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短期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矿化氮流失的影响 |
张亚飞
李秀芬
俞映倞
杨林章
薛利红
徐飞
韩雪梅
王佳熙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情境理论模型的初步构建 |
林蓓蕾
靳雨佳
梅永霞
张伟宏
张振香
王文娜
薛利红
安保霞
|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强降水对不同肥期麦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赵素雅
刘强
杨梖
王宁
侯朋福
薛利红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 |
薛利红
杨林章
施卫明
王慎强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5
|
|
5
|
基于养分回用-化肥替代的农业面源污染氮负荷削减策略及技术 |
薛利红
何世颖
段婧婧
张志勇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
6
|
太湖地区稻田持续高产的减量施氮技术体系研究 |
薛利红
李刚华
侯朋福
范立慧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7
|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
薛利红
周鼎浩
李颖
杨林章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5
|
|
8
|
基蘖肥氮不同比例对直播早稻群体动态、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薛利红
覃夏
李刚华
杨林章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9
|
分级管理模式在压疮监控过程中的应用 |
薛利红
|
《中国护理管理》
|
2008 |
22
|
|
10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 |
杨林章
施卫明
薛利红
宋祥甫
王慎强
常志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3
|
|
11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生态拦截技术 |
施卫明
薛利红
王建国
刘福兴
宋祥甫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1
|
|
12
|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杨林章
冯彦房
施卫明
薛利红
王慎强
宋祥甫
常志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63
|
|
13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
刘福兴
宋祥甫
邹国燕
付子轼
刘娅琴
薛利红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3
|
|
14
|
生物炭添加对酸化土壤中小白菜氮素利用的影响 |
俞映倞
薛利红
杨林章
何世颖
冯彦房
侯朋福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0
|
|
15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氮磷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
常志州
黄红英
靳红梅
马艳
叶小梅
薛利红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16
|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案例分析 |
杨林章
薛利红
施卫明
刘福兴
宋祥甫
王慎强
张饮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17
|
利用叶绿素计(SPAD-502)诊断水稻氮素营养和推荐追肥的研究进展 |
李刚华
丁艳锋
薛利红
王绍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1
|
|
18
|
碳氮比对水芹浮床系统去除低污染水氮磷效果的影响 |
段婧婧
薛利红
冯彦房
俞映倞
何世颖
杨林章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9
|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
俞映倞
薛利红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9
|
|
20
|
稻田径流易发期不同类型肥料的氮素流失风险 |
侯朋福
薛利祥
俞映倞
江瑜
汪吉东
薛利红
杨林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