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常规晚粳(糯)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石建尧 杨长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以2000—2010年通过浙江省审定的常规晚粳(糯)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区试和生产试验的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和抗性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年审定的常规单季晚粳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在减少和每穗实粒数增加较明显,... 以2000—2010年通过浙江省审定的常规晚粳(糯)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区试和生产试验的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和抗性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年审定的常规单季晚粳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在减少和每穗实粒数增加较明显,双季晚粳稻品种的每穗实粒数增加较明显,产量逐渐提高。总体而言,浙江省近年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有向大穗型发展的趋势,新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也有一定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常规品种 产量 抗病性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浙江省鲜食大豆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鲜食大豆生产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品种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石建尧 王桂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对2005—2006年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进行统计,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产量性状的各项方差分量及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年份×试点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科糯1号、... 对2005—2006年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进行统计,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产量性状的各项方差分量及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年份×试点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科糯1号、美玉加甜糯8号组合产量较高,显著比对照品种苏玉糯1号高;浙花糯1号对环境指数反应不敏感,组合甜糯2005-1表现一致性较差,其余组合在稳定性方面表现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区域试验 非平衡资料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浙粳22’等8个晚粳稻品种苗期性状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涯 修芬连 +5 位作者 石建尧 叶胜海 赵宁春 陈萍萍 金庆生 张小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823,共6页
以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浙粳22’、‘浙粳27’、‘秀水110’、‘秀水09’、‘秀水128’、‘秀水63’、‘嘉991’和‘嘉花1号’为材料,研究了低磷胁迫(0.5 mg/L)下根系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根长、干物质重、氮、磷、钾... 以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浙粳22’、‘浙粳27’、‘秀水110’、‘秀水09’、‘秀水128’、‘秀水63’、‘嘉991’和‘嘉花1号’为材料,研究了低磷胁迫(0.5 mg/L)下根系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根长、干物质重、氮、磷、钾养分吸收、根系磷素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最大吸收速率)、Km(吸收速率=1/2 Imax时介质中离子的浓度)和Cmin(根系净吸收速率为零时介质中离子的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浙粳22’、‘浙粳27’、‘秀水110’、‘秀水09’和‘秀水63’低磷胁迫时Km和Cmin较小,Imax较大,对磷的亲和力和利用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耐低磷特性;相反,‘嘉花1号’、‘嘉991’和‘秀水128’的Km和Cmin较大,Imax较小,对磷的亲和力较低,对低磷胁迫表现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磷胁迫 苗期性状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救灾用水稻品种的播期试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鑫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104-1110,共7页
7个特早熟粳稻和5个特早熟籼稻救灾品种在永康、东阳、温岭、诸暨、嘉善、瑞安、新昌、嵊州、余姚等地进行了播期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于7月10-31日在各地作救灾补播用的水稻品种。
关键词 救灾 水稻品种 播期 安全齐穗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稻浙粳9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蕾 叶胜海 +5 位作者 石建尧 刘鑫 张伟 唐昌华 金庆生 张小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246-1248,共3页
浙粳9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密穗型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穗型较大,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等特点。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在浙... 浙粳9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密穗型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穗型较大,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等特点。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介绍浙粳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浙粳98 特征特性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阮晓亮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形成了具备相对优势的区域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有一定基础,但收集保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缺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提出了浙江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建设重点... 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形成了具备相对优势的区域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有一定基础,但收集保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缺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提出了浙江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保护管理 开发利用 对策措施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辐501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8
作者 祁永斌 刘庆龙 +2 位作者 刘鑫 石建尧 金庆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789-790,793,共3页
辐5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早籼稻品种,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抗稻瘟病,适用性广,谷粒椭圆形,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高,可作味精加工和贮备用粮。根系发达,... 辐5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早籼稻品种,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抗稻瘟病,适用性广,谷粒椭圆形,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高,可作味精加工和贮备用粮。根系发达,抗倒性好,适合直播和抛秧等轻型栽培。介绍辐50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辐50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籼型单季杂交稻性状稳定性及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刘鑫 石建尧 程方民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515-518,共4页
