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ynamo的Revit-Midas/Civil斜拉桥模型信息转换 被引量:2
1
作者 蔡金标 刘鸾翔 +2 位作者 冯倩 何欣 徐荣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l软件平台,在Dynamo环境下采用IronPython语言设计了一套Revit-Midas/Civil的模型信息转换程序.以博士大桥主桥为对象,通过程序自动实现:1)Revit模型桥梁构件分解、截面特性计算、拉索及梁塔弹性连接处理,并转换成适用于Midas/Civil的语言格式MCT文件,实现了Revit向Midas/Civil模型信息自动转换;2)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反馈到Revit模型中,对作用效应信息按数值大小赋予渐变颜色,实现了在BIM模型中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展示功能.本文程序可实现Revit-Midas/Civil模型信息转换,有效提高了BIM正向应用效率,弥补了BIM技术在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模型转换 Dynamo混合编程 REVIT MIDAS/CIV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引桥80 m预制混凝土箱梁水化热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
2
作者 贾卫中 蔡金标 +1 位作者 王天羽 贺拥超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引桥为(60+n×80+60)m长联预应力混凝土等高连续梁桥,全桥共10联,最长联3080 m,混凝土箱梁采用整孔预制架设、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施工。为分析大跨箱梁预制阶段混凝土水化热特性,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在首片80 m...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引桥为(60+n×80+60)m长联预应力混凝土等高连续梁桥,全桥共10联,最长联3080 m,混凝土箱梁采用整孔预制架设、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施工。为分析大跨箱梁预制阶段混凝土水化热特性,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在首片80 m混凝土箱梁预制阶段,对其端部、跨中截面混凝土温度和应变进行连续监测,采用MIDAS FEA软件模拟箱梁施工过程,进行水化热数值分析,并从混凝土入模温度、养护措施和预应力初张拉方面进行水化热温度裂缝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截面局部尺寸越大,水化热峰值温度越高,混凝土表面应力越大;端部节段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腹板芯部,跨中附近节段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腹板和顶板交界处;端部节段在混凝土浇筑后30~70 h时段存在开裂风险;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表面应力峰值减小,可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建议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小于30℃即可;提高箱梁内腔风速,可加快降温速率,对尽早拆除芯模、提前进行预应力初张拉有利,建议箱梁内腔风速为1~4 m/s;预应力初张拉可提高箱梁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有效降低箱梁混凝土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连续梁桥 预制混凝土箱梁 水化热 温度裂缝 温度场 应力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的混凝土裂缝深度发展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金标 李忠良 +2 位作者 楼旦丰 陈双聪 张燕青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4,共6页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领域使用最广的结构形式,裂缝是其损伤的主要形式。该文基于压电阻抗(EMI)监测技术,对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裂缝深度的定量发展进行了监测。制作150mm×150mm×150mm标准试块,将压电片(PZT)粘贴于试块表面...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领域使用最广的结构形式,裂缝是其损伤的主要形式。该文基于压电阻抗(EMI)监测技术,对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裂缝深度的定量发展进行了监测。制作150mm×150mm×150mm标准试块,将压电片(PZT)粘贴于试块表面,用精密阻抗分析仪HP4294A提取压电片在混凝土试块健康状况和不同损伤工况下的电导纳信号,并分析二者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裂缝损伤的发展,压电片电导纳频谱发生了变化;压电片-粘结层-主体结构耦合系统的共振频率及电导信号峰值能表征混凝土裂缝深度的发展,但其存在稳定性缺陷;传统损伤指标中,绝对比例平均偏差(MAPD)和均方根偏差(RMSD)比相关系数(CCD)更适于监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而CCD则比MAPD和RMSD更适于定量分析裂缝的发展。此外,该文还得到了混凝土试块裂缝发展时损伤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供EMI健康监测实际应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 结构健康监测 混凝土 裂缝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监测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金标 吴涛 陈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于压电阻抗(EMI)监测技术,对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的强度发展进行了监测。制作3种不同配合比的标准试块,将压电片粘贴于标准试块表面和埋置于体内,用精密阻抗分析仪HP4294A提取压电片在不同养护龄期时的电导纳信号,并测试相应标准试... 基于压电阻抗(EMI)监测技术,对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的强度发展进行了监测。制作3种不同配合比的标准试块,将压电片粘贴于标准试块表面和埋置于体内,用精密阻抗分析仪HP4294A提取压电片在不同养护龄期时的电导纳信号,并测试相应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长,表面粘贴和体内埋置两种压电片的电导频谱均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形式不同。对表面压电片,得到了其共振频率的变化量与标准试块抗压强度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对内置压电片,通过引入指标δ建立了电导频谱与标准试块抗压强度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采用EMI技术监测早龄期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强度发展是一种可行且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压电阻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金标 陈勇 严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42-2347,共6页
