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温热阻涂层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冬瑞 唐兴 +3 位作者 肖杰 郭谦 何雯婷 郭洪波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随着航空发动机涡轮前进口燃气温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热障涂层难以有效阻隔高温燃气产生的近红外光波段热辐射,热辐射传热可透过涂层直接加热下层金属基体,损害热端部件服役寿命。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验结果,综述了新型兼顾辐射抑制能力的... 随着航空发动机涡轮前进口燃气温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热障涂层难以有效阻隔高温燃气产生的近红外光波段热辐射,热辐射传热可透过涂层直接加热下层金属基体,损害热端部件服役寿命。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验结果,综述了新型兼顾辐射抑制能力的热障涂层材料设计和结构设计,对比了传统热障涂层的近红外光学特性,深入探讨了目前用来提高涂层抑制辐射传热能力的方法。重点针对传统热障涂层YSZ在短波红外波段不能有效阻隔红外辐射热传播的问题,对提高涂层的红外反射率或红外吸收率这两类降低热障涂层红外透过率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涂层红外反射率和吸收率的调控手段、影响因素、内在机理及优缺点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指出新型辐射抑制涂层在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及高性能计算辅助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热阻涂层 辐射抑制 红外吸收 红外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生物聚合物改良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欧阳淼 张红日 +3 位作者 邓人睿 王桂尧 肖杰 赵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采用既可抑制膨胀土裂隙扩展,又不影响坡面植被生长的黄原胶生物聚合物对膨胀土进行改良,是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新思路。对黄原胶改良膨胀土开展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CAS)对裂隙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了黄... 采用既可抑制膨胀土裂隙扩展,又不影响坡面植被生长的黄原胶生物聚合物对膨胀土进行改良,是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新思路。对黄原胶改良膨胀土开展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CAS)对裂隙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了黄原胶掺量对膨胀土裂隙形态特征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了改良前后膨胀土的微观结构与矿物成分的变化,结合膨胀率试验结果探讨了黄原胶对膨胀土的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膨胀土的保水性和抗裂性,试样的平均失水速率和裂隙率均随着掺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黄原胶能够降低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的影响,将裂隙宽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增湿过程中易闭合;黄原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抑制膨胀土开裂,一方面通过成键和胶结作用与土颗粒形成“桥联”结构,整体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填充和成膜作用阻隔水分与土颗粒接触,减小黏土矿物的水化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原胶生物聚合物 干湿循环 裂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叶片形态性状分析
3
作者 刘佳明 彭薇 +2 位作者 许丽颖 刘斗南 肖杰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39-43,46,共6页
以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厚度、比叶面积、气孔密度、叶组织密度等叶片性状进行分析,探究这17种草本植物叶片形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中的叶厚度、气孔密度、叶脉密度、叶组织密度... 以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厚度、比叶面积、气孔密度、叶组织密度等叶片性状进行分析,探究这17种草本植物叶片形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中的叶厚度、气孔密度、叶脉密度、叶组织密度最大的植物种均为斑叶堇菜,比叶面积最大的植物种为野大豆;与多年生植物相比,1年生植物的叶片比叶面积和气孔密度普遍比多年生植物的要高,而叶厚度、叶脉密度和叶组织密度则低于多年生草本植物;17个物种间叶片的各个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体现了植物以不同的功能性状适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岩台地 草本植物 叶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地区福禄考扦插繁殖试验
4
作者 陈萱 肖杰 赵凌泉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为丰富齐齐哈尔地区露地越冬花卉种类,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对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优质宿根福禄考植株进行引种栽培优选试验。结果表明:“浅粉”宿根福禄考综合生长情况最好,基质配比中河沙的占比应在50%以上,但不低于30%;在河沙不足的... 为丰富齐齐哈尔地区露地越冬花卉种类,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对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优质宿根福禄考植株进行引种栽培优选试验。结果表明:“浅粉”宿根福禄考综合生长情况最好,基质配比中河沙的占比应在50%以上,但不低于30%;在河沙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珍珠岩填充也能满足福禄考扦插的生根环境需求。插穗在质量分数为300×10^(-6)的激素处理下,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总结并提出了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和不同扦插基质环境下的栽培技术,为福禄考在齐齐哈尔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禄考 扦插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幼犬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孙攀峰 肖杰 陈海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Compound Probiotics,CP)对幼犬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10周龄体重相近的泰迪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各组幼犬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0.5、1.0、1.5 g/d的复合益生菌干粉...