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苯隆复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4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王文庆 张家豪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 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胺(W4),以清水为CK,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棉花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分析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W3处理各项调查指标总体最优。具体表现如下:吐絮期,W3处理棉花株高、株宽、第3果枝长、第7果枝长、叶枝长较CK分别降低1.23%、3.14%、10.96%、11.72%、18.92%;施药后30 d,SPAD值和蕾铃的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2.05%和9.98%,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较CK提升7.61%,叶面积指数较CK提高10.85%;单株铃数较CK增加11.28%,籽棉产量较CK增加11.23%。综上,在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0.1%噻苯隆450 mL/hm^(2)+5%烯效唑75 g/hm^(2)能够抑制棉花无限生长,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提高单株铃数,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植物生长延缓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6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张家豪 王文庆 占东霞 马春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7,共9页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药剂以缩节胺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_(1))、复硝酚钠(98%原药,T_(2))、胺鲜酯(8%制剂,T_(3))、14-羟基芸苔素(0.01%,T_(4))和萘乙酸(98%原药,T_(5)),以常规缩节胺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分析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药后20~30 d,净光合速率在药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药后20~30 d棉花进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且各复配处理均能提高棉株上中下部内外围铃的坐桃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结论】T_(5)处理快速积累持续期较CK延长了5 d左右,且棉株中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较CK差异显著,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分别提高了15.00%和20.00%,中部内外围铃分别提高了24.00%和25.00%,伏桃增加了1.13个,单株结铃数显著增加了0.84个,较CK处理皮棉产量提高了15.48%,T_(5)复配类型化学封顶剂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缩节胺 棉铃时空分布 产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哌鎓复配生长促进剂对棉花株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5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王文庆 张家豪 占东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5,共9页
通过运用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 通过运用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用药以甲哌鎓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薹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甲哌鎓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在本研究中,各复配处理较CK均能够增加棉株的果枝台数和铃数,棉株株高范围最终控制在84 cm左右,与CK无显著差异,能够较好控制棉株的纵向生长,T5和T4处理棉株果枝台数较CK增加了7.96%,单株棉铃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19%和23.83%,较CK棉株株宽分别显著减少4.73、4.46 cm,能够抑制棉株中部和上部果枝的生长,对棉株的横向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T5处理较CK显著降低棉株果枝始节高度3.61 cm。T5处理较CK能显著提高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T4和T5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量占比分别达到65.04%和65.46%,较CK分别提高了3.40、3.82百分点。T5处理较CK单株结铃数显著增加了0.84个,T4和T5处理与CK籽棉产量差异显著,较CK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424.90、432.88 kg/hm^(2)。综上所述,T4和T5处理与常规甲哌鎓化学封顶相比获得的棉花产量更高,能够更好塑造棉花株型,促进棉花生殖生长,增加单株结铃数,较CK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424.90、432.88 kg/hm^(2),因此推荐使用T4和T5处理复配类型化学封顶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甲哌鎓 株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钾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欣欣 田阳青 +6 位作者 赵强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吴刚 王文庆 张家豪 占东霞 宋兴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0-1273,共14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寻亚磷酸钾复配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新疆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亚磷酸钾750 mL/hm^... 通过田间试验,探寻亚磷酸钾复配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新疆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亚磷酸钾750 mL/hm^(2)为主,分别和6-苄氨基嘌呤12 mL/hm^(2)(PHO1)、14-羟基芸苔素甾醇150 mL/hm^(2)(PHO2)、萘乙酸0.18 mL/hm^(2)(PHO3)、吲哚乙酸0.18 g/hm^(2)(PHO4)和胺鲜酯20 g/hm^(2)(PHO5)进行复配,单施亚磷酸钾750 mL/hm^(2)(CK1)和清水(CK2)为对照,在化学封顶(7月5日)和封顶后7 d各喷施1次,分析各处理下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棉花单株结铃数和产量;其中PHO4和PHO5处理均可提高第1果节成铃率,从而增加单株结铃数,分别较对照单株结铃数增加3.09%~17.89%;PHO5处理较对照单铃质量提高1.35%,PHO4处理较对照籽棉产量提高15.76%~19.81%。因此,新疆地区化学封顶后推荐使用750 mL/hm^(2)亚磷酸钾复配0.18 g/hm^(2)吲哚乙酸(PHO4)或复配20 g/hm^(2)胺鲜酯(PHO5),以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形成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亚磷酸钾 外源物质 成铃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诱抗素对新陆早6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李欣欣 +3 位作者 赵强 张特 李广维 茜仁阿依·阿迪力 《中国棉花》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剂量的S-诱抗素对棉花的影响,以新陆早61号为研究材料,于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化学打顶后7个不同剂量的10%(质量分数)S-诱抗素处理,分别为1.5 g·hm^(-2)、7.5 g·hm^...