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砧木状态和嫁接时间对胡椒种间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胡丽松 范睿 +3 位作者 伍宝朵 黄大雄 李志刚 郝朝运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1-15,共5页
为充分利用胡椒野生近缘种抗瘟病种质资源,培育胡椒抗病嫁接苗,以胡椒高抗瘟病的野生近缘种‘黄花胡椒’为砧木,以我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为接穗,采用斜腹接的方法分析了砧木木质化程度、嫁接气候条件、嫁接时间对嫁接苗成活率的... 为充分利用胡椒野生近缘种抗瘟病种质资源,培育胡椒抗病嫁接苗,以胡椒高抗瘟病的野生近缘种‘黄花胡椒’为砧木,以我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为接穗,采用斜腹接的方法分析了砧木木质化程度、嫁接气候条件、嫁接时间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木质化是保证嫁接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砧木的完全木质化主蔓是嫁接最佳部位;海南地区在平均气温25~30℃、适量降雨的季节是嫁接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种间嫁接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果在海南兴隆的引种调查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刚 胡丽松 +3 位作者 朱科学 秦晓威 郝朝运 谭乐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1,共3页
在海南万宁兴隆地区,对面包果进行了引种调查。结果表明,面包果在兴隆地区生长结果良好,能较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种植4~5年就可首次开花结果,盛产期年株产量可达100kg以上,果实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面包果 兴隆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胡椒科新记录种——变叶胡椒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睿 吴刚 +3 位作者 秦晓威 伍宝朵 胡丽松 郝朝运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1-22,共2页
报道了海南省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Piper L.)植物新记录种变叶胡椒(Piper mutabile C.DC.),并简要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等。
关键词 变叶胡椒 胡椒属 海南 乐东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份胡椒属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4
作者 伍宝朵 郝朝运 +2 位作者 胡丽松 范睿 邬华松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3-28,共6页
以海南蒟、大叶蒟和球穗胡椒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采样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胡椒种质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600 mg/L Ca(NO3)2、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300 mg/L Ca... 以海南蒟、大叶蒟和球穗胡椒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采样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胡椒种质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600 mg/L Ca(NO3)2、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和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ME3培养基抑制海南蒟和球穗胡椒花粉萌发,蔗糖、硼酸和Ca^2+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胡椒花粉萌发率,硼酸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mg/L),300-600 mg/L的Ca^2+浓度对花粉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同时,本研究发现,9:00-10:00或16:30是收集这3种胡椒种质花粉进行杂交试验的较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属 花粉 离体萌发 远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 被引量:31
5
作者 吉训志 秦晓威 +3 位作者 胡丽松 王晓阳 李付鹏 郝朝运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33-40,共8页
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方式、关键因素与突出问题3个方面对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的木本植物离体再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组织培养 再生方式 关键因素 突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兰叶不同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抗氧化酶类关系
6
作者 吉训志 秦晓威 +3 位作者 杨艺秋 胡丽松 范睿 郝朝运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60-65,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建立斑兰叶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斑兰叶的地上茎、嫩叶及老茎上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抗氧化酶类关系,以期为提高斑兰叶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含0.03 mg/L TDZ与0.5 mg/L 6-BA的培养基... 为进一步完善建立斑兰叶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斑兰叶的地上茎、嫩叶及老茎上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抗氧化酶类关系,以期为提高斑兰叶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含0.03 mg/L TDZ与0.5 mg/L 6-BA的培养基上,只有侧芽能够诱导出黄绿色愈伤组织。侧芽基部愈伤组织先增殖分化为黄绿色愈伤组织,在添加KT与6-BA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为黄褐色愈伤组织,最终由黄褐色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为芽分化愈伤组织;在只含KT的培养基上,黄绿色愈伤组织培养成褐白色愈伤组织,继续培养为黑褐色愈伤组织,无芽分化;5种愈伤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差不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普遍较低,其中褐白色愈伤组织的CAT活性最低,为91.43 U/g;SOD活性最高,为513.05 U/g;但其无法分化出丛生芽,黄绿色愈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6237.17 U/g),黄褐色愈伤POD活性最低(2144.94 U/g),黄褐色愈伤组织在分化成芽分化愈伤组织后POD活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兰叶 愈伤组织 芽分化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