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复杂天然气管网仿真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林杰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6期58-64,共7页
川西天然气管网系统庞大,管网运行复杂,一方面气田采用滚动开发模式,需要不断优化管网系统以适应新的集输需求,另一方面管网的运行调度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利用TGNET软件建立川西管网仿真模型,通过对约束条件、管道步长等关键参数的设定... 川西天然气管网系统庞大,管网运行复杂,一方面气田采用滚动开发模式,需要不断优化管网系统以适应新的集输需求,另一方面管网的运行调度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利用TGNET软件建立川西管网仿真模型,通过对约束条件、管道步长等关键参数的设定,并修正各站点压力的误差在5%范围内,保证了模型的快速收敛和准确性;以管线流速不超过经济流速8~10m/s、管线运行压力不超过最高安全运行压力3.64MPa等为评价标准开展管网适应性分析,明确管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对多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考虑投资最少、管网回压最低、管网运行最高效等因素,优选构建“双环网”集输管网以及新建外输管线优化方案,确保新建产能的有效释放。为保证用户的供气量和供气压力,利用仿真模拟调整增压机运行制度。管线停输,模拟调度方案的实施可能性,为现场运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实际案例证明该项技术可指导川西复杂管网优化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模拟 动态模拟 规划 调峰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NET软件在川西管网运行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林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第5期54-56,83,共3页
随着管网系统的复杂化和大型调峰、增压设备的增多,利用TGNET软件开展川西天然气管网系统运行调度工作的研究,通过建立川西气区管网模型开展仿真模拟计算,分别利用稳态模拟技术优选增压机组运行调度方案以及利用动态模拟技术制定应急调... 随着管网系统的复杂化和大型调峰、增压设备的增多,利用TGNET软件开展川西天然气管网系统运行调度工作的研究,通过建立川西气区管网模型开展仿真模拟计算,分别利用稳态模拟技术优选增压机组运行调度方案以及利用动态模拟技术制定应急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若运行工况随时间参数发生变化且方案的实施也涉及时间参数,选择动态模拟更能准确地为方案决策提供技术依据;反之则选择稳态模拟运行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西 天然气管网 TGNET软件 增压机运行调度 应急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急诊PCI的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罗林杰 王朝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3,共2页
110例起病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按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支架分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A组,50例)和金属裸支架组(B组,60例)。结果两组PC I术均获得成功;A组无1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B... 110例起病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按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支架分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A组,50例)和金属裸支架组(B组,60例)。结果两组PC I术均获得成功;A组无1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B组1例发生急性血栓形成。提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AM I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江气田地面高效集输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付先惠 姚麟昱 +2 位作者 王全 罗林杰 王孝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5-223,共9页
针对中江气田滚动开发、快速上产导致管网压力高、低压低产井生产困难、同井场井间干扰制约低压井产能释放等问题,开展了针对管网、站场、气井的3项地面高效集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首先,基于现有管网开展多方案结构优化模拟,建立了8... 针对中江气田滚动开发、快速上产导致管网压力高、低压低产井生产困难、同井场井间干扰制约低压井产能释放等问题,开展了针对管网、站场、气井的3项地面高效集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首先,基于现有管网开展多方案结构优化模拟,建立了8字型“枝状+环状”复合型管网,集输能力提升两倍、气田远端回压降低0.5 MPa,确保了天然气顺利外输;其次,针对轴向分布低压低产气井,开展了5~10 km多节点增压半径技术经济界限系统评估,形成中江气田10 km长半径增压方案,覆盖范围提升30%,建设成本降低25%,实现狭长带状分布气井低成本增压;最后,针对同井场高低压气井研制了“活动式+低压差”引射装置,将常规引射压差由3.0~5.0 MPa降低至0.4~1.0 MPa,实现了在无外部动力源条件下,同井站相对高压井对低压井的引射增压,被引射低压井油压最高降幅达0.9 MPa、产量提升20%~140%,避免了同井场高压气井对低压气井生产的抑制;中江气田地面高效集输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气田产量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障“采的出、输得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优化 长半径增压 引射 低压差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高虹 董少红 +6 位作者 张智伟 罗林杰 石继军 李渝芬 陈科奇 王树水 李俊杰 《现代医院》 2009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TCVSD)介入治疗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620例经TCVSD治疗中失败的50例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左心室、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综合分析介入治疗失败原因...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TCVSD)介入治疗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620例经TCVSD治疗中失败的50例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左心室、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综合分析介入治疗失败原因。结果全组介入治疗失败发生率8%(50/620)。无膜部瘤破裂,无封堵器移位、脱落,无持续溶血。16例合并明显主动脉瓣脱垂,8出现放置后中度以上主动脉瓣返流。因反复出现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停止手术4例,释放封堵器后出现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及Ⅲ°房室传导阻滞收回封堵器3例,术后出现无法恢复的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外科取出封堵器3例。4例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4例肌部VSD失败病例中,2例建轨困难,2例分流量小于2mm。1例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TCV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适应症,结合多种检查方法,采用正确的封堵策略,可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影像学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术后的中期随访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虹 董少红 +2 位作者 张智伟 罗林杰 陈科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术后的中期随访情况。方法:对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行左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h、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术后的中期随访情况。方法:对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行左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68例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进行封堵VSD的患儿中,62例成功,成功率为94%。术后24h复查超声心动图,8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年复查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时右室流出道(RVOT)血流速度降低,心/胸比例(C/T)、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均有下降,左室短轴缩短率(FS)升高(P<0.01)。9例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小腰大边封堵PPVS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需要注意中、长期观察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电图aVR导联判断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璐璐 吴子平 +2 位作者 吴佳逢 罗林杰 梁旭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从心电图aVR导联判断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1月,首次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89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75例,对比两者心电图aVR导联、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结果的改变。