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期和种植密度对甘蔗良繁种茎农艺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吴凯朝 黄诚梅 +7 位作者 徐林 翁梦苓 邓智年 庞天 李茂 黄海 陶思兴 周锋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对‘桂糖44号’良繁种茎农艺性状的影响特点,为甘蔗良种高效繁育生产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以植期(A)为主区,种植密度(B)为副区,开展3个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二... 【目的】明确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对‘桂糖44号’良繁种茎农艺性状的影响特点,为甘蔗良种高效繁育生产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以植期(A)为主区,种植密度(B)为副区,开展3个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植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新植和第一年宿根良繁种茎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植期与‘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分蘖苗数和分蘖率关系密切,A3植期获得最大平均单株分蘖苗数,均在14苗/株以上;植期和种植密度对‘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的株高、茎径、成茎及有效芽有显著的影响,A1B1的株高、茎径、成茎率最大,A3B1获得最大单株蔗茎数,A3B3获得最大单位面积有效茎数,A1B2获得最大单位面积总有效芽数;在宿根蔗表现上,A3B2获得最大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总有效芽数;植期对‘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新植蔗的种茎发芽率影响显著,A3植期的种茎发芽率最大,均在98%以上,但对宿根蔗种茎发芽率影响不大。【结论】‘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在桂中蔗区良繁基地的种植期为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为适宜,种植密度以1.65万株/hm^(2)左右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植密度 植期 脱毒组培苗 桂糖4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健康组培苗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为中 范业赓 +2 位作者 刘红坚 翁梦苓 许树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0-32,共3页
为了研究甘蔗健康种苗后代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以ROC22和桂糖35号脱毒健康种苗第1代种茎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甘蔗健康第2至第3代新植及其宿根蔗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与其供体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ROC22和桂糖35... 为了研究甘蔗健康种苗后代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以ROC22和桂糖35号脱毒健康种苗第1代种茎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甘蔗健康第2至第3代新植及其宿根蔗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与其供体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ROC22和桂糖35号脱毒处理的分蘖率、发株率和每667 m2有效茎数均高于对照;但参试品种脱毒处理的茎径均小于对照,桂糖35号脱毒处理的茎径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个参试品种脱毒处理的每667 m2有效茎数、株高和每667 m2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ROC22和桂糖35号茎尖脱毒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并不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健康种苗 农艺性状 田间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处理对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淼 方锋学 +5 位作者 何为中 刘红坚 游建华 李松 翁梦苓 韦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833-8835,共3页
[目的]探讨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条件,以期为其瓶外生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处于增殖培养阶段的甘蔗(新台糖22号)无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的外源激素及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该试管苗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条件,以期为其瓶外生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处于增殖培养阶段的甘蔗(新台糖22号)无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的外源激素及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该试管苗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新台糖22号无根试管苗基部节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其移栽存活率,可达到对照组的2.2倍以上,其中以1.5 mg/L赤霉素处理组试管苗的存活率最高,达到83.33%。移栽前用生根粉或萘乙酸浸泡新台糖22号试管苗基部,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及其以后的植株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甘蔗 试管苗 瓶外生根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为中 刘红坚 +6 位作者 李松 汪淼 翁梦苓 王天算 韦明珠 苏树权 余坤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191-14194,共4页
[目的]优化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甘蔗无根试管苗瓶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比较瓶内和瓶外生根试管苗的成活率及株高差异。[结果]高肥力基质(如商品基质)处理的无根试管苗成活率... [目的]优化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甘蔗无根试管苗瓶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比较瓶内和瓶外生根试管苗的成活率及株高差异。[结果]高肥力基质(如商品基质)处理的无根试管苗成活率低,但成活植株生长快,植株高,而低肥力基质(如新鲜河沙)更有利于无根试管苗生根成活,但植株生长慢;利用遮阳网和盖膜等措施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可使试管苗的生长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环境条件;另外,瓶内生根试管苗的成活率和株高均显著高于瓶外生根试管苗。[结论]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的研究成功有利于简化传统甘蔗试管苗生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甘蔗健康种苗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无根试管苗 瓶外生根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宿根甘蔗黄化病现状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罗霆 吴建明 +9 位作者 邓宇驰 翁梦苓 梁宏卫 范业赓 周慧文 丘立杭 陈荣发 闫海锋 黄诗伟 周忠凤 《甘蔗糖业》 2021年第1期68-73,共6页
