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9
篇文章
<
1
2
…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特大型煤矿区“三生”时空格局分异及功能协同研究
1
作者
李菡璎
冯宇
白中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失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与提升,加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矛盾冲突。开展矿区“三生”空间协同研究,对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特大型煤矿区−...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失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与提升,加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矛盾冲突。开展矿区“三生”空间协同研究,对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特大型煤矿区−平朔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5年、2012年和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筛选驱动因子,采用PLUS模型和马尔可夫(Markov)模型预测未来矿区2030年土地利用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和模型参数修正,设置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种情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21年间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社会因素,尤其是道路铁路这一类因子;“三生”功能呈现局部提升、整体下降态势;生态保护情景和矿区未来规划较为匹配,并呈现出生态空间在北部区域集聚、生活空间在西南部区域集聚、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交叉分布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土地资源合理布局、矿-农-城空间格局优化、“三生”空间冲突缓解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空间格局
平朔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美景
白中科
+3 位作者
于潇
王庆日
张冰松
曾爽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国土空间转型,占总...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国土空间转型,占总面积22.27%的国土空间发生了类型转换,反映出研究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剧烈矛盾冲突以及协调过程;(2)国土空间显性转型指数显著下降,隐性转型指数平稳增长,综合转型指数总体下降,表明研究区国土空间整体形态水平出现变差趋势;(3)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受内部本底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双重影响,社会发展能力的强力驱动、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支撑、人力资本聚集的积极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共同推动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研究结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应持续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引导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型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系统性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转型
影响机制
资源型城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露天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逻辑与响应策略
3
作者
孙文武
白中科
+1 位作者
官炎俊
朱楚馨
《中国土地》
2025年第5期38-41,共4页
本文认为,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是一项动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修复实践应避免陷入“治标不治本”的修复困境。本文基于“创伤诊断—修复治理—策略引导”的闭环逻辑,结合露天开采损毁的三阶过程特征,遵循土地复垦五元共轭的修复实践逻辑,...
本文认为,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是一项动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修复实践应避免陷入“治标不治本”的修复困境。本文基于“创伤诊断—修复治理—策略引导”的闭环逻辑,结合露天开采损毁的三阶过程特征,遵循土地复垦五元共轭的修复实践逻辑,提出了适应露天矿区生态修复实践的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策略引导
生态修复
修复治理
创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型矿业城镇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
3
4
作者
白中科
穆娇
+1 位作者
曹银贵
陈美景
《中国土地》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核心提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和原贫困地区存在着“三区先天耦合”“三重循环困扰”“三生重构驱动”的关系。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面向“人”“地”“业”共生路径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稳妥推进资源型...
核心提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和原贫困地区存在着“三区先天耦合”“三重循环困扰”“三生重构驱动”的关系。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面向“人”“地”“业”共生路径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稳妥推进资源型矿业城镇“三生空间”重构,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矿产资源
乡村振兴
矿业城镇
共生路径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脆弱区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及案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奇
白中科
+4 位作者
曹银贵
王金满
周伟
赵中秋
冯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中煤平朔矿区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基础构建的数据观测-规律发现-技术转让-政策制定一体化产学研协同平台为案例,分析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的历程和成效,系统设计了基地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等功能方面提升的内容和路径,旨在为我国同类企业提质增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本土化可借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立体化平台
中煤平朔集团
矿区复垦
综合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碳目标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7
6
作者
陈美景
王庆日
+3 位作者
白中科
史泽宇
于潇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出平缓增长趋势,不同空间类型表现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不同区域表现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同城市类型表现为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2)综合效率等级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3)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并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系统谋划转型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
181
7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3 位作者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地理结构的先天脆弱性、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剧烈扰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国情,倒逼中国必须进行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2)举证反思了以往国土空间黑土地、盐碱地、河漫滩、工矿用地、荒漠、河流湖泊、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了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要素层面、认知层面、原理层面、修复层面、管理层面的逻辑关系与思想内涵,以及科学技术有所突破、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专业学科内涵得以拓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是破解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与管理事权的部门化、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区域的政区化、生态工程的长期性与行政管理的届次化三大矛盾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两山论”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国土空间
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被引量:
169
8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3 位作者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剖析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目标、对象、方法、途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程—监测监管—推广应用"互逆研究范式。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剖析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目标、对象、方法、途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程—监测监管—推广应用"互逆研究范式。研究结果:(1)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种类型、三个过程,以及不同恢复重建方案对效益的影响;(2)从技术经济角度佐证原脆弱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可能;(3)从地上光温资源、地表水土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变化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极不稳定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低稳定生态系统、高稳定生态系统4种模式;(4)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系统诊断矿区生态系统受损特征与恢复重建的学科支撑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实现途径;(5)讨论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具有普适意义、提供中国方案的国情差异认知、学科交叉认知、规划决策认知和环境规制认知。研究结论:为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重建
矿区
方法论
实践论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被引量:
67
9
作者
白中科
师学义
+3 位作者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国际语境分析为基础,科学诠释中国新时期人工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内涵与外延;(2)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分析与科学论证为基础,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等各阶段均植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能有效提升人工支持引导自然修复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确定"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类型,以及可选取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4)从国情与国土空间地理格局、生活与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通过土地整治和生物措施提高自然修复速率与效果的人工支持引导路径和关键方法。研究结论:人工支持引导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速率和效果,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因此,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应考虑人工支持引导措施并验证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自然修复
人工协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
被引量:
33
10
作者
白中科
王治国
+2 位作者
赵景逵
佟则昂
陈建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系统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煤矿工业广场区、开挖区、待开挖区和排土场的土地扰动时空变化、水土流失危害及其可操作性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工业广场区水土流失轻微,但粉尘污染严重,重点是营造防污染林带;开挖区地面扰动频繁,风蚀和重...
