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岗位胜任”目标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东庆 丁志山 +2 位作者 李志敏 彭敏飞 应航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以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从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实践探...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以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从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成效显著。自改革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免疫学检验”等多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并建立虚拟仿真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截止最新一届毕业生调研表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居于全院首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93%,就业岗位适应性达96%,就业满意度高达100%。毕业生对教学质量的各项评价满意度均在90%以上。此外,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成功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的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进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能力 卫生检验与检疫 一流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在“病毒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程东庆 金燕 +2 位作者 周芳美 肖永涛 丁志山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85-791,共7页
病毒学检验是一门在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针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 病毒学检验是一门在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针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其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普遍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浙江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学生中心、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理念和“虚实结合、手脑共训”的教学设计,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式,以满足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在病毒学检验教学中的开展情况,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学检验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教学理念 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G4水平在IgG4-PH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张航 骆丰 +3 位作者 谢欢来 赵李楠 杨良俊 程东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gG4水平在IgG4相关胰-肝胆疾病(IgG4-PH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285例胰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IgG4水平将患者分为IgG4-PHD组(14例)和非IgG4-PHD组(271例)。采用ROC曲线分析血... 目的探讨血清IgG4水平在IgG4相关胰-肝胆疾病(IgG4-PH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285例胰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IgG4水平将患者分为IgG4-PHD组(14例)和非IgG4-PHD组(271例)。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gG4水平对IgG4-PHD的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血清IgG4≥2.01 g/L时,IgG4-PHD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IgG4-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IgG4≥2.255 g/L为诊断阈值鉴别IgG4-PHD与非IgG4-PHD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2.30%,AUC为0.979。结论非IgG4-PHD也可以导致血清IgG4水平升高,以2.255 g/L为诊断阈值,可以更好地区分IgG4-PHD和非IgG4-P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血清 肝胆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表面及糖暴露后具核梭杆菌黏附及生物膜特性
4
作者 邵青意 冯丹峰 +3 位作者 虞臻迪 陈丹蕾 计友棋 程东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口腔常用材料(钛、树脂义齿、聚苯乙烯)表面的聚集、黏附和生物膜形成特性,以及糖(蔗糖、乳糖、木糖醇)暴露对其的影响,旨在揭示F.nucleatum在不同口腔条件下的致病力。方法 将F.nucleatum在不同载... 目的 探讨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口腔常用材料(钛、树脂义齿、聚苯乙烯)表面的聚集、黏附和生物膜形成特性,以及糖(蔗糖、乳糖、木糖醇)暴露对其的影响,旨在揭示F.nucleatum在不同口腔条件下的致病力。方法 将F.nucleatum在不同载体表面、不同糖暴露下厌氧培养2 h、4 h、6 h、8 h(黏附时期)、12 h、24 h、48 h、72 h、96 h(生物膜时期),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F.nucleatum在不同条件下各时间点生物量,并计算黏附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黏附时期的F.nucleatum形态。将F.nucleatum于不同材料(钛、树脂义齿、聚苯乙烯)表面、含有不同糖(蔗糖、乳糖、木糖醇)的培养基中厌氧培养48 h形成生物膜,将生物膜中细菌重悬后静置检测上清液吸光度值计算得到自聚集率。结果 0.1 m、0.5 m、1.5 m、3 m、4.0 m钛片、聚苯乙烯、树脂义齿表面F.nucleatum自聚集率分别为36.14%、53.76%、46.18%、45.08%、44.83%、50.22%;蔗糖、乳糖、木糖醇暴露后自聚集率分别为60.58%、43.36%、36.50%。F.nucleatum在0.1 m、0.5m、1.5 m、3 m钛片、树脂义齿表面于6 h达到最大黏附率,黏附率分别为98.00%、180.00%、177.00%、40.00%;4 m钛片、聚苯乙烯8 h黏附率分别为108.00%、548.00%。蔗糖、乳糖、木糖醇最大黏附率分别为370.00%、196.00%、144.00%、97.00%。所有条件下,F.nucleatum均在48 h达到最大生物膜生物量,生物膜成熟,72 h、96 h生物膜生物量减少,生物膜走向衰亡。结论 F.nucleatum在不同载体上、不同糖暴露下具有较好的聚集、黏附、形成生物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聚集 黏附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提取物抑菌活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晓松 贾林 +2 位作者 王蜜蜜 周青雪 程东庆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2期33-35,39,共4页
