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梨对乳酸菌缓解小鼠急性醉酒的协同增效作用
1
作者 王怡宁 王佳丽 +4 位作者 霍超 刘巍龙 仲飞亮 张同存 罗学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二联乳酸菌(乳酸片球菌LTJ28、植物乳植杆菌LTJ30)的解酒功能以及刺梨对该功能的协同增效作用,将5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乳酸菌组和刺梨复合乳酸菌组,样品干预1 h后构建急性醉酒模型。结果表明:与模型... 为探究二联乳酸菌(乳酸片球菌LTJ28、植物乳植杆菌LTJ30)的解酒功能以及刺梨对该功能的协同增效作用,将5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乳酸菌组和刺梨复合乳酸菌组,样品干预1 h后构建急性醉酒模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组、乳酸菌组及刺梨复合乳酸菌组醉酒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血乙醇浓度、谷丙转氨酶活力、谷草转氨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降低,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肝脏中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力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显著降低;脏器组织病变程度降低,肝脏空泡变性、胃黏膜上皮细胞缺失及结肠黏膜下水肿明显减轻。与乳酸菌组相比,刺梨复合乳酸菌组各方面作用更加显著。综上,二联乳酸菌具有防醉促醒、促进乙醇代谢、缓解急性醉酒诱导的肝损伤的功效,而刺梨复合后可以进一步协同增强这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刺梨 急性醉酒 乙醇代谢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莱茵衣藻光合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胡雨晴 罗学刚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0-75,79,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_(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_(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 [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_(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_(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方面研究了SiO_(2) 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结果]96 h、25℃高浓度(800 mg/L)的SiO_(2) NPs诱导莱茵衣藻活性氧(ROS)上升了21.57%,并且抑制了莱茵衣藻光合作用,导致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10.87%,光合性能指数Pi-Abs下降了50.72%。而温度升高加剧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当温度上升至30℃时,高浓度(800 mg/L)的SiO_(2) NPs导致莱茵衣藻ROS比对照组上升了26.58%,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23.47%和20.35%,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显著下降了55.72%。高浓度SiO_(2) NPs对莱茵衣藻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温度升高与SiO_(2) NPs浓度增加的协同作用将加剧莱茵衣藻光合毒性效应。[结论]该研究为探索纳米粉体材料对微藻的光合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莱茵衣藻 光合效应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樱桃萝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
作者 廖浩林 罗学刚 牟茂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2-35,92,共5页
以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通过根部灌施纳米SiO_(2)悬浊液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纳米SiO_(2)(0、50、100、200、400 mg/L)对樱桃萝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施纳米SiO_(2)... 以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通过根部灌施纳米SiO_(2)悬浊液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纳米SiO_(2)(0、50、100、200、400 mg/L)对樱桃萝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施纳米SiO_(2)对樱桃萝卜的净光合速率(P_n)影响不显著,但对其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中高浓度时。光合色素即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但高浓度时有所下降。同时,添加纳米SiO_(2)对樱桃萝卜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 II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无明显影响,Y(II)(PS II的有效光量子产量)、ETR(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qP(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L(PS II天线色素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显著上升,在200 mg/L时最显著。qN(暗适应下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光照下非光化学荧光猝灭)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纳米二氧化硅不会对樱桃萝卜光合系统产生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樱桃萝卜 水培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台春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真菌菌群多样性及代谢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佳丽 胥强 +3 位作者 路程顺 赵淑先 张同存 罗学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天津芦台春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不同轮次出窖酒醅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与理化因子、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关性分别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随着轮次的增加,真菌... 