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家系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差异分析
1
作者
符生波
杜尚嘉
+3 位作者
吴向荣
符明珠
符溶
吴海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25-27,44,共4页
为了解五指山市水满乡不同家系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状况的差异,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与茶苗的植株形态、叶片形态、生物量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项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以期为后续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结果表明:...
为了解五指山市水满乡不同家系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状况的差异,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与茶苗的植株形态、叶片形态、生物量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项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以期为后续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海南大叶种茶的变异系数不同,范围在4.58%~37.27%之间,具有丰富的变异,选育潜力大;通过对比发现,发芽率最高的种质资源为ZZ1-3(89.06%),种质资源FX2长势较强,其株高为10.40 cm,地径为1.94 mm,平均叶数为3.20片,叶长为7.09 cm,叶宽为3.68 cm,长宽比为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叶种茶
种质资源
种子发芽率
植株形态
叶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模式对虎乳灵芝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吴向荣
符生波
+3 位作者
杜尚嘉
符明珠
符溶
苟志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为筛选出最适宜虎乳灵芝(Lignosus rhinocerotis)的栽培模式,实现国内虎乳灵芝的大规模人工高产栽培,试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以虎乳灵芝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覆土材料、遮阳模式对虎乳灵芝成活率、含水率、产量、生物转化率的影...
为筛选出最适宜虎乳灵芝(Lignosus rhinocerotis)的栽培模式,实现国内虎乳灵芝的大规模人工高产栽培,试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以虎乳灵芝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覆土材料、遮阳模式对虎乳灵芝成活率、含水率、产量、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材料对虎乳灵芝成活率、产量、生物转化率的影响最大,其中以椰糠+红壤土作覆土材料时,效果最好(成活率78.47%,产量927.33 g/m2,生物转化率19.21%);3种栽培因素对虎乳灵芝含水率均有显著影响,选用马占相思木屑(61.14%)、椰糠+红壤土(60.51%)、白膜(60.59%)的栽培组合对含水率影响最好;对虎乳灵芝存活率与产量影响最好的为传统基质(50.00%,440.97 g/m2)、椰糠+红壤土(78.47%,927.33 g/m2)、白膜+一层遮阳网(52.08%,494.24 g/m2)的栽培处理组合;选用马占相思木屑(12.97%)、椰糠+红壤土(19.21%)、白膜+一层遮阳网(13.28%)的栽培处理组合对虎乳灵芝的生物学效率影响最佳。筛选出最适于虎乳灵芝栽培的栽培模式为传统基质、椰糠+红壤土(1∶2)、白膜+一层遮阳网,该模式下成活率为91.67%、含水率61.39%、产量1103.58 g/m2、生物学效率1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乳灵芝
栽培模式
椰糠
含水量
存活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结构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国德
符溶
+3 位作者
张伟
钟圣赟
符生波
吕朝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选用生物型有机肥料、内蒙古羊粪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农家牛粪4种有机肥,研究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海南大叶种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 (肥料配比为0. 3∶0. 1∶0. 3∶0. 7)和处理13 (肥料配比为0. 5∶0. 5∶0. 9∶0. 3)的茶叶...
选用生物型有机肥料、内蒙古羊粪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农家牛粪4种有机肥,研究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海南大叶种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 (肥料配比为0. 3∶0. 1∶0. 3∶0. 7)和处理13 (肥料配比为0. 5∶0. 5∶0. 9∶0. 3)的茶叶鲜重较其他处理组高,且两组的茶叶产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叶种
肥料种类
肥料配比
茶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国德
邹耀进
+3 位作者
钟圣赟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环境因子与海南大叶种茶扦插苗苗期生长的关系,为海南大叶种茶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6个样地的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指标和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海南大叶种茶苗期地径和...
