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性管理视角下的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1
作者 冯颖卉 蔡海生 +2 位作者 朱泰峰 郭细根 佘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2,共11页
早期矿山开采活动造成并遗留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亟需优化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仍处于历... 早期矿山开采活动造成并遗留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亟需优化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仍处于历史欠账多、资金投入不足、财政增长有限的现实背景之下,如何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适应性管理作为一种兼具动态性、灵活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思路,将其运用到矿山生态修复中有利于加快提升生态系统恢复力,促进人与自然共和谐。目前,这一管理思路在我国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化推进方式尚未有效突破的节点上,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适应性管理“学习、调整、再学习、再调整”的迭代思路,基于其“问题识别、政策形成、政策实施、系统监测、评估与反馈”等基本环节分析问题,阐释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内在逻辑、政策演进、进展成效与突出挑战。基于适应性管理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应用,提出“灵活施策,动态调整”“法规筑基,激励赋能”“多方联动,协同共治”“科学制定修复方案,合理运用修复技术”“实施动态监测评估,灵活调整修复措施”“融合多元产业发展,满足多目标修复任务”等未来取向。研究可为适应性管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思路方法,为未来进一步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管理 市场化方式 矿山生态修复 政策演进 未来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蔡海生 赵建宁 +1 位作者 曾珩 陈美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4,51,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等3个工程类型区,环湖圩田平原、河网平原、河谷盆地、岗地低丘、红砂岩类丘陵、丘陵低山等6种工程模式。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主导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基础,为规范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工程类型区 工程模式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整理与可持续管理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海生 赵小敏 朱德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长江洪水、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鄱阳湖湿地变化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鄱阳湖湿地资源特征进行了现状分析,探讨了以湿地...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长江洪水、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鄱阳湖湿地变化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鄱阳湖湿地资源特征进行了现状分析,探讨了以湿地生态修复、生态功能区划分、自然保护区建设、明确湿地权属和规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湿地整理,并结合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对鄱阳湖湿地可持续管理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土地整理 可持续管理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及其退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海生 张学玲 朱德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89,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经历了“土地围垦—土地退化、生态破坏—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发展变迁。利用RS、GIS技术研究证明,目前整个区域土地退化面积533 180 hm2,约占区域总面积的20%。分析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经历了“土地围垦—土地退化、生态破坏—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发展变迁。利用RS、GIS技术研究证明,目前整个区域土地退化面积533 180 hm2,约占区域总面积的20%。分析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和土地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受鄱阳湖区自然资源条件及其相关土地政策实施、社会经济状况和农民土地利用观念的影响,其中降水因素、耕地缺乏、城镇用地扩张、区域性贫穷的影响尤为突出。结合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生态乡村建设、土地政策等理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土地退化防治模式,为湖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土地退化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退化 土地整治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渣堆肥中重金属复合钝化剂配置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海生 余文波 吴建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92-97,共6页
猪粪便中重金属无害化处理是实现养猪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以规模化养猪场固液分离后的猪粪渣为试验对象,选择酒渣、膨润土、草木灰、粉煤灰、秸秆粉、草炭、稻壳灰、钙镁磷肥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设计5个配方,制成重金... 猪粪便中重金属无害化处理是实现养猪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以规模化养猪场固液分离后的猪粪渣为试验对象,选择酒渣、膨润土、草木灰、粉煤灰、秸秆粉、草炭、稻壳灰、钙镁磷肥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设计5个配方,制成重金属复合钝化剂添加到猪粪渣中,并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处理。结果表明,5种配方都对猪粪渣中的Cu、Zn、As、Hg、Pb、Cd、Cr等重金属产生钝化效应,除Cd元素外重金属比重相对降幅为7%~34%。通过比较分析表明,配方3、配方5猪粪渣处理后的发酵产品,养分含量及As、Hg、Pb、Cd、Cr等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有机肥料生产标准(NY 525—2012),可以作为生产绿色有机肥的基础原料,实现猪粪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畜禽规模养殖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渣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复合钝化剂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海生 郭庆舜 郑志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40-42,共3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实际出发,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中的基本方法、主要措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实际出发,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中的基本方法、主要措施和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党组织 学生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海生 邱隆云 +2 位作者 陈家兴 张学玲 董海燕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5年第S1期91-93,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现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政治发展要求,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现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政治发展要求,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正确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高校实践教育的启示——以江西农业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蔡海生 《中国农业教育》 2018年第3期60-65,95,共7页
实践教育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结合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实践",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学生社团活动"... 实践教育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结合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实践",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学生社团活动"三平台",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育培养与服务社会"三结合",构建了实践教育"三三三"模式;结合"参与度、纵深度、有效度、信誉度"等方面,分析了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色和经验,结合制度建设、体系建设、标准建设、协同创新,对本科生实践教学提出了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高校 实践教学 德国双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滨 陈美球 +3 位作者 罗志军 蔡海生 黄宏胜 朱再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共6页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9个基本单元区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应根据区划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主体功能分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自然脆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美球 蔡海生 黄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针对江西省鄱阳湖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从地质基础、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因素和水文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价了鄱阳湖区自然脆弱性,各县自然脆弱度依次为南昌县<波阳县<德安县<永修县<新建县<星子县<余干县&... 针对江西省鄱阳湖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从地质基础、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因素和水文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价了鄱阳湖区自然脆弱性,各县自然脆弱度依次为南昌县<波阳县<德安县<永修县<新建县<星子县<余干县<九江县<湖口县<进贤县<都昌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自然脆弱性 鄱阳湖区 综合评价 生态环境特征 弱性 地质基础 地形地貌 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及GIS的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分区 被引量:23
11
作者 余文波 蔡海生 +1 位作者 张莹 曾君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4-249,256,共7页