目的:探讨商陆的有效抑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不同商陆提取物对临床常见的15株病原菌的抑菌圈;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商陆不同粗提物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商陆水煎液仅对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 目的:探讨商陆的有效抑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不同商陆提取物对临床常见的15株病原菌的抑菌圈;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商陆不同粗提物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商陆水煎液仅对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0.0,500.0,62.5mg.mL-1,抑菌作用不明显;多糖提取物仅对产气荚膜梭菌、痢疾志贺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60.0,7.5mg.mL-1;商陆皂苷3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较明显、抗菌谱较广,对产气荚膜梭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志贺菌、甲型副伤寒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白假丝酵母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7.6~70.0mg.mL-1;商陆皂苷60%和90%乙醇提取物无抑菌活性。结论:商陆抑菌活性主要有效部位为极性较大的皂苷类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提取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淋球菌抗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沈建根 朱永良 +3 位作者 董玉娥 程东庆 鲍建芳 邵传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1-62,6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快速的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用于检测淋球菌抗原。方法 :用抗淋球菌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 ,以胶体金标记兔抗淋球菌IgG作探针 ,制成DIGFA反应盒。结果 :该反应盒特异性强 ,与脑膜炎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快速的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用于检测淋球菌抗原。方法 :用抗淋球菌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 ,以胶体金标记兔抗淋球菌IgG作探针 ,制成DIGFA反应盒。结果 :该反应盒特异性强 ,与脑膜炎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无交叉反应 ,淋球菌抗原最低检出量为 63 .0 0ng/ml。经 5 1例临床分离株测定 ,敏感性为 98.0 4% ,特异性 1 0 0 %。 结论 :检测淋球菌抗原的DIGFA是一种简易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琴氏球菌 斑点免疫金 渗滤试验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熊友香 尤志勉 +1 位作者 程东庆 姚振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了哥王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显著,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不同提取部位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耐药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与分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丽倩 王银环 +2 位作者 史亚 施晓峰 程东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303-1304,共2页
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且有较高的耐药性。由于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不断发展,其中的细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是其耐药的重要机制[1]。目前,ESBLs种类已超过200多种... 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且有较高的耐药性。由于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不断发展,其中的细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是其耐药的重要机制[1]。目前,ESBLs种类已超过200多种,其中TEM、CTX-M、SHV、KPC型临床上较常见。作者前期的研究,对耐药阴沟肠杆菌,所产ESBLs 进行了检测和分型,22.73%的菌株单产AmpC酶、19.32%菌株单产ESBLs[2]。本文对ESBLs基因进行分型,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耐药基因的调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临床分离 耐药性 分型 检测 超广谱 ESB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麦冬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筛选及萌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佩蕾 程东庆 +1 位作者 陈宜涛 周芳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10期13-14,27,共3页
