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娟【景观写生作品】
1
作者 祁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写生作品 牯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娟【设计作品】
2
作者 祁娟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I0018-I001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色藜麦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文莉芳 杨超 +6 位作者 张学俭 魏玉明 黄杰 刘文瑜 谢志军 杨发荣 祁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7-264,共8页
该研究采用甘肃天祝(LM1)、青海格尔木(LM2)、河北沽源(LM3)和山西静乐(LM4)产的4种藜麦作为研究材料,使用了多种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及灼烧法。同时,结合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藜麦的蛋白质、... 该研究采用甘肃天祝(LM1)、青海格尔木(LM2)、河北沽源(LM3)和山西静乐(LM4)产的4种藜麦作为研究材料,使用了多种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及灼烧法。同时,结合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藜麦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灰分、钙、铁、锌、硒、多酚、黄酮、花青素和皂苷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藜麦在营养组成方面相似,其中淀粉含量最高,但各个营养素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LM4的总蛋白含量最高,淀粉含量最低,表现优于其他产地的藜麦,适用于蛋白质类产品的开发。在矿质元素方面,LM1藜麦富含钙、铁和锌元素,可用于藜麦食品、膳食补充剂和各类食品配料的开发,以满足人们对这些元素的需求。此外,LM4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适合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在4种藜麦中,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LM4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综合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的结果,蛋氨酸被确定为4种藜麦原料的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营养强化或原料搭配来确保产品的营养品质。该研究的结果将为藜麦加工、功能成分提取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生产及其碳密度对建植年限和茬次的响应
4
作者 祁希明 祁娟 +5 位作者 孟祥君 沈李瑜 独双双 路欣 张秀山 付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以河西荒漠灌区2~7龄(2~7 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探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植被碳密度对种植年限及茬次的响应。结果表明,低龄(<5 a)苜蓿第2茬产量较高,而高龄(≥5 a)苜蓿第1茬产量较高;5 a苜蓿干草总... 以河西荒漠灌区2~7龄(2~7 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探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植被碳密度对种植年限及茬次的响应。结果表明,低龄(<5 a)苜蓿第2茬产量较高,而高龄(≥5 a)苜蓿第1茬产量较高;5 a苜蓿干草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年限,较6 a和7 a苜蓿分别提高27.81%和27.97%;5 a苜蓿产量动态指数亦较高。苜蓿粗蛋白含量在第4茬较高,介于17.67%~19.38%之间,7 a苜蓿第4茬相对饲喂价值较其他年限分别显著提高75.22%、50.91%、39.58%、42.68%和31.62%。植被碳密度变化规律与产量类似,即5 a苜蓿植被碳密度显著大于其他种植年限,较2、3、4、6 a和7 a苜蓿分别提高18.58%、27.37%、15.30%、25.14%和17.18%。随刈割次数增加,同龄苜蓿干草产量逐渐降低,营养品质和植被碳密度为第1茬较高。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建植后2~5 a是生长旺盛时期,且第1茬生产和生态价值较高。因此,注重苜蓿草地建植前5年及第1茬生长期的合理管理对于维持苜蓿的优质高产和延长草地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建植年限 茬次 产量 营养品质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披碱草属植物叶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祁娟 徐柱 +2 位作者 王海清 马玉宝 李临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5,共7页
在无控制的野外旱作条件下,比较了披碱草属6种野生植物在内蒙古干旱与半干旱区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同一地区引种的不同种及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材料XJE1和XJP5能够保持较好的水分状况,具有较高的相对含水... 在无控制的野外旱作条件下,比较了披碱草属6种野生植物在内蒙古干旱与半干旱区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同一地区引种的不同种及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材料XJE1和XJP5能够保持较好的水分状况,具有较高的相对含水量,而GSD4保水能力不及其他几种材料;BJT3和XJP5叶绿素含量较高,而GSD4叶绿素含量较低。渗透调节物质Pro以BJT3、XJP5和GSS2显著高于其他材料,而MDA含量以BJT3相对较高,比XJE1高近3倍;保护酶SOD活性以材料GSD4较高,其次为BJT3,GSS2较低,POD活性以XJP5较高,其次为BJT3,NMN6较低。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披碱草属6种植物中,除GSD4和NMN6之间隶属函数值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材料之间都比较显著,其隶属度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JP5>BJT3>XJE1>GSD4>NMN6>GSS2。并且来自同一地区的披碱草属2种不同植物的生理特征表现一定的趋同,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表现出一定适应性分化。这些结果都表明,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共同起作用来保护植物免受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生理生化 渗透调节 保护酶系统 干旱与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披碱草属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8