系统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煤矿工业广场区、开挖区、待开挖区和排土场的土地扰动时空变化、水土流失危害及其可操作性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工业广场区水土流失轻微,但粉尘污染严重,重点是营造防污染林带;开挖区地面扰动频繁,风蚀和重力侵蚀加剧,应注重周边溯源侵蚀和崩塌的防护;待开挖区与原地貌水土流失相当,应以暂时性水土保持措施为主;而排土场是在重型机械操作下堆置而成的一种大型人工松散堆积体,是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水土流失
措施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被引量:
33
11
作者
白中科
李晋川
+5 位作者
王文英
丁新启
柴书杰
陈建军
卢崇恩
赵景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本矿生态系统演变分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受损引发因子包括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 ;生态重建的实质为土壤再造、植被重建和耕地恢复 ;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排土场...
本矿生态系统演变分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受损引发因子包括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 ;生态重建的实质为土壤再造、植被重建和耕地恢复 ;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排土场的设计、有毒物质的消除、黄土的覆盖、侵蚀的控制、植物筛选与配置、施肥管理等 ;其重建后的生态优于采矿前的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退化土地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被引量:
7
12
作者
白中科
郭青霞
+2 位作者
史源英
申广荣
赵景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采用实地调绘、航片判读、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1998~2019年剧烈扰动的16520hm2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22a间,共剥离岩土1609800万m...
采用实地调绘、航片判读、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1998~2019年剧烈扰动的16520hm2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22a间,共剥离岩土1609800万m3,挖损土地12000hm2,压占土地4520hm2,其中,耕地和林牧用地分别消失8743hm2和790hm2.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耕地由原来的529%提高到707%;林牧用地由原来的48%提高到293%,基本消除了荒地和其它未利用地.同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果表明,以6a为耕地恢复期,大约在采矿26a后,耕地总量可达到平衡;若以10a为耕地恢复期,大约在采矿34a后,耕地总量可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露天煤矿
土地利用结构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大型矿区复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与时序设计
被引量:
6
13
作者
白中科
付梅臣
+1 位作者
贺振伟
刘泽民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4期75-80,共6页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土地资源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的再利用——以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
47
14
作者
白中科
郧文聚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5期32-37,共6页
系统分析了1986—2008年平朔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的研究经历,包括在中美合资、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和重大项目培育基...
