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及其与营养不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罗佳佳 褚以德 李瑜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性因子的轻度持续增高,其发生与CKD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加、血脂代谢紊乱、持续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有关。CKD患者微炎症...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性因子的轻度持续增高,其发生与CKD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加、血脂代谢紊乱、持续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有关。CKD患者微炎症状态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与微炎症有关的TNF-α、瘦素、脂联素等炎症因子均参与了CK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炎症 炎症因子 慢性肾脏病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罗佳佳 高连印 +4 位作者 金双 车念聪 张秋云 杜宇琼 付修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重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血液生化法、ELIS...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重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血液生化法、ELISA法、Western Blot法,观察其对该模型大鼠肝功能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反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较,乳果糖组及清毒汤小、中剂量组大鼠中TBIL、AST、DAO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治疗组中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乳果糖组、清毒汤中剂量组IL-1β、IL-6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2)与乳果糖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TBIL、AST、DAO、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及ZO-1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清毒汤小剂量组中IL-6呈明显下降(P<0.05);清毒汤大剂量组中AST、DAO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清毒汤能降低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有害物质穿过肠道黏膜屏障,进而减少其通过肝肠循环途径而加重肝损伤的发生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膜通透性 重症肝损伤 清毒汤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佳佳 邱丽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7,91,共3页
以环境、馆藏资源、服务方式和硬件设备等9个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P神经网络的相关理论方法,以问卷调查结果作为分析数据的基础,对江西省内的20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神经... 以环境、馆藏资源、服务方式和硬件设备等9个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P神经网络的相关理论方法,以问卷调查结果作为分析数据的基础,对江西省内的20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神经网络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服务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聚吡咯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 Ag +吸附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佳佳 吕秋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以酶解木质素和吡咯单体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聚吡咯(EHL-PPY)复合纳米粒子。而后以银离子为吸附质,系统地研究了EHL-PPY复合纳米粒子的银离子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浓度,吸附时间和银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的... 以酶解木质素和吡咯单体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聚吡咯(EHL-PPY)复合纳米粒子。而后以银离子为吸附质,系统地研究了EHL-PPY复合纳米粒子的银离子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浓度,吸附时间和银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的影响。在35℃时,该复合纳米粒子对银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为882.0 mg/g,吸附完成后,银离子被还原为直径为22~56 nm的单质银颗粒。研究表明,EHL-PPY复合纳米粒子可作为低成本银离子吸附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吡咯 复合物 银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错位图书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继周 王小雄 罗佳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针对错位图书检测技术的应用,提出一种结合颜色及直线线段检测(LSD)的图书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索书标签的图书识别方法,同时设计了相关的实现算法。在LSD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在架图书的摆放信息、颜色分割后的部分图书标签、未分割图书标签... 针对错位图书检测技术的应用,提出一种结合颜色及直线线段检测(LSD)的图书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索书标签的图书识别方法,同时设计了相关的实现算法。在LSD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在架图书的摆放信息、颜色分割后的部分图书标签、未分割图书标签的边界直线预测结果对未分割图书进行直线检测,增加了图书分割的准确率。将提出的检测方法分别与其他直线检测分割图书方法,以及图书识别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证明提出的方法确实能够得到更准确、更可行的分割和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检测 索书标签 直线分割检测器 轮廓局域增长 光学字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有毒种子植物调查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亚荣 刘德兵 +2 位作者 徐诗涛 罗佳佳 蔡泽坪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99-105,共7页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夹竹桃科、苏木科和天南星科,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20.8%、11.3%、4.7%和4.7%。调查结果可以提高师生对有毒植物的安全意识,同时为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校区 有毒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氨酸改性木质素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积烽 罗佳佳 +3 位作者 张健伟 张小军 吴军雄 吕秋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1,共3页
以酶解木质素(EHL)和胱氨酸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胱氨酸改性酶解木质素(EHL-g-Cy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EHL-g-Cys的产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胱氨酸已经接枝到EHL分子上。在反应时间为3h,反... 以酶解木质素(EHL)和胱氨酸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胱氨酸改性酶解木质素(EHL-g-Cy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EHL-g-Cys的产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胱氨酸已经接枝到EHL分子上。在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90°C,EHL-g-Cys的最大接枝率和产率分别为13.75%和39.72%。同时,EHL-g-Cys对银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较未改性EHL的吸附容量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木质素 胱氨酸 MANNICH反应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单片机的CAN-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苏义鑫 王军 +1 位作者 何力 罗佳佳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0-132,共3页
