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二醇组皂甙减轻肾缺血再灌流性兔血清致伤肾小管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盘强文 冉兵 +2 位作者 冯志强 郭勇 王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2期691-694,共4页
目的 :用培养的人肾小管细胞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 (PDS)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流肾损伤性兔血清(SIR)对小管细胞的损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夹闭法致兔肾缺血并提取缺血血清和对照血清 ,测定血清中的MDA、NO含量和SOD活力。不同的... 目的 :用培养的人肾小管细胞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 (PDS)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流肾损伤性兔血清(SIR)对小管细胞的损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夹闭法致兔肾缺血并提取缺血血清和对照血清 ,测定血清中的MDA、NO含量和SOD活力。不同的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对照血清、缺血血清以及缺血血清加PDS)分别与肾小管细胞共培养 96h ,生化法测定培养液或细胞中MDA和NO含量以及SOD、LDH、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力。结果 :(1)SIR中MDA和NO含量较SC的高 ,而SOD活力则降低 ;(2 )SIR可使培养液中MDA含量、细胞内的NO含量、LDH活力显著升高 ,使细胞内的SOD、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力明显降低 ,而PDS则可抑制SIR的这些效应的发挥。结论 :PDS具有减轻急性肾缺血再灌流性兔血清致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同增强SOD活力、减轻氧自由基和NO等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ATP酶活性以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人参二醇组皂甙 肾小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生脉注射液减轻新生大白鼠窒息后脑水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文斌 冯志强 +5 位作者 冉隆瑞 盘强文 张春来 赵春玲 冉兵 李莉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丹参、生脉注射液在减轻窒息后脑水肿中的作用。检测窒息后复氧24小时时,大脑皮层组织的含水量、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白细胞数。结果:窒息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丹参组、生脉组上述指标较窒息组明显降低... 本文研究了丹参、生脉注射液在减轻窒息后脑水肿中的作用。检测窒息后复氧24小时时,大脑皮层组织的含水量、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白细胞数。结果:窒息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丹参组、生脉组上述指标较窒息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丹参、生脉注射液通过抗氧自由基、减轻白细胞聚集和活化等途径减轻窒息后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生脉注射 窒息 脑水肿 新生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马兜铃酸I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亚吉 冯志强 +2 位作者 古天明 朱敏侠 盘强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PNS对照组加入PNS,使终质量浓度为400μg/ml;马兜铃酸I(AAI)诱导组加入AAI,终质量浓度为20μg/ml;PNS低...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PNS对照组加入PNS,使终质量浓度为400μg/ml;马兜铃酸I(AAI)诱导组加入AAI,终质量浓度为20μg/ml;PNS低、中、高剂量组均加入AAI20μg/ml,同时分别加PNS200、400、600μg/ml。培养48h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水平;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结果AAI诱导组HK-2细胞从原来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胞质内大量表达α-SMA,其积分光密度值、TGF-β1水平、CTGFmRNA表达均增加(P<0.05);PNS各剂量组细胞形态学改变减轻,α-SMA、CTGFmRNA表达和TGF-β1分泌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NS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PNS可抑制AAI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GF-β1及其下游因子CT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马兜铃酸I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竞赛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肖业伟 盘强文 +2 位作者 赵春玲 冉兵 冯志强 《西北医学教育》 2005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激励竞赛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225名参加生理学实验课程学习的医学本科生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激励竞赛法和非激励竞赛法教学;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学期末闭卷考核成绩的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客观存在的学习成绩差... 目的探讨激励竞赛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225名参加生理学实验课程学习的医学本科生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激励竞赛法和非激励竞赛法教学;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学期末闭卷考核成绩的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客观存在的学习成绩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巧用激励竞赛法教学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非激励竞赛法教学的班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实验教学 竞赛法 学习成绩 医学本科生 随机分组 实验课程 考核成绩 客观存在 教学效果 对照组 实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室性心律失常心内膜MAP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希秀 肖业伟 +2 位作者 冯志强 钱知勉 盘强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室性心律失常时兔心内膜MAP的变化,试图揭示其抗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2O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在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分别记录、检测各项观察指标,作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室性心律失常时兔心内膜MAP的变化,试图揭示其抗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2O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在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分别记录、检测各项观察指标,作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在心律失常前后,对照组平均心率均低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后,振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二组自身心律失常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最大上升速度,高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丹参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APD90均低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O.05),心律失常前,丹参组APD90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心律失常后,对照组APD90高于丹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能提高心内膜心肌耐受缺血的能力,起到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效应,这可能是丹参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电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室性心律失常 心内膜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缺血和再灌流性肾损伤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冯志强 赵春玲 +4 位作者 冉兵 李莉华 张春来 盘强文 李永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135-135,共1页
