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钼粉 被引量:20
1
作者 程起林 赵斌 +1 位作者 刘兵海 张宗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31-734,740,共5页
阐述用微波等离子法制备纳米金属钼粉的原理,探讨了此法制备纳米钼粉颗粒的工艺与影响因素,并以羰基钼为原料制得纳米级钼粉,平均粒径小于50nm。还研究了钼粉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钼粉 热稳定性 制备 微波等离子体法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Fe-Cr纳米粉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起林 赵斌 古宏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9-501,505,共4页
以三乙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甲苯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 P V P)为分散剂,以铁、铬混和盐为原料制备出了约 50nm 的 Fe Cr 粉末。探讨了粉末合成过程的工艺条件及通过低温热处理方法获得了纳米 Fe Cr 合金粉末... 以三乙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甲苯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 P V P)为分散剂,以铁、铬混和盐为原料制备出了约 50nm 的 Fe Cr 粉末。探讨了粉末合成过程的工艺条件及通过低温热处理方法获得了纳米 Fe Cr 合金粉末。反应中加入的 P V P高分子分散剂起了改善粉末的形态与团聚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末 PVP分散剂 液相还原法 铁钴合金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铬粉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程起林 赵斌 古宏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3-266,共4页
以 Cr Cl3为原料 ,三乙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Pd Cl2 为成核剂 ,于甲苯溶剂中制备出平均粒径约 50 nm的铬粉 ,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分散剂与成核剂的添加是影响粒径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纳米铬粉 制备 液相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50钢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程起林 赵斌 +1 位作者 古宏晨 张宗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22,共2页
纳米M50钢是一种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铁基合金新型材料。阐述了它的主要制备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M50钢 制备 铁基合金 液相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超细粉体制备方法的概述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斌 刘志杰 +1 位作者 程起林 古宏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4,共5页
超细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在现代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金属超细粉体的研制非常活跃,发展迅速。
关键词 金属 超细粉体 制备 机械粉碎法 气相沉积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补强硅橡胶界面-结合橡胶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颖 李春忠 +1 位作者 程起林 胡彦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89,共5页
采用不同表面性质的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硅橡胶混炼胶界面结合橡胶来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补强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界面的作用形式.结果表明结合橡胶以纳米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为骨架,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结构性越高,形... 采用不同表面性质的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硅橡胶混炼胶界面结合橡胶来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补强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界面的作用形式.结果表明结合橡胶以纳米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为骨架,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结构性越高,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结合橡胶体越好,对硅橡胶制品的补强效果越好.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填加质量分数为0.26~0.29时,表面羟基个数在1.1~1.4之间,有效补强体积最大,补强效果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气相法白炭黑 纳米二氧化硅 结合橡胶 补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碱式氯化镁的合成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春忠 古庆山 +1 位作者 程起林 张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以氯化镁、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了碱式氯化镁,利用TEM和XRD表征了固体产物的形态结构,分析了合成过程机理。在MgCl2/Ca(OH)2-CaCl2与MgCl2/NH4OH体系合成碱式氯化镁时,固体产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取决于体系的pH值和熟化时间;在pH值小于9.5... 以氯化镁、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了碱式氯化镁,利用TEM和XRD表征了固体产物的形态结构,分析了合成过程机理。在MgCl2/Ca(OH)2-CaCl2与MgCl2/NH4OH体系合成碱式氯化镁时,固体产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取决于体系的pH值和熟化时间;在pH值小于9.5时利用MgCl2/NH4OH体系可以得到组成和结构良好的碱式氯化镁。对于MgCl2/Ca(OH)2-CaCl2体系,氢氧化钙含量增加或熟化时间延长,有利于得到针状碱式氯化镁。Ca(OH)2与MgCl2的反应历程不同于NH3·H2O,得到的碱式氯化镁在形貌和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氯化镁 氢氧化镁 氢氧化钙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生胶结构对补强硅橡胶的力学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何颖 李春忠 +2 位作者 程起林 丛德滋 干路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46,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分析硅生胶分子结构对补强硅橡胶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硅生胶复配体系对补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基封端硅生胶结构规整,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补强硅橡胶耐低温性好;硅生胶中乙... 采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分析硅生胶分子结构对补强硅橡胶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硅生胶复配体系对补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基封端硅生胶结构规整,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补强硅橡胶耐低温性好;硅生胶中乙烯基含量高,则补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好;硅生胶分子量越高,补强硅橡胶的加工流动性越差;30份甲基封端和70份乙烯基封端的硅生胶复配体系中乙烯基含量为0.15%(质量分数)时,补强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动态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球磨机研磨石墨的工程放大 被引量:1