为了通过以太网远程监控基于 CAN 总线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了一个 CAN-以太网协议转换器。TCP/IP 传输层的协议选择 UDP 协议,用单片机实现 CAN 与 UDP 协议之间的转换。
关键词 CAN UDP 协议转换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吴冰 高连印 +5 位作者 车念聪 张秋云 杜宇琼 付修文 王融冰 罗佳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给予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ET、TNF-α以及NF-κB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T、TNF-α以及NF-κB蛋白含量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中、低剂量组和乳果糖组ET、TNF-α以及NF-κB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1),清毒汤高剂量组除ET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具有降低ET、TNF-α以及NF-κB蛋白水平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推测其分子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NF-κB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保肝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内毒素 硫代乙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吴冰 高连印 +5 位作者 车念聪 张秋云 杜宇琼 付修文 王融冰 罗佳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毒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AA致实验性...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毒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ALT、内毒素、PTA及D-乳酸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T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低、中剂量组及乳果糖组血清ALT、内毒素、PTA及D-乳酸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清毒汤高剂量组除血清内毒素含量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除PTA外各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低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除PTA外各指标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有较好的改善肝损伤和降低内毒素表达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最为明显,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肠道通透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内毒素 硫代乙酰胺 凝血酶原活动度 D-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苏木科植物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影 张晔 +5 位作者 刘德兵 罗佳佳 李慧婷 杨鑫汪 于旭东 蔡泽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6期166-169,共4页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苏木科(Caesalpinioideae)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的苏木科植物共有7属15种,其中决明属(Cassia)植物7种,羊蹄甲属(Bauhinia)3种,凤凰木属(Delonix)1种,盾柱木属(Peltophorum)1种,云实属(Caesalpinia)1...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苏木科(Caesalpinioideae)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的苏木科植物共有7属15种,其中决明属(Cassia)植物7种,羊蹄甲属(Bauhinia)3种,凤凰木属(Delonix)1种,盾柱木属(Peltophorum)1种,云实属(Caesalpinia)1种,酸豆属(Tamarindus)1种,格木属(Erythrophleum)1种。由于在这些植物中,金凤花[Caesalpinia pulcherrima(L.)Sw.]、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Boj.)Raf.]的数量最多,分别为438丛、228棵和123棵,对这3种植物的具体分布和长势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记录,分析其在校园内的园林应用状况,并为这3种植物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学 儋州校区 苏木科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劳景莉 方艺 +3 位作者 杜明 罗佳佳 于旭东 蔡泽坪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80-84,共5页
五指毛桃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常用来煲汤或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由于滥砍滥挖,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们正寻求有效方法对其进行繁殖。简述五指毛桃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3种繁殖技术,以及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更好的保... 五指毛桃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常用来煲汤或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由于滥砍滥挖,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们正寻求有效方法对其进行繁殖。简述五指毛桃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3种繁殖技术,以及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五指毛桃野生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繁殖技术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落叶植物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运鸽 于旭东 +3 位作者 蔡泽坪 黄春焱 郑金金 罗佳佳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29-37,共9页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的落叶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其科、属、种、数量、分布、落叶月份、花期和果期,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密度和林木覆盖率。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共有19科37属46种落叶植物。从落叶月份来看,41种植物集中在11月至翌年...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的落叶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其科、属、种、数量、分布、落叶月份、花期和果期,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密度和林木覆盖率。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共有19科37属46种落叶植物。从落叶月份来看,41种植物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落叶。对林木覆盖率进行分析显示,3月份林木覆盖率比7月份明显降低。本研究为优化景观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学 儋州校区 落叶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劳景莉 于旭东 +1 位作者 蔡泽坪 罗佳佳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82-87,共6页
五指毛桃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其根可以煲汤,在临床医学中也常作为药物使用。它具有黄酮类、香豆素类等较多的活性成分及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抗氧化、补益、提高免疫力、消炎镇痛等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消化和呼吸系统。目前,五指毛... 五指毛桃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其根可以煲汤,在临床医学中也常作为药物使用。它具有黄酮类、香豆素类等较多的活性成分及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抗氧化、补益、提高免疫力、消炎镇痛等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消化和呼吸系统。目前,五指毛桃被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如用来制作食品、保健品等。本文综述五指毛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五指毛桃的药用价值,而且有利于对其更深入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藤本植物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慧思 汪金梅 +2 位作者 于旭东 蔡泽坪 罗佳佳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8-76,80,共10页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整理出38科82属104种藤本植物,其中蝶形花科(Fab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种类分布较多,分别占藤本植物总数的14.4%、10.6%和7.7%。