀才6号、农用硫酸链霉素,其EC50分别为83.21、92.3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溃疡病 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物农药对党参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彦 曹剑 +1 位作者 刘露 覃贵勇 《植物医生》 2021年第2期18-22,共5页
党参根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类病害,直接导致党参大量减产,影响其经济价值.前期研究分离并鉴定出重庆市奉节县党参根腐病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基于此,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四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 党参根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类病害,直接导致党参大量减产,影响其经济价值.前期研究分离并鉴定出重庆市奉节县党参根腐病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基于此,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四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4种生物农药对编号为CQ-4和CQ-13的2个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4种生物源农药对CQ-4和CQ-13均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性.28%井冈霉素可溶粉剂对CQ-4抑制效果最强,EC 50为0.095 g/L,0.3%四霉素水剂次之;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CQ-13的抑制效果最强,EC 50为0.138 g/L,0.3%四霉素水剂次之.研究结果为党参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根腐病 生物农药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露 曹剑 +2 位作者 许彦 黄志伟 覃贵勇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5期31-33,共3页
为筛选党参根腐病最佳抑菌化学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选择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噁霉灵、十三吗啉、噻呋酰胺、福美双6种常见杀菌剂,每种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开展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研究其菌落生长及抑制效果。结果表... 为筛选党参根腐病最佳抑菌化学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选择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噁霉灵、十三吗啉、噻呋酰胺、福美双6种常见杀菌剂,每种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开展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研究其菌落生长及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对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噁霉灵、噻呋酰胺能有效减少病菌色素分泌。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对党参根腐病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EC_(50)分别为0.46×10^(-3)、0.852×10^(-3)、1.31×10^(-3) g·L^(-1);福美双、噁霉灵对其抑制作用稍弱,EC_(50)分别为154.99×10^(-3)、435.31×10^(-3) g·L^(-1)。噻呋酰胺对该病菌基本没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根腐病 杀菌剂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药剂对党参根腐病病原菌(X7)的室内毒力测定
11
作者 许彦 刘露 +1 位作者 曹剑 覃贵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9期24-25,34,共3页
党参根腐病会引起党参根部腐烂,造成大量减产。本试验针对编号为X7的病原菌小种进行了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福美双、噁唑醇、醚甲环唑、咯菌腈。甲基硫菌... 党参根腐病会引起党参根部腐烂,造成大量减产。本试验针对编号为X7的病原菌小种进行了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福美双、噁唑醇、醚甲环唑、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对党参根腐病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00 224 g/L;十三吗啉次之,EC50为0.083g/L。福美双、噁霉灵、醚甲环唑、咯菌腈的EC50分别为0.115g/L、0.356 g/L、0.76 g/L、2.1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根腐病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