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水平对冬油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刘东海 张智 +5 位作者 梅亮贤 乔艳 刘东伟 肖卓熙 李菲 胡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8-1908,共11页
【目的】探究冬油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对不同施肥的响应,确定油菜氮肥适宜用量,为土壤培肥和调控土壤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在油菜种植区(武穴)开展,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SN0)、N 120 kg/hm^(2)(SN120... 【目的】探究冬油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对不同施肥的响应,确定油菜氮肥适宜用量,为土壤培肥和调控土壤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在油菜种植区(武穴)开展,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SN0)、N 120 kg/hm^(2)(SN120)、N 180 kg/hm^(2)(SN180)、N 240 kg/hm^(2)(SN240)和N 300 kg/hm^(2)(SN300),采用16S rRNA和ITS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变化,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1)与不施氮处理(SN0)相比,施氮处理降低了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24.63%~35.10%)和速效钾含量(39.67%~59.77%),提高了全氮(6.18%~14.60%)和碱解氮含量(7.18%~34.99%)。SN180处理提升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幅度最小,SN300处理提升幅度最大。随着氮肥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pH呈下降趋势,油菜产量先增加后减少,SN180产量最高。2)随着施氮量的递增,细菌的Chao1指数呈递增趋势;与SN0处理相比,SN180处理提高了真菌Shannon指数7.20%。施氮肥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SN0处理相比,SN180处理提高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被孢霉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减缓了鞘氨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属的减少趋势,富集了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与S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均降低了化学异养、固氮、芳香化合物降解和几丁质分解功能菌群的丰度,同时降低undefined saprotroph丰度。3)环境因子与群落关联网络分析和RDA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SOC)、碱解氮(AN)、全氮(TN)和有效磷(AP)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SOC和AP含量是细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与SOC含量呈负相关,与AN呈正相关。Emericellopsis与AN和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SOC与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显著正相关,与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显著负相关。【结论】从产量、群落多样性及富集有益微生物角度综合分析,冬油菜施用N 180 kg/hm^(2)是较合理的氮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冬油菜 微生物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油菜品种华油杂5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刘东海 王红飞 +6 位作者 刘雯 张智 范航琪 肖卓熙 李菲 乔艳 胡诚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6-20,32,共6页
为油菜(Brassicacampestris)种植推荐合理的氮磷钾肥配比施肥量,对油菜品种华油杂50进行了“3414”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油菜植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提高了油菜产量,与N2P2K2相比,缺乏氮... 为油菜(Brassicacampestris)种植推荐合理的氮磷钾肥配比施肥量,对油菜品种华油杂50进行了“3414”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油菜植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提高了油菜产量,与N2P2K2相比,缺乏氮、磷、钾肥的处理(N0P2K2、N2P0K2、N2P2K0)导致减产81.14%、26.40%和22.75%,而增加氮、磷、钾肥的处理(N3P2K2、N2P3K2和N2P2K3)则分别使产量提高了14.60%、4.39%和1.76%;对氮肥和钾肥的产量单因子效应分析显示,氮肥和钾肥存在最佳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65.0、57.0 kg/hm^(2);从农学效率和油菜品质综合考量,N2P2K2是最优处理。在该施肥量下,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是14.5、12.4、10.0 kg/kg,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6.6%、15.1%和6.9%;与不施肥处理(N0P0K0)相比,氮磷钾肥提高了油菜籽中的软脂酸、亚油酸、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综合芥酸、硫苷和含油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软脂酸、亚油酸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黄冈市团风县油菜种植氮肥和钾肥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65.0、57.0 kg/hm^(2),综合农学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磷肥推荐施肥量为63.0~9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氮磷钾配比 肥效试验 3414田间试验 产量 品质 华油杂50 黄冈市团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60
3