系统分析了1986—2008年平朔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的研究经历,包括在中美合资、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和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续利用产学研基地项目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及侧重点;从规划设计、资金运行、产、学、研、复垦技术、实施效果等方面总结了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特色和经验;从复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矿区居民搬迁安置、矿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和构建和谐矿区角度,提出了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急需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产业
可持续利用
平朔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绿色矿山建设的源头管控与过程监管
被引量:
42
15
作者
白中科
杨侨
白
甲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79,共5页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类比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法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矿山土地损毁、生态环境现状与绿色矿山建设现...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类比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法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矿山土地损毁、生态环境现状与绿色矿山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持久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几个问题:绿色矿山建设的绿色理念、从大尺度考虑国土空间的优化、源头管控与过程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部委协同
方案编制
方案审查
源头管控
过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进程及生态整治路径研究
被引量:
12
16
作者
白中科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19,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提高到2015年的56.1%,其中,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但若对资源型城市受损的生态不及时整治,超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势必会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提高到2015年的56.1%,其中,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但若对资源型城市受损的生态不及时整治,超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势必会影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资源型城市
整治
生态
路径
环境承载力
经济社会
城镇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8
17
作者
白中科
赵景逵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论述了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有关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目前该研究的不足和今后10~15年技术研究的侧重点。
关键词
露天矿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国土空间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10
18
作者
白中科
《中国土地》
2022年第8期9-12,共4页
核心提示本文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应注重系统修复的理念,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的协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效果导向的统筹,受损矿区生态保护修复路径的优化,评估和适应性管理的效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本土化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
适应性管理
问题导向
自然修复
目标导向
系统修复
人工修复
一体化
本土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4
19
作者
白中科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衡量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是两部分资产之和,一部分是自然资产,另一部分是经济资产。单独保护自然资产,不发展经济资产,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但单独追求经济资产,自然资产也会大幅下降。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绿...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衡量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是两部分资产之和,一部分是自然资产,另一部分是经济资产。单独保护自然资产,不发展经济资产,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但单独追求经济资产,自然资产也会大幅下降。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整治要综合考核、绿色核算,争取自然资产、经济资产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年~2020)》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
整体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表层岩土的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
被引量:
3
20
作者
白中科
柴书杰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5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针孔或小型人工降雨机,分别模拟山西塞北高原90~60min、60~45min、45~30min、30~15min各时段降水量极大值,探讨大型露天矿排土场各种排土工艺下地表岩土的径流特征,以指导排土工艺和复垦种植。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径流特征
复垦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大型煤矿区“三生”时空格局分异及功能协同研究
1
作者
李菡璎
冯宇
白中科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晋北典型露天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资助(编号:U1810107)。
文摘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失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与提升,加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矛盾冲突。开展矿区“三生”空间协同研究,对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特大型煤矿区−平朔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5年、2012年和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筛选驱动因子,采用PLUS模型和马尔可夫(Markov)模型预测未来矿区2030年土地利用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和模型参数修正,设置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种情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21年间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社会因素,尤其是道路铁路这一类因子;“三生”功能呈现局部提升、整体下降态势;生态保护情景和矿区未来规划较为匹配,并呈现出生态空间在北部区域集聚、生活空间在西南部区域集聚、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交叉分布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土地资源合理布局、矿-农-城空间格局优化、“三生”空间冲突缓解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空间格局
平朔矿区
Keywords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space
land us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spatial pattern
Pingshuo Mine Area
分类号
TD21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美景
白中科
于潇
王庆日
张冰松
曾爽
机构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基金
自然资源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与智库建设项目(ZHGL252029-01)。
文摘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国土空间转型,占总面积22.27%的国土空间发生了类型转换,反映出研究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剧烈矛盾冲突以及协调过程;(2)国土空间显性转型指数显著下降,隐性转型指数平稳增长,综合转型指数总体下降,表明研究区国土空间整体形态水平出现变差趋势;(3)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受内部本底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双重影响,社会发展能力的强力驱动、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支撑、人力资本聚集的积极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共同推动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研究结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应持续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引导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型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系统性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关键词
国土空间转型
影响机制
资源型城市
黄河流域
Keywords
territorial space transition
impact mechanism
resource-based cites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露天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逻辑与响应策略
3
作者
孙文武
白中科
官炎俊
朱楚馨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土地》
2025年第5期38-4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013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ZH060)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353124)。
文摘
本文认为,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是一项动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修复实践应避免陷入“治标不治本”的修复困境。本文基于“创伤诊断—修复治理—策略引导”的闭环逻辑,结合露天开采损毁的三阶过程特征,遵循土地复垦五元共轭的修复实践逻辑,提出了适应露天矿区生态修复实践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
露天矿区
策略引导
生态修复
修复治理
创伤诊断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型矿业城镇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
3
4
作者
白中科
穆娇
曹银贵
陈美景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出处
《中国土地》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核心提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和原贫困地区存在着“三区先天耦合”“三重循环困扰”“三生重构驱动”的关系。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面向“人”“地”“业”共生路径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稳妥推进资源型矿业城镇“三生空间”重构,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能源矿产资源