9
作者 干路平 田少勤 程起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以天然鳞片状石墨原料粉 ( 32 5目 ) ,通过搅拌球磨机湿法磨细至 d50 =0 .2 μm( d1 0 0 <1 μm)的超细颗粒 ,并保持良好的片状形貌。研究了该过程从小试一步放大 1 50~ 2 0 0倍到中试的规律 ,提出了在几何相似的前提下 ,摩擦力相... 以天然鳞片状石墨原料粉 ( 32 5目 ) ,通过搅拌球磨机湿法磨细至 d50 =0 .2 μm( d1 0 0 <1 μm)的超细颗粒 ,并保持良好的片状形貌。研究了该过程从小试一步放大 1 50~ 2 0 0倍到中试的规律 ,提出了在几何相似的前提下 ,摩擦力相似或粉碎功相似的准则。实验数据验证了上述放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放大 超细石墨 湿法研磨 石墨 搅拌球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底石墨浆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阎志华 赵斌 +1 位作者 程起林 干路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稳定的黑底石墨浆料有利于彩色显象管的荧光屏内表面的涂屏工艺过程 ,能提高涂层的光滑性、均匀性以及应用实验中造孔过程的圆整性。讨论了石墨粒子的大小、形貌、三种不同的分散剂和石墨浆料的 p H值及粘度对石墨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黑底涂料 石墨浆料 稳定性 彩色显像管 荧光屏 涂屏工艺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铜负载氧化铜/钴锰氢氧化物复合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聪圃 周罗肖 +2 位作者 何颖 汪谌 程起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30,共8页
以泡沫铜为基体,采用简单的热氧化和恒压电沉积两步法在基体表面生长分级结构的氧化铜(CuxO)/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Mn LDH)复合纳米线阵列。对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泡沫铜基... 以泡沫铜为基体,采用简单的热氧化和恒压电沉积两步法在基体表面生长分级结构的氧化铜(CuxO)/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Mn LDH)复合纳米线阵列。对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泡沫铜基体上生长了长度约为5~10μm,直径约为50nm的纳米线阵列。复合纳米线阵列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达305.0F/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10A/g时,比电容保持率仍达到70.7%。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电极材料经2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有80.4%的比电容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 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线阵列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锰/介孔碳/聚苯胺三元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洁 何颖 +1 位作者 李怀龙 程起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84,87,共4页
通过自聚合反应及高温热处理手段,再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复合物的表面自组装生长聚苯胺(PANI)纳米须,成功构筑了MnO/介孔碳(MC)/PANI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 通过自聚合反应及高温热处理手段,再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复合物的表面自组装生长聚苯胺(PANI)纳米须,成功构筑了MnO/介孔碳(MC)/PANI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达到498.6F/g,显著高于MnO/MC二元复合材料的比电容(212F/g);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A/g时,比电容仍能保持352F/g。经过1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复合电极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 介孔碳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显象管用黑底石墨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志华 赵斌 +1 位作者 程起林 干路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38-440,434,共4页
介绍了黑底石墨乳在彩色显象管中的应用 ,黑底石墨乳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 黑底石墨乳 生产工艺 分散条件 研究进展 彩色显象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布负载的ZnO/C/Ni(OH)_2纳米阵列的构建及电化学性能
14
作者 汪谌 贾聪圃 +2 位作者 何颖 刘艺军 程起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9,共9页
以碳布(CC)为基体、氧化锌纳米棒为模板,2-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采用水热与高温碳化方法,在碳布表面构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ZnO/C);利用电沉积法在ZnO/C复合物表面生长氢氧化镍(Ni(OH)_2)纳米片,获得碳布负载的氧化锌/碳/氢氧化镍... 以碳布(CC)为基体、氧化锌纳米棒为模板,2-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采用水热与高温碳化方法,在碳布表面构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ZnO/C);利用电沉积法在ZnO/C复合物表面生长氢氧化镍(Ni(OH)_2)纳米片,获得碳布负载的氧化锌/碳/氢氧化镍(ZnO/C/Ni(OH)_2)核壳结构纳米棒阵列。对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纳米棒阵列均匀生长在碳布表面,纳米棒外层由纳米片状Ni(OH)_2相互交叉堆叠而成;该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1 051.9 F/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10 A/g后,比容量仍有644.5 F/g;在5.0 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5 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复合电极的比容量仍保留87.1%,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布 氧化锌 氢氧化镍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i-MOF/RGO复合物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15
作者 徐田 刘艺军 +1 位作者 何颖 程起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2-509,共8页
为改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静电吸附及化学液相沉积法,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基体、氯化钴和氯化镍为前驱体、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制备了CoNi-MOF/RGO复合物纳米片。RGO的引入不仅诱导CoN... 为改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静电吸附及化学液相沉积法,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基体、氯化钴和氯化镍为前驱体、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制备了CoNi-MOF/RGO复合物纳米片。RGO的引入不仅诱导CoNi-MOF由交联的片层结构向二维纳米片状转变,而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将获得的CoNi-MOF/RGO复合材料作为工作电极,组装成扣式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圈后,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可达747 mA·h/g;在5.0 A/g的大电流密度下,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仍维持在289 mA·h/g,均高于CoNi-MOF的放电比容量,展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金属有机框架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