6
作者 祁娟 师尚礼 +2 位作者 徐长林 闫伟红 张小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7,共8页
利用人工模拟光源研究了4种披碱草属植物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Ci)浓度及叶面饱和水压亏(Vpdl)随模拟光辐射(SPR)增强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并计算了各材料表观量子效率及其光饱和... 利用人工模拟光源研究了4种披碱草属植物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Ci)浓度及叶面饱和水压亏(Vpdl)随模拟光辐射(SPR)增强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并计算了各材料表观量子效率及其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等。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Pn和Tr均随SPR的增强而增大,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麦宾草的光合速率较高,披碱草次之,其他2种材料净光合速率近乎一致。麦宾草和肥披碱草的Tr明显高于老芒麦和披碱草;披碱草属不同材料的WUE随SPR的加强而呈递增规律,其中WUE的大小顺序为老芒麦>披碱草>麦宾草>肥披碱草;4种植物气孔导度均随模拟光辐射强度的升高而增大,麦宾草和披碱草的Gs明显高于其他2种植物;4种植物胞间CO2均随着SPR的增强和Pn的增大而减少。当SPR从0增至500μmol/(m2·s)时,4种植物Vpdl有一个小的下降过程,之后除披碱草缓慢下降外,其他材料随SPR增加而缓慢增加,麦宾草和肥披碱草的Vpdl明显高于其他2种材料。老芒麦和麦宾草光补偿点相对较低,说明两者利用弱光的能力相对较强,麦宾草和披碱草光饱和点较高,说明两者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通过综合分析,利用光能的能力高低顺序为:麦宾草>披碱草>老芒麦>肥披碱草,也就是无论在强光或弱光条件下,麦宾草和披碱草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模拟光辐射 光合作用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瘤菌菌株对盐胁迫下甘农9号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祁娟 王婷 +4 位作者 白小明 焦婷 马国珍 杨英东 何凌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8-175,183,共9页
以已筛选的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果较好的5株根瘤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NaCl(0、0.4%、0.8%、1.2%)胁迫下,不同根瘤菌株对甘农9号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接菌情况下,随NaCl浓度提高,对苜蓿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大... 以已筛选的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果较好的5株根瘤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NaCl(0、0.4%、0.8%、1.2%)胁迫下,不同根瘤菌株对甘农9号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接菌情况下,随NaCl浓度提高,对苜蓿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大,而接菌以后,不同菌株均通过其固氮作用、根瘤菌与苜蓿共生对其生长及生理应答特性的改变来提高苜蓿抗盐胁迫的能力。但是不同菌株与苜蓿匹配对盐的耐受程度不一。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非盐胁迫下,接菌后,对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较明显的菌株是Da99、DL58及QL31B,而菌株Ga66、Wa32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所有菌株相比对照都明显促进苜蓿的生长及提高其抗盐性。在0.4%盐浓度下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最好的菌种是Ga66、QL31B,其隶属函数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3.8%和58.6%;在0.8%盐浓度下所有参试菌株均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较好;在1.2%盐浓度下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最好的菌种是Ga66、QL31B;在任何盐浓度下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均好的菌种是QL3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苜蓿 匹配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肥替代部分磷肥对苜蓿草地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祁娟 姚拓 +2 位作者 白小明 高梦莹 孟祥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28,共11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同时配施生物菌肥对苜蓿草地生产力、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生物菌肥的最佳替代量及作用效果,为苜蓿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P100(100%磷肥)、M100(100%菌肥)、P_(7...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同时配施生物菌肥对苜蓿草地生产力、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生物菌肥的最佳替代量及作用效果,为苜蓿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P100(100%磷肥)、M100(100%菌肥)、P_(75)M_(25)(75%磷肥+25%菌肥)、P_(50)M_(50)(50%磷肥+50%菌肥)、P_(25)M_(75)(25%磷肥+75%菌肥)、R100(100%固氮菌)及CK(不施肥)。结果表明:1)单施磷肥(P100)能明显提高第一次刈割苜蓿产量,磷肥与菌肥3∶1(P_(75)M_(25))配施对第二次刈割苜蓿产量影响显著(P<0.05)。从总产量来看,磷肥与菌肥1∶1(P_(50)M_(50))配施效果好,总产量较对照提高了60.45%,其次为处理P100,增产58.40%。2)菌肥与磷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是处理P_(50)M_(50)对第一次刈割0~10cm土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影响均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4.6%、174.5%和33.2%。