为了校核高频电阻抗分析的现有结构理论和验证,基于高频电阻抗信号的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的精确压电阻抗有限元模型.考虑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三者的耦合作用和黏结层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谐响应分析方... 为了校核高频电阻抗分析的现有结构理论和验证,基于高频电阻抗信号的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的精确压电阻抗有限元模型.考虑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三者的耦合作用和黏结层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谐响应分析方法,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由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组成的耦合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相应的实际模型试验.计算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精细压电有限元模型,可精确地预测到电导纳谱中的共振模态,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且能有效地校核高频电阻抗分析的现有结构理论;采用压电阻抗法能够很好地识别结构局部的细小损伤,通过合理布置压电片可以识别结构损伤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 结构健康监测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金标 胡蒙 陈海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2,98,共4页
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跨江岸货场桥梁空间曲线预应力束管道摩阻试验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管道摩阻系数μ和k。通过对诸多相关文献中不同管道类型的摩阻系数μ和k的取值进行统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参考取值。
关键词 空间曲线 最小二乘法 管道摩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的自由振动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伟球 叶贵如 +1 位作者 蔡金标 丁皓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考察了沿厚度方向材料参数为非均匀的功能梯度横观各向同性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通过引入两个位移函数和两个应力函数导出了两个独立的变系数状态方程。进一步利用分层近似理论 ,将变系数状态方程化为常系数状态方程并求解。发现存在两类... 考察了沿厚度方向材料参数为非均匀的功能梯度横观各向同性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通过引入两个位移函数和两个应力函数导出了两个独立的变系数状态方程。进一步利用分层近似理论 ,将变系数状态方程化为常系数状态方程并求解。发现存在两类独立的自由振动形式 :第一类对应纯板内振动 ,第二类对应一般的弯曲振动。给出了数值结果 ,讨论了材料梯度指标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合金 矩形板 横观各向同性 状态空间法 自由振动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电阻抗信号的结构损伤监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严蔚 陈伟球 +1 位作者 林志华 蔡金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给出了利用高频电阻抗信号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精确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组成的一个耦合结构系统,主体结构采用一维模型并只考虑轴向振动,引入剪滞模型来描述压电片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剪力传递,考虑压电片的动力效应,... 给出了利用高频电阻抗信号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精确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组成的一个耦合结构系统,主体结构采用一维模型并只考虑轴向振动,引入剪滞模型来描述压电片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剪力传递,考虑压电片的动力效应,采用传递矩阵法导出了这一耦合结构的系统方程,得到了压电片电导纳的解析表达式.通过算例验证了所给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弱界面对电阻抗信号有较大的影响,利用电导纳的虚部可以清楚地检测到界面的弱黏结;采用电阻抗技术能够很好地识别结构局部的细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电阻抗法 剪滞模型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各向同性功能梯度球壳的自由振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伟球 叶贵如 +1 位作者 蔡金标 丁皓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8-775,共8页
通过引入位移函数和应力函数,针对沿径向为非均匀的球面各向同性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两个解耦的变系数状态方程.利用层合近似理论,将变系数状态方程转化为常系数状态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进而利用层间连续条件,得到关于... 通过引入位移函数和应力函数,针对沿径向为非均匀的球面各向同性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两个解耦的变系数状态方程.利用层合近似理论,将变系数状态方程转化为常系数状态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进而利用层间连续条件,得到关于内外球壳表面边界量的相应线性方程.由自由表面条件导出对应两类独立振动的频率方程.最后给出了算例,并讨论了材料梯度指标对球壳两类固有频率的影响.在地球动力学分析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各向同性 球壳 自由振动 状态空间法 层合近似理论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施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业飞 蔡金标 杨国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5,30,共5页
天工大桥主桥为一座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了研究该桥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和风荷载、预应力对稳定系数的影响,通过建立以实体单元+梁单元为主的ANSYS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中钢管混凝土截面和混凝土箱形截面的分次浇筑过程。根... 天工大桥主桥为一座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了研究该桥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和风荷载、预应力对稳定系数的影响,通过建立以实体单元+梁单元为主的ANSYS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中钢管混凝土截面和混凝土箱形截面的分次浇筑过程。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该桥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系数均大于4,满足规范要求;风荷载在拱肋截面分期浇筑成形阶段对稳定系数影响较大,因此,根据计算结果增设临时横撑;纵、横向预应力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均较小,分析时可考虑纵向系杆力,忽略横向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劲性骨架 桥梁施工 有限元法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桁架单元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兴 蔡金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基于有限元法 ,将桁架结构中的杆件作为某一平面单元的子单元 ,利用平面 4~ 8结点等参单元的形函数来表示单元内杆端的坐标和位移 ,从而把一段桁架看成一个单元 ,构造了平面桁架单元 .计算结果表明 ,用平面桁架单元解决大型桁架结构的... 基于有限元法 ,将桁架结构中的杆件作为某一平面单元的子单元 ,利用平面 4~ 8结点等参单元的形函数来表示单元内杆端的坐标和位移 ,从而把一段桁架看成一个单元 ,构造了平面桁架单元 .计算结果表明 ,用平面桁架单元解决大型桁架结构的力学计算问题是可行的 ,它能有效地减少结点数 ,达到减少计算工作量的目的 .