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Compound Probiotics,CP)对幼犬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10周龄体重相近的泰迪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各组幼犬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0.5、1.0、1.5 g/d的复合益生菌干粉,并记为CP 0组、CP 0.5组、CP 1.0组、CP 1.5组,试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1)与CP0组相比,CP 1.0组幼犬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5.00%、12.55%(P<0.05),CP 0.5组、CP 1.0组、CP 1.5组幼犬的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CP 1.0组、CP 1.5组幼犬的腹泻率显著低于CP 0.5组(P<0.05)。(2)与CP0组相比,CP 1.0组幼犬血清中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CP 1.5组幼犬血清中IgA、IgG、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3)与CP0组相比,CP 1.5组幼犬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CP 1.0组、CP 1.5组幼犬血清中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础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促进幼犬生长发育,降低腹泻率,改善血清免疫指标,当复合益生菌的添加水平为1.0 g/d时,幼犬的生长性能最佳;当复合益生菌的添加水平为1.5 g/d时,幼犬的血清免疫指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幼犬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膨胀土三维裂隙扩展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日 杨济铭 +4 位作者 徐永福 肖杰 韩仲 汪磊 林宇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9-323,共15页
为探究膨胀土三维裂隙动态扩展特性及机制,搭建恒温恒湿环境箱,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4、8、16mm厚度下矩形和圆形膨胀土裂隙图像,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重建裂隙三维形态,量化裂隙扩展机制和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三维裂隙动态拓展特... 为探究膨胀土三维裂隙动态扩展特性及机制,搭建恒温恒湿环境箱,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4、8、16mm厚度下矩形和圆形膨胀土裂隙图像,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重建裂隙三维形态,量化裂隙扩展机制和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三维裂隙动态拓展特征方面,土体开裂时存在时空各异的收缩中心,收缩中心的数量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减少,收缩中心数量越多,裂隙网络形态越复杂;收缩中心运动形式呈纵向沉降,沉降量与裂隙土块含水率相关;裂隙土块周围颗粒运动矢量呈碗状朝收缩中心运动。各收缩中心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土体收缩时产生剪切应力,部分裂隙发育方向发生偏转,导致裂隙网络衔接呈多样性。膨胀土开裂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裂隙土块的翘曲,裂隙土块翘曲形成及运动机制如下:裂隙土块发育形成后,土块整体呈现“外干内湿”湿度差,随之产生的剖面基质吸力差引起了垂直方向收缩变形梯度,进而产生驱动裂隙土块上凹的曲卷力矩并朝着收缩中心聚拢,促使土块翘曲形成。该试验和分析结果可以为膨胀土裂隙发育规律认知、分析和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三维动态拓展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干燥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条件下金属颗粒对气液两相流动与混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余波 邓晰文 +1 位作者 雷基林 肖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活塞腔的换热性能,通过加入金属颗粒来提升振荡状态下的两相混合程度。采用振荡流动试验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金属颗粒在振荡状态下的运动学特性和两相振荡流动特性,进一步讨论转速、充液率对金属颗粒运动...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活塞腔的换热性能,通过加入金属颗粒来提升振荡状态下的两相混合程度。采用振荡流动试验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金属颗粒在振荡状态下的运动学特性和两相振荡流动特性,进一步讨论转速、充液率对金属颗粒运动和最大气泡直径和混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是影响气液两相流振荡流动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转速的增加,金属颗粒到达方腔上壁面时间缩短,瞬时速度增大,相对于270 r/min,330 r/min冲击上壁面的平均速度变化率增加133%,冲击壁面的强度增加。相对于25%充液率,75%充液率的金属颗粒冲击上壁面的最大瞬时速度降低68%,充液率过高,降低颗粒冲击上壁面强度。50%充液率左右和高转速条件下,颗粒冲击壁面强度降低,但气液两相流混合程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内冷油腔 气液两相流 可视化 金属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雷达吸波涂层研究进展
8
