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干热河谷能源木薯育苗移栽试验研究
1
作者 瞿文林 何璐 +4 位作者 段曰汤 马开华 张德 袁理春 沙毓沧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34-36,共3页
对华南124、华南7号、华南205和南植199等4个木薯品种种条在苗床育苗和田间直接扦插繁殖时的生根效果、芽萌发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木薯在育苗移栽后与田间直接扦插种植时植株的成活率也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苗床育苗时,木薯... 对华南124、华南7号、华南205和南植199等4个木薯品种种条在苗床育苗和田间直接扦插繁殖时的生根效果、芽萌发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木薯在育苗移栽后与田间直接扦插种植时植株的成活率也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苗床育苗时,木薯种条的生根与萌芽情况皆优于田间直接扦插,苗床育苗后移栽田间的木薯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田间直接扦插的木薯种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扦插 育苗移栽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余甘子保护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段曰汤 瞿文林 +6 位作者 宋子波 赵琼玲 马开华 金杰 方海东 雷虓 沙毓沧 《农学学报》 2019年第9期49-54,共6页
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干热河谷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对策,通过对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利用价值、生境及分布特点、保护利用现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总结了云南野生余甘子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分布区域... 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干热河谷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对策,通过对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利用价值、生境及分布特点、保护利用现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总结了云南野生余甘子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分布区域及生境概况、群落分布特点、野生群落现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由于国家建设开发的需求及民间掠夺性的采伐,云南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种质资源群落在逐年减少,野生余甘子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威胁。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南省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进一步保护、开发的相应技术措施和方法,为余甘子产业发展和种质资源的进创新利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余甘子 干热河谷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余甘子病虫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子祥 段曰汤 +6 位作者 金杰 马开华 赵琼玲 瞿文林 李丽 陈杉艳 沙毓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为了解云南地区余甘子病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在2010-2011年对云南省12个地州市近20个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的余甘子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危害余甘子的虫害14种,病害3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余甘子锈病、澳洲吹绵蚧、乌桕黃毒蛾、咖啡豹... 为了解云南地区余甘子病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在2010-2011年对云南省12个地州市近20个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的余甘子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危害余甘子的虫害14种,病害3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余甘子锈病、澳洲吹绵蚧、乌桕黃毒蛾、咖啡豹蠹蛾为当前防治的主要对象,并对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余甘子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种子催芽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金杰 瞿文林 +5 位作者 杨顺林 沙毓沧 张明忠 袁理春 范源洪 陈新云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通过不同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6月采收的麻疯树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其幼苗出土速度、出苗势及出苗率。结果表明:2005年6月与2006年6月采收的麻疯树种子直接播种后幼苗出土速度、出苗势没有显著差并,出苗率分别为64.0%、74.3%。... 通过不同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6月采收的麻疯树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其幼苗出土速度、出苗势及出苗率。结果表明:2005年6月与2006年6月采收的麻疯树种子直接播种后幼苗出土速度、出苗势没有显著差并,出苗率分别为64.0%、74.3%。在不同的处理方法中,以98%浓硫酸拌种30rain处理最好,种子播种后能比CK提前1~2d萌芽及萌发第1片真叶,其出苗势比CK提高4%,但差异不显著。出苗率以2006年6月采收的种子高。达78.3%,比CK提高4%,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种子 幼苗出土 出苗势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区台湾青枣主要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子祥 沙毓沧 +4 位作者 何璐 马开华 张德 瞿文林 段曰汤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78-80,86,共4页
介绍了云南干热河谷区台湾青枣在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提出协调运用农业、生物、物理人工和化学等多项措施进行台湾青枣的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 台湾青枣 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余甘子不同器官中11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9
