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图像的毗邻罗汉果分割方法
1
作者 刘姣娣 张立昌 +3 位作者 蒋水元 许洪振 张邦 张小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针对传统RGB图像处理算法无法分割毗邻罗汉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毗邻罗汉果分割方法。利用罗汉果的圆度形状特性与藤蔓垂挂特性,从果实底部获取果实的深度图像,引入流体力学中源点的理论,提出将梯度向量看作运动矢量场,计算... 针对传统RGB图像处理算法无法分割毗邻罗汉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毗邻罗汉果分割方法。利用罗汉果的圆度形状特性与藤蔓垂挂特性,从果实底部获取果实的深度图像,引入流体力学中源点的理论,提出将梯度向量看作运动矢量场,计算矢量场散度的方法,实现果实的粗定位。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深度图像进行分割,提出一种基于定位点的连通域分割算法,实现对毗邻罗汉果单个果实的分割。结果表明,毗邻果实分割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高的分割精度,平均单张图像用时0.139 s,分割准确度为94.43%,精确度为94.20%,召回率为95.79%;与现有算法相比,准确率提高2.64%,处理速度提升88.5%。可在复杂光照环境下对单个和毗邻的果实进行分割,规避彩色图像处理的局限性。研究为罗汉果的机械化自动采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深度图像 罗汉果 果实毗邻 梯度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妮 胡凤云 +2 位作者 叶云峰 蒋水元 黄汐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77,共5页
为明确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 为明确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罗汉果新病害的病原菌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供试的药剂中,60%咪鲜胺锰盐WP(0.5g/L)、80%戊唑醇WP(0.25g/L)、45%甲霜·恶霉灵WP(1g/L)、60%唑醚·代森联WP(0.5g/L)室内对该菌菌丝的抑制率均达100%,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将药效好的药剂推荐田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斑枯病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面针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世荣 蒋水元 +3 位作者 胡永志 李虹 林钻煌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787-6789,共3页
[目的]探索两面针种子繁殖与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来自桂林和钦州两面针种子为试材,不处理为CK,研究了试剂处理、砂纸处理、润砂催芽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留叶程度、扦插基质对两... [目的]探索两面针种子繁殖与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来自桂林和钦州两面针种子为试材,不处理为CK,研究了试剂处理、砂纸处理、润砂催芽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留叶程度、扦插基质对两地的插穗扦插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地的种子大小和千粒重具有显著差异,钦州的种子好于桂林的;两面针种子具有后熟特性,润砂处理的种子发芽最好,最高发芽率达到80%,冬季扦插效果比夏季好,基质与插穗留叶数量对扦插生根成活影响较大。激素种类对生根条数、生根总长的影响最大。[结论]温度和种子大小影响种子的发芽质量,适宜的留叶数量,扦插基质和枝条有利于扦插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繁殖 扦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力克柠檬在桂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虹 孙耀松 +3 位作者 孙世荣 韦霄 蒋运生 蒋水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420-10421,共2页
[目的]研究尤力克柠檬在广西桂林地区的引种表现。[方法]在桂北进行引种栽培,观测其物候期与常见病虫害及栽培表现等。[结果]按产量计算,尤力克柠檬在桂北地区的产量20 610.30 kg/hm2。[结论]尤力克柠檬在桂北地区有较强的栽培价值。
关键词 尤力克柠檬 桂北地区: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罗汉果根结线虫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冯世鑫 蒋妮 +2 位作者 陈乾平 蒋水元 唐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研究改良的微生物菌肥对罗汉果根结线虫、土壤酶活性及罗汉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线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设置1、2、3、4 kg/株共4个施肥水平,以淡紫拟青霉+复合肥为对照,施用后40、80和120 d调查根际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虫... 研究改良的微生物菌肥对罗汉果根结线虫、土壤酶活性及罗汉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线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设置1、2、3、4 kg/株共4个施肥水平,以淡紫拟青霉+复合肥为对照,施用后40、80和120 d调查根际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虫口数,检测根系土壤中尿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等主要土壤酶活性,并在果实采收后调查植株根结线虫发病的病情指数,测量罗汉果的产量、中大果率及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改良的微生物菌肥3~4 kg/株对罗汉果根结线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施用后80 d虫口减退率达67.8%,并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尿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罗汉果采收期,田间病情指数较低,相对防效达77.14%,罗汉果结果率增加37.6%,单果重量增加24.4%,中大果率提高12.9%,罗汉果硒含量提高18倍。改良的微生物菌肥对罗汉果根结线虫有较好防治作用,优于淡紫拟青霉;施用后能提高土壤中主要酶的活性,利于土壤生态修复;可提高罗汉果产量并促进硒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根结线虫 微生物菌肥 生物防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EM菌发酵有机肥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甘金佳 毛玲莉 +3 位作者 蒋水元 尹华田 孙成荣 潘美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4期178-181,共4页
