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钼在电子束辐照下的缺陷结构演变及其物理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季雪梅 郝驰 +4 位作者 朱秀梅 苏江滨 何祖明 唐斌 朱贤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二硫化钼(MoS_(2))丰富的多原子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电学、光学、催化等性能,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MoS_(2)中存在的缺陷结构往往会对其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认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因此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尽量避免缺陷结构的... 二硫化钼(MoS_(2))丰富的多原子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电学、光学、催化等性能,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MoS_(2)中存在的缺陷结构往往会对其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认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因此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尽量避免缺陷结构的产生。但是最近也有一些研究表明MoS_(2)缺陷的存在对其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MoS_(2)的缺陷结构,使其产生积极影响,首先需要了解这些缺陷结构,弄清楚它们的演变方式和相关物理机制,并用来指导MoS_(2)的可控纳米加工和实际应用。本文总结了MoS_(2)不同类型的缺陷结构以及在电子束辐照下MoS_(2)的结构演变行为,从中探究电子束与MoS_(2)缺陷结构交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分析传统物理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两个全新的概念——纳米曲率效应和电子束非热激活效应,分别从纳米空间限制角度和超快时间限制角度来挖掘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深层物理机制。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对MoS_(2)缺陷结构调制与纳米可控加工的看法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MoS_(2)) 缺陷结构 结构演变 物理机制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的几种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苏江滨 高俊永 黄向阳 《甘蔗糖业》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甘蔗渣是糖厂重要的副产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本文主要综述甘蔗渣的几种高值化利用新途径,并提出了甘蔗渣高值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甘蔗渣 高值化利用 吸附剂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离子束溅射WO_(3-x)薄膜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江滨 王智伟 +3 位作者 祁昊 潘鹏 朱贤方 蒋美萍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1,共7页
利用离子束溅射结合后退火处理的方法制备了WO_(3-x)(0≤x≤1)薄膜,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气氛、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等条件对WO_(3-x)薄膜的晶体结构以及电学、光学和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退火温度超过WO3结晶温度后,特别是在... 利用离子束溅射结合后退火处理的方法制备了WO_(3-x)(0≤x≤1)薄膜,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气氛、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等条件对WO_(3-x)薄膜的晶体结构以及电学、光学和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退火温度超过WO3结晶温度后,特别是在湿氧气氛下,退火温度越高、退火时间越长,WO_(3-x)薄膜的结晶度越好,除WO3主晶相显著增强以外,还会陆续出现O29W10、O49W18和WO_(2)等缺氧相;在干氧条件下,更高的退火温度和更长的退火时间都有助于降低WO_(3-x)薄膜的电阻值,也都有助于WO_(3-x)薄膜可见光透过率的提升;WO_(3-x)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在632.8 nm波长处的光学调制值达到了70%左右,表现出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WO_(3-x))薄膜 电致变色器件 离子束溅射 光学调制 可见光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杀菌剂杀菌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苏江滨 高亚飞 +4 位作者 徐日益 黄向阳 郭艺山 尚红岩 高俊永 《甘蔗糖业》 2013年第3期36-39,共4页
