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蕾 忙尼沙.阿不都拉 +3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牙孜 杨建梅 才层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访5年后以死亡为结局,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3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访5年后以死亡为结局,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38例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8.2%,其中汉族和维族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73%,产次<3次与产次≥3次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1%和59.5%。维族和汉族宫颈癌患者在产次(χ2=21.953,P=0.000)、病理类型(2χ=5.353,P=0.021)、临床分期(u=1512,P=0.0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和治疗方式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0、0.000和0.018)。结论维族腺癌发病率低于汉族,且肿瘤分期相对较早。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治疗方式是维汉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为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维汉早期宫颈癌患者产次≥3次、临床分期越晚以及术后单纯放疗生存率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族 汉族 宫颈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卢素琼 赵化荣 +4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牙孜 刘攀 张宋安 张蕾 包永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治疗方式等10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4~114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及肾积水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T分期(RR=2.001,P=0.001)、淋巴结(RR=2.250,P=0.045)、肾积水(RR=1.954,P=0.047)。结论:肿瘤T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COX比例风险模型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民族舌体鳞状细胞癌HPV16、18表达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洋 张宋安 +4 位作者 赵化荣 胡尔西旦.尼牙孜 刘攀 宿伟鹏 包永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74-977,981,共5页
目的:检测新疆不同民族舌体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表达率,并探讨HPV16、18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明确诊断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63例,利用PCR技术检测不同民族舌体鳞癌中HPV16、18总体及亚型感染率,并... 目的:检测新疆不同民族舌体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表达率,并探讨HPV16、18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明确诊断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63例,利用PCR技术检测不同民族舌体鳞癌中HPV16、18总体及亚型感染率,并收集患者临床及详细病理资料,研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3例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中,HPV16、18总体感染率为28.6%。HPV16感染率为23.8%;HPV18感染率为7.9%;HPV16及HPV18交叉感染2例,维吾尔族及汉族各1例。其中维吾尔族患者HPV16、18总体感染率为36.8%。哈萨克族患者HPV16、18总体感染率为10%。汉族HPV16、18总体感染率为29.4%。单因素分析显示: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HPV感染与年龄、性别、民族、部位无统计学差异,而与吸烟和饮酒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饮酒与HPV16、18感染相关(P〈0.05)。结论:新疆不同民族HPV16、18总体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不同民族HPV16、18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吸烟、饮酒是舌体鳞状细胞癌HPV16、18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饮酒是独立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民族 舌癌 HPV16/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热合曼.衣明 胡尔西旦.尼牙孜 +1 位作者 赵化荣 包永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2-96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存在种族差异,本文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旨在了解种族差异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存在种族差异,本文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旨在了解种族差异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228例患者1、3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3.2%、68.3%和40.1%;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患者内分泌治疗的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3.6%和54.2%(P=0.025);不同内分泌治疗组的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72.2%、单纯去势或单纯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组56.3%(P=0.004)。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民族、治疗前ECOG体力状况(EPS)评分、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以及MAB治疗均对前列腺癌的生存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民族、治疗前EPS评分、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HGB及MAB治疗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结论:接受MAB治疗的患者比单纯去势或抗雄激素治疗生存率高;影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因素中,民族、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HGB水平、EPS评分及MAB治疗都是重要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生存率 预后 人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