以“格雷”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施用以EM菌发酵的有机肥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促进番茄茎粗的增长,但对番茄株高和叶片数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施用常规发酵有机肥的处理,施用以EM菌发酵的有机... 以“格雷”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施用以EM菌发酵的有机肥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促进番茄茎粗的增长,但对番茄株高和叶片数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施用常规发酵有机肥的处理,施用以EM菌发酵的有机肥的番茄单果重更大,其单株产量也显著高于施用常规发酵有机肥的处理。相比于CK处理,施用有机肥的4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同时降低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而施用以EM菌发酵的有机肥相较于施用常规发酵的有机肥,对提高维生素C含量和降低番茄硝酸盐含量的作用更加显著。综上,施用以EM菌发酵的有机肥种植番茄,可以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EM菌 有机肥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不同胚珠类型种核的若干性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韦霄 唐辉 +2 位作者 蒋运生 漆小雪 蒋水元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银杏树 胚珠 类型 性状 种核 雌雄异株 桂林地区 返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匙羹藤冬季寒害调查与防寒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虹 蒋水元 +3 位作者 孙世荣 王满莲 柴胜丰 黄夕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47-8148,共2页
[目的]为匙羹藤在桂林的栽培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桂林地区引种栽培的匙羹藤进行低温适应性观测,采取不同管理模式与防寒措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匙羹藤生长苗龄短相对生长苗龄长的受冻要严重;采取不同防... [目的]为匙羹藤在桂林的栽培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桂林地区引种栽培的匙羹藤进行低温适应性观测,采取不同管理模式与防寒措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匙羹藤生长苗龄短相对生长苗龄长的受冻要严重;采取不同防寒措施中铺盖稻草的匙羹藤抗寒性优于对照;不同栽培环境中匙羹藤受寒害由轻到重的是大棚内栽培>林缘栽培>盖50%遮阴网栽培>大田栽培;实生苗抗寒性大于扦插苗。[结论]科学管理措施是匙羹藤在桂林地区越冬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羹藤 桂林 寒害 防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授粉方式对罗汉果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甘金佳 毛玲莉 +4 位作者 蒋水元 梁勇诗 李虹 向巧彦 黄夕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4,共4页
比较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辅料配比和不同授粉时间对罗汉果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农户筛选合适的罗汉果授粉方式。结果表明,电动喷粉器、手动喷粉器和人工点花授粉的着果率分别是93.94%、92.67%和94.19%,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电动喷... 比较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辅料配比和不同授粉时间对罗汉果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农户筛选合适的罗汉果授粉方式。结果表明,电动喷粉器、手动喷粉器和人工点花授粉的着果率分别是93.94%、92.67%和94.19%,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授粉的罗汉果着果率为60.95%和62.45%,与人工点花授粉存在显著性差异。面粉是喷粉式授粉较好的花粉配比辅料,面粉与花粉质量比10∶1时,使用电动喷粉器授粉,罗汉果着果率可达93.94%,着果率、果实品质与人工点花授粉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操作舒适性,在罗汉果机械授粉过程中可优先使用电动喷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授粉方式 喷粉器 着果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匙羹藤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虹 蒋水元 +3 位作者 漆小雪 陈宗游 孙世荣 梁惠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640-14641,14786,共3页
通过对匙羹藤的栽培观察研究,发现了危害匙羹藤的常见病害和虫害,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匙羹藤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匙羹藤 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菌对山地避雨栽培西红柿产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甘金佳 毛玲莉 +3 位作者 蒋水元 尹华田 孙成荣 潘美学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76-81,共6页
以格雷西红柿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处理,研究喷施和灌根EM菌发酵液50、100、200、400和800倍对西红柿产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EM菌发酵液100、200和400倍的西红柿单株坐果率显著高于对照,其单株产量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 以格雷西红柿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处理,研究喷施和灌根EM菌发酵液50、100、200、400和800倍对西红柿产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EM菌发酵液100、200和400倍的西红柿单株坐果率显著高于对照,其单株产量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2.98%,11.83%和7.00%。同时,相比于对照,施用EM菌发酵液50、100、200和400倍的西红柿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同时降低有机酸和硝酸盐的含量,从而提高西红柿果实品质。此外,施用EM菌发酵液50、100和200倍能显著降低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炭疽病、根腐病病害发生率。综上,施用一定浓度的EM菌可使西红柿增产提质,减轻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柿 EM菌 产量 品质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果期实蝇发生规律及其诱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覃坤坚 曾先儒 +4 位作者 马小军 罗祖良 蒋水元 莫长明 崔晟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183-185,202,共4页
[目的]调查罗汉果果期实蝇发生规律,对比4种不同引诱剂对罗汉果实蝇的诱捕效果。[方法]定期收集非诱捕试验区固定区域被实蝇危害的虫果,统计数量,带回实验室饲养成成虫,统计成虫数量,鉴定其种类及雌雄;以甲基丁香酚、98%诱蝇酮、自制食... [目的]调查罗汉果果期实蝇发生规律,对比4种不同引诱剂对罗汉果实蝇的诱捕效果。[方法]定期收集非诱捕试验区固定区域被实蝇危害的虫果,统计数量,带回实验室饲养成成虫,统计成虫数量,鉴定其种类及雌雄;以甲基丁香酚、98%诱蝇酮、自制食诱剂和糖醋酒混合液为引诱剂,以挂瓶方式在罗汉果园诱捕实蝇,10 d调查一次,收集统计诱捕到实蝇的数量,带回实验室鉴定其种类、雌雄,40 d更换一次引诱剂。[结果]虫果饲养出的成虫数量在10月中下旬达到峰值,含南亚果实蝇、瓜实蝇、橘小实蝇3种;不同引诱剂对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显著差异,糖醋酒混合液试验期间诱捕总数最多,达5781头,其次为98%诱蝇酮、自制食诱剂及甲基丁香酚诱捕总量分别为1275、1265、616头,糖醋酒混合液对雌性实蝇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占组内诱捕量的51.44%,占诱捕总量33.30%;自制食诱剂诱捕雌性实蝇仅占诱捕总数的4.53%;甲基丁香酚及98%诱蝇酮仅对雄性实蝇有引诱效果,鉴定结果表明,罗汉果园有4种果实蝇,分别是南亚果实蝇、瓜实蝇、橘小实蝇和具条实蝇。[结论]罗汉果果期实蝇危害高峰从9月下旬开始,10月中旬达到峰值,11月中下旬到达尾声;糖醋酒混合液对罗汉果实蝇的诱捕效果最佳,且对雌性实蝇引诱效果较好,诱捕实蝇种类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实蝇 发生规律 引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