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沙茶加工技术研究初探
1
作者 莫炳巧 梁贵秋 +7 位作者 聂良文 肖潇 陆春霞 刘开莉 李安华 徐雯雯 陈菁 谢启凡 《广西蚕业》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蚕沙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用传统日晒风干的蚕沙制成的蚕沙茶,原料质量不统一,汤色易变化及青味重。为解决这些不足,参照桑叶绿茶加工技术及虫茶加工技术,结合原料的实际特点,通过比较不同龄期的原料、不同杀青方式... 蚕沙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用传统日晒风干的蚕沙制成的蚕沙茶,原料质量不统一,汤色易变化及青味重。为解决这些不足,参照桑叶绿茶加工技术及虫茶加工技术,结合原料的实际特点,通过比较不同龄期的原料、不同杀青方式、不同炒制温度对蚕沙茶品质的影响,同时分析对比蚕沙茶原料不同龄期的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初步得出蚕沙茶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期为蚕桑产业多元化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茶 加工技术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酵素的品质分析及其降糖、减脂效果评价
2
作者 肖潇 梁贵秋 +7 位作者 陆春霞 刘开莉 徐雯雯 陈菁 莫炳巧 李安华 彭业成 宾荣佩 《广西蚕业》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食用酵素具有丰富的营养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制备一种桑叶酵素,使其理化指标基本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小鼠糖尿病模型和肥胖模型给药试验,综合评价其品质和保健功效。结果显示,发酵20 d桑叶酵素的活性成分(多酚130.53μmol/g、... 食用酵素具有丰富的营养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制备一种桑叶酵素,使其理化指标基本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小鼠糖尿病模型和肥胖模型给药试验,综合评价其品质和保健功效。结果显示,发酵20 d桑叶酵素的活性成分(多酚130.53μmol/g、γ-氨基丁酸25.1 mg/kg)、活性酶(SOD酶247.22×102U/L)较新鲜桑叶显著提升,且富含游离氨基酸、有机酸,酸甜可口。高脂饲料喂食的肥胖组小鼠在给药42 d后体重略下降、内脏指数变化不明显,但肝内脂质、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趋于正常小鼠水平;药物诱导的糖尿病组小鼠口服200 mg/kg剂量桑叶酵素10 d后,血糖水平显著下降37.5%。体外实验中,桑叶酵素对于葡萄糖生成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主,抑制率高达97.05%。结果表明桑叶酵素具有一定降糖、减脂效果,有望作为一种代餐或功能性食品供日常保健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酵素 降血糖 减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式蚕房研发及使用效果
3
作者 莫炳巧 梁贵秋 +7 位作者 陆春霞 刘开莉 李安华 肖潇 徐雯雯 陈菁 李小群 聂良文 《广西蚕业》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针对目前蚕房修缮费用高、设施农业用地缺乏、劳动强度高、蚕沙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移动式蚕房。本文阐述了移动式蚕房的构造、特点及使用效果,并对移动式蚕房养蚕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两广二号作为试验材料,与普通蚕房地蚕... 针对目前蚕房修缮费用高、设施农业用地缺乏、劳动强度高、蚕沙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移动式蚕房。本文阐述了移动式蚕房的构造、特点及使用效果,并对移动式蚕房养蚕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两广二号作为试验材料,与普通蚕房地蚕饲育和蚕匾饲育对比,移动式蚕房饲养的4~5龄蚕死笼率、血液型脓病发病率及总发病率最低;3种饲养模式的单张产茧量、斤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及公斤茧价格差异不大;移动式蚕房饲养与蚕匾饲养劳动力投入差异显著;移动式蚕房饲养与地面育死笼率差异显著。试验结果为养蚕设施设备的转型升级及新型养蚕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 蚕房 研发 使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个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陆春霞 刘开莉 +10 位作者 梁贵秋 肖潇 韦伟 徐雯雯 陈菁 莫炳巧 李小群 黎尔纳 黄旭华 李安华 韦师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0-810,共11页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结构、孢子形态特征、子实体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1个桑黄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菌株SH-1为一类,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其他菌株(SH-2、SH-3、SH-4、SH-5、SH-6、SH-7、SH-8、SH-9、SH-10、SH-11)属于另一类,为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菌株SH-3和SH-6属于桑树桑黄(S.sanghuang),其余8个菌株属于暴马桑黄(S.baumii)。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结合桑黄菌丝形态特征、孢子形态特征和子实体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能明确桑黄的种属与遗传性状,可为今后桑黄品种选育与人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纤孔菌属 桑黄孔菌属 桑树桑黄 暴马桑黄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雯雯 陆春霞 +5 位作者 肖潇 刘开莉 莫炳巧 李安华 陈菁 梁贵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219-228,共10页