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天津芦台春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不同轮次出窖酒醅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与理化因子、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关性分别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随着轮次的增加,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升高,而丰度先升高后降低;酵母菌是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真菌,但相对丰度逐步降低,在属水平上以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为主,其相对丰度由第一轮次的97.48%逐渐下降至第七轮次的3.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酸、还原糖和酒精度是窖池发酵微生物演替的重要理化因子;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与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醇等相关性较大;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丝衣霉属(Byssochlamys)、罗萨氏菌属(Rasamsonia)、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等与正己酸乙酯、庚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酸乙酯、油酸乙酯、乙醇等相关性较大;而Leiothecium、未分类的酵母目(unclassified_o__Saccharomycetales)、Apiotrichum、Cutaneotrichosporon等则对壬酸乙酯、乙酸苯乙酯、正己醇、2,3-丁二醇、糠醇、糠醛等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酒醅 真菌 菌群多样性 理化因子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土壤CO_(2)排放的累积效应
5
作者 田智 罗学刚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74-78,81,共6页
以控制性栽植体——大型根窖试验装置(以下简称根窖)为研究平台,通过连续3年、每年2茬农作物的种植,解析微塑料处理下不同类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在微塑料积累量、分子量等不同条件下对土壤CO_(2)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以控制性栽植体——大型根窖试验装置(以下简称根窖)为研究平台,通过连续3年、每年2茬农作物的种植,解析微塑料处理下不同类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在微塑料积累量、分子量等不同条件下对土壤CO_(2)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进行建模,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土壤CO_(2)浓度变化规律,各模型R^(2)皆在0.75以上,模拟效果良好。对处理前后2组数据进行显著性方差分析得P值为0.0073,与对照组CO_(2)浓度上升速率(ω=0.728)相比,微塑料使土壤的CO_(2)浓度上升速率显著提高(ω=0.762)。微塑料的加入改变了土壤微气候环境,显著促进了土壤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CO_(2)排放 累积效应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YD3与细胞增殖相关性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学刚 林超 +2 位作者 陆云华 周庆峰 奚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研究SMYD3与细胞增殖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对SMYD3基因在人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RT-PCR从肝癌细胞SMMC7721中扩增获得人SMYD3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利... 目的:研究SMYD3与细胞增殖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对SMYD3基因在人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RT-PCR从肝癌细胞SMMC7721中扩增获得人SMYD3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检测转染后SMYD3的mRNA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SMYD3在人类主要组织来源的癌细胞系中均高度表达,重组表达载体pcDNA-SMYD3构建成功。转染NIH3T3细胞后,外源SMYD3基因获得了有效的转录与稳定表达,并且S期细胞明显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多。结论:SMYD3可以通过加快细胞周期S期进程从而提高细胞增殖速度,其高度表达与细胞增殖具有广泛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YD3 细胞增殖 相关性 细胞周期 NIH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计算的快速非局部均值图像去噪 被引量:9
7
作者 罗学刚 吕俊瑞 +1 位作者 王华军 杨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非局部均值(NLM)图像去噪算法度量像素间的相似性计算强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选择性计算的快速NLM去噪方法。在图像块像素灰度值向量空间距离计算时,利用L2范数逐次消元法,只需在图像积分图上通过少量加法运算即可剔除大量相似性... 针对非局部均值(NLM)图像去噪算法度量像素间的相似性计算强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选择性计算的快速NLM去噪方法。在图像块像素灰度值向量空间距离计算时,利用L2范数逐次消元法,只需在图像积分图上通过少量加法运算即可剔除大量相似性低的像素点,有效地减少计算强度。根据图像空间相关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patch测地线距离的动态调整搜索区域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经典算法相比,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加速,也提升了NLM算法的去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 patch测地线 选择性计算 逐次消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秸秆纤维油气层保护暂堵剂室内评价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学刚 周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以膨化生产得到的形状不规则和长短级配的多种裂解改性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配合刚性粒子、变形粒子等开发出了钻井液用油气层保护暂堵剂(YQKD)。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浆中加入3%的YQKD,即能对地层进行有效封堵;在饱和盐水钻井液中... 以膨化生产得到的形状不规则和长短级配的多种裂解改性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配合刚性粒子、变形粒子等开发出了钻井液用油气层保护暂堵剂(YQKD)。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浆中加入3%的YQKD,即能对地层进行有效封堵;在饱和盐水钻井液中加入YQKD后,动、静态滤失速率降低,泥饼增厚,最大反排压力降低,静态渗透率恢复值由66.7%提高到77.7%,动态渗透率恢复值由50.2%上升为69.1%;随着YQKD加量增至8%,动、静态渗透率恢复值分别达到84.4%和89.8%。YQKD是一种集防漏、堵漏、屏蔽暂堵为一体的“绿色环保”新型油气层堵漏保护材料,在石油、天然气钻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保护 暂堵剂 室内评价 钻井液 渗透率 滤失 屏蔽暂堵 改性 刚性粒子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结构张量的SSIM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学刚 吕俊瑞 王华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9-112,共4页