3)处理P_(50)M_(50)和P_(25)M_(75)明显提高了4种土壤酶活性,且对第一次刈割10~20cm土层影响显著(P<0.05);除第一次刈割0~10cm土层外,处理P_(25)M_(75)对微生物量碳、氮及磷影响均较其他处理明显(P<0.05)。4)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蔗糖酶灰色关联度值(0.842)最高,其次为产量(0.814),而微生物生物量磷灰色关联度值(0.512)最低,其次为微生物生物量碳(0.553)。磷肥减半配施菌肥(P_(50)M_(50))提高了苜蓿产量、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同时亦降低施用化肥对土壤的危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肥 土层 土壤酶活性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基因1B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祁娟 胡光明 王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基因1B(MTNR1B)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依据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GDM患者(GDM组)、正常妊娠对照(对照组)各110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基因1B(MTNR1B)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依据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GDM患者(GDM组)、正常妊娠对照(对照组)各110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法对所有受试者MTNR1B基因位点rs10830963多态性进行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GDM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人群的MTNR1B rs10830963 C/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型等位基因的FPG水平高于CC和CG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舒张压(DP)、FPG、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1 h后血糖(1 h PG)、基因型GG为GDM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MTNR1B基因rs10830963多态性位点与南京地区汉族GDM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基因 妊娠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rs108309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祁娟 许烨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上的52、54、57密码子以及其启动子区域-550位点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GDM患者、正常妊娠对照各75例,检测血糖、血压、血清MBL水平,并用基因测序法检测并分析MBL基因外...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上的52、54、57密码子以及其启动子区域-550位点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GDM患者、正常妊娠对照各75例,检测血糖、血压、血清MBL水平,并用基因测序法检测并分析MBL基因外显子上的52、54、57密码子以及启动子区域-550位点的序列特征。结果 GDM组和正常妊娠对照组MBL基因外显子上的54位密码子和启动子区-550位点存在多态性,并且其对应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5.811和6.47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突变型为GDM的危险因素。正常妊娠对照组血清MBL水平高于GDM组(t=3.10,P<0.05)。54位密码子位点的野生型、杂合型、纯合突变型血清MB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939,P<0.05)。结论 MBL基因外显子上的54密码子及启动子区-550位点多态性位点与南京地区汉族GD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妊娠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Meta分析在SAS程序中的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娟 张丕德 李河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介绍Pearson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方法及其在SAS软件中的实现。方法以实例数据为例,编写SAS程序,运行出结果;将SAS运行结果和实例中应用软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AS软件运行结果和实例中应用软件结果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编写的SAS程序... 目的介绍Pearson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方法及其在SAS软件中的实现。方法以实例数据为例,编写SAS程序,运行出结果;将SAS运行结果和实例中应用软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AS软件运行结果和实例中应用软件结果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编写的SAS程序可以实现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相关系数 S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改进医院会计档案管理之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祁娟 《管理学家》 2020年第15期94-95,98,共3页
会计档案是医院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得不到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其服务、利用有限,文章通过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会计档案管理,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会计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自牧草根际四株促生菌株(PGPR)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英 朱颖 +2 位作者 姚拓 祁娟 荣良燕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7,共9页