作者 高雨毅 李千慧 +3 位作者 韩擎之 肖杰 何雯婷 郭洪波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2,共16页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探测和制导技术迅猛发展。在众多探测信号中,雷达探测占比高达60%,因此武器装备雷达隐身能力尤其重要。随着新一代装备性能的提升,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不断升高,对高温雷达吸波涂层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在高温服役...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探测和制导技术迅猛发展。在众多探测信号中,雷达探测占比高达60%,因此武器装备雷达隐身能力尤其重要。随着新一代装备性能的提升,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不断升高,对高温雷达吸波涂层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在高温服役环境下,部分雷达吸波材料存在氧化、居里温度低而失去吸波性能的问题。高温雷达吸波材料主要依靠介电损耗和电导损耗机制实现对电磁波的损耗吸收。基于此,综述了以碳化物、硼化物、氧化物、金属材料、MAX相材料为吸波剂的高温雷达吸波涂层研究情况,分析了各材料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其中氧化物吸波剂高温稳定性好,易于制备,成本低,其吸波性能可通过掺杂改性调控,是面向未来更加严苛服役环境下更具应用潜力的吸波材料。此外,还从梯度结构和超材料设计2个角度分析了涂层结构设计在拓宽涂层吸波频带,降低涂层厚度方面的作用。结合当前研究进展提出了新材料研发、新结构设计和与材料结构相适应的制备工艺研究是未来高温雷达吸波涂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吸波 高温涂层 吸波机制 结构设计 吸波剂 高温隐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地区“龙江红莲”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美妍 肖杰 赵凌全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3期64-66,80,共4页
为丰富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填补该地区荷花品种的空白,在对气候特点比较的基础上,引进“龙江红莲”品种,对其进行多种栽培技术的应用比较试验,观测其物候期和适应性,总结提出适合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栽培技术,为荷花在黑龙江省... 为丰富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填补该地区荷花品种的空白,在对气候特点比较的基础上,引进“龙江红莲”品种,对其进行多种栽培技术的应用比较试验,观测其物候期和适应性,总结提出适合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栽培技术,为荷花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红莲 引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钼对雏鸡肾脏的病理损伤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肖杰 崔恒敏 +5 位作者 杨帆 彭西 崔伟 程安春 陈涛 柏才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98-1604,共7页
300只1日龄Avian肉鸡健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Mo13mg·kg-1)和高钼日粮(Mo500mg·kg-1,高钼Ⅰ组;Mo1000mg·kg-1,高钼Ⅱ组;Mo1500mg·kg-1,高钼Ⅲ组)42d,研究高钼致雏鸡肾脏的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高钼组... 300只1日龄Avian肉鸡健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Mo13mg·kg-1)和高钼日粮(Mo500mg·kg-1,高钼Ⅰ组;Mo1000mg·kg-1,高钼Ⅱ组;Mo1500mg·kg-1,高钼Ⅲ组)42d,研究高钼致雏鸡肾脏的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高钼组雏鸡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超微结构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空泡化或体积缩小,基质电子密度增加,核膜扩张,微绒毛出现髓鞘样结构;高钼Ⅱ、Ⅲ组雏鸡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上述相应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与肾脏的一致,同时,高钼Ⅱ、Ⅲ组血清肌酐和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日粮钼含量1000mg·kg-1及以上可引起肾脏的病理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中毒 肾脏 病理学 抗氧化功能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钼对雏鸡肝脏和脾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肖杰 杨帆 +5 位作者 崔恒敏 彭西 崔伟 程安春 陈涛 柏才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83-890,共8页
本文旨在观察日粮高钼(Mo)对雏鸡肝脏和脾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Avian肉鸡健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Mo 13 mg.kg-1)和高钼日粮(Mo 500 mg.kg-1,高钼Ⅰ组;Mo 1 000 mg.kg-1,高钼Ⅱ组;Mo 1 500 mg.kg-1,高钼Ⅲ组)42 d... 本文旨在观察日粮高钼(Mo)对雏鸡肝脏和脾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Avian肉鸡健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Mo 13 mg.kg-1)和高钼日粮(Mo 500 mg.kg-1,高钼Ⅰ组;Mo 1 000 mg.kg-1,高钼Ⅱ组;Mo 1 500 mg.kg-1,高钼Ⅲ组)42 d。与对照组比较,高钼Ⅱ组、Ⅲ组雏鸡肝脏和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相应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与肝脏和脾脏中的一致。病理形态学观察,高钼组雏鸡肝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流式细胞仪测定,高钼Ⅱ、Ⅲ组雏鸡脾脏细胞G0/G1期显著升高(P<0.01),S期、G2+M期和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日粮钼含量1 000 mg.kg-1及其以上可引起肝脏和脾脏抗氧化功能降低,脾脏细胞增殖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钼 肝脏 脾脏 抗氧化功能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综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杰 林柏梁 +2 位作者 王家喜 刘畅 李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6,共9页
在给定技术站的技术参数、车流量和车流径路的条件下,建立单组列车编组计划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合并式分组列车和衔接式分组列车的车小时消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站总车小时消耗为目标,引入阶跃函数设置开行分组列车的条件... 在给定技术站的技术参数、车流量和车流径路的条件下,建立单组列车编组计划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合并式分组列车和衔接式分组列车的车小时消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站总车小时消耗为目标,引入阶跃函数设置开行分组列车的条件,建立包括单组列车和分组列车的编组计划综合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采用遍历算法求解技术站编组计划综合优化模型,得到总车小时消耗更少的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通过实例计算证明,采用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得单组列车和分组列车相结合的技术站列车综合编组计划,且相比仅开行单组列车的编组计划,综合编组计划能有效降低技术站的总车小时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站 列车编组计划 分组列车 单组列车 车小时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赤霉素解除大蒜蒜种休眠的效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肖杰 艾辛 +3 位作者 梁成亮 蔡珍艳 魏兴敏 陈小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6,共4页