针对结构相似度(SSIM)评价模糊图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结构张量的结构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方法(ST-SSIM).方法首先利用结构张量提取图像几何结构强度和方向角度信息,然后用局部结构方向相似度比较函数和结构强度相似度比较函... 针对结构相似度(SSIM)评价模糊图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结构张量的结构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方法(ST-SSIM).方法首先利用结构张量提取图像几何结构强度和方向角度信息,然后用局部结构方向相似度比较函数和结构强度相似度比较函数替换SSIM中原有的结构比较函数,最后在图像质量映射图上以参考图像的结构强度函数加权计算得出最终的图像质量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由于LST-SSIM更加全面考虑到对于人眼感知结构强度和方向的重要性,因此评价结果比SSIM更加符合人眼视觉感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结构信息 结构相似度 局部结构张量 人眼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圆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学刚 吕俊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141,共5页
针对检测图像多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圆的对称性与旋转变换相结合的圆检测新方法。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在图像边缘点上以过圆心且平行横坐标的直线为对称轴搜索对称点集P1;然后图像做旋转变换,再次对称点搜索并做反旋转变换得到点集... 针对检测图像多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圆的对称性与旋转变换相结合的圆检测新方法。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在图像边缘点上以过圆心且平行横坐标的直线为对称轴搜索对称点集P1;然后图像做旋转变换,再次对称点搜索并做反旋转变换得到点集P2;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圆上的点集即是点集P1与P2的交集,从而实现圆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当前应用最广的RHT、RCD圆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实现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检测 对称性 旋转不变性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对U、Cd污染土壤的原位钝化修复 被引量:36
11
作者 戚鑫 陈晓明 +5 位作者 肖诗琦 张祥辉 田甲 勾佳磊 卓驰夫 罗学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83-1689,共7页
为考察固定化微生物对铀(U)、镉(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研究筛选出对U、Cd都有较高去除率的微生物组合,以生物炭为固定化载体,通过吸附和包埋两种固定方法制作成复合钝化剂,探究施加两种复合钝化剂和单独施加生物炭3种处理对土壤理化... 为考察固定化微生物对铀(U)、镉(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研究筛选出对U、Cd都有较高去除率的微生物组合,以生物炭为固定化载体,通过吸附和包埋两种固定方法制作成复合钝化剂,探究施加两种复合钝化剂和单独施加生物炭3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可提取态U、C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微生物组合对U、Cd都有去除作用,综合考虑枯草芽孢杆菌、柠檬酸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比组合的去除率最优,用于进一步研究。各钝化处理后,土壤的pH值升高,且随着钝化剂添加量的增加,pH呈上升趋势。各钝化处理组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均有所升高,其中,生物炭处理组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3个处理组相比,生物炭处理组和吸附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中有机质增加较包埋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效果显著。各钝化处理后,土壤中可提取态的U、Cd含量均有所下降,且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可提取态的U、Cd含量持续降低。3种钝化剂的钝化效果有所差异,即吸附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生物炭处理组>包埋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钝化效果显著。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d污染 生物炭 固定化微生物 可提取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对高浓度Sr、Cs胁迫的响应与修复植物筛选 被引量:35
12
作者 唐永金 罗学刚 +1 位作者 曾峰 江世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0-965,共6页