利用钼蓝比色、显色和Salkowski比色等方法测定了筛选自苜蓿、白三叶和红三叶根际的4株优良PGPR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单独和混合培养菌株的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培养液pH值和有机酸总量变化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 利用钼蓝比色、显色和Salkowski比色等方法测定了筛选自苜蓿、白三叶和红三叶根际的4株优良PGPR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单独和混合培养菌株的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培养液pH值和有机酸总量变化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菌株间无拮抗反应,可以混合使用。无机磷培养液中,菌株Hsg+lhs11组合处理有效磷增量(536.2mg/L)最大,Hsg+ls1-3+lhs11组合次之(475.6mg/L)。Hsg+lhs11组合菌株处理有效磷增量呈现"1+1>2"的加成效应,Hsg+ls1-3+lhs11处理有效磷增量较单菌株处理时显著提高(P<0.01),但未表现"1+1+1>3"的溶磷效果。有机磷培养液中,lhs11处理有效磷增量(11.11mg/L)最大,Hsg+ls1-3+lhs11组合次之(9.20mg/L),Hsg+ls1-3+lhs11组合有效磷增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处理。各处理菌株培养液有效磷增量与pH值、有效磷增量与总有机酸量、pH值和总有机酸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单菌株及菌株组合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0.212~9.331μg/mL,Hsg+lhs11组合菌株培养液IAA含量显著高于单菌株Hsg和lhs11(P<0.01),并呈现"1+1>2"的加成效果。综合各处理的促生特性,组合Hsg+lhs11和Hsg+ls1-3+lhs11菌株间互作效应较强,有望成为研制复合菌肥的最佳菌株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分泌IAA 溶磷能力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干扰对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地下养分库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巍 曹文侠 +2 位作者 祁娟 张德罡 师尚礼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24-1029,共6页
采用室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高寒杜鹃灌丛草地不同放牧干扰条件下土壤、根系养分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60%~70%根系聚集于0~10 cm土层,随放牧压力增加活根向土... 采用室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高寒杜鹃灌丛草地不同放牧干扰条件下土壤、根系养分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60%~70%根系聚集于0~10 cm土层,随放牧压力增加活根向土壤深层转移。2)总根系生物量及其C、N、P储量随牧压增加均下降,重牧与轻牧相比C、N、P养分储量分别下降26%、17%、27%;表层单位质量活根C含量轻牧最高、N含量中度放牧最高、P含量重牧最高;死根N、P变化与活根相反。3)随牧压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密度以及N、P速效养分均上升,全磷含量相对稳定,但表层全磷含量下降。数据分析得出,休牧增加了根系生物量的同时,表层土壤根系的C/N、C/P比值升高,N/P比值降低。说明根系对土壤C积累及养分循环起重要作用,而生长季休牧有利于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养分保持,这与高寒地区植物生长缓慢特性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灌丛草甸 休牧 放牧干扰 地下养分库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型煤制备参数优化及燃烧污染物释放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娟 武建军 刘咏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7-202,共6页
民用固体燃料低效燃烧产生了大量污染物。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现实情况,消费适合农村和乡镇的清洁固体燃料是减少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用无烟煤分别与不同比例的生物质(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混合、压制成型,制备民用... 民用固体燃料低效燃烧产生了大量污染物。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现实情况,消费适合农村和乡镇的清洁固体燃料是减少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用无烟煤分别与不同比例的生物质(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混合、压制成型,制备民用固体燃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优化无烟煤-秸秆生物质型煤的冷压成型工艺参数,并在典型的民用灶具上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热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因子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质质量分数20%、粒度上限1 mm、成型压力25 MPa、粘结剂质量分数10%等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下,制得生物质型煤的抗压强度最高,达到15.98 kN/个,对应的落下强度值为99.87%;秸秆生物质型煤热效率增加了81%-137%,PM_(2.5)的排放因子降低了90%-98%,CO的排放因子降低了48%-92%,NO2和SO2以及PM2.5颗粒物中有毒元素As、Se、Pb的排放因子也大幅度降低。生物质和无烟煤混合燃烧的协同作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原因,生物质的加入,降低了型煤的热解温度、着火点和燃烬温度,其热解气体助燃无烟煤颗粒、燃烬后体积收缩且多孔又为无烟煤的进一步燃烧提供了发达的气体通道,利于氧气与固相充分接触、燃烧,热效率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型煤 排放因子 燃烧 污染物 固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果醋加工过程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凯扬 熊诗璇 +2 位作者 陈璇 祁娟 王文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0-132,共3页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苹果果醋加工工艺中粟酒裂殖酵母降酸、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酸最佳条件:温度28℃,发酵时间3d,粟酒裂殖酵母接种量为5%;酒精发酵最佳条件:温度26℃,发酵时间7d,酿酒酵母接种量为5%;醋...