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磷真菌促进磷素吸收和作物生长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范丙全 金继运 葛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花生、玉米、油菜在3种不同磷水平的石灰性土壤上,采用土壤耗竭性连续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溶磷青霉菌P8对吸收土壤磷素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上接种青霉菌P8菌剂都能提高作物的吸磷量,其生物产量比不接种...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花生、玉米、油菜在3种不同磷水平的石灰性土壤上,采用土壤耗竭性连续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溶磷青霉菌P8对吸收土壤磷素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上接种青霉菌P8菌剂都能提高作物的吸磷量,其生物产量比不接种显著提高,且在有效磷低的土壤上其增产幅度大于有效磷高的土壤;接种青霉菌P8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和改善低温对作物生长和磷素吸收的不良影响。无论在有效磷高还是低的土壤,青霉菌P8都具有活化土壤磷、提高土壤磷素的利用效率和促进作物苗期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青霉菌 作物生长 土壤磷素 吸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施肥对壤质潮土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94
2
作者 范丙全 胡春芳 平建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6-21,共6页
在衡水市邓庄乡壤质潮上上进行了以灌水为主处理、氮用量为副处理,各五水平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是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决定因素,冬小麦施氮150kg·hm2不发生淋溶,施氮225~300kg·hm-2则硝态氮的淋溶增强。小麦播前... 在衡水市邓庄乡壤质潮上上进行了以灌水为主处理、氮用量为副处理,各五水平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是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决定因素,冬小麦施氮150kg·hm2不发生淋溶,施氮225~300kg·hm-2则硝态氮的淋溶增强。小麦播前基施氮肥量过高会使冬季发生硝态氮的淋溶。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溉一般不会引起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尽管一次灌水1350m3·hm-2硝态氮的淋失量不高,但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含量显著比低灌水量的低。为降低硝态氮的损失,应控制一次灌水量不超过1050m3·hm-2。雨季降水导致大量硝态氮淋溶损失,防治雨季土壤硝态氮的淋溶损失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施肥 硝态氮淋溶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范丙全 刘巧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0-132,共3页
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P特性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均能促进土壤麦角固醇的增加,而少耕却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耕作方式间土壤有机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免耕处理土壤微... 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P特性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均能促进土壤麦角固醇的增加,而少耕却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耕作方式间土壤有机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免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加,深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则较低,秸秆还田微生物量显著高于无秸秆对照。浅耕处理溶P细菌数量最高,免耕最少,但少耕和免耕处理溶P微生物的溶P能力大于深耕及浅耕,秸秆还田对溶P微生物群体和高效溶P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 溶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6
4
作者 范丙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02-1613,共12页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只有提供有效氮、磷、钾元素的细菌肥料。经过60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拥有11类产品,年产1000万吨生物肥料的庞大产业体系。本文从四方面对近10年我国生物肥料研究、应用以及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只有提供有效氮、磷、钾元素的细菌肥料。经过60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拥有11类产品,年产1000万吨生物肥料的庞大产业体系。