结果... 目的:从心电图aVR导联判断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1月,首次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89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75例,对比两者心电图aVR导联、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结果的改变。结果:IRA为左主干(LM)8例、左前降支(LAD)81例、左回旋支(LCX)17例和右冠状动脉(RCA)58例。以aVR导联ST段压低≥1 mm为诊断标准,诊断LCX为IRA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94.8%,阳性预测值为81.3%,阴性预测值93.2%;而对RC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低。aVR导联ST段抬高≥0.5 mm,其预测IRA为LM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74.1%、阳性预测值22.2%、阴性预测值96.7%。对LM+LAD近段预测的敏感度为51.1%、特异度92.8%、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62.9%。结论: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用于判断患者的IRA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AVR导联 ST段 急性前壁 下壁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动力分析不同方法的比较
8
作者 梅冰辉 陈树华 罗林杰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2期40-41,共2页
对十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利用SAP2000程序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利用OPENSEES进行模态Pushover分析,对比分析表明,考虑结构模态数越多,则模态Pushover分析结果越来越接近时程分析平均值。采用简化模态Pushover分析过程的... 对十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利用SAP2000程序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利用OPENSEES进行模态Pushover分析,对比分析表明,考虑结构模态数越多,则模态Pushover分析结果越来越接近时程分析平均值。采用简化模态Pushover分析过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模态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区信息化建设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林杰 王全 付先惠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11期40-45,共6页
川西SF采气管理区已在2016年率先完成地面集输系统信息化改造,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发现在仪表设备、计量模式、网络传输、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川西其余三个管理区在SF采气管理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优化,仪表设备选用全无线通信,... 川西SF采气管理区已在2016年率先完成地面集输系统信息化改造,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发现在仪表设备、计量模式、网络传输、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川西其余三个管理区在SF采气管理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优化,仪表设备选用全无线通信,计量装置选用一体化流量采集装置,网络传输采用"4G+租用专线+光缆"结合的方式,组织机构优化为"采气厂+管理区+专业化班组"的模式。依托信息化建设,重塑管理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减少了劳动用工。本次川西气区通过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盘活了人力资源,降本增效作用明显。实践效果表明优化后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川西气区地面集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质量。下一步川西气区可在单井连续计量及"厂管站"管理模式等方向持续开展优化提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设备选型 计量模式 网络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seal缝合器血管穿刺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林杰 董少红 +3 位作者 陈科奇 杨鹏生 麦爱欢 梁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79-280,共2页
介入治疗后传统的压迫动脉止血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常常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介入医生一直在探讨新的止血方法,但均有一定的不足。Angioseal缝合法临床应用后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特... 介入治疗后传统的压迫动脉止血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常常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介入医生一直在探讨新的止血方法,但均有一定的不足。Angioseal缝合法临床应用后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特殊的穿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seal缝合器 血管穿刺法 压迫动脉止血法 穿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BP患者实施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慧敏 汪涛 +3 位作者 董少红 罗林杰 刘华东 麦爱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88-9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比我科2010~2013年间使用IABP患者的管道护理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照组共有42例患者,年龄38~81岁,使用IABP时间48~384h,其中发生3例非计... 目的探讨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比我科2010~2013年间使用IABP患者的管道护理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照组共有42例患者,年龄38~81岁,使用IABP时间48~384h,其中发生3例非计划性拔管;通过原因分析,找出管道护理及肢体约束等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验组共有46例患者,年龄41~78岁,使用IABP时间24~336h,没有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48~384h,平均(163.45±27.26)h,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例,事故率7.79%。研究组46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24~336h,平均(168.73±31.52)h,无非计划性拔管病例,事故率0。两组应用IABP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事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约束处置及规范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的固定能明显减少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慧敏 董少红 +3 位作者 罗林杰 刘华东 麦爱欢 曾碧媚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113-115,128,共4页
目的 研究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为阵发性房颤,41例为持续性房颤。为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不同类型... 目的 研究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为阵发性房颤,41例为持续性房颤。为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指标,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者的LAD及SBP水平均显著低于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与持续性心房颤动者的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与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疗法治疗围术期的相关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获得积极预后,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围术期 护理要点 并发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烙法外治踝扭伤疼痛157例简介
13
作者 袁祥云 袁求真 +2 位作者 罗林杰 邹光华 袁三春 《江西中医药》 1995年第S1期127-128,共2页
姜烙法外治踝扭伤疼痛157例简介袁祥云,袁求真,罗林杰,邹光华,袁三春(江西省新余市卫校336500)姜烙法是祖传之法,我们加适量药物在患处烙擦,以治脚踝扭伤疼痛,确有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157例,简介如下:1组成与... 姜烙法外治踝扭伤疼痛157例简介袁祥云,袁求真,罗林杰,邹光华,袁三春(江西省新余市卫校336500)姜烙法是祖传之法,我们加适量药物在患处烙擦,以治脚踝扭伤疼痛,确有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157例,简介如下:1组成与用法姜烙法是由50度以上可燃白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扭伤 烙法 外治 中西医治疗 江西省 《医宗金鉴》 急性扭伤 手法矫正 新余市 治疗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