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果肽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翔 张彩虹 +2 位作者 蒋建新 谢普军 黄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降糖潜能,采用体外试验测定其DPP-Ⅳ抑制活性,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具有良好的DPP-Ⅳ抑制活性,且MPGPP的DPP-Ⅳ抑制活性[IC_(50)=(0.158±0.009)g/L]强于FAPSW[IC_(50)=(2.540±0.126)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在FAPSW和MPGPP抑制DPP-Ⅳ活性中起重要作用;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构,且MPGPP-DPP-Ⅳ复合物的稳定性要强于FAPSW-DPP-Ⅳ。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在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FAPSW和MPGPP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 抑制机理 白果肽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蒋建新 杨中开 +2 位作者 朱莉伟 史丽敏 闫立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该文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ay)、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对厚壁毛竹、唐竹、茶秆竹、黄金间碧玉竹、慈竹等竹材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结晶结构、机械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较木材高得多,木素含... 该文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ay)、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对厚壁毛竹、唐竹、茶秆竹、黄金间碧玉竹、慈竹等竹材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结晶结构、机械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较木材高得多,木素含量19.1%~25.3%,戊聚糖含量14.9%~22.6%,纤维素含量除厚壁毛竹外均高于50%;慈竹纤维平均长度最长(1.861mm);竹材纤维的长宽比均大于木材,唐竹纤维的长宽比(142)最大。IR、X-ray分析表明,竹纤维结晶体属于纤维素I,茶秆竹纤维的结晶度最大;DSC热分析图谱可作为鉴别各种纤维材料的方法之一。此外,研究了蒸汽爆破处理前后慈竹成分的变化。经过处理后的慈竹,其纤维素含量从50.5%提高到69.2%,纤维素结晶度也有所增加,纤维断裂强度指标满足纺织材料要求,证明蒸汽爆破手段是开发竹纤维复合材料和服用竹纤维的一种有效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纤维结构 纤维性能 蒸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拉多糖胶的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蒋建新 朱莉伟 +2 位作者 张卫明 安鑫南 吴春华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研究了塔拉豆的化学组成和塔拉多糖胶的化学结构及流变性质.塔拉豆中蛋白质含量为13.2%,胚乳占种子组成的30.5%.通过GC,PC,IR及NMR分析表明:胚乳中含有78.0%的半乳甘露聚糖,主链是以β-(1,4)-苷键连接的D-吡喃甘露糖,支链是以α-(1,6)-... 研究了塔拉豆的化学组成和塔拉多糖胶的化学结构及流变性质.塔拉豆中蛋白质含量为13.2%,胚乳占种子组成的30.5%.通过GC,PC,IR及NMR分析表明:胚乳中含有78.0%的半乳甘露聚糖,主链是以β-(1,4)-苷键连接的D-吡喃甘露糖,支链是以α-(1,6)-苷键连接的D-吡喃半乳糖,半乳糖与甘露糖配比为1∶2.4.塔拉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其1%水溶液表观粘度达313mPa·s(30℃,170S-1),塔拉多糖胶与黄原胶或卡拉胶共混能形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拉豆 化学组成 塔拉多糖胶 化学结构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胡芦巴胶及其降血糖功效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建新 安鑫南 +2 位作者 朱莉伟 张卫明 徐嘉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从胡芦巴种子中提取食物级胡芦巴胶的工艺技术,并就食品级胡芦巴胶对体内血糖水平的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食品级胡芦巴胶对Ⅱ型糖尿病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功效比胡芦巴种子提高10倍以上。
关键词 降血糖功效 胡芦巴胶 食品级 半乳甘露聚糖 提取 质量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皂荚胚乳细胞多糖胶破壁释放过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蒋建新 菅红磊 +2 位作者 张卫明 朱莉伟 孙达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1-76,共6页
