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罗泽涌 陈建 +5 位作者 方晶晶 牛坡 郑延莉 王炎林 王磊 张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我国超过60%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然而目前我国丘陵山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茶园的耕作主要以人工进行的浅耕除草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茶园出现了微耕机的应用;茶园的植保主要以人工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为主,并结合一... 我国超过60%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然而目前我国丘陵山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茶园的耕作主要以人工进行的浅耕除草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茶园出现了微耕机的应用;茶园的植保主要以人工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为主,并结合一些新型的物理防治手段;茶叶的采摘以手工为主,在大规模茶园出现了一些大宗茶鲜叶或原料芽叶较粗大的乌龙茶的机械化采摘,而对于名优茶尤其是高档名优茶的采摘则完全依赖手工。为此,通过对我国丘陵山区茶园耕作、植保和茶叶采摘这3个环节的机械化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目前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在茶园、作业机械、农机农艺融合、茶机共同使用和茶农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快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进程的思路,旨在为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茶叶采摘 植保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耕机振动特性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方晶晶 陈建 +4 位作者 牛坡 王卓 罗泽涌 郑延莉 王炎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20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微耕机-土壤'系统数学建模结合MatLab仿真的方法,研究微耕机的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五自由度微耕机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系统关键振动部件(发动机、机架、变速箱及刀辊)处振... 提出了一种'微耕机-土壤'系统数学建模结合MatLab仿真的方法,研究微耕机的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五自由度微耕机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系统关键振动部件(发动机、机架、变速箱及刀辊)处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时域变化曲线,其均方根值分别为5.316、7.125、5.564、5.264m/s^2。在发动机全油门作业工况下,测试微耕机机架和变速箱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得到了信号的时域变化曲线,其均方根值分别为7.33m/s^2和4.93m/s^2。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误差较小,分别为2.8%和12.9%;'微耕机-土壤'系统数学建模比较准确合理,数学建模结合MatLab仿真方法研究微耕机振动特性的方法可行,为同类产品的设计及减振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耕机 振动 数学建模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果园开沟刀具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延莉 陈建 +6 位作者 王攀 王炎林 方晶晶 罗泽涌 胡陈君 王卓 牛坡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0-165,共6页
为探究自主研制的果园立式单轴开沟机刀片数量对开沟质量及功耗的影响及刀片在作业过程中受力最大的部位,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了4刀片刀具开沟过程的仿真模型,并运用转速—扭矩测量平台获得了开沟过程中刀具的真实功耗,得出仿真模型的误差... 为探究自主研制的果园立式单轴开沟机刀片数量对开沟质量及功耗的影响及刀片在作业过程中受力最大的部位,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了4刀片刀具开沟过程的仿真模型,并运用转速—扭矩测量平台获得了开沟过程中刀具的真实功耗,得出仿真模型的误差为9.3%,从而验证了离散元法对刀具开沟过程进行模拟的可行性。运用该仿真模型分别对刀片数目为3和5的刀具开沟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刀片数目为3时刀具的功耗最小,刀片数目为4为时开沟效果最好。通过分析4刀片刀具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得知其在工作开始时功耗波动较大,底端刃口处始终受到较大力的作用,因而应对其进行耐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开沟刀具 离散元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微耕机锂电池组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勉 陈建 +5 位作者 王卓 王磊 罗泽涌 方晶晶 郑延莉 王炎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4,35,共7页
以单体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作为能量源的电动微耕机,其续航、寿命及安全性与电池组工作时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紧密相关。为此,对一款新研发的耕深可达10cm的电动微耕机的电池组建立了仿真模型,并以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作为电池... 以单体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作为能量源的电动微耕机,其续航、寿命及安全性与电池组工作时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紧密相关。为此,对一款新研发的耕深可达10cm的电动微耕机的电池组建立了仿真模型,并以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作为电池组热特性的评估参数,仿真分析了放电倍率、电池间隙及环境温度对电池组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得耕作时的放电电流,并以此电流值仿真分析了电池组的热特性。结果表明:放电倍率及环境温度对电动微耕机电池组的热特性影响较大,电池间隙对电动微耕机电池组的热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环境温度为35℃时,以实际耕作电流值放电1 700s,电池组最高温度为54.615℃,最大温差为9.741℃,远超锂电池适宜工作的温度上限40℃及温差上限5℃。因此,必须对电池组做出调整。该研究可为电动微耕机电池组热特性的分析及散热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微耕机 电池组 热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