在糖蜜酒精发酵工艺中,发酵液容易感染杂菌,而含有难溶物的复合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不理想,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研究分散剂对杀菌剂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效果较好,使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显... 在糖蜜酒精发酵工艺中,发酵液容易感染杂菌,而含有难溶物的复合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不理想,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研究分散剂对杀菌剂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效果较好,使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发酵 分散剂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集电效应在薄膜沉积中的应用
5
作者 苏江滨 刘阳 +1 位作者 蒋美萍 周磊 《大学物理实验》 2015年第5期45-48,共4页
本文利用尖端集电原理,在射频平衡磁控溅射过程中通过施加衬底偏压沉积了Cu2O薄膜。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施加的是正偏压还是负偏压,所制备Cu2O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相... 本文利用尖端集电原理,在射频平衡磁控溅射过程中通过施加衬底偏压沉积了Cu2O薄膜。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施加的是正偏压还是负偏压,所制备Cu2O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相差不大,均呈现出疏松多孔和(111)择优取向的特点。进一步地,从尖端集电的角度对平衡磁控溅射沉积过程中的偏压效应进行了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集电 偏压 多孔薄膜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细胞的快速发酵酒精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日益 尚红岩 +3 位作者 黄向阳 梁磊 苏江滨 陈启球 《甘蔗糖业》 2016年第5期29-32,共4页
将鲜酿酒酵母泥按不同的接种量接入糖蜜培养基进行发酵,研究表明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酵母增殖系数减少、发酵周期缩短、发酵率略微降低。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初始细胞数和最终细胞数的平均值与发酵周期的乘积K为常量,表明基... 将鲜酿酒酵母泥按不同的接种量接入糖蜜培养基进行发酵,研究表明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酵母增殖系数减少、发酵周期缩短、发酵率略微降低。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初始细胞数和最终细胞数的平均值与发酵周期的乘积K为常量,表明基于高密度细胞的糖蜜快速发酵酒精技术是一项可行并且十分有前景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细胞 快速发酵 酒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6s rDNA测序对一株高产己酸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艺山 苏江滨 陈茂彬 《酿酒》 CAS 2013年第4期72-75,共4页
从优质老窖泥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高产己酸的梭状芽孢杆菌。经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为酪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关键词 己酸 16s RDNA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酒精发酵过程酵母结团及低酒分解决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日益 梁磊 +3 位作者 尚红岩 黄向阳 陆浩恬 苏江滨 《甘蔗糖业》 2009年第4期38-39,共2页
糖蜜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现种子罐酵母絮凝沉淀严重导致成熟醪酒分低,与大多数酵母絮凝结团现象不同的是本次结团是外界因素促成的,经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其成因是糖蜜酸化工段的磷酸和制糖过程的糖浆上浮絮凝剂添加过量导致,同时过料管位置及... 糖蜜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现种子罐酵母絮凝沉淀严重导致成熟醪酒分低,与大多数酵母絮凝结团现象不同的是本次结团是外界因素促成的,经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其成因是糖蜜酸化工段的磷酸和制糖过程的糖浆上浮絮凝剂添加过量导致,同时过料管位置及CO2旋风分离器设计不当会造成走料不畅以及料液串罐,导致成熟醪酒分偏低。依此分别采取措施得到预期的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酒精发酵 酵母 絮凝 结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纤维表面Zeta电位变化特性及其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磊 徐日益 +2 位作者 黄向阳 苏江滨 曾建 《甘蔗糖业》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将纤维素原料降解为可发酵糖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物转化乙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料的预处理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催化效率。本文通过改变甘蔗渣纤维的尺寸、添加多聚磷酸盐等方法,发现均能改变蔗渣纤维的表面Zeta电位。初步研究了... 将纤维素原料降解为可发酵糖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物转化乙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料的预处理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催化效率。本文通过改变甘蔗渣纤维的尺寸、添加多聚磷酸盐等方法,发现均能改变蔗渣纤维的表面Zeta电位。初步研究了其Zeta电位变化规律及Zeta电位的变化对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影响,并对Zeta电位的变化影响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A电位 甘蔗渣 电荷分析 纤维素酶 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积固定化酵母载体活化速度的研究