[目的]探索环境因子与海南大叶种茶扦插苗苗期生长的关系,为海南大叶种茶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6个样地的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指标和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海南大叶种茶苗期地径和叶面积的变化与土壤总氮和有机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叶绿素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五指山市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主要受到空气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论]当温度范围为21.14~26.58℃,湿度范围为86.82%~89.99%,土壤水分范围为0.27~0.35时,海南大叶种茶生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叶种茶
环境因子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资源栽培三种食用菌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5
作者
符生波
符溶
+2 位作者
符明珠
杜尚嘉
吴海霞
《热带林业》
2022年第3期76-80,共5页
对国内外使用玉米资源作为培养料栽培三种食用菌的发展及其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玉米资源栽培三种食用菌相关技术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同时对玉米资源栽培食用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列出了一些玉米资源栽培...
对国内外使用玉米资源作为培养料栽培三种食用菌的发展及其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玉米资源栽培三种食用菌相关技术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同时对玉米资源栽培食用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列出了一些玉米资源栽培食用菌的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资源
玉米芯
玉米秸秆
猪肚菇
金福菇
草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遮荫处理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品质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钟圣赟
陈国德
+3 位作者
张伟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5-7,9,共4页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下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52%遮荫度可显著提高春、夏、秋季海南大叶种茶叶鲜重和发芽密度;不同季节不同遮荫度效果不同,夏、秋季52%遮荫度可降低茶叶酚氨比,春季78%遮荫度可降低茶叶酚氨比;...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下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52%遮荫度可显著提高春、夏、秋季海南大叶种茶叶鲜重和发芽密度;不同季节不同遮荫度效果不同,夏、秋季52%遮荫度可降低茶叶酚氨比,春季78%遮荫度可降低茶叶酚氨比;总体来说,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内含成分的影响以遮荫度52%的单层遮荫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海南大叶种
遮荫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粒材小蠹在海南青皮林风险性分析
7
作者
杜尚嘉
吴海霞
+3 位作者
符生波
符溶
符明珠
吕朝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rforans Wollaston)是天然橡胶产区重要的危险性害虫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确定该虫在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风险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对粒材小蠹对保护区的危害风险进行了...
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rforans Wollaston)是天然橡胶产区重要的危险性害虫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确定该虫在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风险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对粒材小蠹对保护区的危害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粒材小蠹风险R值为2.02,属于高度危险生物,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
对粒材小蠹
风险分析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槟榔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比较试验
被引量:
1
8
作者
符溶
符生波
+2 位作者
符明珠
杜尚嘉
吴海霞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探究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的效果,在槟榔林下采用4种栽培料配方,3种覆膜处理栽培猪肚菇。结果表明:3种覆膜处理中,覆黑膜、黑白膜有利于猪肚菇出菇及生长;4种配方中,配方(3)栽培猪肚菇表现较好;配方(3)、配方(4)覆白膜栽培的猪...
为探究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的效果,在槟榔林下采用4种栽培料配方,3种覆膜处理栽培猪肚菇。结果表明:3种覆膜处理中,覆黑膜、黑白膜有利于猪肚菇出菇及生长;4种配方中,配方(3)栽培猪肚菇表现较好;配方(3)、配方(4)覆白膜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但各组合间猪肚菇大部分经济性状无显著差异。综合可得,槟榔林下栽培猪肚菇以玉米芯为主料,覆黑膜或黑白膜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肚菇
基质
覆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杜尚嘉
曾冬琴
+3 位作者
符溶
符生波
陈国德
吕朝军
《热带林业》
2021年第3期25-28,43,共5页
为了探索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白光为对照(CK)、红光(R)、蓝光(B)和4种红蓝组合光(8R2B、7R3B、6R4B、5R5B)共7种光质进行4h光照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4h光照处理对鳄嘴花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的影响。...
为了探索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白光为对照(CK)、红光(R)、蓝光(B)和4种红蓝组合光(8R2B、7R3B、6R4B、5R5B)共7种光质进行4h光照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4h光照处理对鳄嘴花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处理对鳄嘴花的生长影响显著,红蓝组合光8R2B处理鳄嘴花茎高、茎粗生长最快,地上、地下干物质的量积累较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大。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组相比,8R2B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是促进鳄嘴花生长较为理想的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嘴花
LED光质
植株生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灯光对茶园害虫诱捕试验初报
10
作者
唐潇
杜尚嘉
+4 位作者
符明珠
符生波
陈润泽
符溶
吴海霞
《热带林业》
2023年第4期93-95,共3页
为研究灯光对茶园害虫的引诱效果,采用夜间布置灯光诱捕的方法对茶园害虫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该次共诱捕茶园害虫6目19科33种。其中,对鳞翅目害虫引诱效果较佳,为7科18种,占54.55%;其次分别为直翅目4科5种,占15.15%;半翅目4科4种,占...