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苹果果醋加工工艺中粟酒裂殖酵母降酸、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酸最佳条件:温度28℃,发酵时间3d,粟酒裂殖酵母接种量为5%;酒精发酵最佳条件:温度26℃,发酵时间7d,酿酒酵母接种量为5%;醋酸发酵最佳条件:初始酒精度7%,发酵时间20d,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醋 降酸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老芒麦根际土壤营养与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艳君 刘文辉 +3 位作者 祁娟 姚拓 李建宏 李昌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为揭示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际土壤营养及细菌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种植3 a(Y3)、4 a(Y4)和7 a(Y7)老芒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由7.95增加至8.03;土壤全氮(TN)、... 为揭示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际土壤营养及细菌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种植3 a(Y3)、4 a(Y4)和7 a(Y7)老芒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由7.95增加至8.03;土壤全氮(TN)、速效氮(AN)、速效磷(AP)含量随着老芒麦生长年限的增加显著降低,Y4较Y3分别降低了21.9%、12.0%、32.0%,Y7较Y3分别降低了34.5%、24.2%、38.9%;Chao 1和Shannon指数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Y3、Y4和Y7的Chao 1指数分别为2605.42,2518.46和2483.89,Shannon指数分别为9.79,9.65和9.62。聚类分析表明,Y4与Y3之间细菌群落相似性基本一致,与Y7样地间差异较大。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优势菌群依次为Norank_c_Subgroup_6、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Norank_f_Gemmatimonadaceae、芽球菌属(Blastococcus)和RB41。相关性分析表明,TN、TP、TK、AK和AP与MND1和Gaiell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而SOM与Gaiella和MND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pH与Bacillus、RB41和Norank_f_67-1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根际土壤营养 种植年限 细菌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硕豪 祁娟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4,共3页
高校课程设计选择何种价值理念是高等教育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课程研究者在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上还存在诸多争论。我国高校课程设计中以社会本位为主体、以知识本位为辅助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忽视个人价值、课程目标单一、... 高校课程设计选择何种价值理念是高等教育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课程研究者在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上还存在诸多争论。我国高校课程设计中以社会本位为主体、以知识本位为辅助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忽视个人价值、课程目标单一、师生创新意识淡薄,教育教学方法死板等问题。我国高校当前的课程改革应坚持以民族文化为底蕴、兼顾国际化取向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并重的主体教育观;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个性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课程设计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学章程及其精神诉求 被引量:4
19
作者 祁娟 《中国农业教育》 2011年第3期6-8,75,共4页
大学章程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制定了大学章程,但还存在内容不科学、制定程序不合法、实施不到位的状况。大学章程作为高校的"宪法... 大学章程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制定了大学章程,但还存在内容不科学、制定程序不合法、实施不到位的状况。大学章程作为高校的"宪法"一定要有精神追求,要渗透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精神,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各高校章程还应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学术自由 教授治学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立业 龙瑞军 +1 位作者 蒲秀英 祁娟 《中国草食动物》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刚出生的甘南犊牦牛45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采用6月龄断奶补饲(试验Ⅰ组)、全哺乳(试验Ⅱ组)和半哺乳(对照组即传统饲养方式)3种饲养方式,均...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刚出生的甘南犊牦牛45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采用6月龄断奶补饲(试验Ⅰ组)、全哺乳(试验Ⅱ组)和半哺乳(对照组即传统饲养方式)3种饲养方式,均采用自由放牧,饲养时间为18个月。结果表明,早期断奶补饲会明显增加犊牦牛的体重,在18月龄时,3组犊牛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体斜长、体高、胸围变化上差异显著(P<0.05);在管围变化上,两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对牦犊牛采用适时断奶补饲方式优于全哺乳和传统饲养方式;在冷季,对甘南犊牦牛的短期育肥应集中在5~7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犊牛 全哺乳 补饲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