10
作者 徐日益 梁磊 +4 位作者 尚红岩 黄向阳 陈秀萍 苏江滨 杨雕 《酿酒科技》 2010年第11期28-29,共2页
模拟糖蜜酒精生产厂2%~2.5%(w/v)的载体装填量,采用4块相同质量、不同细胞含量和不同表面积的载体进行起种活化。结果表明,载体表面积对起种速度的贡献显著大于载体所含细胞总量;同时对载体分别进行分批补料恒容活化实验,结果4块载体... 模拟糖蜜酒精生产厂2%~2.5%(w/v)的载体装填量,采用4块相同质量、不同细胞含量和不同表面积的载体进行起种活化。结果表明,载体表面积对起种速度的贡献显著大于载体所含细胞总量;同时对载体分别进行分批补料恒容活化实验,结果4块载体都能承受连续流加的冲击,使料液的游离酵母数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 表面积 细胞含量 固定化酵母 活化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厂多效蒸发系统积垢清洗的节能潜力——悬臂式机械水力两用清洗机应用查定分析
11
作者 黄向阳 莫柳珍 +11 位作者 许广球 苏江滨 何华柱 赵强 周锡文 梁裕 巫少斐 何显春 覃浩荣 刘海艳 马必声 张鑫 《甘蔗糖业》 2015年第5期44-50,共7页
2014/15年榨季广西来宾永鑫小平阳糖业有限公司采用悬臂式机械水力两用清洗机通洗蒸发罐,显著提高了蒸发效能,降低了生产能耗,榨季标煤耗和蔗渣打包率都创下该厂历史最好水平。本文以该厂生产查定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该设备使用前后... 2014/15年榨季广西来宾永鑫小平阳糖业有限公司采用悬臂式机械水力两用清洗机通洗蒸发罐,显著提高了蒸发效能,降低了生产能耗,榨季标煤耗和蔗渣打包率都创下该厂历史最好水平。本文以该厂生产查定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该设备使用前后2个榨季蒸发系统的运行状况,阐明了悬臂式机械水力两用清洗机在生产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初步揭示了糖厂蒸发罐积垢清洗环节具有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积垢 传热系数 蒸发强度 蔗渣打包率 标煤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糖蜜酒精酵母中长期保藏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郭艺山 黄向阳 +5 位作者 尚红岩 苏江滨 徐日益 高亚飞 邓文伟 康劲菊 《甘蔗糖业》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主要介绍一种以改良甘油冷冻保藏法保藏糖蜜酒精酵母菌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甘油冷冻保藏法保藏菌株5年,酵母菌体形态及主要性质特征保持良好,且该法操作简便、经济有效,可满足糖蜜酒精生产菌种中长期保藏要求。
关键词 糖蜜酒精 酵母 菌种保藏 冷冻保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非热辐照诱导多壁碳纳米管的结构转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杰 程亮 +2 位作者 苏江滨 陈春彩 朱贤方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6-350,375,共6页
借助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位观察了室温时在相同电子束辐照条件下不同形态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结构不稳定性转变。实验发现:两端固定、轴向平直的MWCNT直径均匀收缩,且收缩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MWCNT径... 借助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位观察了室温时在相同电子束辐照条件下不同形态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结构不稳定性转变。实验发现:两端固定、轴向平直的MWCNT直径均匀收缩,且收缩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MWCNT径向收缩不明显,但是会进行较快的轴向收缩。基于表面纳米曲率效应和非热激活效应,提出碳原子的"融蒸"和"扩散"机制,突破了传统的碰撞(knock-on)机制的局限。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为新一代MWCNT为基的纳米结构或纳米器件设计及加工提供了可靠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MWCNT) 电子束辐照 纳米曲率效应 非热激活效应 融蒸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糖乙醇发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雕 苏江滨 《甘蔗糖业》 2012年第1期58-62,共5页
戊糖乙醇发酵技术是决定植物纤维资源生产酒精经济可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合叙述戊糖乙醇发酵的研究进展。能利用戊糖发酵乙醇的微生物有多种,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酵母菌;用酵母菌发酵戊糖的过程有木酮糖途径和木糖醇途径;对戊糖酵... 戊糖乙醇发酵技术是决定植物纤维资源生产酒精经济可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合叙述戊糖乙醇发酵的研究进展。能利用戊糖发酵乙醇的微生物有多种,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酵母菌;用酵母菌发酵戊糖的过程有木酮糖途径和木糖醇途径;对戊糖酵母菌的选育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采用的发酵方式主要有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 乙醇发酵 酵母菌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分析光栅衍射 被引量:2
15
作者 郎咸忠 吴钦 +3 位作者 马骥 唐斌 苏江滨 蒋美萍 《大学物理》 2020年第4期37-41,66,共6页
