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MS和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开心散化学成分
1
作者 白云凤 黄智兴 +4 位作者 唐雅楠 董爱 邓欣祺 王春国 徐砚通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258-273,I0007-I0009,共19页
目的:建立基于高分辨质谱法(HR-MS)、分子网络和Glycomol技术整合策略的中药复杂化学成分快速分析方法,对开心散中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MS)... 目的:建立基于高分辨质谱法(HR-MS)、分子网络和Glycomol技术整合策略的中药复杂化学成分快速分析方法,对开心散中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MS)对开心散及其中的10个对照品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和裂解行为研究,计算MS/MS碎片模式的相似性并通过全球天然产物分子网络数据库(GNPS)创建分子网络,根据对照品的质谱裂解规律、高分辨质谱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对分子网络中结构相似的分子簇及开心散中主要的化合物类别的结构进行确证;通过Glycomol技术对同分异构体进行精准区分。结果: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分析了开心散中102个化学成分,其中人参的主要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共25个;远志的成分包括皂苷类、寡糖酯类、酮类等化合物,共58个;石菖蒲相关化合物16个;茯苓中的化合物检出3个。通过GNPS分子网络进行分类得到人参皂苷、远志皂苷、远志糖酯共3类网络。通过Glycomol技术准确鉴别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g_(3)3种同分异构体,并推测出其他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结论:建立的HR-MS、分子网络和Glycomol技术整合策略分析开心散化学成分方法可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及药效机制研究等提供数据参考,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散 分子网络 裂解规律 结构鉴定 Glycomol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白云凤 王国英 +2 位作者 苟明月 赵晋锋 董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过程中涉及的外植体选择、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体等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中有少数幼穗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转化效率高;高渗... 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过程中涉及的外植体选择、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体等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中有少数幼穗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转化效率高;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以及除草剂筛选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致使部分转基因愈伤不能分化成苗,并提出其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 除草剂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米发酵生产米奶的研究
3
作者 白云凤 袁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乳饮料——米奶。对米粉添加量、米粉种类、蔗糖添加量、牛奶添加量这个4个因素进行探讨,做正交优化,通过测定理化性质(pH值、糖度、活菌数)和感官评定(口感、香气和滋味、稳定性)综合评分,选出最佳实验流程及原料配方...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乳饮料——米奶。对米粉添加量、米粉种类、蔗糖添加量、牛奶添加量这个4个因素进行探讨,做正交优化,通过测定理化性质(pH值、糖度、活菌数)和感官评定(口感、香气和滋味、稳定性)综合评分,选出最佳实验流程及原料配方。得到的米奶口感细腻,爽口滑润,有浓郁的奶香味,略带米香味,不分层,均匀,甜度和酸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小米粉 黑米粉 发芽糙米 米奶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制备发酵型酸米奶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2 位作者 吴元锋 刘士旺 毛建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7,32,共5页
对发芽糙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为63.3 mg/100 g。研究了发芽糙米酸奶的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芽糙米粉量5%、牛奶量... 对发芽糙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为63.3 mg/100 g。研究了发芽糙米酸奶的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芽糙米粉量5%、牛奶量45%、接种量0.006%,蔗糖10%在42℃下发酵5 h。另外还研究了发芽糙米米奶在后熟过程中的pH及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酸度变化趋于稳定,没有出现过酸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Γ-氨基丁酸 乳酸发酵 营养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柑桔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陈青青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以柑桔汁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酿造菌种,研制发酵型果酒。通过研究经正交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8g/L、可溶性固形物16°Bx(加蔗糖)、26℃、pH3.6、乙醇8.5%~8.9%(v/v)、还原糖1.804g/L、总氮3.25g/L、总干... 以柑桔汁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酿造菌种,研制发酵型果酒。通过研究经正交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8g/L、可溶性固形物16°Bx(加蔗糖)、26℃、pH3.6、乙醇8.5%~8.9%(v/v)、还原糖1.804g/L、总氮3.25g/L、总干浸出物46.0g/L、总酸0.8g/L、总SO2浓度72mg/L、pH3.5、游离SO2浓度36mg/L、甲醇0.8mg/L、VC0.1386g/L、透光率100%。酿造出的柑桔果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有独特的柑桔果香,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适合扩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果酒 发酵 乙醇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谷米奶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2 位作者 薛胜霞 黄文岳 毛建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105,110,共5页