为研究灯光对茶园害虫的引诱效果,采用夜间布置灯光诱捕的方法对茶园害虫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该次共诱捕茶园害虫6目19科33种。其中,对鳞翅目害虫引诱效果较佳,为7科18种,占54.55%;其次分别为直翅目4科5种,占15.15%;半翅目4科4种,占12.12%;鞘翅目3科4种,占12.12%;螳螂目和毛翅目各1科1种,占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害虫
灯光
诱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孙德劭
杜尚嘉
+3 位作者
曾冬琴
符溶
符生波
唐潇
《热带林业》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探索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红蓝光比例(红:蓝=10:0,8:2,7:3,6:4,5:5,0:10)组合,在光照时间16h·d-1下,对鳄嘴花植株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LED红蓝组合光质对鳄嘴花植株生长产生影...
为了探索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红蓝光比例(红:蓝=10:0,8:2,7:3,6:4,5:5,0:10)组合,在光照时间16h·d-1下,对鳄嘴花植株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LED红蓝组合光质对鳄嘴花植株生长产生影响,供试处理中以蓝光处理植株成活率最低,5R5B处理下植株茎高生长较慢;红光处理下植株茎高、茎粗生长均较快;蓝光处理下对植株地上、地下干质量分配影响较大,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6R4B处理下对叶片叶绿素a含量影响较大,7R3B处理下对叶片叶绿素b影响较大。结论:光照时间16h·d-1下,LED红蓝光质处理下能有效促进鳄嘴花植株生长,以红光处理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嘴花
LED光质
植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家系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差异分析
1
作者
符生波
杜尚嘉
吴向荣
符明珠
符溶
吴海霞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25-27,44,共4页
基金
五指山市科技项目(WZSKJXM2021005)
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SQKY2022-0037)。
文摘
为了解五指山市水满乡不同家系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状况的差异,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与茶苗的植株形态、叶片形态、生物量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项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以期为后续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海南大叶种茶的变异系数不同,范围在4.58%~37.27%之间,具有丰富的变异,选育潜力大;通过对比发现,发芽率最高的种质资源为ZZ1-3(89.06%),种质资源FX2长势较强,其株高为10.40 cm,地径为1.94 mm,平均叶数为3.20片,叶长为7.09 cm,叶宽为3.68 cm,长宽比为1.93。
关键词
海南大叶种茶
种质资源
种子发芽率
植株形态
叶片形态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germplasm resource
seed germination rate
plant morphology
leaf morpholog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模式对虎乳灵芝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吴向荣
符生波
杜尚嘉
符明珠
符溶
苟志辉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海南大学林学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基金
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No.SQKY2022-0025)。
文摘
为筛选出最适宜虎乳灵芝(Lignosus rhinocerotis)的栽培模式,实现国内虎乳灵芝的大规模人工高产栽培,试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以虎乳灵芝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覆土材料、遮阳模式对虎乳灵芝成活率、含水率、产量、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材料对虎乳灵芝成活率、产量、生物转化率的影响最大,其中以椰糠+红壤土作覆土材料时,效果最好(成活率78.47%,产量927.33 g/m2,生物转化率19.21%);3种栽培因素对虎乳灵芝含水率均有显著影响,选用马占相思木屑(61.14%)、椰糠+红壤土(60.51%)、白膜(60.59%)的栽培组合对含水率影响最好;对虎乳灵芝存活率与产量影响最好的为传统基质(50.00%,440.97 g/m2)、椰糠+红壤土(78.47%,927.33 g/m2)、白膜+一层遮阳网(52.08%,494.24 g/m2)的栽培处理组合;选用马占相思木屑(12.97%)、椰糠+红壤土(19.21%)、白膜+一层遮阳网(13.28%)的栽培处理组合对虎乳灵芝的生物学效率影响最佳。筛选出最适于虎乳灵芝栽培的栽培模式为传统基质、椰糠+红壤土(1∶2)、白膜+一层遮阳网,该模式下成活率为91.67%、含水率61.39%、产量1103.58 g/m2、生物学效率19.54%。
关键词
虎乳灵芝
栽培模式
椰糠
含水量
存活率
产量
Keywords
Lignosus rhinocerotis
cultivation modes
coconut coir
water content
survival rate
yield
分类号
S567.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结构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国德
符溶
张伟
钟圣赟
符生波
吕朝军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省国营通什林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No.KYYS-2016-26)
文摘
选用生物型有机肥料、内蒙古羊粪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农家牛粪4种有机肥,研究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海南大叶种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 (肥料配比为0. 3∶0. 1∶0. 3∶0. 7)和处理13 (肥料配比为0. 5∶0. 5∶0. 9∶0. 3)的茶叶鲜重较其他处理组高,且两组的茶叶产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海南大叶种
