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砧木状态和嫁接时间对胡椒种间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胡丽松
范睿
伍宝朵
黄大雄
李志刚
郝朝运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农业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1-15,共5页
-
基金
海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No.2015ZY0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1630142017014)
-
文摘
为充分利用胡椒野生近缘种抗瘟病种质资源,培育胡椒抗病嫁接苗,以胡椒高抗瘟病的野生近缘种‘黄花胡椒’为砧木,以我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为接穗,采用斜腹接的方法分析了砧木木质化程度、嫁接气候条件、嫁接时间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木质化是保证嫁接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砧木的完全木质化主蔓是嫁接最佳部位;海南地区在平均气温25~30℃、适量降雨的季节是嫁接的最佳时期。
-
关键词
胡椒
种间嫁接
成活率
-
Keywords
black pepper
interspecific grafting
survival rate
-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面包果在海南兴隆的引种调查初报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刚
胡丽松
朱科学
秦晓威
郝朝运
谭乐和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农业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1,共3页
-
基金
中国热科院院本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热带特色植物资源收集与保存"(1630142016014)资助
-
文摘
在海南万宁兴隆地区,对面包果进行了引种调查。结果表明,面包果在兴隆地区生长结果良好,能较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种植4~5年就可首次开花结果,盛产期年株产量可达100kg以上,果实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关键词
面包果
兴隆
引种
-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海南胡椒科新记录种——变叶胡椒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范睿
吴刚
秦晓威
伍宝朵
胡丽松
郝朝运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1-22,共2页
-
基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No.1630142018005)
-
文摘
报道了海南省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Piper L.)植物新记录种变叶胡椒(Piper mutabile C.DC.),并简要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等。
-
关键词
变叶胡椒
胡椒属
海南
乐东
新记录种
-
Keywords
Piper mutabile C.DC.
Piper L.
Hainan
Ledong
new record variety
-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3份胡椒属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 4
-
-
作者
伍宝朵
郝朝运
胡丽松
范睿
邬华松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农业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3-28,共6页
-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No.2011-G13(5)-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本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1630052015049)
-
文摘
以海南蒟、大叶蒟和球穗胡椒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采样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胡椒种质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600 mg/L Ca(NO3)2、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和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ME3培养基抑制海南蒟和球穗胡椒花粉萌发,蔗糖、硼酸和Ca^2+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胡椒花粉萌发率,硼酸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mg/L),300-600 mg/L的Ca^2+浓度对花粉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同时,本研究发现,9:00-10:00或16:30是收集这3种胡椒种质花粉进行杂交试验的较佳时间。
-
关键词
胡椒属
花粉
离体萌发
远源杂交
-
Keywords
Piper
pollen
in vitro germination
distant hybridization
-
分类号
S339.32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木本植物组织培养
被引量:31
- 5
-
-
作者
吉训志
秦晓威
胡丽松
王晓阳
李付鹏
郝朝运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农业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33-40,共8页
-
基金
农业部“一带一路”热带农业资源联合研究专项课题(No.ZYLH2018010114)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319QN315)
物种保护项目—香料饮料圃种质资源安全保存
-
文摘
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方式、关键因素与突出问题3个方面对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的木本植物离体再生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组织培养
再生方式
关键因素
突出问题
-
Keywords
woody plant
tissue culture
regenerative mode
critical factor
affected problem
-
分类号
Q813.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斑兰叶不同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抗氧化酶类关系
- 6
-
-
作者
吉训志
秦晓威
杨艺秋
胡丽松
范睿
郝朝运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农业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60-65,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No.1630142020018)
重要热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利用团队—热带香辛饮料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项目(No.1630142020014)。
-
文摘
为进一步完善建立斑兰叶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斑兰叶的地上茎、嫩叶及老茎上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抗氧化酶类关系,以期为提高斑兰叶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含0.03 mg/L TDZ与0.5 mg/L 6-BA的培养基上,只有侧芽能够诱导出黄绿色愈伤组织。侧芽基部愈伤组织先增殖分化为黄绿色愈伤组织,在添加KT与6-BA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为黄褐色愈伤组织,最终由黄褐色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为芽分化愈伤组织;在只含KT的培养基上,黄绿色愈伤组织培养成褐白色愈伤组织,继续培养为黑褐色愈伤组织,无芽分化;5种愈伤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差不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普遍较低,其中褐白色愈伤组织的CAT活性最低,为91.43 U/g;SOD活性最高,为513.05 U/g;但其无法分化出丛生芽,黄绿色愈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6237.17 U/g),黄褐色愈伤POD活性最低(2144.94 U/g),黄褐色愈伤组织在分化成芽分化愈伤组织后POD活性上升。
-
关键词
斑兰叶
愈伤组织
芽分化
抗氧化酶活性
-
Keywords
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
callus
adventitious bud differentiation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