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机理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
作者 程双 胡文忠 +1 位作者 马跃 刘程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3-176,共4页
介绍酶促褐变的机理及与褐变相关的酶,并从物理、化学等方面介绍了一些新近发展的酶促褐变抑制方法。
关键词 鲜切果蔬 酶促褐变 机理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程双 胡文忠 +1 位作者 马跃 刘程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7,8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过程及其机理,采用鲜切茄子和鲜切甘薯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与酶促褐变发生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及伤害胁迫生理。结果表明:两种果蔬经鲜切处理后诱发了酶促褐变的快速发生,鲜切甘薯的酶促褐变反应滞后... 为了进一步揭示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过程及其机理,采用鲜切茄子和鲜切甘薯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与酶促褐变发生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及伤害胁迫生理。结果表明:两种果蔬经鲜切处理后诱发了酶促褐变的快速发生,鲜切甘薯的酶促褐变反应滞后于鲜切茄子。在贮藏期间两种果蔬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总酚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一致,均先升后降。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但鲜切茄子的PPO却呈下降趋势。结果还表明:鲜切果蔬不仅在切割表面发生酶促褐变反应,在远离切割部位也诱发了生理生化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切割伤害胁迫产生的刺激信号转导而引致组织的整体协同伤害防御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果蔬 酶促褐变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甘薯酶促褐变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双 胡文忠 +1 位作者 马跃 刘程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60,387,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和柠檬酸分别处理鲜切甘薯,研究其在10℃贮藏过程中的酶促褐变反应,揭示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甘薯酶促褐变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0.5%~1.5%D-异抗坏血酸钠和低浓度(0.01%~0.03%)柠檬酸均延缓了鲜切甘薯... 采用不同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和柠檬酸分别处理鲜切甘薯,研究其在10℃贮藏过程中的酶促褐变反应,揭示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甘薯酶促褐变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0.5%~1.5%D-异抗坏血酸钠和低浓度(0.01%~0.03%)柠檬酸均延缓了鲜切甘薯酶促褐变的发生,有效抑制了PPO和POD的活性,降低了总酚含量;但高浓度(≥0.05%)柠檬酸处理反而加速了酶促褐变反应的进行。比较两种褐变抑制剂,D-异抗坏血酸钠抑制效果更好,其最佳浓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甘薯 酶促褐变 D-异抗坏血酸钠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胡萝卜的生理生化及品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跃 胡文忠 +2 位作者 程双 姜爱丽 毕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2-355,共4页
将胡萝卜切割成1×1×1cm3的块状,在三个温度(4、10、18℃)条件下贮藏,研究切割伤害诱导对其生理生化变化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 将胡萝卜切割成1×1×1cm3的块状,在三个温度(4、10、18℃)条件下贮藏,研究切割伤害诱导对其生理生化变化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峰值显著高于4℃和10℃,而4℃和10℃条件均能抑制代谢相关酶活性上升的速率,降低鲜切胡萝卜呼吸强度,减缓总酚生成,其中以4℃的抑制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 胡萝卜 生理生化变化 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对果蔬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跃 胡文忠 +2 位作者 程双 姜爱丽 毕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8-341,共4页
鲜切果蔬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伤呼吸和伤乙烯的产生、酶促褐变、细胞壁及膜组分降解等方面介绍了由鲜切引起果蔬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并总结了低温加工贮运、防腐保鲜剂、气调处理以及可食性涂膜等控制鲜切果蔬不良变化的方法,旨... 鲜切果蔬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伤呼吸和伤乙烯的产生、酶促褐变、细胞壁及膜组分降解等方面介绍了由鲜切引起果蔬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并总结了低温加工贮运、防腐保鲜剂、气调处理以及可食性涂膜等控制鲜切果蔬不良变化的方法,旨在为后续研究鲜切果蔬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果蔬 生理生化变化 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处理对鲜切胡萝卜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跃 胡文忠 +2 位作者 程双 姜爱丽 毕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1-344,共4页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乙烯抑制剂,对鲜切胡萝卜生理生化变化有很大影响。在10℃贮藏条件下,用1.0μL/L1-MCP处理鲜切胡萝卜,其呼吸强度降低,总酚及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乙烯抑制剂,对鲜切胡萝卜生理生化变化有很大影响。在10℃贮藏条件下,用1.0μL/L1-MCP处理鲜切胡萝卜,其呼吸强度降低,总酚及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受到抑制,且推迟了MDA、POD、CAT最大峰值的出现,延长了鲜切胡萝卜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 胡萝卜 生理生化 1-甲基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7
作者 李佳奇 张羽欣 +7 位作者 程双 杨子彤 张明达 王学静 刘华格 陈欢 崔欢 陈立功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4期41-41,共1页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是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之一,其基因组结构由8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共编码14种蛋白。根据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其表面的抗...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是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之一,其基因组结构由8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共编码14种蛋白。根据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其表面的抗原差异,将AIV分为18个HA亚型和11个NA亚型。H9N2病毒自1966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首次发现后,便陆续在欧亚和北美地区被发现,并逐渐扩散至亚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非洲蝙蝠中也检测到了与禽类H9N2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株。在中国,H9N2尤为流行,此病毒具有较强的空气传播能力,且易与其他病原体共同感染,增加禽鸟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禽类是H9N2的主要宿主,但猪、狗、水貂甚至人类也有感染的病例报告。现有的研究指出,H9N2病毒具备了跨物种传播能力,对人类生命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一定威胁。因此,及时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对于控制H9N2的传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斯康星州 人畜共患病 空气传播 禽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病例报告 基因组结构 血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研究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对判断阴阳平衡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双 成汇 +8 位作者 程伟 龚冠闻 章程 邵明月 董艳平 许睿 马朝群 江志伟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运用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通过分析自主神经的昼夜节律与阴阳的关系,评价其作为一种判断人体阴阳平衡手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将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贴于受试者胸前,同步心电监测,连续佩戴48 h。