并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桁架单元 杆单元 形函数 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白静 严锦钰 +6 位作者 何东进 蔡金标 王韧 游巍斌 肖石红 侯栋梁 李威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试图解释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土壤学机理。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土壤密度,降低了土壤p H值和含水率,减少了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闽东滨海湿地土壤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密切关系,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脲酶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全磷、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理化因子无相关性。本研究为治理互花米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闽东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分类体系与格局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立 何东进 +8 位作者 王韧 蔡金标 洪伟 游巍斌 廖小娟 苏少川 张中瑞 陈志文 黄鹏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2-67,F0003,共7页
以闽东沿海地区1993、2001、2010年遥感图像为分析对象,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将其湿地景观分为7类,并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湿地3个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域景观在斑块面积和比例上占优势地位,形状稳定且连... 以闽东沿海地区1993、2001、2010年遥感图像为分析对象,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将其湿地景观分为7类,并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湿地3个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域景观在斑块面积和比例上占优势地位,形状稳定且连通性最好,为研究区域的基质景观;养殖场、建筑用地和农田在斑块面积、数量、密度上均有增长,水域、人工库塘、其他非湿地景观和潮间裸滩则呈下降趋势;建筑用地景观形状最为复杂,人工库塘的分离度和破碎化程度最大,潮间裸滩次之,且在相应指数上均高于同时期其他自然湿地景观,受到人为干扰最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湿地分类 景观格局 景观特征 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4年闽东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莉莉 何东进 +6 位作者 覃德华 游巍斌 洪伟 范勋承 肖石红 蔡金标 王韧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3-810,共8页
海岸带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而成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以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闽东海岸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9和2014年3期Landsat TM/OLI影像作为数据源,对该区2000~2014年的土地利... 海岸带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而成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以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闽东海岸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9和2014年3期Landsat TM/OLI影像作为数据源,对该区2000~2014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草地和耕地为主,其中林草地面积迅速扩增,研究期间共增加了1 047.24 km2,相比之下,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近14 a间共减少了959.45 km2;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水产养殖的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稳定性最差,而由于政府加强对建筑用地的集约利用,使其成为近14 a研究区最为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闽东海岸带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达255.19,但2000~2009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仍处于调整期,2009~2014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前期的调整,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其变化量和变化率分别为4.86和0.019,土地利用步入发展期。本研究对闽东及其他地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闽东 海岸带 遥感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不同起源秋茄林重金属元素Zn、Cd、Cu的累积与分布特征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东进 郑开基 +6 位作者 王韧 张典铨 蔡金标 李晓景 王其炳 游巍斌 游惠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通过设置典型样地,对闽东滨海湿地不同起源秋茄林重金属元素Zn、Cd、Cu的吸收、累积与分布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植株Zn、Cd、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1±0.039)、(1.30±0.111)和(30.07±0.042)mg.... 通过设置典型样地,对闽东滨海湿地不同起源秋茄林重金属元素Zn、Cd、Cu的吸收、累积与分布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植株Zn、Cd、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1±0.039)、(1.30±0.111)和(30.07±0.042)mg.kg-1,依次是人工林的1.28、1.16、0.60倍;天然林表层(0-30 cm)土壤Zn、Cd、Cu的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0.767、0.339和1.464,依次是人工林的4.62、1.45、1.30倍;秋茄天然林Zn、Cd、Cu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304.33、21.78和396.86 mg.m-2,依次是人工林的4.78、2.06、1.58倍;而Zn、Cd、Cu在人工林林地土壤中的平均储量分别为9682.44、489.61和5287.46 mg.m-2,依次是天然林的1.10、1.18、1.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天然林 人工林 Zn、Cd、Cu重金属元素 闽东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树林北缘区秋茄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东进 肖石红 +3 位作者 李晓景 王韧 蔡金标 游巍斌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7,共7页