该文研究了野皂荚种子胚乳微观结构和细胞多糖胶的破壁释放过程。结果表明:多糖胶以细胞壁加厚的方式贮存在细胞壁上,细胞壁加厚明显,细胞形态多为长条形;原生质体收缩加重,可见到质壁分离和胞间连丝。通过对胚乳细胞水合和挤压破壁,多... 该文研究了野皂荚种子胚乳微观结构和细胞多糖胶的破壁释放过程。结果表明:多糖胶以细胞壁加厚的方式贮存在细胞壁上,细胞壁加厚明显,细胞形态多为长条形;原生质体收缩加重,可见到质壁分离和胞间连丝。通过对胚乳细胞水合和挤压破壁,多糖胶的黏度可提高61.7%,水合时最佳加水比为1.1,多糖胶破壁释放增黏时,下对轧辊间隙为0.10 mm;制粉时制粉机工作温度应控制在40~50℃,最佳接粉率为80%。原多糖胶粒径为200目时胶液黏度最大,而增黏多糖胶粒径为150目左右时胶液黏度达到最大值。血球记数板检测表明,增黏多糖胶中完整胚乳细胞个数比原多糖胶少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皂荚 胚乳细胞 多糖胶 破壁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蒋建新 柴益民 +3 位作者 王兵 沈谷丰 虞申 黄琪仁 《食品与药品》 CAS 2016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意义,为骨关节炎治疗与预防做出前瞻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年龄40-70岁之间膝骨关节炎患者141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10例患者均使用玻...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意义,为骨关节炎治疗与预防做出前瞻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年龄40-70岁之间膝骨关节炎患者141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10例患者均使用玻璃酸钠关节注射20mg/周,同时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200mgBid),连续5周治疗。对照组700例患者只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200mgBid)连续5周治疗。分析对比治疗组与对照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7.8±1.4和7.9±1.6,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3.5±6.6和44.3±7.2: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3±0.5和4.7±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5.2±10.4和52.2±9.9,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1)。结论进一步加深论证了运用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安全有效性,为临床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提供联合的前瞻性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非甾体抗炎药 膝关节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高分子多糖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建新 张乐平 +3 位作者 徐伟 鄂羽羽 宗士玉 宁如霞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4,共12页
天然多糖来源广、品种多、生物相容性好,结构和功能各具特色,既具有结构材料的特性,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天然多糖的需求量和消费量越来越大,这对多糖的结构、性能和生物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结... 天然多糖来源广、品种多、生物相容性好,结构和功能各具特色,既具有结构材料的特性,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天然多糖的需求量和消费量越来越大,这对多糖的结构、性能和生物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结构化学修饰及应用、定向降解及应用、伤口敷料、药物载体、日化用保湿和防晒等方面对多糖改性及应用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多糖资源利用的产业升级提供依据。综述认为:采用定向降解或复合降解更有利于提高降解多糖的生物活性和工业利用价值;多糖伤口敷料和药物载体在现代医学体系的新药与治疗方案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多糖因其较强的亲水性、良好的成膜性和绿色安全性等特性及优势受到日化护肤品行业的特别青睐,其在皮肤表面可形成锁水膜,有助于持久保湿,并且抗衰老功效显著,因而其在保湿、防晒、延缓衰老和美白修护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在多糖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其保湿和抗衰老效果、防紫外损伤等可为日化用多糖产品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化学修饰 降解 伤口敷料 药物载体 保湿防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矩阵Hadamard积的特征值的界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建新 黄卫华 李艳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300-302,305,共4页
利用矩阵特征值包含域定理中系数的不同选择,以及非奇异M矩阵A的逆矩阵A-1的元素估计式的不同选择,得到了q(AA-1),q(BA-1)新的一些下界.这些估计式使得估计q(AA-1),q(BA-1)下界时的选择更加丰富.
