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催化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燃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舒日洋 黄凯越 +3 位作者 蔡伟通 田志鹏 王超 陈颖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生物质中的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具有含氧量高、稳定性差等缺点,通过加氢脱氧反应提质可以制备高品质生物液体燃料,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近年来用于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反应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首先从单金属和双... 生物质中的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具有含氧量高、稳定性差等缺点,通过加氢脱氧反应提质可以制备高品质生物液体燃料,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近年来用于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反应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首先从单金属和双金属组分的角度分析金属间协同效应对加氢脱氧反应性能的影响。然后,针对金属位点特性对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讨论金属粒度、金属分散度和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阐明金属位点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加氢脱氧反应机理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载体对金属位点的影响,探讨载体特性与金属位点特性的关联因素,揭示载体对金属活性位点的影响机制。最后,对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 加氢脱氧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含氧有机废液水相重整制氢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玲 卢永恒 +5 位作者 黄嘉豪 舒日洋 王超 刘建平 田志鹏 陈颖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47,共17页
氢能具有清洁、环保、能量密度大、易于运输分配等优势。生物质含氧有机废液水相重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废液利用手段,不仅可以减轻社会能源和经济负担,还能妥善处理废液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氢气供应和废液处理两类关... 氢能具有清洁、环保、能量密度大、易于运输分配等优势。生物质含氧有机废液水相重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废液利用手段,不仅可以减轻社会能源和经济负担,还能妥善处理废液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氢气供应和废液处理两类关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两大基本国策的焦点问题,综述了来自生活、农林、食品三类应用领域产生的不同生物质含氧有机废液水相重整制氢反应的研究进展;从反应的制氢性能和产物分布入手分析反应原料、条件、机制等因素对微观反应的影响,同时延伸到废液水相重整制氢技术向实际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最后,针对现阶段生物质含氧有机废液水相重整制氢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攻克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该技术在环保和氢能低成本制备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有机废液 氢能 水相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三羟甲基丙烷(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龙金星 袁正求 +2 位作者 马浩 舒日洋 李雪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7-343,共7页
以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合成三羟甲基丙烷(TMP)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醛与正丁醛用量比等因素对三羟甲基丙烷分离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 以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合成三羟甲基丙烷(TMP)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醛与正丁醛用量比等因素对三羟甲基丙烷分离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与其碱强度息息相关,碱性越强、催化活性越高.最优条件下,经离子液体[bmim]OH催化后,可得到84%的TMP分离收率,这一结果优于传统的有机无机碱催化体系且成功规避了传统碱催化合成TMP过程中繁琐的除盐过程、降低了过程能耗.此外,离子液体催化剂和未反应的丁醛均表现了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离子液体 碱性强度 Cannizzaro缩合 重复使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舒日洋 龙金星 +4 位作者 张琦 王铁军 马隆龙 袁正求 吴青云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6期423-429,共7页
核壳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包覆技术进行制备,其在许多方面的性能优于普通材料。包覆技术可以对内核微粒表面性质进行剪裁,如改变内核表面电荷、官能团和反应特性等,从而提高内核的分散性与稳定性。同时,核壳材料还具有组成种类多、形貌多... 核壳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包覆技术进行制备,其在许多方面的性能优于普通材料。包覆技术可以对内核微粒表面性质进行剪裁,如改变内核表面电荷、官能团和反应特性等,从而提高内核的分散性与稳定性。同时,核壳材料还具有组成种类多、形貌多样、组分间具有协同效应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质能利用催化剂、新型储能材料、光电材料等新能源领域。本文综述了多种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核壳结构材料的发展现状,归纳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核壳结构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向着微观操纵方向发展和达到性能可控的目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包覆技术 新能源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储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嘉豪 田志鹏 +5 位作者 雷励斌 王超 舒日洋 罗向龙 陈颖 刘建平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2期162-173,共12页
氢能无污染、热值高,被誉为“终极能源”,氢能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从而达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氢储运是连接氢能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氢储运技术相对国外发展滞后,阻碍了我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立足于氢气储存和... 氢能无污染、热值高,被誉为“终极能源”,氢能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从而达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氢储运是连接氢能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氢储运技术相对国外发展滞后,阻碍了我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立足于氢气储存和运输两个方面,从氢储运环节实际应用出发,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氢气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固态储运技术产业应用。综述管道运氢、液态甲醇储运、液态氨气储运等有望大规模应用在氢储运领域的新兴技术及研究进展,总结了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等前沿储氢技术研究进展及研究焦点,分析目前已商用的高压气态储运、低温液态储运技术的国内外技术发展差距和产业应用差距。针对当前国内外氢气储运行业发展水平差距,指出我国氢储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运 氢能产业 储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在钌镍双金属催化剂下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燃料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荣萱 郑志超 +4 位作者 李雨航 欧阳俊 袁楚宜 舒日洋 陈颖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研究了生物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在RuNi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加氢脱氧制备烃类液体燃料。实验比较了单金属催化剂与双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效果,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更高。在260℃下,RuNi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愈创木酚反应,可基本转化为环... 研究了生物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在RuNi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加氢脱氧制备烃类液体燃料。实验比较了单金属催化剂与双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效果,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更高。在260℃下,RuNi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愈创木酚反应,可基本转化为环己烷,而单金属Ru催化剂转化率只有49.4%,单金属Ni催化剂转化率很低。该RuNi双金属催化剂用于生物油的加氢脱氧也有很好的效果,在280℃下,生物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从反应前的15.6%增加到反应后的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加氢脱氧 RuNi双金属 烃类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