为了解低温和赤霉素对大蒜蒜种休眠的解除效应,以玉林大蒜和成都大蒜为试材,研究了用赤霉素100,150,200,250 mg/L分别进行1,2,3,4,5,6,7 d的处理;在5,10,15,20,25℃条件下分别处理10,15,20,25,30,35 d;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玉林大蒜,用2... 为了解低温和赤霉素对大蒜蒜种休眠的解除效应,以玉林大蒜和成都大蒜为试材,研究了用赤霉素100,150,200,250 mg/L分别进行1,2,3,4,5,6,7 d的处理;在5,10,15,20,25℃条件下分别处理10,15,20,25,30,35 d;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玉林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成都大蒜,在5,10,15,20,25℃下处理5,10,15,20,25 d对大蒜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温下对玉林大蒜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可达45%;对成都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为27.33%,常温下用赤霉素处理时间过长,烂种严重.2)对玉林大蒜10℃处理35 d,出苗率45.33%;成都大蒜15℃处理35 d出苗率12.67%.3)对玉林大蒜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在15℃条件下处理10 d,出苗率88.33%;对成都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在20℃条件下处理15 d,出苗率9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赤霉素 低温 打破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肖杰 艾辛 +2 位作者 邓稳桥 虢利钢 沈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 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 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 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 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荚长、果柄长、荚横径、种子数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开花节位与分枝数、节间长呈负相关,花序数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荚长与荚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花序数(1~10节)、节间长、荚长、荚横径、第一开花节位、种子数、果柄长和分枝数(10节以下)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63.03%,50.00%,42.34%,35.30%,34.00%和2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经济性状 遗传效应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杰 艾辛 +2 位作者 何长征 杨亚 李志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1-342,共2页
为打破大蒜蒜种休眠,以提前播种,及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低温和常温下清水或赤霉素溶液浸泡蒜种,研究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赤霉素加低温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经低温处理的蒜种在田间都表现出分蘖现象;赤霉素以150mg/... 为打破大蒜蒜种休眠,以提前播种,及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低温和常温下清水或赤霉素溶液浸泡蒜种,研究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赤霉素加低温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经低温处理的蒜种在田间都表现出分蘖现象;赤霉素以150mg/L效果较好,用清水浸种虽然对打破休眠有一定作用,但是烂种严重;单一因素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如两因素结合处理.赤霉素加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迟熟品种能增强打破休眠的效果,对早熟品种则减弱打破休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打破休眠 方法 蒜种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与硫酸腐蚀混凝土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杰 屈文俊 +1 位作者 朱鹏 田敬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13-2620,共8页
为了研究酸腐蚀作用对桩-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多功能界面剪切仪,进行了砂土与被硫酸加速腐蚀0、31、93、154 d的混凝土板之间接触面剪切试验,量测了不同腐蚀时间的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的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酸腐蚀作用对桩-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多功能界面剪切仪,进行了砂土与被硫酸加速腐蚀0、31、93、154 d的混凝土板之间接触面剪切试验,量测了不同腐蚀时间的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的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砂土与硫酸腐蚀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符合双曲线模型,接触面剪切破坏符合摩尔-库仑准则。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接触面黏聚力减小,摩擦角、剪切强度以及达到峰值剪切应力所需的剪切位移增大,接触面的破坏趋向于土体自身剪切破坏。取未腐蚀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达到峰值剪应力时的剪切位移为基准,对该位移对应的不同腐蚀时间下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的剪切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腐蚀5个月后的剪切应力要小于未腐蚀时的剪切应力。按双曲线模型对试验测得的接触面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进行了拟合,获得了该模型中的参数,为进一步进行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腐蚀 土与混凝土接触面 剪切试验 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法同时脱除虫草粗多糖中色素与蛋白质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杰 姚凌云 +3 位作者 孙健 王晓东 袁晓凡 赵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6-239,243,共5页