6
作者 袁建民 何璐 +5 位作者 杨晓琼 许智萍 赵琼玲 瞿文林 雷虓 孔维喜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79-86,共8页
以干热河谷区余甘子不同器官为试材,采用HNO3-H2O2混合酸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测定其中Zn、Cd、Pb、Co、Ni、B、Mn、Fe、Cr、Mg、Cu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待测各元素的线性关系好... 以干热河谷区余甘子不同器官为试材,采用HNO3-H2O2混合酸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测定其中Zn、Cd、Pb、Co、Ni、B、Mn、Fe、Cr、Mg、Cu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待测各元素的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r)范围为0.9980~0.9999,检出限(LOD)为0.000055~0.081500mg/L,定量下限(LOQ)为0.0002~0.2446mg/L。供试样品各元素平均回收率为90.00%~111.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1.37%。余甘子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Zn、Mn、Fe、Mg含量丰富,Cd、Pb、Co、Ni、B、Cr、Cu含量较低;同一元素在不同器官中分配规律也不同。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同时适用于干热河谷区植物样品中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余甘子 检测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余甘子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7
作者 雷虓 瞿文林 +5 位作者 金杰 马开华 赵琼玲 沙毓沧 宋子波 段曰汤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40-44,共5页
余甘子作为药食同源和有着优良加工性能的野果,目前越来越受民众和研究人员的重视。相关学者已对余甘子营养药理成份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针对目前余甘子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 余甘子作为药食同源和有着优良加工性能的野果,目前越来越受民众和研究人员的重视。相关学者已对余甘子营养药理成份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针对目前余甘子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余甘子应加强新品种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野生资源,并加强优质资源保存研究,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开展余甘子优质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种质资源 特异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农1号”余甘子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8
作者 雷虓 瞿文林 +7 位作者 宋子波 马开华 赵琼玲 金杰 沙毓沧 孔维喜 何璐 段曰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3,129,共4页
“热农1号”余甘子是云南省农科院热区所在国内各个热区及各个干热河谷区域经过多年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后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本文主要对“热农1号”余甘子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热农1号”余甘子1年生结果枝... “热农1号”余甘子是云南省农科院热区所在国内各个热区及各个干热河谷区域经过多年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后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本文主要对“热农1号”余甘子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热农1号”余甘子1年生结果枝壮实,叶片宽大、浓绿且反卷;果实近圆形,外果皮淡黄绿色;果实大小均匀,最大单果质量14.07g,平均单果质量12.3g;果实酸涩味不明显,肉脆,适宜鲜食;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均表现为耐干旱、抗病、耐贫瘠的特性;树势强,树冠圆球形,丰产性好,产量稳定;与对照品种相比,成熟期早,属早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测及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璐 段曰汤 +4 位作者 沙毓沧 瞿文林 刘海刚 尹俊梅 郑玉 《热带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21-25,共5页
按照种质资源规范描述的基本要求,对引种的莲雾(3个品种)、澳洲坚果(2个品系)两种热带作物资源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描述,包括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叶片特征、生长发育等特征特性,通过描述基本区分了不同的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
关键词 莲雾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白粉病病原鉴定·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子祥 沙毓沧 +8 位作者 袁理春 张德 杨顺林 何璐 马开华 陈艺齐 刘海刚 瞿文林 段曰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92-14993,15017,共3页
[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 [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白粉病 病原菌 鉴定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杆高度对麻疯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学琴 金杰 +3 位作者 瞿文林 刘海刚 张德 袁理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5-18,24,共5页