依据攀附方式的不同,可将藤本植物分为...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整理出38科82属104种藤本植物,其中蝶形花科(Fab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种类分布较多,分别占藤本植物总数的14.4%、10.6%和7.7%。依据攀附方式的不同,可将藤本植物分为7类:缠绕类、钩刺类、吸附类、卷须吸附类、蔓生类、匍匐类和垂吊类;依据存在形式的不同,藤本植物又可分为野生、栽培花卉、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油料作物等。对其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通过实验检测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值。本调查不仅能了解藤本植物的多样性,且有利于对藤本植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校区 藤本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蝶形花科植物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婧 于旭东 +2 位作者 蔡泽坪 罗佳佳 汪金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57-63,69,共8页
调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共有30属39种。对这39种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测量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调查了校园内分布数量最多的3种树木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调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共有30属39种。对这39种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测量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调查了校园内分布数量最多的3种树木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和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数量、分布及长势,研究分析其在校园园林应用的特点,并对海南大学校园内蝶形花科植物的园林绿化应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学 儋州校区 蝶形花科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香料植物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府润 于旭东 +2 位作者 蔡泽坪 罗佳佳 陈向阳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料植物在食品加工、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然香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促使人们对香料植物更加深入的开发与利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乏香料植物,为此本文对校园香料植物进行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料植物在食品加工、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然香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促使人们对香料植物更加深入的开发与利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乏香料植物,为此本文对校园香料植物进行调查。全文共收录了香料植物45科83属113种,其中芸香科(Rutaceae)、菊科(Compositae)、桃金娘科(Myrtaceae)、姜科(Compositae)、樟科(Lauraceae)及伞形科(Umbelliferae),分别占香料植物总数的8.8%、7.1%、7.1%、6.2%、4.4%和4.4%,乔木占比例38.9%。本文为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香料植物提供资料,并为其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校区 香料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锰处理对苗期柱花草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攀道 罗佳佳 +2 位作者 白昌军 陈志坚 刘国道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4-200,共7页
以2份柱花草基因型(TF210和TF226)为材料,分析过量锰处理对苗期柱花草生长、叶绿素浓度(SPA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探究柱花草中潜在的耐锰机制。结果表明,过量... 以2份柱花草基因型(TF210和TF226)为材料,分析过量锰处理对苗期柱花草生长、叶绿素浓度(SPA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探究柱花草中潜在的耐锰机制。结果表明,过量锰(400μmol·L-1)处理显著抑制了柱花草基因型TF210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降低了其叶片SPAD和Fv/Fm值,但对TF226生长影响不明显,说明TF226为耐锰基因型,而TF210为锰敏感基因型。虽然过量锰处理增加了两个柱花草基因型组织锰含量,但TF226地上部和根部的锰含量显著低于TF210,暗示在过量锰处理下,TF226积累了较少的组织锰含量。过量锰处理显著增加了两个基因型叶片SOD活性,但仅增加了TF226叶片POD和CAT活性,并且在过量锰处理下,TF226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值均高于TF210。以上结果说明维持根系生长、降低组织锰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是苗期柱花草TF226耐锰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为探索柱花草耐锰机理及耐锰柱花草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锰毒害 根系生长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察设计类项目中的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场景
19
作者 左人宇 胡长强 罗佳佳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8期6-9,共4页
为适应数字化发展浪潮,推动生产力进步。文章梳理了数字化技术在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可视化、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结合勘察设计类项目的特点,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数据交付等场景提出了数字化应用的思路、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助... 为适应数字化发展浪潮,推动生产力进步。文章梳理了数字化技术在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可视化、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结合勘察设计类项目的特点,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数据交付等场景提出了数字化应用的思路、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将勘察与设计专业间相对独立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打破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为规范与优化勘察设计类项目数字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 三维建模 数据交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盐胁迫对榕树的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龙 罗佳佳 +2 位作者 刘酉琳 杨先吉 张国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1,共6页
以1年生榕树扦插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水盐胁迫处理下榕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一盐胁迫浓度为2.5‰时,丙二醛含量最小,但比CK高31.40%,单一水胁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大,但比CK低31.93%;当单一... 以1年生榕树扦插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水盐胁迫处理下榕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一盐胁迫浓度为2.5‰时,丙二醛含量最小,但比CK高31.40%,单一水胁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大,但比CK低31.93%;当单一盐胁迫浓度为盐浓度为7.5‰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但比CK高6.65%;当单一盐胁迫浓度为2.5‰时,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但比CK低9.24%;当单一盐胁迫浓度为5‰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但比CK低10.29%;当单一盐胁迫浓度为5‰时,脯氨酸含量最大,并比CK高0.30%。单一盐胁迫处理对榕树的影响较小,其中盐浓度为2.5‰的处理抗逆性最强。可见,榕树具有一定的耐水、耐盐能力,适宜作为福州沿海地区的园林绿化防护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 扦插苗 生理生化 水盐胁迫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