我国桑叶资源丰富,已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植物资源名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抗癌、降血糖、降胆固醇、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对多种疾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潜在意义。本文介绍了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归纳了桑... 我国桑叶资源丰富,已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植物资源名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抗癌、降血糖、降胆固醇、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对多种疾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潜在意义。本文介绍了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归纳了桑叶在食品行业、饲料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此外还展望了桑叶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推动蚕桑产业发展、丰富食品种类、挖掘资源潜力、促进科学研究以及带动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生物活性 功能性食品 饲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菌丝多糖的提取及氧化还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开莉 梁贵秋 +6 位作者 莫炳巧 肖潇 徐雯雯 李安华 陆春霞 韦师妮 李小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桑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选取并测定其含量,选出提取率高的多糖提取方法以及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较水浴辅助溶剂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得率更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30... 通过对桑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选取并测定其含量,选出提取率高的多糖提取方法以及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较水浴辅助溶剂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得率更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300 W、加酶量0.15%,在此条件下,桑黄菌丝多糖得率为(6.58±0.01)%;通过HPLC外标法对桑黄菌丝多糖进行成分分析,得出桑黄菌丝体多糖主要单糖成分有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通过对桑黄菌丝多糖进行氧化还原分析,得出桑黄菌丝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相较VC,桑黄菌丝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效果略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丝 多糖 提取 成分测定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配制酒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春霞 刘开莉 +7 位作者 陈菁 徐雯雯 肖潇 韦伟 莫炳巧 李安华 李小群 梁贵秋 《广西蚕业》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以桑黄为主要原料制作桑黄配制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配制工艺并测定成品酒的产品指标。结果表明,桑黄配制酒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以酒精度为42%vol桑果蒸馏酒为基酒,原料桑黄、红枣、桂圆、枸杞、冰糖的质量比为8:5:3:1:3,料... 以桑黄为主要原料制作桑黄配制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配制工艺并测定成品酒的产品指标。结果表明,桑黄配制酒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以酒精度为42%vol桑果蒸馏酒为基酒,原料桑黄、红枣、桂圆、枸杞、冰糖的质量比为8:5:3:1:3,料液质量比为1:30,浸提时间为25 d,浸提温度为25℃。此条件下多糖和三萜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708 g/L和0.937 mg/L,加权得分为98.13分。成品果酒中粗多糖含量、三萜含量均显著高于桑果蒸馏酒,分别提高了1560%和68%;桑果蒸馏酒+桑黄与桑果蒸馏酒相比,粗多糖含量提高了1248%,三萜含量提高了23%。此工艺生产出来的桑黄配制酒呈棕黄色,澄清透亮,酒体协调,带有桑黄的菌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配制酒 制备工艺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桑黄菌渣制备的生物有机肥综合质量评价
8
作者 刘开莉 陆春霞 +3 位作者 肖潇 莫炳巧 徐雯雯 梁贵秋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桑黄菌渣富含糖类、蛋白质、有机质、生物酶和有机酸等多种成分,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制备原料。为研究桑黄菌渣不同添加量对制备生物有机肥质量的影响,选取5个正向指标(有机质、总氮、P_(2)O_(5)、K_(2)O、腐殖酸)和4个负向指标(总砷、... 桑黄菌渣富含糖类、蛋白质、有机质、生物酶和有机酸等多种成分,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制备原料。为研究桑黄菌渣不同添加量对制备生物有机肥质量的影响,选取5个正向指标(有机质、总氮、P_(2)O_(5)、K_(2)O、腐殖酸)和4个负向指标(总砷、总汞、总铅、总镉),对不同处理制备的生物有机肥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7个处理生物有机肥样品的9个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有效可用;7个处理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桑黄菌渣95%+菜籽饼5%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养分指数最高,综合质量最优;桑黄菌渣制备生物有机肥优势显著,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料基质,同时配一定比例的菜籽饼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渣 生物有机肥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桑黄液体发酵条件
9
作者 刘开莉 陆春霞 +5 位作者 徐雯雯 莫炳巧 肖潇 李安华 陈菁 梁贵秋 《广西蚕业》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桑黄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利用桑黄开发保健食品、药品等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桑黄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桑黄液体发酵关键技术研究成为桑黄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发现发酵液中葡萄糖和KH_(2)PO_(4)含量及... 桑黄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利用桑黄开发保健食品、药品等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桑黄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桑黄液体发酵关键技术研究成为桑黄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发现发酵液中葡萄糖和KH_(2)PO_(4)含量及发酵温度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的干质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和最佳发酵条件的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马铃薯含量300 g/L、黄豆粉含量10 g/L、葡萄糖含量44.16 g/L、KH_(2)PO_(4)含量3.87 g/L、MgSO_(4)·7H_(2)O含量1.0 g/L,初始pH值6、温度33℃、转速160 r/min、接种量0.6%,摇床中振荡培养7 d,在此条件下得到菌丝干质量为(1.52±0.02)g/100 mL。本研究结果对液态发酵桑黄的扩大培养以及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菌丝 液体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油茶加工技术研究初探