作者 胡诚 陈云峰 +3 位作者 乔艳 刘东海 张顺陶 李双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低产黄泥田是一种发育程度低的水稻土,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本文研究探讨了小麦、水稻、油菜秸秆还田及配施秸秆腐熟剂后秸秆还田对低产黄泥田的土壤改良效果。【方法】在荆门市双季稻区设置了单施化肥(对照),化肥配施小麦、... 【目的】低产黄泥田是一种发育程度低的水稻土,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本文研究探讨了小麦、水稻、油菜秸秆还田及配施秸秆腐熟剂后秸秆还田对低产黄泥田的土壤改良效果。【方法】在荆门市双季稻区设置了单施化肥(对照),化肥配施小麦、水稻、油菜秸秆,化肥配施小麦、水稻、油菜秸秆同时添加秸秆腐熟剂等七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取样分析了这些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1)在早、晚稻上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增加了稻谷的产量,比单施化肥最多增产1423.2 kg/hm2,增幅为23.5%;添加秸秆腐熟剂也能够增加稻谷的产量,比单独秸秆还田最多增产653.8 kg/hm2,增幅为9.6%。与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熟剂处理晚稻显著增产。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秸杆+腐熟剂处理高于对应的秸秆还田处理,而土壤容重则下降。3)与对照比较,秸秆处理>5 mm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增加3.78%8.62%,>0.25 mm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也都增加,<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下降。秸秆还田有利于>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总量的增加,减少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4)与对照比较,秸秆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可提取腐殖物质总量、胡敏素含量增加。添加腐熟剂后,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低于相对应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稳结合态腐殖质、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都有所增加。结合态腐殖质中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最高,所有的处理都在60%以上。【结论】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不仅能够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容重。秸秆还田主要提高了>0.25 mm风干团聚体、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减少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和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与活性,能够改良低产黄泥田。化肥+油菜秸秆+秸杆腐熟剂处理是一种良好的低产黄泥田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黄泥田 秸秆还田 秸秆腐熟剂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及碳储量 被引量:33
4
作者 胡诚 乔艳 +2 位作者 李双来 陈云峰 刘国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9-692,共4页
为了研究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实验站进行了25年不同施肥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施氮肥与单施有机肥外,其他施肥方式均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与对照及单施化肥... 为了研究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实验站进行了25年不同施肥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施氮肥与单施有机肥外,其他施肥方式均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与对照及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配施化肥均提高了0~20cm及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对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且土壤有机碳累积少;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0~20cm与2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除对照及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全氮与有机碳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增加土壤碳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棕壤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含量及基础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胡诚 曹志平 +1 位作者 胡婵娟 王金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连续7年试验研究了施用15t/hm2和7.5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化肥和对照处理对土壤碳含量与基础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的基础呼吸随之增加。... 连续7年试验研究了施用15t/hm2和7.5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化肥和对照处理对土壤碳含量与基础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的基础呼吸随之增加。施用化肥可一定程度提高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的基础呼吸。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趋势为EM堆肥处理>传统堆肥处理>化肥处理>对照,施肥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商的影响趋势为EM堆肥处理<传统堆肥处理<化肥处理<对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可溶性碳、总有机碳及土壤基础呼吸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代谢商与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基础呼吸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施肥 土壤碳 土壤基础呼吸 土壤微生物代谢商 EM堆肥 传统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159
6
作者 胡诚 曹志平 +1 位作者 罗艳蕊 马永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了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EM堆肥,即有效微生物制剂+堆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进行了7年的施用15t/hm2.a有机肥、施用7.5t/hm2.a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有机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长期... 为了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EM堆肥,即有效微生物制剂+堆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进行了7年的施用15t/hm2.a有机肥、施用7.5t/hm2.a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有机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提高,碱性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化肥可一定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和有效养分含量,但作用不明显。施肥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趋势是:EM堆肥>传统堆肥>化肥>对照。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施肥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肥力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流花生物礁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诚 郑荣才 戴朝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59-65,共7页