科学认识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格局规律是区域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3S技术,借助PSR模型构建了市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综合确定了权重,从格网尺度对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 科学认识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格局规律是区域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3S技术,借助PSR模型构建了市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综合确定了权重,从格网尺度对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及分区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分异上,15年间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经历了以临界安全等级到以较安全等级为主的变化,2010—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改善最好,绿色崛起战略是主要驱动力;(2)空间分异上,2000年北部及中西部低、中南部高;2010年中东部较高、西南和东北较为平稳;2015年南昌市整体较高、中北部及西南部低;(3)分区上,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全部及湾里区、青山湖区等都处于生态持平区,东湖区、西湖区及青云谱区大部分及新建县北部处于生态恢复区,针对不同的分区结果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措施。研究结论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RS/GIS 分区 格网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策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熊彩云 张学玲 +1 位作者 肖复明 蔡海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32,54,共6页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支持服务功能、供给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各生态服务功能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与人类福祉关系密切。在分析鄱阳湖湿地格局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湿地面积、水质状况、生物资...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支持服务功能、供给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各生态服务功能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与人类福祉关系密切。在分析鄱阳湖湿地格局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湿地面积、水质状况、生物资源等分析了湿地生态功能变化,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了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人类福祉的把握、驱动机制的改善、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等3个方面探讨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有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 生态功能 对策 鄱阳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学玲 蔡海生 +1 位作者 丁思统 黄双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066-16070,16078,共6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从湿地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分析和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2方面对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得出1985-2005年期间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其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驱动因素。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景观格局变化 驱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脱钩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婷 张学玲 蔡海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8-212,222,共6页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以及农业灌溉五个方面导致的碳排放,利用1995—2011年江西省农业投入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在Tapio脱钩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以及农业灌溉五个方面导致的碳排放,利用1995—2011年江西省农业投入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在Tapio脱钩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1年,江西省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农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各类农业活动中,化肥和农业机械化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从区域差异来看,2010年江西省各设区市碳排放量排在第1位是赣州市,其碳排放量比最后1位的景德镇市多出近8.13倍;碳排放强度最高的为新余市,高达7.4657 t/hm2,最低的地区为景德镇市,仅为1.9240 t/hm2,只有新余市的1/3,碳排放量排在前7位的粮食主产区是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从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来看,1996-2011年间,其脱钩关系主要以弱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为主,说明近年来江西省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在兼顾环境效应上表现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特征 脱钩弹性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流向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寒冰 张学玲 +1 位作者 蔡海生 钟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19-224,共6页
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关键时期,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有效提升农地流转效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进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构成、流向及... 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关键时期,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有效提升农地流转效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进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构成、流向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情况和具体案例,对农户生产与规模化生产以及规模化生产中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土地流转中限制流转效益发生的因素,结合创新农地流转机制促进农地流转、保障流转主体权益提高农民积极性、完善农村发展配套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出了优化、提高农地流转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地流转效益 效益流向 对策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复明 张学玲 蔡海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6-59,87,共5页
以1985,1995,2005年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GIS软件,对鄱阳湖湿地数量结构和空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湿地景观斑块分维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反映出的特征和趋势。... 以1985,1995,2005年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GIS软件,对鄱阳湖湿地数量结构和空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湿地景观斑块分维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反映出的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鄱阳湖湿地及周边景观类型数量结构中,滩地、水库坑塘、林地和草地减少最为显著,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旱地明显增加;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维数和优势度减少,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演变 景观格局分析 生态系统 鄱阳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贺浩华 蔡海生 《中国农业教育》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高等农业院校应当担负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使命。江西农业大学通过凝练学校自身特色,构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三理念+三平台+三举措&qu...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高等农业院校应当担负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使命。江西农业大学通过凝练学校自身特色,构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三理念+三平台+三举措"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在服务江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体系构建、培育条件平台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此,文章认为,今后高校应在"创新理念,明确目标,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多方聚力,共担责任,强化培育平台建设""提升能力,务求实效,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新思路、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体系 乡村振兴 创新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学玲 朱德海 +3 位作者 蔡海生 曹俊林 夏丛生 余能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231-7232,7234,共3页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吸收循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吸收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思考"的基本理念,从统筹区域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等方面创新土地利用观念,把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联系在一起,旨在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毕业实习校内外“双导师”机制的尝试——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美球 周丙娟 蔡海生 《中国农业教育》 2004年第6期11-12,共2页
本科毕业实习的传统模式具有多种弊端,实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机制,构建“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方责任、义务、权利相对明确的运作模式,是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赢”的新机制。
关键词 毕业实习 双导师 土地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景观结构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士余 肖青亮 蔡海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干扰,鄱阳湖湿地的景观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论述了鄱阳湖的湿地景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并在阐述湿地调蓄功能衰退、生物资源减少、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降低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干扰,鄱阳湖湿地的景观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论述了鄱阳湖的湿地景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并在阐述湿地调蓄功能衰退、生物资源减少、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降低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可持续利用的湿地农业景观结构、稳定湿地面积、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及时协调人--湖关系等鄱阳湖湿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景观结构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