把1年生的麻疯树截杆成6种不同的高度,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杆高度对株高、地径、冠幅和枝长增长量以及萌芽数、成枝率、枝粗、枝下高和不同长度的萌发枝数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在实际生产中,把麻疯... 把1年生的麻疯树截杆成6种不同的高度,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杆高度对株高、地径、冠幅和枝长增长量以及萌芽数、成枝率、枝粗、枝下高和不同长度的萌发枝数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在实际生产中,把麻疯树幼树截成60或80cm高更为适宜,能使植株生长更快、更健壮,促进更多的侧芽萌发和成枝,并形成更合理的树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截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罗望子果实主要经济性状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会英 代建菊 +4 位作者 刘海刚 段曰汤 马开华 瞿文林 沙毓沧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罗望子果实性状之间的差异,以3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为试材,对其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酸型罗望子果肉厚度、种子厚度显著小于甜型和酸甜型罗望子;甜型罗望子果柄粗度显著小于酸型和酸甜型罗望子;3种类型... 为探讨不同类型罗望子果实性状之间的差异,以3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为试材,对其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酸型罗望子果肉厚度、种子厚度显著小于甜型和酸甜型罗望子;甜型罗望子果柄粗度显著小于酸型和酸甜型罗望子;3种类型的罗望子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单果重、果皮厚度、可食率、种子数、纤维条数、皮肉间距等性状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为罗望子优良单株的筛选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罗望子新品种选育建立优树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望子 果实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木薯引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开华 瞿文林 +1 位作者 段曰汤 张德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37-41,共5页
对20个木薯品种在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试种区5~10月期间全部品种的生长变化规律相似,即各品种在5~7月生长缓慢,7~9月生长迅速,9月之后生长变缓,进入10月后茎叶脱落,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不同品种长势不一,南... 对20个木薯品种在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试种区5~10月期间全部品种的生长变化规律相似,即各品种在5~7月生长缓慢,7~9月生长迅速,9月之后生长变缓,进入10月后茎叶脱落,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不同品种长势不一,南植188、KU50(Ⅱ)、滇南红、OMR36-40-9、薯王983、华南8号生长旺盛;新选048、ZM8641、华南7号、华南124、GR911、ZM8803、华南5号、南植199、新选056长势量居中;华南9号、华南6号、ZM8316、华南205、BRA900生长量偏小。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初步得出华南205号、华南124、华南8号、华南9号较为适合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干热河谷 引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新品种‘盈玉’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晓琼 袁建民 +4 位作者 赵琼玲 瞿文林 孔维喜 许智萍 何璐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1-17,共7页
‘盈玉’是在多年对云南余甘子资源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发现的变异植株,并通过嫁接进行多代繁殖,成功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果形硕大、产量高、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生长适应性强、适宜加工等优良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盈玉’余甘子的品... ‘盈玉’是在多年对云南余甘子资源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发现的变异植株,并通过嫁接进行多代繁殖,成功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果形硕大、产量高、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生长适应性强、适宜加工等优良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盈玉’余甘子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重点阐述了余甘子的高没食子酸含量和营养元素。‘盈玉’主要品种特性如下:外果皮颜色为黄绿色,质感均匀透亮;单果重38.43g,可食率高达91.50%,含水量为86.05%,没食子酸含量高达3.018mg/g。余甘子中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是没食子酸,‘盈玉’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含量是元谋野生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的8.5倍,在药用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富含矿物质元素K、Ca、Mg,其中K元素的含量高达11304.50mg/kg,Ca元素的含量为1028.70mg/kg,Mg元素的含量为4556.20mg/kg,同时含有人体所需的Fe、Mn、P、Zn、Cu、Na等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盈玉’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籼稻和黄壳糯混合间栽模式下的基因流
15
作者 普晓俊 李光和 +1 位作者 瞿文林 王云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7,共5页
为了明确传统水稻品种和杂交稻长期混合间栽种植基因流是否会对传统水稻品种的种质产生影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籼稻冈优827,中优7号分别与黄壳糯按照8∶1混合间栽组合中基因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组合的每个品种... 为了明确传统水稻品种和杂交稻长期混合间栽种植基因流是否会对传统水稻品种的种质产生影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籼稻冈优827,中优7号分别与黄壳糯按照8∶1混合间栽组合中基因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组合的每个品种所检测的3 000个单株中均没有检测到基因流的发生。这一结果表明,现行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中基因流不会对传统水稻品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混合间栽 基因流 地方品种种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