珠江组流花生物礁位于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带上,主要由红藻石粘结礁灰岩、珊瑚骨架礁灰岩、礁角砾灰岩和生物屑灰岩组成。可划分为礁核、礁基、礁坪和礁前塌积等亚相和微相类型,属台地边缘丘状生物礁沉积,并以礁核微相的礁灰岩为最有利... 珠江组流花生物礁位于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带上,主要由红藻石粘结礁灰岩、珊瑚骨架礁灰岩、礁角砾灰岩和生物屑灰岩组成。可划分为礁核、礁基、礁坪和礁前塌积等亚相和微相类型,属台地边缘丘状生物礁沉积,并以礁核微相的礁灰岩为最有利储层发育,次为礁基和礁坪滩微相的生物屑灰岩。该生物礁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生物骨架孔、原生粒间孔,次为各类溶孔,其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生物礁 沉积相特征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中新统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诚 张丹妹 +4 位作者 包伍叶 宋映周 史榕荇 图娅 邬继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抑郁症脑内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于每日造模前1...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抑郁症脑内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于每日造模前1 h,电针干预"百会"、"印堂",频率2 Hz,电流强度0.6 mA,每次20 min;氟西汀灌胃干预,用药剂量10 mg/kg,给药容积5 mL/kg。采用生物素标记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水平上调(fold change=1.23,1.22);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西汀组E-选择素水平下调(fold change=0.65,0.62)、抵抗素表达水平下调(fold change=0.76,0.65)。结论电针干预可下调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抑郁症 慢性应激 海马 血管内皮细胞 E-选择素 抵抗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归纳推理中的标签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胡诚 刘志雅 +1 位作者 陈琳 莫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传统的归纳推理观主要包括特征相似性观和概念观。在基于这两种传统观点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发现类别知识,特别是标签起到的独特作用,但目前关于不同类型标签作用的分析还缺乏系统性。该文从分析目前两大主要标签研究现状——语言... 传统的归纳推理观主要包括特征相似性观和概念观。在基于这两种传统观点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发现类别知识,特别是标签起到的独特作用,但目前关于不同类型标签作用的分析还缺乏系统性。该文从分析目前两大主要标签研究现状——语言标签和类别标签入手,试图明确标签作用和关系、解释混淆和误解;同时,作者就以标签为载体的研究同儿童语言发展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儿童归纳推理发展的语言认知模式。文章最后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对机制、技术和深层次内部关系三方面问题的探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归纳推理 标签 语言标签 类别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相似性、类别标签与因果关系在归纳推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诚 莫雷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9年第3期216-222,256,共8页
采用人工材料,比较类别标签、特征相似性与因果关系对归纳推理强度的影响。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比较类别标签与特征相似性对归纳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类别标签对归纳推理的影响显著强于特征相似性时,不能将类别标签等同于一个相似性特... 采用人工材料,比较类别标签、特征相似性与因果关系对归纳推理强度的影响。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比较类别标签与特征相似性对归纳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类别标签对归纳推理的影响显著强于特征相似性时,不能将类别标签等同于一个相似性特征。实验2进一步探讨类别标签与因果关系对归纳推理的作用,结果表明,因果关系作用明显强于类别标签的作用。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并整合前人相关研究,提出了不同关系影响归纳推理的强度假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推理 类别标签 特征相似性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中面层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分析了路面中面层发生早期破坏的方式和机理;从级配的角度出发,筛选了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中面层使用过的4种典型级配,对这4种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抗水损坏性以及低温抗裂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铺筑沥青路面... 分析了路面中面层发生早期破坏的方式和机理;从级配的角度出发,筛选了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中面层使用过的4种典型级配,对这4种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抗水损坏性以及低温抗裂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铺筑沥青路面中面层时合理选择矿料级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面层 级配类型 水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8
12
作者 郭腾飞 梁国庆 +5 位作者 周卫 刘东海 王秀斌 孙静文 李双来 胡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7-345,共9页
