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理工类学生科学史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董亚峥
-
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4-75,共2页
-
文摘
科学史在沟通人文与科学、发扬科学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的教学中,科学史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各院校应把科学史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
-
关键词
科学史教育
融入
专业课教学
-
Keywords
education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emerge
specialty education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让创新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创新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袁江洋
董亚峥
高洁
-
机构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74,共9页
-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科学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2006GXS1B003)
-
文摘
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使整个社会文化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支撑,促使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制度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以形成。与之相应的创新就是指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接下来,本文论述了创新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认为科学文化的成熟、发展是文化进入创新型态的重要前提与标志。最后,文章比较了中、西方学术传统的差异,论述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
关键词
文化动力学
创新文化
创新
科学文化
-
Keywords
cultural dynamics
innovative culture
innovation
culture of science
-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
-
题名富兰克林学会与费城工业化进程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袁江洋
董亚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1-417,共27页
-
文摘
富兰克林学会史是研究科学、技术与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之间复杂共变关系的一个重要案例。文章对富兰克林学会核心成员群体以及这个群体的社会理念、行动方式以及主要社会行动进行了辨认和描述:这是一个享有相近社会地位和社会理念的群体,其成员均为当地"机械师和制造业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且大多拥有自己的工场或工厂以及所需要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将富兰克林学会史与费城工业化史这两个历史研究层面联系起来进行历史考察,就学会的产生,学会所进行的科技教育、技术研究以及展览会这三大类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性质,学会在当时费城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工业革命的概念,陈述作者的看法。
-
关键词
富兰克林学会
机械师学会运动
技术的学术化
制造业展览会
费城工业化进程
-
Keywords
The Franklin Institute, mechanics' movement, the academization of technology, exhibitions, the industrializational process in Philadelphia.
-
分类号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