10
作者 梁贵秋 陆春霞 +6 位作者 刘开莉 莫炳巧 肖潇 韦师妮 徐雯雯 李安华 李小群 《广西蚕业》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桑叶茶性寒,体寒之人不宜长期多量饮用,以及传统油茶中因含有茶多酚,部分人饮用后会影响睡眠。为解决这些不足,参照恭城油茶的加工技术,以桑叶绿茶和茶叶为原料,配以适当比例的姜、葱、蒜、调味剂等,结合桑叶油茶感官审评,初步确定了桑... 桑叶茶性寒,体寒之人不宜长期多量饮用,以及传统油茶中因含有茶多酚,部分人饮用后会影响睡眠。为解决这些不足,参照恭城油茶的加工技术,以桑叶绿茶和茶叶为原料,配以适当比例的姜、葱、蒜、调味剂等,结合桑叶油茶感官审评,初步确定了桑叶油茶的配方及加工工艺技术,以期为桑叶油茶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油茶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桂蚕8号”在柳城县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炳巧 梁贵秋 +6 位作者 韦国娟 刘开莉 肖潇 陆春霞 徐雯雯 李小群 邓忠榜 《广西蚕业》 2022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了解家蚕新品种桂蚕8号的特性和在柳城县应用的总体表现,2021年5—10月,以现行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在柳城县开展桂蚕8号示范试养。结果表明,桂蚕8号大蚕期血液型脓病发病率和总发病率分别比两广二号低7.17%和7.81%,饲养成绩... 为了解家蚕新品种桂蚕8号的特性和在柳城县应用的总体表现,2021年5—10月,以现行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在柳城县开展桂蚕8号示范试养。结果表明,桂蚕8号大蚕期血液型脓病发病率和总发病率分别比两广二号低7.17%和7.81%,饲养成绩及茧丝成绩均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说明桂蚕8号适宜在柳城县推广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蚕8号 柳城县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蚕桑产业的效益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莫炳巧 欧冰冰 冉艳萍 《广东蚕业》 2019年第11期3-5,9,共4页
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广西蚕茧产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的总体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广西蚕茧产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的总体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广西发展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产业发展 效益分析 对策建议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精准扶贫工作的作用分析与思考——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炳巧 黄扬玉 +3 位作者 兰艳妮 韦建忠 谭汪英 谭福洋 《广西蚕业》 2018年第2期56-59,共4页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专业合作社作为实际案例,通过对该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政府扶贫政策的重要载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吸引青壮年人群返...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专业合作社作为实际案例,通过对该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政府扶贫政策的重要载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吸引青壮年人群返乡创业等。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府部门对合作社的监管不到位、体制不完善使得贫困户获得收益有限、就业保障不足等方面。建议从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现有经营体制、延长产业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精准扶贫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与分析——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桑蚕专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炳巧 《广东蚕业》 2017年第11期14-14,19,共2页
文章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桑蚕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罗城县)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罗城 桑蚕 农民专业合作社 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原种繁育中种茧保护和制种的几项主要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炳巧 兰艳妮 黄胜 《广东蚕业》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茧保护和制种是蚕变为蛹,蛹化成蛾,进而通过蛾交配生产原种的极为重要的变态阶段。这段时期,蛹体或蛾体不再依靠外界供应营养,外界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死蛹率、产卵量及蚕卵的质量。因此,种茧保护期和制种期实施... 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茧保护和制种是蚕变为蛹,蛹化成蛾,进而通过蛾交配生产原种的极为重要的变态阶段。这段时期,蛹体或蛾体不再依靠外界供应营养,外界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死蛹率、产卵量及蚕卵的质量。因此,种茧保护期和制种期实施有效的管理技术,将对提高蚕种质量产生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种繁育 种茧保护 制种 主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炳巧 龚美霞 +4 位作者 李梓茜 莫柳静 欧冰冰 冉艳萍 彭业成 《广西蚕业》 2021年第2期56-59,共4页