分... 目的运用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通过分析自主神经的昼夜节律与阴阳的关系,评价其作为一种判断人体阴阳平衡手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将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贴于受试者胸前,同步心电监测,连续佩戴48 h。分析48 h内心率变异性指标如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心跳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高频比(LF/HF)等,观察其昼夜节律变化,分析与阴阳的关系。结果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呈现出昼夜变化,反映人体的昼夜节律:夜间SDNN、SDNN index、pNN50、HF均高于日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日间高于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可以通过监测及分析心率变异性,反映自主神经的动态变化,从而判断人体阴阳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阴阳平衡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土茯苓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9
作者 程双 彭财英 +3 位作者 潘玲玲 卢健 陈圣加 舒积成 《江西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69-76,共8页
土茯苓,用药历史悠久,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是许多常用中药复方的重要组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诸多报道,然而,文献检索发现,最近未见有关土茯苓研究的综述报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土茯苓提... 土茯苓,用药历史悠久,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是许多常用中药复方的重要组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诸多报道,然而,文献检索发现,最近未见有关土茯苓研究的综述报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土茯苓提供参考,现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作一较为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虚拟仿真平台构建中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双 谢秋菊 +3 位作者 高雅 王爽 迟瑞辰 刘瑞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WebGIS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针对目前旅游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景区的例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WebGIS技术相结合的旅游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通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介绍了WebGIS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针对目前旅游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景区的例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WebGIS技术相结合的旅游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通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虚拟仿真平台验证了提出的虚拟旅游系统设计思路、方法及技术的可行性,构建了一套具体、可行、有实用价值的虚拟旅游仿真平台。展示了基于WebGIS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旅游 WEBGIS 导航 三维交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桥箱梁底板等效径向力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双 李睿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12期90-92,共3页
底板崩裂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低估了等效径向力的影响。通过分析预应力束的作用原理,推导出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结合某主跨70m连续刚构桥,与规范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对于圆曲线形式之外时,应按梁底的设计线... 底板崩裂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低估了等效径向力的影响。通过分析预应力束的作用原理,推导出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结合某主跨70m连续刚构桥,与规范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对于圆曲线形式之外时,应按梁底的设计线形计算。当梁底抛物线幂次小于2时,跨中钢束要进行特殊的局部验算,才会使结构的设计趋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底板崩裂 等效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祥和隧道地下水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双 陈延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24期206-206,共1页
首先介绍了祥和隧道隧址区的地层赋水性、构造导水性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预测了隧道开挖后地下水的动态,然后结合地下水可能对工程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下水 涌水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醛加氢动力学中产物异丁醇的色谱分析法
13
作者 程双 蔡清白 原宇航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以正丙醇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异丁醛加氢产物异丁醇的含量。异丁醇的标准曲线表明其和内标正丙醇的质量比与二者相应特征峰的峰面积之比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以上,重现性和准确性相对误差均小于3%。该方法准确可靠,内标... 以正丙醇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异丁醛加氢产物异丁醇的含量。异丁醇的标准曲线表明其和内标正丙醇的质量比与二者相应特征峰的峰面积之比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以上,重现性和准确性相对误差均小于3%。该方法准确可靠,内标廉价、易得、稳定,能满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标 正丙醇 气相色谱 异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未经审批的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的案例探析
14
作者 程双 赵春艳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6期3-4,共2页
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监管工作历来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一起典型的未经审批的跨省引进乳用动物案例入手,分析此类案件在违法行为责任主体的认定和违法行为的定性与处理方面存在的不同观点,提出完善立法和... 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监管工作历来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一起典型的未经审批的跨省引进乳用动物案例入手,分析此类案件在违法行为责任主体的认定和违法行为的定性与处理方面存在的不同观点,提出完善立法和监督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卫生监督 未经审批 跨省引进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板输送机瞬时速度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梁 王钊 程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本课题通过对“改向效应”和“多边形效应”2个因素的分析,预估了链板输送机瞬时速度波动范围,并用实际测量数据对预估结果加以验证。通过分析链板输送机瞬时速度波动对纸卷造成的影响,得出瞬时速度波动率超过30%,链板输送机输送损纸现... 本课题通过对“改向效应”和“多边形效应”2个因素的分析,预估了链板输送机瞬时速度波动范围,并用实际测量数据对预估结果加以验证。通过分析链板输送机瞬时速度波动对纸卷造成的影响,得出瞬时速度波动率超过30%,链板输送机输送损纸现象无法完全消除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板输送机 瞬时速度 改向效应 多边形效应 纸卷 损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