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硼酸根阴离子对氯型水滑石前体插层组装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苟国敬 马培华 褚敏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7-502,共6页
根据四硼酸根对氯型水滑石 (LDH-Cl)前体插层组装时溶液浓度的变化和不同反应进程产物的 EDS,IR,XRD,TEM和 TG-DTA表征研究了四硼酸根插层组装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 ,氯离子的交换溶出符合Stumm模型 ,四硼酸根的插入受控于扩散过程模型 ;... 根据四硼酸根对氯型水滑石 (LDH-Cl)前体插层组装时溶液浓度的变化和不同反应进程产物的 EDS,IR,XRD,TEM和 TG-DTA表征研究了四硼酸根插层组装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 ,氯离子的交换溶出符合Stumm模型 ,四硼酸根的插入受控于扩散过程模型 ;插层产物保留了前驱体的层状结构及微孔结构 ,但插入大体积复杂离子 B4 O5(OH) 2 - 4引起晶胞 c轴向体积和粒子尺寸的变化较大 ,晶胞参数 c由 2 .3 99nm增大到2 .5 5 8nm,通道高度 h由 0 .3 2 2 8nm增大到 0 .3 75 6nm,粒子面向直径 Da 由 1 5 .1 6nm减小到 8.92 nm,径向尺寸 Dc 由 1 0 .93 nm减小到 4.5 5 nm ;比表面积由 92 .63 m2 /g增大到 1 1 1 .2 0 m2 /g;LDH热分解特征亦有较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LDH—Cl 离子交换 插层组装 反应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柱撑水滑石共沉淀法合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2
2
作者 苟国敬 马培华 褚敏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57-1363,共7页
根据氯离子型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Cl)制备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的监测结果和不同反应进程时产物的EDS、IR、XRD、TEM、TG-DTA表征结果,研究了合成LDH-Cl的共沉淀反应动力学特征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LDH-Cl的生成符合多核层表面反应动力... 根据氯离子型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Cl)制备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的监测结果和不同反应进程时产物的EDS、IR、XRD、TEM、TG-DTA表征结果,研究了合成LDH-Cl的共沉淀反应动力学特征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LDH-Cl的生成符合多核层表面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过程中LDH的晶胞参数c从2.421nm变为2.399nm,通道高度h由0.3321nm减小为0.3228nm,粒子直径Da由6.40nm增大为15.16nm,Dc由7.43nm增大到10.93nm,纵横比由0.86增大为1.39;IR和TG-DTA特征变化表明了层板对阴离子作用的强度和层板的结构稳定性随反应进程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Cl 共沉淀法 反应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氨法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世栋 褚敏雄 孙庆国 《海湖盐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在常压下用液相反应法制备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研究了氯化镁浓度、氯化镁与氨水的摩尔比、反应温度、陈化温度、陈化时间对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的影响。根据XRD和SEM测试结果,提出了制备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1)氯化镁浓度为3mol/... 在常压下用液相反应法制备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研究了氯化镁浓度、氯化镁与氨水的摩尔比、反应温度、陈化温度、陈化时间对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的影响。根据XRD和SEM测试结果,提出了制备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1)氯化镁浓度为3mol/l;(2)氯化镁与氨水的摩尔比为4∶1~6∶1;(3)最佳反应温度为30℃;(4)氨水的加料速度为10m l/m in^20m l/m in;(5)最佳陈化温度为50℃~60℃,最佳陈化时间为48h^72h。制备得到了长径比≥100碱式氯化镁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氨水 碱式氯化镁 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氯镁石脱水尾气中水和氯化氢含量检测
4
作者 王世栋 徐万帮 褚敏雄 《海湖盐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6,33,共3页
用五氧化二磷吸收称重法测定水分,引入校正因子消除系统误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硝酸汞溶液滴定氯离子检测氯化氢含量,建立了氯化氢保护气氛下水氯镁石脱水尾气成分的定量检测问题。
关键词 水氯镁石 脱水 尾气 水分 氯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