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剂量的S-诱抗素对棉花的影响,以新陆早61号为研究材料,于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化学打顶后7个不同剂量的10%(质量分数)S-诱抗素处理,分别为1.5 g·hm^(-2)、7.5 g·hm^(-2)、15.0 g·hm^(-2)、30.0 g·hm^(-2)、45.0 g·hm^(-2)、90.0 g·hm^(-2)和135.0 g·hm^(-2),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棉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质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喷施不同剂量的S-诱抗素均可增加新陆早61号的株高、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单株结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且可提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马克隆值。本试验条件下,135.0 g·hm^(-2)10%S-诱抗素处理的新陆早61号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且纤维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诱抗素 棉花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硅锌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欣欣 赵强 +3 位作者 张特 李广维 布阿依姆·阿布都依木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中国棉花》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锌肥、硅肥和硅锌复配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0号,设置3个叶面肥喷施处理:硫酸锌750 g·hm^(-2)(锌肥处理)、硅酸钾750 g...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锌肥、硅肥和硅锌复配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0号,设置3个叶面肥喷施处理:硫酸锌750 g·hm^(-2)(锌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硅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硫酸锌750 g·hm^(-2)(硅锌肥复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其对棉花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盛花期锌肥处理导致株高显著下降,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均导致吐絮期的第1果枝长度显著降低,而其他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可显著影响盛花期和吐絮期叶片、茎秆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其中,锌肥、硅锌肥复配处理盛花期及硅肥处理吐絮期的生殖器官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虽然各处理理论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理论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5.09%和4.63%。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综合纤维品质优于其他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硅肥和锌肥在当地棉田的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硅肥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打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欣欣 赵强 +6 位作者 王为 马春梅 阿里木·阿木力 占东霞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李广维 田阳青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71-2379,共9页
【目的】研究喷施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方法】于2021年在沙雅县海楼镇墩力买村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67号,以0.1%噻苯隆150 g/hm^(2)为主,分别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150 g/hm^(2)(TD... 【目的】研究喷施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方法】于2021年在沙雅县海楼镇墩力买村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67号,以0.1%噻苯隆150 g/hm^(2)为主,分别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150 g/hm^(2)(TDZ _(1))、复硝酚钠300 g/hm^(2)(TDZ _(2))、胺鲜酯150 g/hm^(2)(TDZ _(3)),诱抗素300 g/hm^(2)(TDZ _(4))和乙烯利300 g/hm^(2)(TDZ _(5))进行复配,清水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棉花打顶后喷施1次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TDZ _(1)、TDZ _(2)和TDZ _(5)较对照果枝台数增加0.66、0.33和1.53台,较对照蕾铃数增加8.68%、17.23%和23.45%;TDZ _(5)较对照棉花生殖器官重量增加1.93%,各处理提高棉花单铃重和产量,其中TDZ _(2)和TDZ _(3)较对照单铃重增加1.53和1.28 g,TDZ _(1)和TDZ _(3)较对照产量增加31.82%和29.50%。TDZ _(3)的伸长率较高,较对照分别提高1.04%。果枝台数与株高、茎粗和蕾铃数呈显著正相关,蕾铃数与株高、茎粗果枝台数呈显著正相关,单铃重与茎粗、蕾铃数和单株结铃数呈正相关,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喷施150 g/hm^(2)0.1%噻苯隆和150 g/hm^(2)14-羟基芸苔素甾醇后可提高棉花蕾铃数,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从而显著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外源物质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结构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欣欣 赵强 +4 位作者 王为 占东霞 阿里木·阿木力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田阳青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48,共7页
为探究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冠层结构和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本试验选用新陆中67号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CK),用0.1%噻苯隆(150 g/hm^(2))分别与复硝酚钾(300 g/hm^(2))、赤霉素(225 g/hm^(2))、6-苄氨基腺嘌呤(300 g/hm^... 为探究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冠层结构和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本试验选用新陆中67号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CK),用0.1%噻苯隆(150 g/hm^(2))分别与复硝酚钾(300 g/hm^(2))、赤霉素(225 g/hm^(2))、6-苄氨基腺嘌呤(300 g/hm^(2))、调环酸钙(225 g/hm^(2))进行复配,并分别记为TDZ1、TDZ2、TDZ3和TDZ4处理,研究打顶后重控时(7月21日)喷施1次各处理药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冠层结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DZ4和TDZ3促进棉花生长,药后30 d其株高较对照分别增加5.02 cm和3.93 cm,TDZ3果枝台数较对照增加19.87%,TDZ1、TDZ3、TDZ4蕾铃数较对照分别增加19.83%、32.22%和6.94%。各处理均提高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速度,其中TDZ1、TDZ3和TDZ4盛铃期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占比较对照显著增加,分别达5.96%、7.63%和9.09%。各处理均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药后30 d较对照分别增加34.68%、31.99%、47.81%和48.48%;TDZ1和TDZ2增加平均叶倾角,较对照分别增加2.65°和1.66°。TDZ4显著提高单铃重和籽棉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8.25%和14.79%。各处理棉纤维整齐度、伸长率、上半部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断裂比强度降低。综合来看,喷施0.1%噻苯隆150 g/hm^(2)和调环酸钙225 g/hm^(2)组合可提高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占比和单铃重,从而显著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外源物质 农艺性状 冠层结构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