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音乐民族志与传统音乐民族志的比较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胜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1,142,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与疫情的影响,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关注到网络音乐民族志视角与方法。与传统的音乐民族志相比,网络音乐民族志在“田野场域的特征、研究者参与田野的方式、田野与案头梳理的界限区分、田野中音乐事象的文化阐释、田... 随着网络技术与疫情的影响,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关注到网络音乐民族志视角与方法。与传统的音乐民族志相比,网络音乐民族志在“田野场域的特征、研究者参与田野的方式、田野与案头梳理的界限区分、田野中音乐事象的文化阐释、田野中的伦理道德与困境”的发展变化独具时代烙印。本文将两种民族志并置关照,从五个方面对音乐研究的网络田野进行反思,认为只有将传统音乐民族志与网络音乐民族志两者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克服局限、迎接挑战,才能使音乐人类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透彻解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音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音乐民族志 传统音乐民族志 网络田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阳太昊陵庙会“经歌”及其演唱者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胜强 《音乐传播》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河南周口淮阳太昊陵以"人祖"伏羲、女娲信仰为核心,是龙的传人寻根谒祖之地。怀揣梦想,当地人前往太昊陵祈福、还愿,形成了"日祭"、"月祭"两种集会活动。庙会上,一个"癫狂"的群体(香僮)特别引... 河南周口淮阳太昊陵以"人祖"伏羲、女娲信仰为核心,是龙的传人寻根谒祖之地。怀揣梦想,当地人前往太昊陵祈福、还愿,形成了"日祭"、"月祭"两种集会活动。庙会上,一个"癫狂"的群体(香僮)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疯狂"行为背后总是附以歌唱(经歌)。歌唱成为他们交流、"斗法"、"通神"的利器,也是他们"传法"、劝诫、娱乐的媒介。对此文中采用"局内"与"局外"的双视角对"癫狂者"的歌唱场域、内容进行描述,分析歌唱(经歌)与当地文化艺术的关系,并对他们的"癫狂"行为进行文化阐释,从而揭示出表象背后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昊陵 香僮 癫狂 经歌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太昊陵庙会鼓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胜强 《音乐传播》 2017年第2期37-41,共5页
太昊伏羲氏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河南省淮阳太昊陵正是为了颂扬伏羲、女娲的功德而建造的庙宇,历代都有正式的与民间的祭祀在此举行。如今,在众多的祭祀仪式中,以民间"求子还愿"仪式最具特色,该仪式进程中总是伴... 太昊伏羲氏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河南省淮阳太昊陵正是为了颂扬伏羲、女娲的功德而建造的庙宇,历代都有正式的与民间的祭祀在此举行。如今,在众多的祭祀仪式中,以民间"求子还愿"仪式最具特色,该仪式进程中总是伴随"鼓乐喧阗、笙笛合鸣"的音声景观。对此特定现象,可以采用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从"局内人"对鼓吹乐的构建、维持、体验三方面进行梳理,结合"局内人"的"思想、行为、音乐"及"时间、地点、隐喻",对鼓吹乐存在的根源进行阐释,从而揭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昊陵 鼓吹乐 构建 维持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域下传统音乐传承空间的嬗变与启示——以洛阳田山村“唐武皇十万宫廷乐”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胜强 《音乐传播》 2016年第3期95-99,共5页
流传于洛阳市田山村的"唐武皇十万宫廷乐"被誉为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千年古韵"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跌宕前行。而在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它的传承空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十... 流传于洛阳市田山村的"唐武皇十万宫廷乐"被誉为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千年古韵"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跌宕前行。而在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它的传承空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十万宫廷乐"传承过程中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音乐行为因素的此消彼长等,可以分析其传承脉络和面临的危机,并以此来映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也可以由此管窥出中国传统音乐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变化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宫廷乐 传统音乐 音乐传承 音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乐书》研究现状综述
5
作者 董胜强 《当代音乐》 2021年第9期19-21,共3页
《史记·乐书》是古代音乐思想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历来受到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视,也呈现出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文以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其进行综述,厘清学界对《史记·乐书》的关注点及研究脉... 《史记·乐书》是古代音乐思想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历来受到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视,也呈现出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文以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其进行综述,厘清学界对《史记·乐书》的关注点及研究脉络,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乐书 礼记·乐记 音乐思想 音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崇拜对太昊陵庙会音乐文化的建构
6
作者 董胜强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是以祭祀“人祖”伏羲、女娲为核心的盛会,集信仰、休闲、商贸于一体,日积月累形成“祈福祭祖、求子还愿”等仪式活动。在广阔的庙会活动场域中,多处彰显了两性对峙、两性融合、两性置换等现象,而且这些表象背后又隐... 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是以祭祀“人祖”伏羲、女娲为核心的盛会,集信仰、休闲、商贸于一体,日积月累形成“祈福祭祖、求子还愿”等仪式活动。在广阔的庙会活动场域中,多处彰显了两性对峙、两性融合、两性置换等现象,而且这些表象背后又隐匿着诸多的地方性思维,是“局内人”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观念的集中体现。同时在两性的对峙、融合、置换的过程中,性别身份的选择又体现了仪式音声对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昊陵 生殖崇拜 自然性别 社会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研究的反思与诠释——赵书峰《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评介