关键词 M矩阵 HADAMARD积 下界 最小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矩阵Hadamard积的新下界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建新 李艳艳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4-55,共2页
利用r次Hadamard幂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给出了M-矩阵A与非奇异M矩阵B的逆矩阵B-1的Hadamard积的最小特征值q(AB-1)的新下界。数值算例说明新的估计式提高了现有的结果。
关键词 M-矩阵 HADAMARD积 最小特征值 Hadamard幂 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α-对角占优M-矩阵的逆矩阵无穷范数的界的估计
10
作者 蒋建新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9-42,共4页
利用非奇异矩阵A与A-B的逆矩阵的关系式,在严格α-对角占优M-矩阵A的基础上,构造了严格对角占优M-矩阵B,并借助矩阵B的逆矩阵的无穷范数的上界,给出了矩阵A的逆矩阵A^(-1)的无穷范数‖A^(-1)‖_∞的单调递减的上界序列。数值例子说明所... 利用非奇异矩阵A与A-B的逆矩阵的关系式,在严格α-对角占优M-矩阵A的基础上,构造了严格对角占优M-矩阵B,并借助矩阵B的逆矩阵的无穷范数的上界,给出了矩阵A的逆矩阵A^(-1)的无穷范数‖A^(-1)‖_∞的单调递减的上界序列。数值例子说明所得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对角占优矩阵 M-矩阵 无穷范数 上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木生物柴油及其低温流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蒲志鹏 王卫刚 +2 位作者 蒋建新 杨婷 马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6-61,共6页
经分析,黄连木种子含油率49.3%,种子油酸值为每克油含41.04 mg KOH,含有较高的游离脂肪酸。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4%。由于游离脂肪酸含量高,黄连木种子油采用酸碱催化剂分步... 经分析,黄连木种子含油率49.3%,种子油酸值为每克油含41.04 mg KOH,含有较高的游离脂肪酸。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4%。由于游离脂肪酸含量高,黄连木种子油采用酸碱催化剂分步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HPLC分析表明:第一步H2SO4催化反应主要转化游离脂肪酸,第二步碱催化通过酯交换完全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和甘油。黄连木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指标符合美国ASTMD6751-02生物柴油标准,表明黄连木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木本油料。研究评价了3种柴油降凝剂和乙醇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其中BJN-B降凝剂和乙醇能够有效降低黄连木生物柴油的凝点、倾点和冷滤点,加入1.40%BJN-B时能将黄连木生物柴油的冷滤点降低6℃。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生物柴油的结晶情况,结果表明BJN-B降凝剂能够有效抑制晶体变大,并且分散晶体,从而改善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木 生物柴油 降凝剂 低温流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志焕 朱佩芳 +9 位作者 蒋建新 尹志勇 周继红 李晓炎 宁心 刘大维 冯刚 张良 张秀岫 杨在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的冲量值分别为121.1~142.0、142.0~214.3、247.8~322.6和322.6~579.8kP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生物效应 水力爆炸 冲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预处理生物质原料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倩 陈京环 +2 位作者 王堃 蒋建新 孙润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104,共8页
在能源问题日益紧张的时局下,寻求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由农林废弃物转化获得新能源、新材料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中生物乙醇作为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预处理作为生物乙醇制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在能源问题日益紧张的时局下,寻求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由农林废弃物转化获得新能源、新材料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中生物乙醇作为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预处理作为生物乙醇制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备受重视,传统化学预处理技术能量消耗大、对设备要求高、半纤维素降解严重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没有充分考虑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单一化降解纤维素使得经济利用价值很低;生物预处理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和低成本的预处理技术,也存在着转化效率低、作用周期长和碳水化合物损失严重的缺点。热水预处理通过条件参数优化可在尽量保留天然大分子原位结构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破坏植物细胞壁的致密结构,且仅利用水作为反应试剂,具有无化学药剂使用、对环境友好、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其对生物质细胞壁的主要作用为使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连接键断裂并除去部分半纤维素,使木质素性质发生改变并进行再分配,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纤维素的聚合度。热水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糠醛、5-羟甲基糠醛、甲酸、乙酸等产物,会对生物降解产生抑制作用,可以通过优化条件来控制其含量。酶解过程是指利用纤维素酶及其辅助酶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降解为可发酵单糖,若直接将预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发酵则需要较长时间且仅能获得极低浓度的乙醇。酶水解过程中由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保护作用,阻碍了纤维素酶与纤维素底物的接触,而预处理过程则会削弱或完全破坏这种阻碍作用,增大酶与纤维素的接触面积使酶解效率提高。提高预处理温度会使乙醇发酵得率提高,但是预处理温度过高会导致纤维素降解从而使乙醇得率降低。本文对热水预处理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和处理过程中抑制物的转化生成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生物质中各主要组分和降解产物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对后续酶水解、酵母发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预处理 木质生物质 抑制物 酶水解 生物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活力及混合纤维素酶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冯月 蒋建新 +1 位作者 朱莉伟 菅红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9-173,共5页