目前国内外采用将动物的一侧肾切除,另侧肾动脉夹闭30~60分后去夹再灌流等方法,研究缺血和再灌流性肾损伤的病理变化及防治。本文报道一种新的模型,制备方法如下。成年健康家兔7只,1%戊巴比妥钠30mg.kg<sup>-1</sup>iv。... 目前国内外采用将动物的一侧肾切除,另侧肾动脉夹闭30~60分后去夹再灌流等方法,研究缺血和再灌流性肾损伤的病理变化及防治。本文报道一种新的模型,制备方法如下。成年健康家兔7只,1%戊巴比妥钠30mg.kg<sup>-1</sup>iv。正中开腹,分离左肾动、静脉和右肾动脉。去左肾。从左肾动脉插入直径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泸州医学院 再灌流 右肾动脉 制备方法 流性 教研室 戊巴比妥钠 左肾动脉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冉兵 赵春玲 +3 位作者 李莉华 盘强文 张春来 冯志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134-135,共2页
实验用大鼠14只,雌雄下拘,体重247.6±47.5克,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缺血再灌注组(n=7)。 在相对无菌条件下,用1%戊巴比妥钠30mg.kg<sup>-1</sup>ip,正中开腹。两组动物均去右肾,以避免缺血再灌注组动物健侧肾的... 实验用大鼠14只,雌雄下拘,体重247.6±47.5克,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缺血再灌注组(n=7)。 在相对无菌条件下,用1%戊巴比妥钠30mg.kg<sup>-1</sup>ip,正中开腹。两组动物均去右肾,以避免缺血再灌注组动物健侧肾的代偿作用,右肾称重。分离左肾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肾损伤 再灌注性 急性缺血 实验研究 泸州医学院 大鼠 左肾动脉 教研室 戊巴比妥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减轻兔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李莉华 邬丽莎 +4 位作者 张春来 赵春玲 冉兵 盘强文 冯志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2期7-9,共3页
用自制的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在20只新西兰兔,研究了生脉注射液在肾缺血再灌流操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流24小时后,单纯缺血再灌流组动物血尿素氮和肌酐较缺血前显著升高;生脉防治组血尿素氮较缺血前显著升高,但肌酐无显著... 用自制的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在20只新西兰兔,研究了生脉注射液在肾缺血再灌流操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流24小时后,单纯缺血再灌流组动物血尿素氮和肌酐较缺血前显著升高;生脉防治组血尿素氮较缺血前显著升高,但肌酐无显著变化;在再灌流2小时和24小时,血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单纯缺血再灌流组较缺血前呈升高趋势,生脉防治组呈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再灌流24小时肾组织中LPO含量,生脉防治组较单纯缺血再灌流组肾脏呈严重坏死改变,生脉防治组仅有轻度变性。结果揭示:生脉注射液具有减轻兔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流 生脉 过氧化脂质 肾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抗急性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
9
作者 李永秋 冉兵 +3 位作者 张春来 盘强文 赵春玲 李莉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6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用新生大鼠制备的窒息模型,研究中药丹参注射液抗急性缺氧性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窒息组脑组织中的LPO和Ca^(2+)含量为39.27±5.37和42.14±18.68,同丹参组33.67±5.57和22.00±14.83间差异具显著性(P<0.... 本文用新生大鼠制备的窒息模型,研究中药丹参注射液抗急性缺氧性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窒息组脑组织中的LPO和Ca^(2+)含量为39.27±5.37和42.14±18.68,同丹参组33.67±5.57和22.00±14.83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0.01),脑组织学病理改变程度重于丹参组;而丹参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不具显著性。提示丹参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和减少Ca^(2+)内流等机制,发挥对缺氧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损伤 丹参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对高磷所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10
作者 冯灵 张艺 +2 位作者 姜慧玲 冯志强 盘强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6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对高磷所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磷组、炎症组及高磷+炎症组。高磷组、高磷+炎症组在加入4.8 mmol/L磷的基础培养基中培养,建立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 目的探讨炎症对高磷所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磷组、炎症组及高磷+炎症组。高磷组、高磷+炎症组在加入4.8 mmol/L磷的基础培养基中培养,建立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高磷+炎症组加入10μg/m L细菌脂多糖(LPS),炎症组只加入10μg/m L细菌脂多糖(LPS),空白对照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各组均培养48 h后,检测培养液C反应蛋白(CRP)水平、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沉积量;Realtime-PCR法检测细胞骨形成蛋白-2(BMP-2)、肿瘤抑制基因4(Smad4)、肌肉片段同源盒2(Msx2)及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高磷组、炎症组及高磷+炎症组培养液中CRP水平、细胞ALP活性及钙沉积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且高磷+炎症组培养液中CRP水平、细胞ALP活性及钙沉积量均高于高磷组及炎症组(P均<0.05),炎症组培养液中CRP水平和细胞钙沉积量均低于高磷组(P均<0.05)。高磷组、炎症组及高磷+炎症组细胞中BMP-2、Smad4、Msx2及Osterix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且高磷+炎症组细胞中BMP-2、Smad4、Msx2及Osterix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高磷组及炎症组(P均<0.05),炎症组细胞中Smad4、Msx2及Osterix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高磷组(P均<0.05)。结论炎症可显著加重高磷所致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MP-2、Smad4、Msx2、Osterix表达及ALP活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高磷 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课程思政实践探析
11
作者 肖业伟 李达兵 +2 位作者 赵春玲 竹梅 盘强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872-1873,1864,共3页
为了增强医学生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育人效果,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的引入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生理学的历史和时事热点中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各章节生理学理论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无缝的融合,实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程... 为了增强医学生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育人效果,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的引入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生理学的历史和时事热点中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各章节生理学理论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无缝的融合,实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课程思政 实践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