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接触对下颌开闭口运动时髁突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开闭口运动时,早接触发生部位对双侧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对下颌开闭口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进行检测。SAS 9.0软件包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开... 目的探讨下颌开闭口运动时,早接触发生部位对双侧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对下颌开闭口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进行检测。SAS 9.0软件包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开闭口运动中髁突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尝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两侧髁突的运动距离在矢状轴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在垂直轴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早接触部位与髁突运动距离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①矢状轴干扰侧:(?)=7.8090-0.04040x_1+0.03553x,δ=0.1167(P<0.001);②矢状轴非干扰侧:(?)=8.6140 -0.07670x_1,δ=0.08463(P<0.001);③垂直轴干扰侧:(?)=4.2182+0.07330x_1,δ=0.1816(P<0.001);④垂直轴非干扰侧:(?)=3.2498+0.08281x_1,δ=0.2638(P=0.001)。髁突运动中心电子位置分析(EPA)结果显示,下颌习惯性开闭口运动时,早接触组与无早接触组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两侧髁突在开口运动时混合运动部分减少,单纯转动发生渐早。下颌习惯性开闭运动到达的牙尖交错位稳定性高,可用于协助临床修复体的调(牙合)以及咬合重建时寻找最适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接触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高点对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
2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9-442,465,共5页
目的研究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干扰发生部位对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在50名志愿者的一侧下颌牙面制作人工咬合高点模拟干扰,利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记录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两侧髁突在矢状轴、垂直轴和水平轴... 目的研究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干扰发生部位对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在50名志愿者的一侧下颌牙面制作人工咬合高点模拟干扰,利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记录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两侧髁突在矢状轴、垂直轴和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分析咬合高点部位与两侧髁突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尝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咬合高点部位的后移,干扰侧髁突在矢状轴和垂直轴上的运动距离无明显规律,而非干扰侧髁突在矢状轴和垂直轴的运动距离均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水平轴上,双侧髁突均有向干扰侧偏斜的趋势。线性相关分析得到咬合高点部位与非干扰侧髁突在矢状轴上的运动距离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y^=6.911 6+0.042 07x1-0.030 25x2(δ=0.085 19,P<0.001);在垂直轴上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y^=4.205 0+0.046 07x1(δ=0.035 79,P<0.001)。结论前伸干扰影响髁突的运动轨迹,双侧髁突均向干扰侧偏斜,其中非干扰侧髁突的运动轨迹改变呈现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干扰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静力垫与NTI-tss垫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蕙娟 张富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0-82,共3页
垫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同类型垫的适应证与疗效均有不同,本文回顾与介绍了两种较为特殊的垫,即流体静力垫与NTI-tss垫的设计原理、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并将这两种垫... 垫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同类型垫的适应证与疗效均有不同,本文回顾与介绍了两种较为特殊的垫,即流体静力垫与NTI-tss垫的设计原理、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并将这两种垫与临床上常用的几类传统垫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垫 流体静力[牙合]垫 NTI—tss[牙合]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龋病患者饮食、口腔卫生习惯与人口学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四燕 刘丽丽 +1 位作者 金友良 程蕙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7-569,共3页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成年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糖、巧克力、咖啡是成人龋病显著的影响因素,应针对性的开展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及口腔护理技能培训,减少龋病的发生。
关键词 龋病 饮食习惯 口腔卫生习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