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自动测试台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玉珍 陆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介绍了柴油机自动测试台的主要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硬件采用IPC总线486工业控制机,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将上位机和下位机融为一体是软、硬件设计的突出特点。详细阐述了主控程序、自动控制程序和燃油消耗测量程序的设计... 介绍了柴油机自动测试台的主要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硬件采用IPC总线486工业控制机,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将上位机和下位机融为一体是软、硬件设计的突出特点。详细阐述了主控程序、自动控制程序和燃油消耗测量程序的设计方法,扼要介绍了柴油机转速和负荷的模糊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良,动态响应速度快,测试精度高,兼顾了测试过程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获得了满意的测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测试装置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发动机性能测控仪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蒋玉珍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发动机性能测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良,动态响应速度快,测试精度高,是发动机性能测试的理想仪器。
关键词 性能测量仪器 控制系统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探讨植物多糖干预肠道菌群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玉珍 刘俊熙 +5 位作者 杨扬 钟膳蔚 黄安晴 陈晓程 杜冰 黎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06-415,共10页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持续显著的悲伤情绪、意志消沉等临床特征。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近年肠-脑轴理论的研究为抑郁症探索提供可能的内在机制,体现在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紊乱、高炎症水平和异常的神经递质水平等...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持续显著的悲伤情绪、意志消沉等临床特征。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近年肠-脑轴理论的研究为抑郁症探索提供可能的内在机制,体现在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紊乱、高炎症水平和异常的神经递质水平等方面。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其能够基于肠-脑轴调节肠道菌群不同代谢途径缓解抑郁,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得到系统的总结。因此,本文通过调研近年相关文献资料,从肠-脑轴的角度出发探讨植物多糖通过肠道菌群调节短链脂肪酸、脂多糖水平和色氨酸代谢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综述了不同植物多糖改善抑郁的机制和构效关系,为阐述植物多糖抗抑郁的机制及开发抗抑郁多糖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肠-脑轴 肠道菌群 抑郁症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转速和负荷的模糊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玉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55,共5页
针对柴油机是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PI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可以自动优化调整模糊控制规则,实现了模糊控制的智能化。将其用于柴油机的转速和负荷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改善... 针对柴油机是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PI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可以自动优化调整模糊控制规则,实现了模糊控制的智能化。将其用于柴油机的转速和负荷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改善了测试过程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获得了满意的测控效果。文中还介绍了测试台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模糊控制 智能控制 转速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数控机床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玉珍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7,共3页
介绍一种双微机控制的高性能交流主轴驱动系统。该系统以 80 C196 MC- 80 C196 KC双单片机为控制电路核心 ,采用先进的智能功率模块作为功率开关元件组成交直交电压型主回路 ,控制算法采用转差频率式矢量控制 ,并具有功能齐全的检测与... 介绍一种双微机控制的高性能交流主轴驱动系统。该系统以 80 C196 MC- 80 C196 KC双单片机为控制电路核心 ,采用先进的智能功率模块作为功率开关元件组成交直交电压型主回路 ,控制算法采用转差频率式矢量控制 ,并具有功能齐全的检测与保护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双微机控制 矢量控制 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家旭 成钰莹 +5 位作者 杨扬 王璧莹 蒋玉珍 陈建萍 黎攀 杜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1-349,共9页
本文旨在探讨槟榔碱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用不同浓度(60、90、120、150μg/mL)的槟榔碱处理GES-1细胞,并检测GES-1细胞活力、活性氧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本文旨在探讨槟榔碱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用不同浓度(60、90、120、150μg/mL)的槟榔碱处理GES-1细胞,并检测GES-1细胞活力、活性氧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测定GES-1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槟榔碱刺激后GES-1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活力最低降低至24%,活性氧水平最高升至12.5倍,线粒体膜电位最低下降至10.4%。在150μg/mL槟榔碱刺激下,总ATP酶以及Na^(+)K^(+)-ATP酶活力分别下降至42.31%和39.84%,GSH和SOD分别下降了40.23%和34.1%,LDH上升了30.46%,TNF-α、IL-6、VEGF、TGF-β水平分别上升了4.67%、10.2%、23.14%和22.83%。结果表明槟榔碱能够产生氧化应激并诱发炎症因子,对GES-1细胞造成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 氧化应激 线粒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