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水和UV-B辐射对凋落物层下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赵程鹏 解婷婷 +4 位作者 单立山 王海霞 肖路臣 何彩 张斌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4-1902,共9页
为探究凋落物层下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降水变化和UV-B辐射的响应,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凋落物下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水量和UV-B辐射滤减下土壤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 为探究凋落物层下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降水变化和UV-B辐射的响应,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凋落物下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水量和UV-B辐射滤减下土壤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红砂凋落物分解12个月时,降水增加30%下两种辐射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含量,同一降水条件下,UV-B辐射滤减下的SOC和TP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UV-B辐射滤减下,降水增加和减少30%下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自然降水。自然降水下,UV-B辐射滤减显著提高了土壤C∶N,同一降水条件下,自然光照下土壤的N∶P显著高于UV-B辐射滤减。变差分解显示:降水和UV-B辐射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大,降水对土壤氮磷的影响较大。总之,降水增加+UV-B辐射滤减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从而改善了荒漠地区土壤的养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UV-B辐射 凋落物分解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三种典型灌丛植物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霞 解婷婷 +2 位作者 米雪 肖路臣 单立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878,共10页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示了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结果表明: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随分解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各凋落物C和N残留率随分解时间推移为降低趋势,说明C和N养分元素呈释放模式;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表现为加性效应,C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拮抗的非加性效应,N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拮抗和协同的非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加性效应;凋落物混合后,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会导致养分残留率的非加性效应增强。综上,混合凋落物分解中养分变化的混合效应因分解时间而不同,混合凋落物物种丰富度会影响养分元素的混合效应,能改善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干旱荒漠区 非加性效应 拮抗效应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肇瑾 廖富裕 +1 位作者 宋泽洋 肖路臣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2期224-225,共2页
观赏植物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体系,作为专业技术课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十分单一,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偏低,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不理想。因此,... 观赏植物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体系,作为专业技术课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十分单一,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偏低,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不理想。因此,应针对观赏植物学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充分激发学生对观赏植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能力,使其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真正成长为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学 课程教学 改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