研究不同植物对锶(Sr)和铯(Cs)的抗性及富集能力对于修复锶和铯污染的土壤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和评价10科13种植物对高浓度S(r500 mg Sr.kg-1)、Cs(500 mg Cs.kg-1)的抗性和富集能力,筛选针对土壤Sr或Cs污染的修复植物。... 研究不同植物对锶(Sr)和铯(Cs)的抗性及富集能力对于修复锶和铯污染的土壤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和评价10科13种植物对高浓度S(r500 mg Sr.kg-1)、Cs(500 mg Cs.kg-1)的抗性和富集能力,筛选针对土壤Sr或Cs污染的修复植物。结果表明:(1)抗高浓度Sr胁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芝麻>向日葵>红圆叶苋>菊苣>空心莲子草>西葫芦>蕹菜>黄秋葵>高粱>木耳菜>柳叶苋>四季豆>灰灰菜(;2)抗高浓度Cs胁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芝麻>蕹菜>四季豆>空心莲子草>西葫芦>黄秋葵>向日葵>柳叶苋>红圆叶苋>灰灰菜>木耳菜>高粱>菊苣;(3)13种植物中西葫芦的Sr含量、转移系数(TF值)、单位种植面积的Sr积累量、地上器官的Sr积累量均最大;(4)菊苣的Cs含量、TF值最大,灰灰菜单位种植面积的Cs积累量、地上部分的Cs积累量最大,空心莲子草次之。综合植物对Sr和Cs的抗性及富集能力,西葫芦、菊苣、木耳菜和黄秋葵可作为修复高浓度Sr污染土壤的植物,灰灰菜、空心莲子草和向日葵可作为修复高浓度Cs污染土壤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胁迫 Cs胁迫 植物响应 修复植物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去乙酰基改性制膜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林晓艳 陈彦 罗学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对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改性,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图象数字化处理等对改性机理、膜面结构及膜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未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膜相比,改性膜的抗张强度和耐折度均有显著提高,膜面均匀性也有一定改善。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乙酰基 改性 氢氧化钙 制膜特性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纯方法对竹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郭京波 陶宗娅 罗学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1,85,共6页
应用UV、FT-IR、GPC和GC-MS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提纯的慈竹磨木木质素(milledwoodlignin,MWL)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慈竹木质素属于愈疮木醇-芥子醇-对香豆醇(GSH)型木质素,竹木质素侧链含有少量的α_β碳碳双键,慈竹中含有数量相当多的紫... 应用UV、FT-IR、GPC和GC-MS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提纯的慈竹磨木木质素(milledwoodlignin,MWL)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慈竹木质素属于愈疮木醇-芥子醇-对香豆醇(GSH)型木质素,竹木质素侧链含有少量的α_β碳碳双键,慈竹中含有数量相当多的紫丁香基结构单元,且紫丁香基结构单元的含量高于愈疮木基结构单元的含量;慈竹木质素含有酯键,主要是对-香豆酸的羧基与酚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经超声波辅助碱抽提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比较均匀,乙醇抽提可以增加木质素的重均分子质量。慈竹木质素的紫丁香基单元(S_unit)存在大量的β_O_4的联接,竹木质素中松柏醇和松柏醛以及香豆醛和香豆酸的含量很少,木质素H单元的侧链γ_碳存在少量醚键联接,愈疮木基单元(G_unit)和S单元的侧链γ_碳不存在醚键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磨木木质素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尾矿周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芳芳 罗学刚 +1 位作者 王丽超 赵鲁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92-2198,共7页
为给铀尾矿周边污染土壤环境监测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我国某铀尾矿周边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反应系统研究了高、中、低污染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放射性... 为给铀尾矿周边污染土壤环境监测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我国某铀尾矿周边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反应系统研究了高、中、低污染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放射性污染从高到低的各级取样点的三类微生物数量大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与对照相比,各样点的AWCD下降了37.6%~92.0%,AWCD、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与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基本呈反比关系,而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问的代谢特征随着污染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碳水化合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 土壤 污染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枫油的超声提取及其萌发前后神经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闫莉华 陈冬菊 +4 位作者 李潜 张川 司传领 张同存 罗学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8-181,188,共5页
以元宝枫种仁为研究对象,油脂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单因素实验,建立元宝枫油超声提取方法。同时优化元宝枫种子萌发温度,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萌发前后种仁油中神经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MTT法分析了萌发前后元... 以元宝枫种仁为研究对象,油脂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单因素实验,建立元宝枫油超声提取方法。同时优化元宝枫种子萌发温度,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萌发前后种仁油中神经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MTT法分析了萌发前后元宝枫种仁油对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25℃、料液比1∶12。元宝枫种子人工萌发的最佳温度是4℃,气相色谱分析显示萌发后元宝枫种仁油中神经酸含量显著上升,可达萌发前的1.5倍。结果显示元宝枫种仁油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且萌发后的种仁油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超声辅助提取 神经酸 萌发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AT1通过竞争miR-124上调SMYD3并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曼丽 王畅 +3 位作者 王楠 何红鹏 张同存 罗学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51,共8页