本文从四方面对近10年我国生物肥料研究、应用以及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其今后研究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1)介绍了根瘤菌、联合固氮菌、溶磷菌、解钾菌和促生菌高效菌种资源筛选、应用效果、关键技术问题与重点突破方向;2)总结了不同类型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的应用效果;3)分析了生物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规模;4)对我国生物肥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料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在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恢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丙全 H.H.Janze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05-314,共10页
风蚀土壤施用不同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物反应以及土壤生产力恢复效果的试验在温室条件下进行,旨在探讨经济高效恢复风蚀退化土壤的生产力的有机肥种类。结果表明,猪粪、鸡粪、腐熟牛粪对表土完全损失的土壤生产力恢复效果最好;新鲜牛粪的... 风蚀土壤施用不同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物反应以及土壤生产力恢复效果的试验在温室条件下进行,旨在探讨经济高效恢复风蚀退化土壤的生产力的有机肥种类。结果表明,猪粪、鸡粪、腐熟牛粪对表土完全损失的土壤生产力恢复效果最好;新鲜牛粪的作物产量较低,宜腐熟后施用;苜蓿、兵豆、燕麦青体和麦秸有效磷低,短期内恢复土壤生产力的效果差;磷肥容易被高钙底土固定,效果低于有机肥。鸡粪中磷的有效性高,猪粪供磷多,腐热牛粪供磷稳,而麦秸含有效磷最少。有机肥除了提供丰富的磷素,还有保护其磷素免被土壤固定,促进作物吸收利用的作用。有机肥中的Olsen-P和树脂磷与生物产量相关性极显著,Olsen-P作为有机肥培育土壤的有效磷指标比树脂磷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土壤 土壤生产力恢复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盐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0
6
作者 江红梅 殷中伟 +3 位作者 史发超 刘彩月 程明芳 范丙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742,共15页
【目的】从内蒙古种植向日葵的盐碱地中筛选高效溶磷真菌,为农业生产中增产节肥,开发耐盐、溶磷微生物肥料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利用形态特征和ITS r DNA序列鉴定菌株;LC-MS技术测定菌株M2在液体培养基中分泌有机酸和植物激素含量,明... 【目的】从内蒙古种植向日葵的盐碱地中筛选高效溶磷真菌,为农业生产中增产节肥,开发耐盐、溶磷微生物肥料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利用形态特征和ITS r DNA序列鉴定菌株;LC-MS技术测定菌株M2在液体培养基中分泌有机酸和植物激素含量,明确菌株M2的溶磷和促生机理。采用液体摇床培养试验测定了鉴定菌株的溶磷能力。试验处理包括:在磷酸三钙、磷酸铝和5个磷矿的磷矿粉制备的100 m L难溶磷磷源(含5g/L难溶磷)中,接入1 m L灭菌培养液对照,和分别接种1 m L斜卧青霉菌P83和草酸青霉菌M2共15个处理。置于28℃、160 r/min摇床培养,分别于3、6和9 d,取菌液5 m L,在12000 r/min、4℃离心5 min,取上清液测定有效磷含量。采用含Na Cl的固体培养基测定菌株的耐盐性。Na Cl含量分别为0%、5%、7.5%、10%和12.5%的PDA平板中接入溶磷菌,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5 d,观察并记录菌丝的生长状况。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检验了菌株的溶磷能力。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供试作物,以水稻土、黏性潮土、盐潮土和石灰性潮土为供试土壤,以Ca_3(PO_4)_2、AlPO_4和昆阳磷矿粉(RP)为供试磷源(磷源用量为1.0 g/kg土壤)。设置只加入灭菌草炭和Pikovskaya培养液对照,分别接种溶磷菌P83、M2,共计38个处理,144盆。玉米播种40天后收获,测定植株鲜重、干重和玉米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田间试验以花生为供试作物,设置只加灭菌草炭和Pikovskaya培养液对照和分别接种ATCC20851、P83、M2溶磷菌剂三个处理。花生生长155 d后收获,称量花生植株鲜重和干重、花生果实鲜重和干重,同时采集花生根部土壤测定有效磷含量。【结果】溶磷菌株M2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6 d后,接种菌株M2,以Ca_3(PO_4)_2为磷源的上清液中有效磷含量达972 mg/L,Ca_3(PO_4)_2溶解率为59.2%;以AlPO_4为磷源的有效磷含量达988 mg/L,溶解率为48.2%;以江苏锦屏、贵州开阳、云南晋宁、河北钒山和云南昆阳磷矿粉为磷源的有效磷释放量达21.0~556mg/L。菌株M2在7.5%Na Cl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盆栽试验结果发现,菌株M2对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显著,玉米植株鲜重比不接种菌剂(CK)提高26.4%~99.2%、干重增加20.0%~262.9%,土壤有效磷提高19.2~25.3mg/kg。菌株M2与4种土壤的适配性均高于对照菌株P83。田间小区花生产量结果显示,接种溶磷菌剂M2增产效果最好,花生果实产量达4.50 t/hm^2,比CK增加0.85 t/hm^2,增产23.29%。菌株M2在含有磷酸三钙、磷酸铝和开阳磷矿粉3种难溶磷培养液中经过6 d培养,均产生7种有机酸,其中草酸和柠檬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53.46 mg/L和269.61 mg/L;培养液中均能检测到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IAA含量为32.38~66.17mg/L,玉米素浓度为0.05~0.07 mg/L。【结论】获得了一株耐盐、高效溶解多种难溶磷的草酸青霉菌M2,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促进玉米生长和花生增产,与4种典型土壤适配性好,具有良好的农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青霉菌 溶磷作用 耐盐 促生效果 有机酸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素降解真菌QSH3-3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爽 范丙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8-226,共9页
