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首区一次典型降雪形势的预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剑琴 张翠 +3 位作者 刘俊 叶丹 夏羽 张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6-37,共12页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EC(ERA5)、NCEP(FNL)再分析资料及EC和日本高分辨率模式资料,分析三峡库首区一次典型降雪环流形势下降雪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和三峡库首区所处特殊地形对降雪天气系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此次降雪空报的原...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EC(ERA5)、NCEP(FNL)再分析资料及EC和日本高分辨率模式资料,分析三峡库首区一次典型降雪环流形势下降雪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和三峡库首区所处特殊地形对降雪天气系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此次降雪空报的原因有:(1)冷空气过强,地面暖倒槽填塞,边界层下沉运动明显、抬升条件差;(2)对冰晶层水汽条件差、湿度垂直分布不利条件估计不足;(3)模式的降水量级和相态预报存在较大偏差;(4)受高大山体阻挡,冷空气绕流,气旋式环流在东部平原地区加强;(5)翻山冷空气下沉增温,冬季三峡河谷区域水体的增温效应使得边界层低层降温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首区 预报失误 地形影响 云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中基于用户位置的多接入带宽分配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剑琴 朱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0,共7页
异构无线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文中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带宽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非合作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位置信息,同时满足用户效用最大的多接入带宽分配方案。该方案支持... 异构无线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文中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带宽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非合作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位置信息,同时满足用户效用最大的多接入带宽分配方案。该方案支持多流并行传输,用户可以同时向多个网络请求带宽进行接入,从而提高自身收益。证明了所构造的效用函数满足凹函数特性,从而保证了用户之间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点的存在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带宽分配方法可以根据用户位置信息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使自身获得最大收益,同时能够保证获得较大的系统吞吐量,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博弈 异构无线网络 带宽分配 并行传输 网络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首区诱发地质灾害的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夏羽 陈鲜艳 +1 位作者 李芳 罗剑琴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0-106,共7页
利用三峡库首区1971—2019年国家站和区域站逐日雨量和地质灾害个例数据,对三峡库首区诱发地质灾害的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发现:(1)三峡库首区暴雨日数近50年来呈现增长趋势;暴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暴雨日数发生最多的月份为7月和8月;地... 利用三峡库首区1971—2019年国家站和区域站逐日雨量和地质灾害个例数据,对三峡库首区诱发地质灾害的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发现:(1)三峡库首区暴雨日数近50年来呈现增长趋势;暴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暴雨日数发生最多的月份为7月和8月;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5—10月发生,呈现出夏半年多、冬半年少的特征。(2)秭归降水量年变化最大,更容易出现干旱或洪涝,兴山降水量年变化最小。(3)三峡库首区汛期平均雨量呈现14a周期性波动,其次是9a周期性波动。主汛期平均雨量呈现9a周期性波动,其次是14a周期性波动。(4)三峡库首区主汛期雨量和地质灾害出现次数的相关性达0.468,说明主汛期降水偏多时,更容易出现较多的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首区 暴雨特征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首区低能见度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罗剑琴 范元月 +1 位作者 汤淼 叶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利用三峡库首区能见度监测站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航道沿线能见度时空分布特点,初步探讨了水体及周边地形对能见度及大雾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水体对边界层温、湿度影响的差异导致三峡库首区沿岸低能见度天气的频率远大于远岸地区... 利用三峡库首区能见度监测站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航道沿线能见度时空分布特点,初步探讨了水体及周边地形对能见度及大雾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水体对边界层温、湿度影响的差异导致三峡库首区沿岸低能见度天气的频率远大于远岸地区;②各分区出现低能见度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差异显著;③环流分析表明,坝上低能见度天气发生在低边界层、暖湿条件下,发生大雾时,925 hPa均为高压场中,但925 hPa相对湿度指示性意义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见度 时空分布 水陆差异 气象要素环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湿地群高影响天气特征及影响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成勤 王清龙 +3 位作者 罗剑琴 肖湛臻 张丽 陈鲜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7-25,共9页
湿地系统对高影响天气敏感,分析宜昌湿地群暴雨、大风、高温和雷电特征及影响度,得出以下结论:(1)宜昌暴雨呈增多趋势,影响度小于0.5。隔河岩库区、熊渡库区、南河和泗洋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暴雨影响度相对大值区。(2)宜昌大风日数增多... 湿地系统对高影响天气敏感,分析宜昌湿地群暴雨、大风、高温和雷电特征及影响度,得出以下结论:(1)宜昌暴雨呈增多趋势,影响度小于0.5。隔河岩库区、熊渡库区、南河和泗洋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暴雨影响度相对大值区。(2)宜昌大风日数增多,均值为7.4 d,影响度小于0.4,大值区主要在沿江峡谷、高海拔地区和东部冷空气通道上。三峡库区、隔河岩库区、香溪河、湾潭河和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风影响度大值区。(3)宜昌高温增多,均值为23.4 d。河谷、低山、东部平原以及城市化影响明显的地区高温影响度较高。香溪河、三峡库区、泗洋河、沮河、大溪库区、高坝洲库区和熊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高温影响度大值区。(4)宜昌雷暴天数和时长均呈减少趋势,主要活动时间为6—8月,雷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雷电影响度小于0.5。沮河、漳河、三峡库区、南河和熊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雷电影响度相对大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群 高影响天气 暴雨 大风 高温 雷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城区PM_(2.5)污染形成灰霾天气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兆年 饶少林 +1 位作者 曾艳芹 罗剑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105-108,112,共5页
2012年选取与气象站点相邻的一个环境空气质量测点对 PM2.5进行了研究性监测,测点距地面23 m,全年PM2.5质量浓度在19~284μg/m3之间,年均质量浓度为89μg/m3,月均质量浓度最高的为1月.系统分析全年P M2.5监测质量浓度与相邻气象测点灰... 2012年选取与气象站点相邻的一个环境空气质量测点对 PM2.5进行了研究性监测,测点距地面23 m,全年PM2.5质量浓度在19~284μg/m3之间,年均质量浓度为89μg/m3,月均质量浓度最高的为1月.系统分析全年P M2.5监测质量浓度与相邻气象测点灰霾、能见度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宜昌市城区P M2.5污染质量浓度与灰霾观测值相关性不强,但与能见度的观测值显著相关;全年能见度降低受P M2.5污染的影响具有季节性,2、5~6三个月与7~9三个月及4、10~11三个月,这3组月份内的PM2.5与能见度之间的回归曲线基本一致,全年中3月份影响最大,而1月份最小,主要与气温、风速、降雨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PM2 5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