对位于中国红树林北缘区福鼎市的秋茄树〔Kandelia candel ( Linn.) Druce〕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秋茄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天然林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 对位于中国红树林北缘区福鼎市的秋茄树〔Kandelia candel ( Linn.) Druce〕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秋茄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天然林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滩位秋茄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及径级结构明显不一致。天然林中株高0.0~0.5和1.5~2.0 m的个体占多数;而人工林以株高1.5~2.0 m的个体为主,无株高0.0~0.5 m的幼苗,株高超过2.0 m的植株也极少,表明天然林的高度结构均匀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极不合理。根据基径( D)可将秋茄树种群分为13个径级,其中天然林不同径级个体数量随径级增大依次减少,而人工林中径级Ⅲ(6 cm≤D〈10 cm)的植株数量最多,且没有径级Ⅸ(30 cm≤D〈34 cm)以上的个体,表明天然林的径级结构良好。从分布格局看,天然林幼苗群呈现聚集分布,而其小树群、大树群和老树群均为随机分布;人工林无幼苗群和老树群,小树群呈均匀分布,大树群呈聚集分布。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秋茄树天然林种群的期间死亡率和消失率在龄级1(D〈2 cm)和龄级7(22 cm≤D〈26 cm)达到最大,在其他龄级均较小且处于稳定状态;其个体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仅在龄级1时个体生存率高于累计死亡率,从龄级2(2 cm≤D〈6 cm)开始均表现为累计死亡率高于生存率;其存活曲线属于典型的Deevey-Ⅲ型,表明秋茄树天然林种群中幼苗丰富但期间死亡率较高,成树的期间死亡率相对较低且个体数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北缘区 秋茄树 空间分布格局 静态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方法选择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东进 谭勇 +3 位作者 廖小娟 王韧 蔡金标 游巍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3,共7页
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是污染生态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以闽东滨海湿地为例,对比了4种常用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在滨海湿地的适用性与优缺点。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在闽东滨海湿地风险评价结果上存... 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是污染生态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以闽东滨海湿地为例,对比了4种常用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在滨海湿地的适用性与优缺点。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在闽东滨海湿地风险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其中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法所得风险高低顺序为Pb=Cd>Cu>Zn,农田>裸滩=养殖场>水域=红树林,而其余3种评估方法得到的风险高低顺序一致,均为Cd>Pb>Cu>Zn,红树林>养殖场>水域>裸滩>农田。但风险评级不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风险偏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适中,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则偏重倾向较为严重。4种方法都有自身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更适合闽东滨海湿地沉降物重金属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比较 闽东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6 位作者 林立 王韧 蔡金标 王鹏 张中瑞 肖石红 郑晓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8-653,共6页
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2个时期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和2010年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V)分别为0.5384和0.5374,均处中度脆弱水平;景观结构还算完整,但自然状态活力衰退,功... 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2个时期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和2010年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V)分别为0.5384和0.5374,均处中度脆弱水平;景观结构还算完整,但自然状态活力衰退,功能水平有一定退化,对外界干扰的恢复力减弱;尽管1993-2001年和1993-2010年期间各单因子指标变化方向和程度各异,但总体而言这2个时期湿地综合生态脆弱性变化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脆弱性 动态评价 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热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谭勇 李晓景 +6 位作者 何东进 王韧 蔡金标 郑开基 游巍斌 张中瑞 肖石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等,不同起源各器官热值顺序呈现出高度一致性,高低排序依次为叶、花、枝、树墩、干、粗根、细根、中根。秋茄热值随滩位向外延伸呈现上升趋势,天然林热值对滩位的响应比人工林更为敏感。从径级差异看,大致为径级越大,热值越高,径级Ⅳ热值>径级Ⅲ>径级Ⅰ>径级Ⅱ,另外径级变化对秋茄不同器官的影响程度不一。与其他纬度相比,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秋茄热值较其他纬度秋茄热值低,并且各器官间热值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不同起源 热值 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红树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威威 何东进 +5 位作者 严思晓 蔡金标 王韧 游巍斌 侯栋梁 白静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互花米草入侵下的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及土壤容重进行对比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数据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在溪南镇秋茄红树林单优势群落,互花... 以互花米草入侵下的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及土壤容重进行对比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数据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在溪南镇秋茄红树林单优势群落,互花米草单优势群落,50%秋茄红树林、50%互花米草混合群落,75%秋茄红树林、25%互花米草混合群落,25%秋茄红树林、75%互花米草混合群落这5个群落中,秋茄红树林单优势群落和互花米草单优势群落0~20cm土层深度与40~6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差异,但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未呈显著差异;在50%秋茄、50%互花米草混合群落,40~60cm土层深度与0~20cm土层深度、20~4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均呈显著差异;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闽东滨海湿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小,而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在不同秋茄-互花米草混合群落中呈现不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红树林 土壤含水量 土壤孔隙度 土壤容重 闽东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