本文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对光盘光栅的衍射特性进行研究.实现了对分光范围、衍射光强分布、衍射叠级、自由光谱范围、衍射角与衍射光波长的线性度、角分辨率和光栅常数等光栅参数的观测和计算.该实验结果与衍射理论结果一致.该方法在一定... 本文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对光盘光栅的衍射特性进行研究.实现了对分光范围、衍射光强分布、衍射叠级、自由光谱范围、衍射角与衍射光波长的线性度、角分辨率和光栅常数等光栅参数的观测和计算.该实验结果与衍射理论结果一致.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光栅实验的不足,有利于增进本科生对大学光学中衍射光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 光栅 光盘 光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液中浸泡处理对WO_(3)薄膜的影响
16
作者 祁昊 朱秀梅 +2 位作者 苏江滨 何祖明 蒋美萍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0-488,共9页
WO_(3)是一种重要的电致变色材料,可应用于屏幕显示、航天热控及智能窗等诸多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WO_(3)的稳定性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非晶WO_(3)薄膜,系统研究了在去离子水、盐酸、氢氧化钠、丙... WO_(3)是一种重要的电致变色材料,可应用于屏幕显示、航天热控及智能窗等诸多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WO_(3)的稳定性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非晶WO_(3)薄膜,系统研究了在去离子水、盐酸、氢氧化钠、丙酮和乙醇等不同溶液中浸泡处理对WO_(3)薄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光学性质和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中浸泡后,WO_(3)薄膜有少量溶解,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微观结构仍然是非晶的;在盐酸中浸泡后,WO_(3)薄膜从氧化铟锡(ITO)衬底上脱落,样品被破坏;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WO_(3)与之反应生成晶态Na_(2)WO_(4)。在上述五种溶液中浸泡后,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都有所提升,样品的禁带宽度都变宽了。在去离子水、氢氧化钠、丙酮和乙醇溶液中浸泡后,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范围为79%~85%,其中WO_(3)的禁带宽度范围为3.22~3.40 eV,在盐酸溶液中浸泡后的样品只剩下衬底ITO,其禁带宽度为3.76 eV。在丙酮、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样品的光学调制均显著,尤其是在乙醇中浸泡后的WO_(3)薄膜以及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得到的Na_(2)WO_(4)薄膜,它们在676.2 nm波长处的着色态与褪色态的透过率之差均为85%,显示出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薄膜 稳定性 液体环境 电致变色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电子束辐照诱导喷金SiO_(x)纳米线新型结构加工
17
作者 潘鹏 季雪梅 +4 位作者 苏江滨 朱贤方 何祖明 唐斌 郎咸忠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271,277,共9页
在纳米加工技术中,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的电子束辐照诱导低维纳米材料制备异质结构的加工方式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利用成熟的聚焦电子束原位辐照技术,通过改变电子束辐照时的强度和位置对喷金非晶SiO_(x)纳米线进行... 在纳米加工技术中,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的电子束辐照诱导低维纳米材料制备异质结构的加工方式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利用成熟的聚焦电子束原位辐照技术,通过改变电子束辐照时的强度和位置对喷金非晶SiO_(x)纳米线进行原位辐照,诱导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结构加工。实验结果显示,当束斑直径大于纳米线直径的聚焦电子束辐照纳米线中心时,成功制备了一种SiO_(x)-Au-SiO_(x)新型纳米桥状异质结构,而当减小电子束的束斑直径而增强辐照强度后,Au纳米桥轴向伸长并最终断裂形成另一种新型Au纳米针尖结构。为了丰富加工类型,通过将电子束聚焦于纳米线边缘实现了对纳米线的切割加工。此外,还原位观察研究了非晶SiOx纳米线表层Au纳米颗粒在加工过程中的形貌结构变化,确定Au纳米颗粒的生长是聚集和塑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喷金非晶SiOx纳米线新型结构的加工为将来纳米电子器件连接装置的制造和扫描探针探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也为以后的纳米线器件电子束加工实验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线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聚焦电子束辐照 纳米针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江滨 《成才之路》 2019年第16期81-81,共1页
历史课程承担着多元化的育人功能,要想实现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更加高效地学习。具体的培养策略包括... 历史课程承担着多元化的育人功能,要想实现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更加高效地学习。具体的培养策略包括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自主学习能力 主体意识 探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