为了获得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采用滤纸降解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含纤维素类物质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QSH3-3,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QSH3-3。摇瓶产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 为了获得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采用滤纸降解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含纤维素类物质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QSH3-3,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QSH3-3。摇瓶产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碳源为0.5%的碱处理过的玉米秸秆粉,氮源为0.2%硫酸铵,起始pH为7,接种量为5%,产酶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 d。最佳产酶条件下,滤纸酶(FPase)、内切酶(CMCase)和木聚糖酶(Xylanase)分别为12 U、33 U、605 U(U为酶活性单位);在15℃,其残余酶活力可达70%~80%;在起始pH 4~9范围内,其残余酶活力可达70%以上。酶学稳定性研究表明,FPase、CMCase和Xyla-nase在起始pH 4~9范围残余酶活力达85%以上,具有较强的酸碱适应能力;FPase、CMCase和Xylanase在45℃以上酶活力迅速下降,耐热性较差。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木聚糖酶活力以及较强的低温、pH的耐受力,因而该菌株在田间温差大、土壤偏碱性等复杂条件下对秸秆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产酶条件 酶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覆盖旱地棉田少耕培肥效果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春勃 范丙全 +1 位作者 孟春香 唐玉霞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52-55,共4页
李春勃,范丙全,孟春香,唐玉霞;麦秸覆盖旱地棉田少耕培肥效果,《生态农业研究》,3(3)1995:52—55 1988—1990年连续3年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旱地棉田上进行了麦秸覆盖少耕研究,结果表明:麦秸覆盖旱地棉田,有调节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 李春勃,范丙全,孟春香,唐玉霞;麦秸覆盖旱地棉田少耕培肥效果,《生态农业研究》,3(3)1995:52—55 1988—1990年连续3年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旱地棉田上进行了麦秸覆盖少耕研究,结果表明:麦秸覆盖旱地棉田,有调节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和培肥地力的良好功能,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量随着麦秸覆盖量而递增,每亩覆盖麦秸450公斤>300公斤>150公斤;覆盖时期以蕾期产量最高,花期次之。蕾期每亩覆盖麦秸450公斤是最佳组合,3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麦秸覆盖 旱地 棉田 少耕培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菲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武凤霞 范丙全 刘建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5-729,共5页
利用选择性富集培养及升华法,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细菌,它们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株细菌进行鉴定,两株菌分别为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和木糖氧化无... 利用选择性富集培养及升华法,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细菌,它们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株细菌进行鉴定,两株菌分别为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sub sp.denitrificans),两株菌均具有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两株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都表现较强降解菲的能力,液体培养60 h约90%的加入菲被降解。通过测定液体培养基中菲浓度和菌体密度变化发现,菌株降解菲的量与其生长密度相关;随着菌体浓度(吸光度)的增加,代谢底物菲的浓度明显降低,两株菌混合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降解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降解 坚强芽孢杆菌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