乡村振兴
矿业城镇
共生路径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脆弱区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修复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及案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奇
白中科
曹银贵
王金满
周伟
赵中秋
冯宇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基金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中煤平朔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资助(编号:ZD2022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晋北典型露天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项目资助(编号:U1810107)。
文摘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中煤平朔矿区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基础构建的数据观测-规律发现-技术转让-政策制定一体化产学研协同平台为案例,分析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的历程和成效,系统设计了基地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等功能方面提升的内容和路径,旨在为我国同类企业提质增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本土化可借鉴模式。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立体化平台
中煤平朔集团
矿区复垦
综合成效评估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ree-dimen-sional platform
China Coal Pingshuo Group
mining area reclamation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分类号
TD21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碳目标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7
6
作者
陈美景
王庆日
白中科
史泽宇
于潇
张冰松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基金
自然资源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与智库建设项目(102121241070000000811)
江苏自然资源智库2024年度开放合作项目(ZK24001)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项目(KJCX231524-01)。
文摘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出平缓增长趋势,不同空间类型表现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不同区域表现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同城市类型表现为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2)综合效率等级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3)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并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系统谋划转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
Keywords
territorial space
use efficiency
resource-based cities
transition
dual carbon target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
181
7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通用技术标准研究"(2017YFF0206800)
文摘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地理结构的先天脆弱性、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剧烈扰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国情,倒逼中国必须进行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2)举证反思了以往国土空间黑土地、盐碱地、河漫滩、工矿用地、荒漠、河流湖泊、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了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要素层面、认知层面、原理层面、修复层面、管理层面的逻辑关系与思想内涵,以及科学技术有所突破、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专业学科内涵得以拓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是破解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与管理事权的部门化、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区域的政区化、生态工程的长期性与行政管理的届次化三大矛盾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两山论”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国土空间
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
综合治理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Two Mountains Theory'
'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land space
overall protection
systematic restoratio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被引量:
169
8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土地复垦与修复质量标准研究"(2017YFF0206802)
文摘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剖析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目标、对象、方法、途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程—监测监管—推广应用"互逆研究范式。研究结果:(1)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种类型、三个过程,以及不同恢复重建方案对效益的影响;(2)从技术经济角度佐证原脆弱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可能;(3)从地上光温资源、地表水土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变化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极不稳定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低稳定生态系统、高稳定生态系统4种模式;(4)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系统诊断矿区生态系统受损特征与恢复重建的学科支撑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实现途径;(5)讨论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具有普适意义、提供中国方案的国情差异认知、学科交叉认知、规划决策认知和环境规制认知。研究结论:为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重建
矿区
方法论
实践论
环境规制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reclam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thodology
practice theo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被引量:
67
9
作者
白中科
师学义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土地复垦与修复质量标准研究”(2017YFF0206802)。
文摘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国际语境分析为基础,科学诠释中国新时期人工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内涵与外延;(2)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分析与科学论证为基础,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等各阶段均植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能有效提升人工支持引导自然修复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确定"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类型,以及可选取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4)从国情与国土空间地理格局、生活与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通过土地整治和生物措施提高自然修复速率与效果的人工支持引导路径和关键方法。研究结论:人工支持引导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速率和效果,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因此,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应考虑人工支持引导措施并验证其作用。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自然修复
人工协助
Keywords
territorial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natural restoration
artificial support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
被引量:
33
10
作者
白中科
王治国
赵景逵
佟则昂
陈建军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安太堡露天煤矿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2-547,共6页
基金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系统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煤矿工业广场区、开挖区、待开挖区和排土场的土地扰动时空变化、水土流失危害及其可操作性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工业广场区水土流失轻微,但粉尘污染严重,重点是营造防污染林带;开挖区地面扰动频繁,风蚀和重力侵蚀加剧,应注重周边溯源侵蚀和崩塌的防护;待开挖区与原地貌水土流失相当,应以暂时性水土保持措施为主;而排土场是在重型机械操作下堆置而成的一种大型人工松散堆积体,是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
关键词
露天矿
水土流失
措施
煤矿
Keywords
open pit mine, soil erosion, characteristics,contro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被引量:
33
11
作者
白中科
李晋川
王文英
丁新启
柴书杰
陈建军
卢崇恩
赵景逵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文摘
本矿生态系统演变分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受损引发因子包括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 ;生态重建的实质为土壤再造、植被重建和耕地恢复 ;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排土场的设计、有毒物质的消除、黄土的覆盖、侵蚀的控制、植物筛选与配置、施肥管理等 ;其重建后的生态优于采矿前的原生态。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退化土地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山西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28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被引量:
7
12
作者
白中科
郭青霞
史源英
申广荣
赵景逵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基金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子专题
文摘
采用实地调绘、航片判读、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1998~2019年剧烈扰动的16520hm2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22a间,共剥离岩土1609800万m3,挖损土地12000hm2,压占土地4520hm2,其中,耕地和林牧用地分别消失8743hm2和790hm2.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耕地由原来的529%提高到707%;林牧用地由原来的48%提高到293%,基本消除了荒地和其它未利用地.同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果表明,以6a为耕地恢复期,大约在采矿26a后,耕地总量可达到平衡;若以10a为耕地恢复期,大约在采矿34a后,耕地总量可达到平衡.