【目的】农业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得到关注,本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农田可持续利用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进行田间试验... 【目的】农业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得到关注,本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农田可持续利用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当地习惯施肥(FP)、推荐N肥(OPT)、有机无机配施(OPT+M)、秸秆还田(OPT+S)5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了稻季CH4、N2O和CO2的排放情况,调查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以及产量,测定了土壤养分,并综合产量和增温潜势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进行分析,提出该区域稻田减排增产的合理施肥措施。【结果】1)不同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为OPT+S>OPT+M>FP>OPT>CK,排放量为99.02 143.69 kg/hm2;N2O季节排放量为FP>OPT+M>OPT>OPT+S>CK,排放量范围为0.95 3.57 kg/hm2;CO2排放顺序与CH4季节排放趋势一致,排放量为7231.64 13715.24kg/hm2。2)根据稻季CH4和N2O季节排放量以及在100年尺度上的CO2当量计算,不同处理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大小顺序为OPT+S>OPT+M>FP>OPT>CK。在CK、FP、OPT、OPT+M和OPT+S的全球增温潜势中,N2O占的比重分别为10.31%、26.39%、21.51%、22.91%和11.58%,CH4所占比重分别为89.69%、73.61%、78.49%、77.09%和88.42%。稻田N2O的排放量很少,排放以甲烷为主,因此不同施肥措施所排放的N2O对综合温室效应的贡献远低于CH4。相对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OPT、OPT+M和OPT+S 3种优化施肥措施均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增加了水稻产量,增产率分别为3.6%、14.3%和8.5%,其中以有OPT+M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3)不同施肥处理下,CO2排放强度为FP(0.56)>OPT+S(0.52)>OPT(0.50)>OPT+M(0.49),OPT和OPT+M显著低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OPT+M CO2排放强度最低。4)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在OPT+S处理中最高。【结论】不同施肥措施影响稻季温室气体排放,施用有机肥和氮肥均增加了CO2、CH4、N2O的排放,秸秆还田增加了CO2和CH4排放,减少了N2O排放。稻田减排应以减少CH4排放为主,推荐氮肥量配施有机肥为碳强度评价体系下最优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改善趋势明显,虽然增加了CO2排放,但考虑到其可避免因焚烧造成大量CO2的排放,总体上依然减少了CO2的排放,但对秸秆还田的适宜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稻田 温室气体 GWP GHGI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夏文建 周卫 +5 位作者 梁国庆 王秀斌 孙静文 李双来 胡诚 陈云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3,共8页
采用密闭室连续通气法研究了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肥料氮素氨挥发损失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 11.37~17.05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4.75%5~.43%,氨挥发峰值大约发... 采用密闭室连续通气法研究了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肥料氮素氨挥发损失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 11.37~17.05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4.75%5~.43%,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35~d,肥料氨挥发过程持续71~0 d 水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32.506~2.82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8.24%1~9.38%,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23~d,氨挥发过程持续57~d。水稻季和小麦季氨挥发之间差异显著,整个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约占整个轮作体系的74.08%7~8.65%。同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肥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肥料氮的氨挥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氨挥发 水稻土 优化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_2O排放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梁国庆 周卫 +5 位作者 夏文建 王秀斌 孙静文 李双来 胡诚 陈云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4-311,共8页
采用了静态箱法研究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O排放通量峰值大约发生在施氮后的第37~d。小麦季土壤N2O排放量范围为N2O 2.43~4.84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 采用了静态箱法研究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O排放通量峰值大约发生在施氮后的第37~d。小麦季土壤N2O排放量范围为N2O 2.43~4.84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54%0~.74%。水稻季土壤N2O排放量为N2O 0.892~.45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39%0~.47%。小麦季和水稻季施氮后01~5 d N2O排放量占当季总排放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2.79%6~6.72%和87.97%9~3.14%。与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氮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N2O排放 水稻土 优化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和流变分析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被引量:30
15
作者 黄刚 何兆益 +1 位作者 胡诚 黄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7-372,共6页
采用埃索70#沥青,以不同掺量的青川天然岩沥青为改性剂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对天然岩沥青及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改性机理.采用SHRP试验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疲劳性能... 采用埃索70#沥青,以不同掺量的青川天然岩沥青为改性剂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对天然岩沥青及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改性机理.采用SHRP试验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进行了SHRP-PG分级.微观研究证明,天然岩沥青沥青质的杂原子基团含量高,芳香性和极性强.经过改性,基质沥青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降低,温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得到增强.流变特性分析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黏度明显提高,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得到显著改善,可用于非极端低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沥青改性沥青 微观结构分析 改性机理 SHRP试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棕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东海 乔艳 +4 位作者 李双来 陈云峰 张智 李菲 胡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0-767,共8页