为了探究lncRNA MALAT1是否会通过与组蛋白甲基化酶SMYD3间的相互调控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产生影响,采用siRNA敲低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的内源性MALAT1后,然后应用划痕和MTT法检测细胞迁移和增殖情况;实时定量PCR(Realtim... 为了探究lncRNA MALAT1是否会通过与组蛋白甲基化酶SMYD3间的相互调控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产生影响,采用siRNA敲低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的内源性MALAT1后,然后应用划痕和MTT法检测细胞迁移和增殖情况;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si-MALAT1对miRNA-124、SMYD3及其下游基因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iRNA靶向敲低MALAT1后可降低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速度,同时抑制SMYD3及其下游靶基因N-cadherin、MYL9、MMP9、CYR61等的转录表达,并上调miR-124。miR-124的过表达可降低SMYD3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且MALAT1的敲低可以缓解miR-124抑制剂对SMYD3蛋白质水平表达的促进作用。此外,转染外源质粒使SMYD3过表达可激活MALAT1转录,反之siRNA干扰SMYD3后则会下调MALAT1。研究结果表明:lncRNAMALAT1可以作为miR-124的ceRNA调控SMYD3,同时SMYD3可反馈性激活MALAT1的转录,这一相互调控作用将影响到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lncRNAMALAT1 SMYD3 miR-1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对Cs^+的富集能力及Cs^+对其抗氧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安冰 唐运来 +2 位作者 陈梅 王丹 罗学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
研究了玉米对不同浓度Cs+的富集差异,并探讨Cs+对玉米幼苗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中Cs+含量均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根是主要的富集器官,其次为茎;在20mmol/L处理28d后,根的Cs+含量分别是茎和叶的1.6和5.1倍;根、... 研究了玉米对不同浓度Cs+的富集差异,并探讨Cs+对玉米幼苗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中Cs+含量均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根是主要的富集器官,其次为茎;在20mmol/L处理28d后,根的Cs+含量分别是茎和叶的1.6和5.1倍;根、茎、叶Cs+含量分别是0.5mmol/L处理浓度的16.3、18.0和24.7倍。所有处理时期根、茎、叶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与处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均为茎的转运系数大于叶的转运系数,富集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对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分析发现,随Cs+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幼苗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应激性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与处理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POD和CAT清除有害过氧化物的能力有限,高浓度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抗氧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s+ 富集系数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对低分子量聚乙烯的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小卫 陶宗娅 +2 位作者 罗学刚 韩清华 陈丽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9-1385,共7页
研究与推广环保型可降解地膜,是解决当前农田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与普通地膜比较,可降解地膜降解时间短,残留物以分子量较低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主。研究低分子量聚乙烯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对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具有重... 研究与推广环保型可降解地膜,是解决当前农田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与普通地膜比较,可降解地膜降解时间短,残留物以分子量较低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主。研究低分子量聚乙烯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对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模拟自然条件,以添加低分子量聚乙烯(LMWPE)的壤土盆栽种植蚕豆,并设定不同的LMWPE添加量,研究全生育期蚕豆的株高、复叶数、结荚数及土壤中脲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活性对LMWPE的响应。结果显示:与不添加LMWPE且种植蚕豆的处理(CK1)比较,全生育期中添加LMWPE(分别按覆盖地膜1年、10年、50年、100年折算的添加量)且种植蚕豆处理的蚕豆株高、复叶数及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CK1,且随着LMWPE添加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及蚕豆株高和复叶数增幅越显著,但各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及蚕豆结荚数差异不显著。蚕豆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对3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3种土壤酶活性与株高、复叶数显著相关,但与结荚数无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LMWPE对蚕豆生长及3种土壤酶活性有激活作用,以添加量为2.80 g.kg-1处理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低分子量聚乙烯 土壤酶活性 蚕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理化性质及化学改性现状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李娜 罗学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191,共4页
主要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和近年来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魔芋葡甘聚糖具有流变性、增稠性、凝胶性和水溶性。化学改性主要有氧化、交联、酯化和接枝共聚。此外对其未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接枝共聚 交联 酯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