引入综合吸附效应指数反映树脂的脱色、脱蛋白以及多糖保留能力,并以该效应指数评价了8种树脂对虫草粗多糖的脱色、脱蛋白效果。结果表明,D113树脂具有理想的脱色、脱蛋白效果。在优化的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下,D113脱色率可达79.5%±1.... 引入综合吸附效应指数反映树脂的脱色、脱蛋白以及多糖保留能力,并以该效应指数评价了8种树脂对虫草粗多糖的脱色、脱蛋白效果。结果表明,D113树脂具有理想的脱色、脱蛋白效果。在优化的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下,D113脱色率可达79.5%±1.7%,脱蛋白率达82.2%±1.7%,多糖保留率达75.0%±1.8%。对D113树脂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流速为1.5BV/h,树脂床径高比为1∶15,树脂处理量为8.4mg/mL时,D113脱色率为85.1%±1.9%,脱蛋白率为85.0%±2.0%,多糖保留率为80.2%±2.2%。50%乙醇盐酸溶液以12BV/h流速洗脱1h后,树脂再生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粗多糖 树脂 脱色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单宁和纤维素酶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杰 孙攀峰 +1 位作者 李鹏伟 朱金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36,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单宁和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养分利用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育肥公湖羊60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单宁、0.1%纤维素酶、0.1%单宁+0.1% 纤维素酶,处理90 d... 本研究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单宁和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养分利用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育肥公湖羊60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单宁、0.1%纤维素酶、0.1%单宁+0.1% 纤维素酶,处理90 d.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湖羊平均日增重(ADG)分别增加25.3%、22.6%,料肉比(FCR)分别降低18.6%、17.9%(P<0.05).试验1、2、3组湖羊平均末重及试验1组湖羊ADG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试验2、3组湖羊对饲粮中粗纤维(CF)的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9.5%、8.9%(P<0.05),试验1组湖羊饲喂单宁后对粗蛋白质(CP)的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3.4%(P>0.05),对CF的消化率降低3.8%(P>0.05).试验1、2、3组湖羊空肠隐窝深度(CD)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0.3%、9.9%、9.5%(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分别提高13.7%、16.5%、14.4%(P<0.05).试验2、3组回肠V/C分别提高8.3%、12.2%(P<0.05),试验3组回肠V/C较试验1组提高10.3%(P<0.05).试验3组回肠形态指标较试验1、2组有一定改善,但未达显著水平.这表明单宁和纤维素酶同时添加能显著改善湖羊生长、养分利用及肠道发育,且饲喂效果优于两者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纤维素酶 湖羊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硫酸腐蚀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表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杰 屈文俊 朱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4,154,共6页
进行了混凝土的试验室硫酸加速腐蚀试验,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6个不同腐蚀时间的混凝土表面形貌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每个试件表面上大量测点的三维坐标,采用立方体覆盖法编程计算了混凝土腐蚀表面的分形维数,并得到了分形维数与腐... 进行了混凝土的试验室硫酸加速腐蚀试验,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6个不同腐蚀时间的混凝土表面形貌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每个试件表面上大量测点的三维坐标,采用立方体覆盖法编程计算了混凝土腐蚀表面的分形维数,并得到了分形维数与腐蚀时间、质量损失百分率、腐蚀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硫酸腐蚀后,其表面形貌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可以作为混凝土硫酸腐蚀程度的一种评价指标,分形维数D与腐蚀时间t呈正相关,能用幂函数模型表示为D=1.954×t0.0228。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百分率ω和腐蚀深度h与其腐蚀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D呈正相关,能分别用幂函数模型表示为ω=5.932×10-19×D57.333,h=5.045×10-20×D58.634,且可以用分形维数D通过这两个模型推断质量损失百分率ω和腐蚀深度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立方体覆盖法 硫酸 混凝土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温材料G115钢锻造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20
作者 廖青 王琨 +3 位作者 闫松 贺晨 肖杰 王淑婧 《东方汽轮机》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文章以材料G115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G115开展锻造及性能热处理工艺摸索,获得符合使用标准要求性能的原材料,掌握性能热处理工艺参数,最终获得用于指导后续产品的锻造及热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关键词 锻造 性能热处理 回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