该文评价了4种商业纤维素酶的总酶活力、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活力及纤维二糖酶活力,并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制剂混合后的酶活力的变化,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复合酶系中的纤维二糖酶是影响整... 该文评价了4种商业纤维素酶的总酶活力、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活力及纤维二糖酶活力,并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制剂混合后的酶活力的变化,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复合酶系中的纤维二糖酶是影响整个纤维素酶活力的重要因素,且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中的内切、外切葡聚糖酶及纤维二糖酶之间存在同工酶的效应;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对各种酶制剂的酶活力影响不同。向其中两种混合后的纤维素酶中加入0.01%浓度的表面活性剂Tween 80,可以提高酶活力,促进纤维素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酶活评价 协同作用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维压时间对胡枝子成分、结晶度及酶解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堃 王芳 +4 位作者 蒋建新 孙润仓 刘圣英 马雅琦 宋先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5,共5页
为研究爆破维压时间对胡枝子原料化学成分、结晶度的影响,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方法,以胡枝子为原料,在爆破压力为2.25MPa,爆破维压时间为2、3、4、5、6、10min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纤维素、木素含量变化不大,而半... 为研究爆破维压时间对胡枝子原料化学成分、结晶度的影响,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方法,以胡枝子为原料,在爆破压力为2.25MPa,爆破维压时间为2、3、4、5、6、10min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纤维素、木素含量变化不大,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物料结晶度比未处理的木质纤维素原料提高了60.67%。以胡枝子为酶解糖化原料,考察了温度、时间、用酶量、底物浓度4个影响因素,得到了最佳的条件为:温度46℃、时间60h、用酶量80U、底物浓度5%。在此条件下,对比了原料与不同蒸汽爆破维压时间处理后胡枝子物料的酶解糖化率。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可使糖化率提高约2.8倍,达到84%,极大地提高了纤维素酶的可及度,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枝子 蒸汽爆破 爆破时间 化学成分 结晶度 酶解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催化合成松香甘油酯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黔榕 吴春华 +2 位作者 张加研 蒋建新 安鑫南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73-477,共5页
首次采用纳米粒子氧化锌作为松香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实验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醇酸比对反应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氮气的保护下,用松香与过量20%质量分数的甘油酯化反应... 首次采用纳米粒子氧化锌作为松香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实验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醇酸比对反应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氮气的保护下,用松香与过量20%质量分数的甘油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0°C、反应时间5h、催化剂0.25%(以松香量为基准)、甘油与松香的质量比为:12.19∶10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得到的松香甘油酯的酸值为:7.3,软化点:86.9°C,产率为94.5%,色泽:加纳色级8,在苯中溶解度(1∶1):清,符合136#松香甘油酯质量指标。纳米氧化锌催化松香酯化相对目前工业常用的ZnO催化剂而言,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温度,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锌 松香 甘油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FZ/T 73023—2006应用于竹原纤维织物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莉伟 史丽敏 +2 位作者 蒋建新 杨中开 陈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04,427,共5页