7
作者 董胜强 《歌海》 2022年第5期87-95,共9页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是赵书峰教授在中国语境下对民族音乐学的反思性著作。它建立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科观念、学科视角及学科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批判,进而结合个案对民族音乐研究...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是赵书峰教授在中国语境下对民族音乐学的反思性著作。它建立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科观念、学科视角及学科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批判,进而结合个案对民族音乐研究重新诠释,希冀重构更加多元的研究范式。从反思、再诠释及重构三个方面对著作进行解读,领悟作者音乐研究中的思维观念。同时更清醒认识与“音乐人事”相关的“历史场域、社会环境、文化机制”变迁等综合整体的重要性,从研究范畴、观念、视角等对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进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书峰 后现代 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族音乐研究中的美学观
8
作者 董胜强 《北方音乐》 2015年第8期14-15,共2页
民族音乐学研究强调实地田野调查与案头写作工作。实地田野是研究者被"局内人"从新"立美"的实践,案头写作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再次审美"的成果。整个体认过程中,研究者受到音乐美学观的多方位指导,将&qu... 民族音乐学研究强调实地田野调查与案头写作工作。实地田野是研究者被"局内人"从新"立美"的实践,案头写作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再次审美"的成果。整个体认过程中,研究者受到音乐美学观的多方位指导,将"他者"的音乐现象更加客观的、多元化的展现,拓宽了音乐文化的解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田野调查 案头写作 美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思想阐释——评《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 Hop一代》
9
作者 董胜强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6期86-87,共2页
苏嘉达·费尔南德的《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 Hop一代》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作品。在多元文化视阈下,作者通过跨学科的创作模式阐释其思想与见解。笔者从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方式、社会学... 苏嘉达·费尔南德的《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 Hop一代》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作品。在多元文化视阈下,作者通过跨学科的创作模式阐释其思想与见解。笔者从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方式、社会学、现代哲学的角度来评述这部作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HOP 音乐 民族音乐学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头菌子实体发育进程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勃 周文忠 +4 位作者 董胜强 马海悦 李菁菁 马涛 隋华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8-183,共6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析青头菌幼菇期、商熟期和成熟期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采用质谱检索与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青头菌子实体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其中从...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析青头菌幼菇期、商熟期和成熟期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采用质谱检索与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青头菌子实体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其中从幼菇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鉴定出25种、27种和29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7.04%、82.55%和73.84%,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相似性,即醛类、酮类和醇类。幼菇期及商熟期的青头菌主要成分均为苯甲醛,己醛,2-戊基呋喃,壬醛等,而完熟期的青头菌主要成分为3-辛酮,苯甲醛,松茸醇,2-戊基呋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头菌 子实体发育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多酚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剑明 冯洪涛 +4 位作者 夏启东 周桂园 刘静 董胜强 杨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929-5930,共2页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研究显示,云南主产烟区昆明与曲靖地区烟叶的多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红河地区烟叶与昆明、曲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烤烟品种的烟叶多酚化合物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红大品种烟叶与K326、云87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K326和云87品种差异不大;不同等级烟叶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云南优质烟叶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主产烟区 多酚 烟叶品种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有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洪涛 周桂园 +5 位作者 陈剑明 刘静 杨蕾 孔兰芬 董胜强 杨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118-3120,3124,共4页