目的:研究杭麦冬根际菌根真菌孢子的筛选及萌发。方法:采集杭麦冬块根及其根际土壤。块根切片、透明、染色、脱色后镜检观察菌根真菌。土壤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菌根孢子,并研究孢子的萌发。结果:麦冬块根内发现丰富的菌根真菌菌丝... 目的:研究杭麦冬根际菌根真菌孢子的筛选及萌发。方法:采集杭麦冬块根及其根际土壤。块根切片、透明、染色、脱色后镜检观察菌根真菌。土壤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菌根孢子,并研究孢子的萌发。结果:麦冬块根内发现丰富的菌根真菌菌丝和泡囊,偶见丛枝。根际土壤分离鉴定了10种菌根孢子,球囊霉属和巨孢囊霉属为主要优势类群。球囊霉属孢子体外可萌发,能形成次级菌丝,但168h后自溶;含10~1000μg.mL-1的麦冬汁能促进孢子的萌发,100μg.mL-1时萌发率最高。结论:杭麦冬块根组织含丰富的丛枝菌根真菌,根际土壤含丰富菌根真菌孢子。菌根孢子实验条件下可萌发,但随后出现自溶,麦冬汁能促进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丛枝菌根 真菌孢子 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介导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芳美 夏雪飞 +2 位作者 叶青 王银环 程东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A.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通过质粒接合试验、质粒提取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质粒... 目的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A.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通过质粒接合试验、质粒提取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质粒消除试验等方法,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3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亚胺培南(IMP)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所有菌株接合试验均成功,接合子质粒条带相同。且经SDS质粒消除试验发现其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随质粒的消除而丢失。结论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之一;其携带的耐药基因能通过质粒在细菌间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质粒碳青霉烯酶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管网生物膜中弧菌数量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史亚 施晓峰 +2 位作者 张永静 柳景青 程东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0,共6页
研究饮用水管网中管材、管龄、管径等因素对生物膜弧菌数量的影响。采集中国东部某市管网生物膜样本12份,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弧菌,并用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鉴定并计数。结果表明,弧菌检出率为50%(6/... 研究饮用水管网中管材、管龄、管径等因素对生物膜弧菌数量的影响。采集中国东部某市管网生物膜样本12份,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弧菌,并用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鉴定并计数。结果表明,弧菌检出率为50%(6/12)。在管龄相近的不同管材管壁生物膜中,弧菌数量为球墨铸铁管(212±39.40CFU/cm^2)>镀锌钢管(4.85±1.03CFU/cm^2)>不锈钢复合管(0.66±0.21CFU/cm^2),并且球墨铸铁管中的弧菌数量与其他管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塑料管中未检出弧菌;而不同管龄的球墨铸铁管以及镀锌钢管生物膜中弧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在不同管径(公称直径为200、150和300mm)的球墨铸铁管生物膜中,弧菌数量分别为2.65×10~3±204、212±39.40和44.20±6.88CFU/cm^2。综上表明,管材对生物膜弧菌数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球墨铸铁管中的弧菌数量最多;因此,饮用水管段的铺设应考虑铸铁管的潜在弧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管网 弧菌 管材 管龄 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烷砜酸和头孢哌酮复合剂体外抗菌效果的观察
12
作者 陈少菲 程东庆 +1 位作者 严杰 陈媛媛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13-214,共2页
作者对青霉烷砜酸(SBT)与头孢哌酮(CPZ)的复合剂(CPZ-SBT)进行体外MIC和体内ED50的测定。CPZ-SBT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93株、大肠杆菌3-39株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 作者对青霉烷砜酸(SBT)与头孢哌酮(CPZ)的复合剂(CPZ-SBT)进行体外MIC和体内ED50的测定。CPZ-SBT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93株、大肠杆菌3-39株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株、大肠杆菌25922株、肺炎链球菌930624株、铜绿假单胞菌940416株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8312、1.0522、1.1977、1.5634、0.7783、1.2207mg/kg,CPZ分别为1.8418、2.5539、1.5778、1.8418、0.9781、1.4159mg/kg,SBT几乎无任何抗菌活性。CPZ-SB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93株和大肠杆菌393株的MIC分别为8和16μg/ml,CPZ分别为32和64μg/ml,SBT均>128μg/ml。实验结果表明SBT是活性很强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CPZ合用对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有强大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烷砜酸 药理学 头孢哌酮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groEL基因原核表达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小余 王银环 +1 位作者 严杰 程东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groEL基因原核重组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的GroEL蛋白(rGroEL)对金地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扩增问号钩体赖株groEL基因并测序,常规方法构建groEL基因原核表达系统... 目的: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groEL基因原核重组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的GroEL蛋白(rGroEL)对金地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扩增问号钩体赖株groEL基因并测序,常规方法构建groEL基因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联合Bio-Rad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查rGroEL表达情况及其可溶性,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GroEL。观察rGroEL免疫金地鼠对问号钩体赖株感染的保护率。采用MAT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与我国流行问号钩体血清群交叉凝集效价。结果:所克隆的groEL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完全相同。所构建的groEL基因原核表达系统能表达可溶性rGroEL。100和200μgrGroEL对金地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0%和75.0%。rGroEL免疫金地鼠血清可不同程度地凝集各问号钩体血清群。结论:GroEL蛋白是问号钩体属特异性保护性抗原,可用于制备通用性钩体基因工程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GroEL蛋白质 遗传学 重组 遗传 基因表达 序列分析 DNA 免疫法 被动 groEL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虎杖不同提取物活血化瘀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闻闻 阮旭明 +2 位作者 程东庆 吴晓莉 章浙忠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6X期713-716,共4页