对五谷米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发芽糙米、薏米、燕麦、黑米、小麦胚芽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五谷粉液配比为薏米33 g/L,小麦胚芽132 g/L,黑米3 g/L,发芽糙米132 g/L,燕麦66 g/L... 对五谷米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发芽糙米、薏米、燕麦、黑米、小麦胚芽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五谷粉液配比为薏米33 g/L,小麦胚芽132 g/L,黑米3 g/L,发芽糙米132 g/L,燕麦66 g/L;经过液化糖化的对五谷粉液和牛奶比例最佳配比7∶3、接种量0.7~0.8 g/L,42℃发酵4~5 h,4℃后熟12 h。最终产品技术指标:可溶性固形物8.68°Bx;还原糖10.75 g/L;酸度33.08°T;γ-氨基丁酸(GABA)35.8 mg/100 g;蛋白质3.50 g/100 mL;脂肪2.03 g/100 mL。工艺简便可行,所得米奶发酵制品,酸甜适口,质地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小麦胚芽 黑米 发芽糙米 燕麦 发酵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枇杷果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21
7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以浙江省余杭县塘栖枇杷为原料,研究枇杷果酒的发酵工艺。考察了果胶酶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然后在糖浓度、接种量和主酵温度对枇杷酒发酵重要指标及风味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获得最佳发酵... 以浙江省余杭县塘栖枇杷为原料,研究枇杷果酒的发酵工艺。考察了果胶酶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然后在糖浓度、接种量和主酵温度对枇杷酒发酵重要指标及风味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最佳生产工艺:糖浓度22°Bx,接种量0.55g/L,发酵温度23.09℃,果胶酶添加量120mg/L,终产品酒精含量12.1%vol^12.8%vol,总糖6.76g/L,总酯0.73g/L,总酸8.96g/L,产品金色澄清透亮,枇杷香气浓郁。本实验的酿造工艺,能保证枇杷果酒的品质,具有中试放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酒 酿造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花序分化发育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维锋 白云凤 +1 位作者 张俊荣 梁一刚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6-70,共5页
对蓖麻不同熟性类型品种的主花序分化发育过程以及主花序分化与分枝发育间的关系作了解剖分析。将蓖麻花序分化过程划分为生长锥伸长膨大、花梗分化、小花分化、花粉粒和子房形成、花粉粒充实完成等五个时期。描述了各期解剖形态特征,... 对蓖麻不同熟性类型品种的主花序分化发育过程以及主花序分化与分枝发育间的关系作了解剖分析。将蓖麻花序分化过程划分为生长锥伸长膨大、花梗分化、小花分化、花粉粒和子房形成、花粉粒充实完成等五个时期。描述了各期解剖形态特征,划定了持续时段。提出把叶余数作为花序分化发育进程的间接标准用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花序分化 解剖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黑粒小麦籽粒色素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白冬梅 白云凤 黄晋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69-72,130,共5页
黑粒小麦是我国近几年育成的一类新品种,因其富含天然的黑色素,营养价值独特,倍受人们青睐,对黑粒小麦色素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色素基因定位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我国黑粒小麦籽粒色素基因的研究利用进展。
关键词 黑粒小麦 色素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研究——以大同市灵丘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云凤 刘豪 《山西农经》 2017年第5期26-27,共2页
灵丘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制约其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资源闲置,本文基于灵丘县经济发展现状,从农业保产增收,产业相互融合、资源合理利用几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经济... 灵丘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制约其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资源闲置,本文基于灵丘县经济发展现状,从农业保产增收,产业相互融合、资源合理利用几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经济发展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社会学——论社会音乐商品
11
作者 白云凤 《黄河之声》 2010年第10期54-54,共1页
一、何为音乐商品:音乐商品是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音乐产品,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形式,它既有一般物质商品的基本属性,又有艺术商品的特珠性,当代中国音乐商品在品种、形式和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置身于... 一、何为音乐商品:音乐商品是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音乐产品,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形式,它既有一般物质商品的基本属性,又有艺术商品的特珠性,当代中国音乐商品在品种、形式和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置身于音乐商品的包围之中,深入了解和正确对待社会音乐文化中的商品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商品 影视音乐 物质形态 新课题 当代中国 音乐作品 社会音乐文化 音乐创作 交换价值 正确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粒小麦76号的营养品质及其几个理化特性 被引量:64
12
作者 白云凤 李文德 +3 位作者 孙善澄 孙玉 HaroldCorke 裴自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共4页
分析了黑粒小麦 76号和我国春麦推广品种晋春九号及两个美国面包品种Klasic和Yecora的营养品质和几个理化特性。结果表明 ,黑粒小麦 76号的灰分、脂肪、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高于晋春九号和Klasic及Yecora ,并且... 分析了黑粒小麦 76号和我国春麦推广品种晋春九号及两个美国面包品种Klasic和Yecora的营养品质和几个理化特性。结果表明 ,黑粒小麦 76号的灰分、脂肪、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高于晋春九号和Klasic及Yecora ,并且富含钙、磷、硒和脂溶性维生素VK。它的面筋含量高 ,但沉降值和面筋指数比Klasic和Yecora低 ,面筋强度差。其面粉膨胀体积比Klasic和Yecora小 ,但加入适量的盐或糖可得到显著提高。其面粉的重要糊化参数峰值粘度、热糊粘度、冷糊粘度和冷糊变稠值高于Klasic和Yecor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粒小麦 营养品质 理化特性 面粉 成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云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6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该院2015年1—12月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交叉管理,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于该院尚未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交...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该院2015年1—12月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交叉管理,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于该院尚未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交叉管理的2014年1—12月阶段,随机选取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的交叉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作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控制 追踪方法学 PDCA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法氏囊病的流行与防治