甘蔗宿根黄化病是近10余年发现的一种无病原菌感染的生理性病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逐渐成为影响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见广西发生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对其病因存在多种解释,但... 甘蔗宿根黄化病是近10余年发现的一种无病原菌感染的生理性病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逐渐成为影响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见广西发生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对其病因存在多种解释,但尚未明确,也未找到高效的复绿措施解决生产上日益严重的黄化病情。本研究开展了广西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现状调查,对发病点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连作和轮作情况及病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早日实现甘蔗宿根黄化病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宿根黄化病 土壤性质 病因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荣发 范业赓 +7 位作者 丘立杭 周慧文 黄杏 周忠凤 闫海锋 翁梦苓 李杨瑞 吴建明 《甘蔗糖业》 2021年第5期23-29,共7页
为明确无人机喷施自主研发的新型增产增糖剂对甘蔗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6个试验点开展试验,以当前广西主栽品种桂糖42号和柳城05-136为试验材料,设置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为处理组(T)、清水喷施为对照组(CK... 为明确无人机喷施自主研发的新型增产增糖剂对甘蔗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6个试验点开展试验,以当前广西主栽品种桂糖42号和柳城05-136为试验材料,设置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为处理组(T)、清水喷施为对照组(CK)。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增产增糖剂后甘蔗株高、单茎重、产量和节间数较对照分别提高8.32%、8.76%、11.99%和3.25%;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后甘蔗糖分、蔗汁重力纯度比对照分别高了0.78、2.57个百分点(绝对值),蔗汁还原糖分比对照低了0.1个百分点。无人机喷施增产增糖剂后能显著提高甘蔗株高、产量和糖分,降低蔗汁还原糖分和提高蔗汁重力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增产增糖剂 产量性状 甘蔗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组培苗光合自养生根特性
7
作者 刘丽敏 刘红坚 +3 位作者 何为中 翁梦苓 高轶静 黄永才 《甘蔗糖业》 2024年第6期7-13,共7页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加速甘蔗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技术,组培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可以减少生根步骤,缩短生根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各个品种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了解不同品种的生根特性,进一步探讨其生根差异的原因,本...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加速甘蔗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技术,组培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可以减少生根步骤,缩短生根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各个品种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了解不同品种的生根特性,进一步探讨其生根差异的原因,本文以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45号、新台糖22号无根组培苗为材料,喷施生根液后进行光合自养生根,通过调查组培苗的生根率、死苗率、存活率及生长状况指标,比较品种之间的生根差异。各试验数据的结果表明:参试6个品种之中,桂糖29号和桂糖44号生根早,抗逆性强,存活率达90%以上,属于易生根品种;桂糖45号、新台糖22号和桂糖42号生根时间稍迟,抗逆性中等,存活率在70%左右,属于中等易生根品种;桂糖28号生根迟,死苗率高,存活率仅有9.6%,为难生根品种。这些不同生根特性的品种为进一步研究光合自养生根机理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组培苗 光合自养生根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GA_3)处理对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为中 汪淼 +5 位作者 刘红坚 陈引芝 李松 翁梦苓 游建华 韦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59-2060,共2页
[目的]简化甘蔗试管苗的培养程序。[方法]用添加不同浓度赤霉素的MS培养基培养ROC22甘蔗试管苗,测定试管苗株高、节数量、移栽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赤霉素处理对试管苗的株高、节数量、移栽存活率和生根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试管苗的株... [目的]简化甘蔗试管苗的培养程序。[方法]用添加不同浓度赤霉素的MS培养基培养ROC22甘蔗试管苗,测定试管苗株高、节数量、移栽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赤霉素处理对试管苗的株高、节数量、移栽存活率和生根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试管苗的株高、节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以赤霉素处理浓度1~3 mg/L为最好。[结论]赤霉素能显著地促进ROC22试管苗的瓶外生根率和存活率,因此甘蔗试管苗可以实现生根与驯化移栽一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试管苗 赤霉素 瓶外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浸种对甘蔗分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范业赓 陈荣发 +6 位作者 周慧文 闫海锋 翁梦苓 丘立杭 黄杏 周忠凤 吴建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6-22,共7页
【目的】通过浸种处理试验,筛选促进甘蔗分蘖提早发生、分蘖成茎率高的烯效唑适宜浓度,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产量。【方法】试验采用桂糖42号的常规蔗种,设0(CK)、20、40、60 mg/L烯效唑4个浓度处理,浸种处理2 h。【结果】20、40... 【目的】通过浸种处理试验,筛选促进甘蔗分蘖提早发生、分蘖成茎率高的烯效唑适宜浓度,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产量。【方法】试验采用桂糖42号的常规蔗种,设0(CK)、20、40、60 mg/L烯效唑4个浓度处理,浸种处理2 h。【结果】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新植蔗SPAD值分别比CK增加20.5%、21.1%、27.2%,差异极显著,分蘖率分别比CK增加48.96%、119.74%和169.90%,差异极显著;4个处理中,以2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有效茎数和产量最高,其中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59640条/hm^2和102.22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32%和8.48%,宿根蔗的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72894条/hm^2和105.56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2.45%和16.05%。新植和宿根蔗的蔗糖分并不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用20 mg/L烯效唑浸种,可有效提高新植蔗苗期+1叶的SPAD值,可提高新植蔗的分蘖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提高宿根蔗的发株率和产量,说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浸种 分蘖率 发株率 有效茎数 产量 甘蔗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