【目的】基于武汉黄棕壤长期定位试验(1981—2016年),探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肥力演变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为黄棕壤培肥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 【目的】基于武汉黄棕壤长期定位试验(1981—2016年),探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肥力演变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为黄棕壤培肥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综合分析了不施肥(CK)、氮磷钾(NPK)、常量有机肥(OM)、氮磷钾+常量有机肥(NPK+OM)和氮磷钾+高量有机肥(NPK+OMM)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棕壤理化性质、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1)与CK相比,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而NPK处理只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NPK+OMM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OM和NPK+OM处理,3个有机肥处理间的碱解氮、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4个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OM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而高量粪肥投入的NPK+OMM处理,细菌多样性有下降的趋势,但各施肥处理间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其中NPK+OM和NPK+OMM处理细菌群落结构更接近。OM处理提高了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绿弯菌纲和硝化螺旋菌纲的相对丰度。NPK处理降低了放线菌纲和硝化螺旋菌纲相对丰度,提高了酸杆菌纲相对丰度。与NPK+OM处理比较,NPK+OMM处理降低了放线菌纲和α-变形菌纲相对丰度,提高了厌氧绳菌纲、绿弯菌纲和硝化螺旋菌纲相对丰度。4)PLS-PM显示土壤有机碳(SOC)、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对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正调控(路径系数=0.36),而pH表现负调控(路径系数=−0.48);但是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都较小;影响产量的理化指标主要是SOC、碱解氮和有效磷。土壤细菌多样性对产量显示正调控(路径系数=0.42)。【结论】土壤有机碳(SOC)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正调控作用,而pH有负调控作用。与NPK处理相比,长期施用常量有机肥(OM)处理提高了细菌多样性和水稻产量,而高量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NPK+OMM)会导致细菌多样性和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棕壤 长期施肥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凹陷古潜山内幕结构与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郑荣才 胡诚 董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0-18,共9页
潜山构造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油气非常富集的一类特殊基底构造,但潜山内幕结构与油气圈闭和成藏条件的关系研究目前仍很薄弱。作者以辽西凹陷潜山带为研究对象,从潜山内幕断层构造格局和活动期次、地层岩性和产状、潜山地貌... 潜山构造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油气非常富集的一类特殊基底构造,但潜山内幕结构与油气圈闭和成藏条件的关系研究目前仍很薄弱。作者以辽西凹陷潜山带为研究对象,从潜山内幕断层构造格局和活动期次、地层岩性和产状、潜山地貌单元划分和展布格局、潜山圈闭类型和烃源条件以及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地质条件等多个角度,论述古潜山内幕结构与成藏条件的关系,将古潜山油气藏圈闭划分为古地貌和潜山内幕地层圈闭两大类,建立了油气运移具有先自上而下倒灌,再沿不整合面由低潜山带至中潜山带侧向运移注入潜山聚集成藏的"新生古储"成藏模式,为辽西凹陷潜山带深层油气勘探领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内幕结构 油气圈闭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辽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绸免烫整理剂EPTAⅡ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诚 孙铠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4-26,共3页
真丝绸无甲醛整理剂EPFAⅡ用轧烘焙工艺整理电力纺织物后,织物湿弹性显著提高,而手感变化小。文中优选了整理工艺条件,讨论了整理后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关键词 丝织物 无甲醛整理剂 应用 真丝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道峰 胡诚 曹志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0-85,共6页
研究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土壤线虫的优势种群为食细菌的小杆线虫(Rhabditis),常规农田中优势种群为食细菌的小杆线虫和植食性的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休闲地中优势种群为植食性线虫,包括螺旋... 研究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土壤线虫的优势种群为食细菌的小杆线虫(Rhabditis),常规农田中优势种群为食细菌的小杆线虫和植食性的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休闲地中优势种群为植食性线虫,包括螺旋线虫、盘旋线虫(Rotylenchus)和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线虫的多样性、丰富度、ΣMI、EI、SI指数表明日光温室所受到土壤线虫的扰动最强,常规农田次之,休闲地所受干扰最小;PPI/MI、WI、BI、CI指数表明日光温室土壤营养丰富,常规农田和休闲地营养贫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农业管理措施 扰动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荠菜的栽培技术
20
作者 胡诚 《中国林副特产》 1998年第3期30-30,共1页
介绍了荠菜的食用、药用价值;从繁殖方法、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荠菜 栽培技术 植物学特性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