关键词
大型露天煤矿
土地利用结构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预测
Keywords
large opencast coal mine,land use structure,dynamic equilibrium of arable land,predictio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大型矿区复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与时序设计
被引量:
6
13
作者
白中科
付梅臣
贺振伟
刘泽民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
出处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4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07107740471132)
文摘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土地资源
综合利用
Keywords
mining area
land reclam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 resources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的再利用——以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
47
14
作者
白中科
郧文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5期32-3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1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专题(2006BAC09B02-6)
文摘
系统分析了1986—2008年平朔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的研究经历,包括在中美合资、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和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续利用产学研基地项目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及侧重点;从规划设计、资金运行、产、学、研、复垦技术、实施效果等方面总结了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特色和经验;从复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矿区居民搬迁安置、矿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和构建和谐矿区角度,提出了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急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产业
可持续利用
平朔矿区
Keywords
mining districts
land rehabilitation
ecological agricuhur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Pingshuo
分类号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绿色矿山建设的源头管控与过程监管
被引量:
42
15
作者
白中科
杨侨
白
甲林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博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院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7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土地复垦与修复质量标准研究"资助(编号:SQ2017YFZG020151-2)
文摘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类比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法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矿山土地损毁、生态环境现状与绿色矿山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持久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几个问题:绿色矿山建设的绿色理念、从大尺度考虑国土空间的优化、源头管控与过程监管。
关键词
绿色矿山
部委协同
方案编制
方案审查
源头管控
过程监管
Keywords
green mine
ministries together
program preparation
scheme review
source control
process supervision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进程及生态整治路径研究
被引量:
12
16
作者
白中科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19,共3页
文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提高到2015年的56.1%,其中,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但若对资源型城市受损的生态不及时整治,超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势必会影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资源型城市
整治
生态
路径
环境承载力
经济社会
城镇化率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8
17
作者
白中科
赵景逵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系
出处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摘
论述了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有关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目前该研究的不足和今后10~15年技术研究的侧重点。
关键词
露天矿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
Keywords
open pit mine
ecology rebuilding
dynamic balance of total cultivation land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ology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国土空间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10
18
作者
白中科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土地》
2022年第8期9-12,共4页
文摘
核心提示本文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应注重系统修复的理念,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的协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效果导向的统筹,受损矿区生态保护修复路径的优化,评估和适应性管理的效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本土化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
适应性管理
问题导向
自然修复
目标导向
系统修复
人工修复
一体化
本土化应用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4
19
作者
白中科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
文摘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衡量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是两部分资产之和,一部分是自然资产,另一部分是经济资产。单独保护自然资产,不发展经济资产,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但单独追求经济资产,自然资产也会大幅下降。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整治要综合考核、绿色核算,争取自然资产、经济资产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年~2020)》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
整体推进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表层岩土的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
被引量:
3
20
作者
白中科
柴书杰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出处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5年第1期49-53,共5页
文摘
采用针孔或小型人工降雨机,分别模拟山西塞北高原90~60min、60~45min、45~30min、30~15min各时段降水量极大值,探讨大型露天矿排土场各种排土工艺下地表岩土的径流特征,以指导排土工艺和复垦种植。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径流特征
复垦种植
Keywords
Large open-pit Dump Runoff characteristics Plantation in reclaimed land
分类号
TD804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特大型煤矿区“三生”时空格局分异及功能协同研究
李菡璎
冯宇
白中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陈美景
白中科
于潇
王庆日
张冰松
曾爽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露天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逻辑与响应策略
孙文武
白中科
官炎俊
朱楚馨
《中国土地》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资源型矿业城镇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白中科
穆娇
曹银贵
陈美景
《中国土地》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矿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及案例
陈奇
白中科
曹银贵
王金满
周伟
赵中秋
冯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双碳目标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陈美景
王庆日
白中科
史泽宇
于潇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白中科
师学义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
白中科
王治国
赵景逵
佟则昂
陈建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白中科
李晋川
王文英
丁新启
柴书杰
陈建军
卢崇恩
赵景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白中科
郭青霞
史源英
申广荣
赵景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特大型矿区复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与时序设计
白中科
付梅臣
贺振伟
刘泽民
《资源与产业》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的再利用——以平朔矿区为例
白中科
郧文聚
《资源与产业》
2008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绿色矿山建设的源头管控与过程监管
白中科
杨侨
白
甲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进程及生态整治路径研究
白中科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
白中科
赵景逵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0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关于国土空间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若干思考
白中科
《中国土地》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的若干思考
白中科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表层岩土的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
白中科
柴书杰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