肥料种类
肥料配比
茶叶产量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fertilizer types
fertilizer mixture ratio
tea yield
分类号
S36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国德
邹耀进
钟圣赟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KYYS-2016-26)
文摘
[目的]探索环境因子与海南大叶种茶扦插苗苗期生长的关系,为海南大叶种茶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6个样地的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指标和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海南大叶种茶苗期地径和叶面积的变化与土壤总氮和有机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叶绿素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五指山市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主要受到空气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论]当温度范围为21.14~26.58℃,湿度范围为86.82%~89.99%,土壤水分范围为0.27~0.35时,海南大叶种茶生长状况良好。
关键词
海南大叶种茶
环境因子
温度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Environmental factor
Temperatur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资源栽培三种食用菌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5
作者
符生波
符溶
符明珠
杜尚嘉
吴海霞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出处
《热带林业》
2022年第3期76-80,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jscx202018):不同栽培模式下对三种食用菌产量、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摘
对国内外使用玉米资源作为培养料栽培三种食用菌的发展及其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玉米资源栽培三种食用菌相关技术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同时对玉米资源栽培食用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列出了一些玉米资源栽培食用菌的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玉米资源
玉米芯
玉米秸秆
猪肚菇
金福菇
草菇
Keywords
Maize resources
Corncobs
Corn straw
Pleurotus giganteus
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
Volvariella volvacea
分类号
S759.8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遮荫处理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品质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钟圣赟
陈国德
张伟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省国营通什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5-7,9,共4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KYYS-2016-26)
文摘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下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52%遮荫度可显著提高春、夏、秋季海南大叶种茶叶鲜重和发芽密度;不同季节不同遮荫度效果不同,夏、秋季52%遮荫度可降低茶叶酚氨比,春季78%遮荫度可降低茶叶酚氨比;总体来说,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内含成分的影响以遮荫度52%的单层遮荫处理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茶叶
海南大叶种
遮荫
品质
产量
Keywords
tea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shading treatment
quality
yield
分类号
S36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粒材小蠹在海南青皮林风险性分析
7
作者
杜尚嘉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符明珠
吕朝军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基金
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No.jscx202021)。
文摘
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rforans Wollaston)是天然橡胶产区重要的危险性害虫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确定该虫在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风险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对粒材小蠹对保护区的危害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粒材小蠹风险R值为2.02,属于高度危险生物,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策略建议。
关键词
青皮
对粒材小蠹
风险分析
管理对策
Keywords
Vatica mangachapoi
Xyleborus perforans
risk analysi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槟榔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比较试验
被引量:
1
8
作者
符溶
符生波
符明珠
杜尚嘉
吴海霞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jscx202018)。
文摘