目的:比较中药虎杖不同提取物的活血化淤功能。方法:收集虎杖提取过程中的水煎液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碱水渗漉醇沉提取物,以高、低剂量对小鼠灌胃给药7 d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 目的:比较中药虎杖不同提取物的活血化淤功能。方法:收集虎杖提取过程中的水煎液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碱水渗漉醇沉提取物,以高、低剂量对小鼠灌胃给药7 d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结果:虎杖三种提取物均能延长APTT、PT时间及降低FIB的含量,其中水煎液提取物随着剂量增加能显著的延长血浆APTT、PT时间,降低FIB含量,和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虎杖水煎液提取物比其他提取物具有更显著的活血化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活血化瘀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刍议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炳祺 程东庆 叶小青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23期35-38,共4页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文章着重从突破路径和协同路径两大维度入手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包括把握内涵,明确...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文章着重从突破路径和协同路径两大维度入手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包括把握内涵,明确人才培养需求定位;激活动力,营造高效优质教学条件;促进转化,助推人才培养成果落地。而协同路径则包括政策协同,打通纵横双向政策体系;队伍协同,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协同,打造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 社会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冬春季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伟波 徐张凯 +3 位作者 王锦浩 陈程昊 周玉林 程东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0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分析仙居县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至2021年冬春季就诊于仙居县人民医院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样本78例,对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结合粪常规和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78例样本中,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 目的分析仙居县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至2021年冬春季就诊于仙居县人民医院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样本78例,对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结合粪常规和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78例样本中,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霍乱弧菌等急性胃肠炎相关病原菌;24例样本检出病毒,总阳性率为30.77%;其中腺病毒检出13例(16.67%),轮状病毒检出11例(14.10%),诺如病毒GII型检出5例(6.41%),未检出诺如病毒GI型和甲肝病毒;同时检出两种病毒样本5例(6.41%);病毒感染患者粪便镜检白细胞情况显著低于非细菌非病毒患者(P<0.05),粪常规和血常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仙居县5岁以下婴幼儿病原性急性胃肠炎主要由病毒引起,以腺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同时存在混合感染;粪便白细胞镜检对病毒性急性胃肠炎诊断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腺病毒 儿童 急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提取物对诺如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梦旋 陈莉莉 +3 位作者 廖宁波 陈江 程东庆 吴国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7,共8页
为研究蜂胶提取物对人源诺如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诺如病毒和噬菌体MS2病毒为替代病毒,研究蜂胶水提物和醇提物随浓度及时间变化对小鼠诺如病毒和噬菌体MS2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浓度相关性实验表明:随着蜂胶醇提物浓度增加,... 为研究蜂胶提取物对人源诺如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诺如病毒和噬菌体MS2病毒为替代病毒,研究蜂胶水提物和醇提物随浓度及时间变化对小鼠诺如病毒和噬菌体MS2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浓度相关性实验表明:随着蜂胶醇提物浓度增加,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滴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当醇提物质量浓度达到500μg/mL时,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滴度分别下降了6.93 lgPFU/mL和3.75 lgPFU/mL。时间相关性实验表明:将质量浓度为250μg/mL蜂胶醇提物与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培养60 min,前40 min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滴度分别下降4.18 lgPFU/mL和3.30 lgPFU/mL,随后下降趋势减缓,在60 min时,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的总滴度分别下降了4.48 lgPFU/mL和3.67 lgPFU/mL。机制研究表明:蜂胶醇提物可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或直接与病毒颗粒结合,使病毒衣壳蛋白变性,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透射电镜图像进一步证实了蜂胶醇提物直接作用病毒导致其膨胀破裂。最后,经蜂胶醇提物处理后,人为污染病毒的蔬菜汁和果汁中病毒的滴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将有可能为果蔬在鲜榨过程中,挑选合适的添加剂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提取物 人源诺如病毒 小鼠诺如病毒 噬菌体 天然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