14
作者 白云凤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165-165,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的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引起鸡法氏囊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母源抗体的干扰,病毒毒株与疫苗抗源性的差异,免疫方法不当,药物及饲... 鸡传染性法氏囊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的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引起鸡法氏囊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母源抗体的干扰,病毒毒株与疫苗抗源性的差异,免疫方法不当,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消毒不彻底,饲养场过于集中,人为因素的疫病传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 防治 接触性传染病 病毒毒株 疫病传播 饲料添加剂 法氏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防治
15
作者 白云凤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0期206-206,共1页
鹅流行性感冒又称鹅流感、鹅渗出性败血症,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渗出性传染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对鹅致病力较强,对鸡、鸭不致病。该菌抵抗力较弱,室温低于15℃不能生长,高于75℃可杀灭,适宜温度为37-38℃。本病多发于... 鹅流行性感冒又称鹅流感、鹅渗出性败血症,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渗出性传染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对鹅致病力较强,对鸡、鸭不致病。该菌抵抗力较弱,室温低于15℃不能生长,高于75℃可杀灭,适宜温度为37-38℃。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外加饲养管理不当,个别因出雏后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成该病流行。该病多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鹅流感 防治 症状 革兰氏阴性 适宜温度 气温变化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海小镇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初探
16
作者 白云凤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688-1691,共4页
通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蓝海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以“两山”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背景,提出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通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蓝海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以“两山”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背景,提出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构想、总体定位、发展思路、功能划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蓝海小镇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染临床药师对骨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和干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培 宫凯敏 白云凤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索抗感染临床药师在骨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面的指导和干预作用。方法:对抗感染临床药师在骨科围手术期、术后感染及其他需应用抗菌药物的实践进行分析,在骨科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结果:通过抗感染临床药... 目的:探索抗感染临床药师在骨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面的指导和干预作用。方法:对抗感染临床药师在骨科围手术期、术后感染及其他需应用抗菌药物的实践进行分析,在骨科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结果:通过抗感染临床药师全面参与骨科应用抗菌药物,促进了骨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结论:抗感染临床药师可在骨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上提供全方位的协助指导服务,使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骨科 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 指导 干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LCY-B2及其启动子的分子特征和sgRNA分析
18
作者 刘江娜 张西英 +3 位作者 李荣霞 张小伟 白云凤 张爱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番茄红素合成后会在β-番茄红素环化酶SlLCY-B(lycopene-β-cyclase)催化下进入代谢途径,抑制SlLCY-B2的表达可增加番茄红素的积累。对番茄红素代谢调控基因SlLCY-B1的分子特征及sgRNA进行系统分析,为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SlLC... 【目的】番茄红素合成后会在β-番茄红素环化酶SlLCY-B(lycopene-β-cyclase)催化下进入代谢途径,抑制SlLCY-B2的表达可增加番茄红素的积累。对番茄红素代谢调控基因SlLCY-B1的分子特征及sgRNA进行系统分析,为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SlLCY-B2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进行定点突变或片段删除、调控SlLCY-B2的表达以减少代谢的途径,提高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方法】利用生物在线工具,对SlLCY-B2多肽特性及保守结构域、基因组结构、数字表达谱、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系统分析,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筛选出适宜的sgRNA。【结果】SlLCY-B2位于番茄6号染色体,编码498个氨基酸,gDNA不含内含子,呈果实特异性表达。SlLCY-B2分布145条sgRNA,其中21条有高特异性。SlLCY-B2上游-1500 bp启动子序列分布15个顺式作用元件和112条sgRNA。【结论】对SlLCY-B2和其启动子区进行基因编辑,可调控SlLCY-B2的表达,将提高番茄红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LCY-B2 分子特征 启动子 顺式元件 sg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