原种繁育是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的现状,分析在家蚕原种生产逐步满足广西全区原种需求,实现生产标准化及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出现原种蚕种质量下降,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农药中毒现象频发,给原... 原种繁育是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的现状,分析在家蚕原种生产逐步满足广西全区原种需求,实现生产标准化及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出现原种蚕种质量下降,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农药中毒现象频发,给原种生产带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做好产业布局;提升桑蚕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能力;推进种茧育专用桑园建设;完善原种生产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原种繁育设施条件和标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原种繁育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蚕沙成分分析——桂蚕8号为例
17
作者 莫炳巧 刘开莉 +6 位作者 肖潇 陆春霞 韦师妮 徐雯雯 李安华 梁贵秋 李小群 《广西蚕业》 2023年第2期20-25,共6页
收集广西地区桂蚕8号的蚕沙,比较分析不同龄期蚕沙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3~5龄期蚕沙中脂肪、蛋白质、β-胡萝卜素、锌、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随着龄期增加而减少;灰分、粗纤维、钾、镁含量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加;广西... 收集广西地区桂蚕8号的蚕沙,比较分析不同龄期蚕沙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3~5龄期蚕沙中脂肪、蛋白质、β-胡萝卜素、锌、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随着龄期增加而减少;灰分、粗纤维、钾、镁含量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加;广西地区的蚕沙灰分、粗纤维、钙、磷、镁、钾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广西蚕沙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蚕沙 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良繁基地提高家蚕原种质量的措施探析
18
作者 莫炳巧 冉艳萍 欧冰冰 《中国蚕业》 2020年第3期55-58,共4页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广西良繁基地)的主要情况,提出了家蚕原种繁育提高原种质量的措施:建设原种专用桑园,保障桑叶质量;实行桑叶全程消毒,确保桑叶清洁无毒;完善饲养技术,控制蚕种质量;利用物联网...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广西良繁基地)的主要情况,提出了家蚕原种繁育提高原种质量的措施:建设原种专用桑园,保障桑叶质量;实行桑叶全程消毒,确保桑叶清洁无毒;完善饲养技术,控制蚕种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监管力度等。总结了采取提高原种质量措施后取得的成效: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的公斤茧颗数分别比2014年(采取措施前)少22粒、42粒、16粒、24粒,全茧量分别比2014年高3.27%、2.11%、2.05%、1.59%,茧层量分别比2014年高9.38%、3.33%、3.03%、3.57%,死笼率分别比2014年低4.50个百分点、0.50个百分点、3.00个百分点、1.50个百分点,公斤茧制种量分别比2014年高2.02%、低2.16%、高0.10%、低1.17%,单蛾产卵数分别比2014年多19粒、9粒、18粒、21粒,良卵率分别比2014年高1.36个百分点、1.02个百分点、0.81个百分点、0.90个百分点,孵化率分别比2014年高4.99个百分点、3.93个百分点、4.59个百分点、4.12个百分点,原种带毒率比2014年降低了4.1个百分点,原种质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原种质量 性状 单蛾产卵数 良卵率 孵化率 带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初探
19
作者 莫炳巧 黄杨玉 +2 位作者 覃倩昳 谭汪英 谭福洋 《广东蚕业》 2017年第1期18-18,21,共2页
随着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之一。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近年来,广西观光农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但作为蚕桑第一大省的... 随着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之一。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近年来,广西观光农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但作为蚕桑第一大省的广西,以蚕桑为主题的观光农业却少之又少。文章就广西发展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意义、发展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条件及主要问题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蚕桑旅游 主题观光 农业观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桑优12和粤椹大10不同季节和叶位的桑叶及桑叶茶品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雯雯 陆春霞 +5 位作者 肖潇 刘开莉 李小群 莫炳巧 陈菁 梁贵秋 《广西蚕业》 2023年第2期12-19,共8页
广西桑叶资源丰富,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广西主栽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粤椹大10在不同季节不同叶位的桑叶及桑叶茶的品质,并进行感官评审,筛选出最优的桑叶和桑叶茶。以总多糖、总多酚、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 广西桑叶资源丰富,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广西主栽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粤椹大10在不同季节不同叶位的桑叶及桑叶茶的品质,并进行感官评审,筛选出最优的桑叶和桑叶茶。以总多糖、总多酚、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24个桑叶样本及24个桑叶茶的质量。桑叶与桑叶茶的品种桂桑优12优于粤椹大10,上叶位>中叶位>下叶位,桂桑优12季节上呈现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而粤椹大10呈现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趋势。桑叶综合优选的是桂桑优12秋季上叶位,桑叶茶兼备品质和感官最优的原料来源是桂桑优12夏季上叶位。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针对性地选择采摘的季节、桑叶的品种和不同的叶位进行加工,以使桑叶资源优化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茶 活性成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 感官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