采用最新标准对竹原纤维织物及毛竹竹粉的抑菌率进行了测定.在奎因法和振荡法中,竹原纤维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抑菌率分别为50.1%和9.0%,对大肠杆菌(8099)的抑菌率分别为75.1%和26.5%,毛竹竹粉的抑菌率均为0.根据新标准评... 采用最新标准对竹原纤维织物及毛竹竹粉的抑菌率进行了测定.在奎因法和振荡法中,竹原纤维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抑菌率分别为50.1%和9.0%,对大肠杆菌(8099)的抑菌率分别为75.1%和26.5%,毛竹竹粉的抑菌率均为0.根据新标准评价竹原纤维织物虽有一定的抑菌性,但无抗菌效果,并且毛竹竹粉无抗菌效果.分析认为竹原纤维自身不含有抗菌化学物质,其抑菌性能来源于天然、独特的纤维结构,属于物理抑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原纤维织物 竹原纤维 抗菌性 抑菌率 抗菌针织品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乙醇预处理提高甘蔗渣酶法制备低聚木糖效率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淑娟 游艳芝 +2 位作者 张威伟 王堃 蒋建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对甘蔗渣酶法制备低聚木糖(XOS)的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NaOH-乙醇预处理提高低聚木糖的生产效率。【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前后甘蔗渣的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确定预处理对原料组分的影响。其次,利用接触角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探讨预... 【目的】对甘蔗渣酶法制备低聚木糖(XOS)的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NaOH-乙醇预处理提高低聚木糖的生产效率。【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前后甘蔗渣的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确定预处理对原料组分的影响。其次,利用接触角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探讨预处理对底物湿部化学(润湿性)特性和物理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测木聚糖酶水解样品,比较不同预处理强度对酶水解生产低聚木糖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对于NaOH-乙醇预处理促进木聚糖酶水解的工艺而言,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10 g/L NaOH-乙醇(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预处理。在该预处理强度下,大量的木质素被脱除,脱除率可以达到78.10%;而且,该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物料的亲水性能,使接触角从61.5°降低到55.4°,同时将纤维原料的结晶度从28.6%提高到32.3%。通过分析酶水解样品可知:当NaOH用量为10 g/L时,可以实现最高低聚木糖质量浓度(1.85 g/L),与未处理原料(0.83g/L)相比,提高了122.89%。【结论】对于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而言,采用木聚糖酶水解的方式能够实现从半纤维素到低聚木糖的有效转化,并且采用NaOH-乙醇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甘蔗渣的酶解效率,促进低聚木糖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预处理 酶解 低聚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皂荚多糖胶流变性质的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菅红磊 朱莉伟 +1 位作者 张卫明 蒋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8-72,共5页
采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在不同加热时间、温度、pH值以及盐和糖质量浓度等条件下两种不同形状皂荚豆中多糖胶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皂荚豆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测得的剪切速率和相应的剪切应力的关系符合Power-law模型,圆皂荚豆胶具有... 采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在不同加热时间、温度、pH值以及盐和糖质量浓度等条件下两种不同形状皂荚豆中多糖胶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皂荚豆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测得的剪切速率和相应的剪切应力的关系符合Power-law模型,圆皂荚豆胶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假塑性明显高于扁皂荚豆胶。在80℃条件下加热1h可使皂荚豆胶完全水合,胶液黏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pH2~11范围内,皂荚豆胶比较稳定,但过酸或过碱会导致黏度的下降。皂荚豆胶的黏度随NaCl质量浓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白砂糖质量浓度的上升而略微升高。与扁皂荚豆胶相比,NaCl对圆皂荚豆胶的降黏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豆胶 黏度 流变性 假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对复合载体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颗粒强度、形貌与木糖醇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立红 蒋建新 姚思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10-214,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这两种载体复合包埋热带假丝酵母细胞,制备成固定化细胞颗粒,研究PVA质量浓度对细胞颗粒的磷酸盐耐受性、机械强度与机械稳定性、形貌及木糖醇发酵性能的影响。磷酸盐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提高PVA质量浓度能有... 以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这两种载体复合包埋热带假丝酵母细胞,制备成固定化细胞颗粒,研究PVA质量浓度对细胞颗粒的磷酸盐耐受性、机械强度与机械稳定性、形貌及木糖醇发酵性能的影响。磷酸盐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提高PVA质量浓度能有效改善细胞颗粒的磷酸盐耐受性。对细胞颗粒机械强度的分析表明:发酵前所有的细胞颗粒均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但是PVA质量浓度偏低时,发酵后颗粒的机械强度大幅度下降;PVA质量浓度提高到60g/L时,细胞颗粒的机械稳定性较好,发酵后能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发酵后的细胞颗粒表面出现破裂或小孔,致使产生游离细胞,但游离细胞的量并非随颗粒机械强度的增加而减少;PVA质量浓度变化对细胞在颗粒中的分布、形态和木糖醇发酵性能影响很大;PVA质量浓度较低时,固定化细胞颗粒外层细胞密布,颗粒中心也有较多细胞,细胞呈饱满的卵圆形;随PVA质量浓度增加,颗粒内部的细胞逐渐减少;PVA质量浓度达到60g/L以上时,细胞主要分布在颗粒外层,且呈现聚集生长的现象,部分细胞发生变形;PVA质量浓度在40~60g/L时,获得了较高的木糖醇得率,约0.6g/g,但是木糖消耗速率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热带假丝酵母 木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