以2004-2008年连续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的39个品种为依据,分析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并对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样性好,除结实率外各性状在年份间表现稳定;产量与千粒重和每穗总... 以2004-2008年连续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的39个品种为依据,分析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并对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样性好,除结实率外各性状在年份间表现稳定;产量与千粒重和每穗总粒数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与总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粒数与结实率和千粒重间也呈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也呈显著负相关。对同一地点不同田块的汕优63的性状进行成对样本检验,发现除株高和直链淀粉含量外,各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单季杂交稻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伟明 石建尧 +1 位作者 俞琦英 刘鑫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对《种子法》实施以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品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提升农作物品种管理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管理 现状 对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华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道泽 石建尧 +1 位作者 俞琦英 管士亮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华珍是浙江勿望农集团(浙江省种子公司)从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的甜玉米杂交组合。该组合综合性状优良,表现适应性强,长势旺,整齐度好,产量高,果穗大,品质佳,商品性好,适合鲜食和加工。在栽培技术上要注意连片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 华珍是浙江勿望农集团(浙江省种子公司)从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的甜玉米杂交组合。该组合综合性状优良,表现适应性强,长势旺,整齐度好,产量高,果穗大,品质佳,商品性好,适合鲜食和加工。在栽培技术上要注意连片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同时还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安全用药和及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华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
12
作者 王桂跃 卢德生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0,共2页
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石建尧¥浙江省种子公司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322100)石建尧(浙... 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石建尧¥浙江省种子公司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322100)石建尧(浙江省种子公司)糯玉米又称蜡质型玉米,它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糯玉米 品种 区域试验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甜1号玉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3
作者 郭章贤 石建尧 +1 位作者 郭国锦 卢华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选育过程 栽培技术 套袋自交 优良单株 自交系 二环系 母本 父本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菜用大豆新品种——鲜丰1号
14
作者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夏季 菜用大豆 新品种 “鲜丰1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旱作良种
15
作者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旱作品种 苏玉糯2号 多花黑麦草 优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豌豆中豌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石建尧 阮晓亮 +1 位作者 薛国华 杜志贵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3-234,共2页
特早熟豌豆中豌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石建尧,阮晓亮,薛国华,杜志贵(浙江省种子公司)(义乌市农业局)中豌6号由中国农科院培育,1990年引入我省。经过连续几年的试种,表现特早熟、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本省品种萧... 特早熟豌豆中豌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石建尧,阮晓亮,薛国华,杜志贵(浙江省种子公司)(义乌市农业局)中豌6号由中国农科院培育,1990年引入我省。经过连续几年的试种,表现特早熟、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本省品种萧山白花。该品种1994年通过浙江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中豌6号 特早熟品种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2种新入侵有害生物的防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余继华 林飞荣 +3 位作者 石建尧 张敏荣 卢璐 张宁 《农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明确甘薯基部腐烂病害的病原菌与发病原因,2015—2017年开展甘薯病害调查取样、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台州甘薯基部腐烂病主要由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与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等病原菌侵染引起,甘薯... 为明确甘薯基部腐烂病害的病原菌与发病原因,2015—2017年开展甘薯病害调查取样、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台州甘薯基部腐烂病主要由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与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等病原菌侵染引起,甘薯基腐病又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害。简述了2种病害的症状特征、病原菌形态、侵染途径及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建立健康种苗制度、水旱轮作和薯田淹水、清洁田园和化学药剂预防等综合防控措施,以及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区域协作,构建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开展新入侵甘薯病害致病成因等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有效防控2种甘薯病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入侵生物 甘薯茎腐病菌 甘薯基腐病菌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晓亮 石建尧 +2 位作者 俞琦英 刘鑫 李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097-1100,1105,共5页
对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依法规范实施品种管理成效显著,品种产量、抗性、品质协调提升。"十二五"水稻区试产量较"十一五"增产11.2%,品种集聚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企业申报审定品种数为40个,... 对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依法规范实施品种管理成效显著,品种产量、抗性、品质协调提升。"十二五"水稻区试产量较"十一五"增产11.2%,品种集聚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企业申报审定品种数为40个,占比达66.7%,较2010年提高20.2百分点。全省种业企业自主品种在其销售额中的占比2015年为67.0%,比2014年提高5.5百分点。品种管理制度和工作仍存在管理理念或制度设置的目标重点不一致,适应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生产需求的标准形成机制不健全,检测品种"是不是"的手段落后,评价品种"好不好"的标准和规程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坚持推进商业化育种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品种试验体系,建立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品种评价标准,强化展示示范,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等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管理 成效与经验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冬季作物“因种”种植管理技术
19
作者 杨治斌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冬季 作物 种植管理技术 品种 大麦 蚕豆 油菜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