为探究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的效果,在槟榔林下采用4种栽培料配方,3种覆膜处理栽培猪肚菇。结果表明:3种覆膜处理中,覆黑膜、黑白膜有利于猪肚菇出菇及生长;4种配方中,配方(3)栽培猪肚菇表现较好;配方(3)、配方(4)覆白膜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但各组合间猪肚菇大部分经济性状无显著差异。综合可得,槟榔林下栽培猪肚菇以玉米芯为主料,覆黑膜或黑白膜效果好。
关键词
猪肚菇
基质
覆膜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杜尚嘉
曾冬琴
符溶
符生波
陈国德
吕朝军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出处
《热带林业》
2021年第3期25-28,43,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助(KYYS-2018-19):光质对鳄嘴花生物量分配策略及营养保健成分的影响研究。
文摘
为了探索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白光为对照(CK)、红光(R)、蓝光(B)和4种红蓝组合光(8R2B、7R3B、6R4B、5R5B)共7种光质进行4h光照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4h光照处理对鳄嘴花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处理对鳄嘴花的生长影响显著,红蓝组合光8R2B处理鳄嘴花茎高、茎粗生长最快,地上、地下干物质的量积累较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大。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组相比,8R2B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是促进鳄嘴花生长较为理想的光质。
关键词
鳄嘴花
LED光质
植株生长
光合作用
Keywords
Clinacanthus nutans
LED light quality
Plant growth
Photosynthesis
分类号
Q949.778.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灯光对茶园害虫诱捕试验初报
10
作者
唐潇
杜尚嘉
符明珠
符生波
陈润泽
符溶
吴海霞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出处
《热带林业》
2023年第4期93-95,共3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KYYS-2021-17):海南大叶种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文摘
为研究灯光对茶园害虫的引诱效果,采用夜间布置灯光诱捕的方法对茶园害虫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该次共诱捕茶园害虫6目19科33种。其中,对鳞翅目害虫引诱效果较佳,为7科18种,占54.55%;其次分别为直翅目4科5种,占15.15%;半翅目4科4种,占12.12%;鞘翅目3科4种,占12.12%;螳螂目和毛翅目各1科1种,占3.03%。
关键词
园害虫
灯光
诱捕试验
Keywords
Tea Garden Pests
Lighting
Trapping Experiments
分类号
S763.4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孙德劭
杜尚嘉
曾冬琴
符溶
符生波
唐潇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热带林业》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KYYS-2018-19):光质对鳄嘴花生物量分配策略及营养保健成分的影响
文摘
为了探索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红蓝光比例(红:蓝=10:0,8:2,7:3,6:4,5:5,0:10)组合,在光照时间16h·d-1下,对鳄嘴花植株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LED红蓝组合光质对鳄嘴花植株生长产生影响,供试处理中以蓝光处理植株成活率最低,5R5B处理下植株茎高生长较慢;红光处理下植株茎高、茎粗生长均较快;蓝光处理下对植株地上、地下干质量分配影响较大,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6R4B处理下对叶片叶绿素a含量影响较大,7R3B处理下对叶片叶绿素b影响较大。结论:光照时间16h·d-1下,LED红蓝光质处理下能有效促进鳄嘴花植株生长,以红光处理较佳。
关键词
鳄嘴花
LED光质
植株生长
Keywords
Clinacanthus nutans
Light quality of LED
Plant growth
分类号
S68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家系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差异分析
符生波
杜尚嘉
吴向荣
符明珠
符溶
吴海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栽培模式对虎乳灵芝产量的影响
吴向荣
符生波
杜尚嘉
符明珠
符溶
苟志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施肥结构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的影响
陈国德
符溶
张伟
钟圣赟
符生波
吕朝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
陈国德
邹耀进
钟圣赟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玉米资源栽培三种食用菌的研究综述
符生波
符溶
符明珠
杜尚嘉
吴海霞
《热带林业》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遮荫处理对海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和品质季节变化的影响
钟圣赟
陈国德
张伟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粒材小蠹在海南青皮林风险性分析
杜尚嘉
吴海霞
符生波
符溶
符明珠
吕朝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槟榔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比较试验
符溶
符生波
符明珠
杜尚嘉
吴海霞
《食用菌》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杜尚嘉
曾冬琴
符溶
符生波
陈国德
吕朝军
《热带林业》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灯光对茶园害虫诱捕试验初报
唐潇
杜尚嘉
符明珠
符生波
陈润泽
符溶
吴海霞
《热带林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同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
孙德劭
杜尚嘉
曾冬琴
符溶
符生波
唐潇
《热带林业》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