[目的]研究测定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典型烟叶品种的有机酸含量。[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了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试验得出,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部分有机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典... [目的]研究测定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典型烟叶品种的有机酸含量。[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了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试验得出,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部分有机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典型生态产区烟叶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烟叶部分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态环境对烟叶有机酸含量影响大于品种。[结论]研究可为烟叶原料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烟叶 典型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隋华嵩 邹悦 +5 位作者 周文忠 董胜强 孙凯 唐中笑 杨燕 侯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吸附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分别鉴定出40种和31种化学成分,其中泰国芫荽从根、茎和叶分...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吸附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分别鉴定出40种和31种化学成分,其中泰国芫荽从根、茎和叶分别鉴定出21、33种和35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2.18%、91.35%和93.15%,而云南芫荽分别从根、茎和叶鉴定出16、17种和30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10%、92.66%和98.66%。不同器官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相似性,即醛类和醇类,其中,2-十二烯醛为二者共同特征挥发性成分。泰国芫荽根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和1-乙烯基-环十二醇,茎和叶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云南芫荽根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茎和叶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和和1-乙烯基-环十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芫荽 云南芫荽 不同器官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云南中药材中25种元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叶梅 刘静 +4 位作者 董胜强 杨盼盼 吴建伟 邱昌桂 王立芳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2年第9期16-21,共6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5种元素的方法,并对云南7种中药材进行含量分析。中药材样品经HNO_(3)–H_(2)O_(2)体系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25种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5种元素的方法,并对云南7种中药材进行含量分析。中药材样品经HNO_(3)–H_(2)O_(2)体系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25种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质谱强度和内标质谱强度的比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1~0.2 mg/kg。除个别低含量元素外,6次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3.2%~104.8%。运用该方法对7种中药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云南不同种类中药材中同种元素含量差异极大,25种元素总含量差异也较大。对比其中5种元素的中国药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该方法改进了消化步骤,可准确检测颜色较深的中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11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静 朱叶梅 +5 位作者 董胜强 杨盼盼 廖予琦 杨飚 张建 李瑞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2年第10期15-20,共6页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11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以0.1%甲酸甲醇溶液-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Waters Acquity BEH C柱分离,采用LC-MS/MS法测定,内标法定量。11种真菌毒素的质量浓度在0.1~...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11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以0.1%甲酸甲醇溶液-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Waters Acquity BEH C柱分离,采用LC-MS/MS法测定,内标法定量。11种真菌毒素的质量浓度在0.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6,检出限为0.08~1.40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6.1%~97.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7%~8.58%(n=6)。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适合中药材中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膜富集-可见漫反射光谱法测定人参中乙酰甲胺磷
16
作者 杨少杰 张圆 +4 位作者 李晞 王志平 董胜强 杨式华 杜一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取人参粉末样品约1g,用7mL丙酮超声提取10min,提取液过滤后蒸缩至1.0mL,加入4mL水,1mL硫酸,40g·L^-1过硫酸钾溶液5mL,小火煮沸近30min,并保持溶液体积在25~30mL之间。冷却后,用100g·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8,将溶液移入5... 取人参粉末样品约1g,用7mL丙酮超声提取10min,提取液过滤后蒸缩至1.0mL,加入4mL水,1mL硫酸,40g·L^-1过硫酸钾溶液5mL,小火煮沸近30min,并保持溶液体积在25~30mL之间。冷却后,用100g·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8,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26g·L^-1钼酸铵溶液2.0mL,100g·L^-1抗坏血酸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静置10min。取此溶液5.0mL,在0.07MPa真空度下使溶液抽滤流经尼龙膜,使所生成的钼蓝吸附在尼龙膜上。抽滤结束时,取出滤膜,风干后,用可见漫反射光谱仪采集滤膜上钼蓝的可见漫反射光谱。试验测得乙酰甲胺磷(AMP)的质量浓度在0.5~5.0mg·L^-1内与其对应的膜漫反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为0.18mg·L^-1。按所提出方法以空白人参样品为基体加入AMP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4.0%~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漫反射光谱法 膜富集 乙酰甲胺磷 人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