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良方 张阳德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宫颈癌细胞(Hela)、转染空载体纳米粒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vector)及转染E1A基因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E1A)分别给以0、2、4、6和8Gy的6MV-X线照射,用集落形成...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宫颈癌细胞(Hela)、转染空载体纳米粒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vector)及转染E1A基因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E1A)分别给以0、2、4、6和8Gy的6MV-X线照射,用集落形成法计算细胞存活分数及放射增敏比(SER),检测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E1A基因的表达以及E1A基因对Her-2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1A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经不同剂量照射后Hela-E1A组平均细胞存活分数明显低于Hela和Hela-vector组,而后两组相近。Hela-E1A组D0值为1.23,Hela和Hela-vector组D0值分别为2.51和2.59,放射增敏比(SER)=(2.04);RT-PCR结果显示:E1A基因在Hela细胞中能稳定表达,E1A基因的转染明显降低了Her-2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E1A基因后,细胞周期出现S期抑制,G2期阻滞。结论E1A基因能够明显提高人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1A基因抑制了该细胞Her-2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再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细胞 E1A基因 HER-2基因 PEI-Fe3O4纳米粒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咽癌78例术后放疗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洪继东 涂青松 +4 位作者 申良方 王学伟 魏瑞 朱红 周蓉蓉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手术+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下咽癌生存率和局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2月 ̄2001年4月收治的手术+术后放疗下咽癌78例,Kaplan-Meier法分析3、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下咽癌手术+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下咽癌生存率和局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2月 ̄2001年4月收治的手术+术后放疗下咽癌78例,Kaplan-Meier法分析3、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0例手术+术后下咽癌放疗下咽癌病人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41.9%,3、5年局控率分别为82.3%和75.6%。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下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和临床分期是影响下咽癌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是影响下咽癌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T分期和临床分期是影响下咽癌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外科学 下咽癌/放射疗法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髓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静 申良方 涂青松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40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的不同年龄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组12例,手术+全脑全脊髓放疗组18例,手术+全脑全脊髓放疗+化学治疗组10例。结果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40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的不同年龄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组12例,手术+全脑全脊髓放疗组18例,手术+全脑全脊髓放疗+化学治疗组10例。结果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联合化疗组较对照组未体现出优越性,术后1个月内行放疗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确诊为髓母细胞瘤者应在手术切除术后两周左右常规行全脑全脊髓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手术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扰RNA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表达调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蓉蓉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低分化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CNE-2Z,并分成正常氧状态培养组(20%)和低氧(1%)培养组。采用脂质体...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低分化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CNE-2Z,并分成正常氧状态培养组(20%)和低氧(1%)培养组。采用脂质体(LF2000)将VEGFsiRNA转染两组细胞,并采用RT-PCR、ELISA检测鼻咽癌细胞在正常氧状态和低氧状态下VEGF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在正常氧和低氧状态下,VEGFsiRNA均能明显抑制VEGFmRNA的表达(P<0.01);正常氧状态下VEGFsiRNA的抑制效率比低氧状态高。正常氧状态下: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转染VEGFsiRNA组CNE-2Z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423.92、419.68和328.86pg/mL;低氧状态下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813.62、799.89和500.96pg/mL,转染VEGFsiRNA组VEGF的表达下调。结论VEGFsiRNA能有效地、特异地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VEGF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因而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鼻咽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天春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涂青松 黄国生 +1 位作者 申良方 唐建兵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普天春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普天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放疗前和放疗后分别检查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以及血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CD4、CD4/CD8 NK细胞较治疗... 目的观察普天春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普天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放疗前和放疗后分别检查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以及血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CD4、CD4/CD8 NK细胞较治疗前升高,CD8值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普天春胶囊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期间 恶性肿瘤患者 胶囊 治疗前 对照组 治疗组 NK细胞 放疗后 降低 C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6
作者 伍海军 何宏 +4 位作者 梁昱 袁君 周蓉蓉 黄进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索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iASPP沉默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首先检测临床样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iASPP mRNA的表达差异、结直肠癌细胞系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 目的探索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iASPP沉默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首先检测临床样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iASPP mRNA的表达差异、结直肠癌细胞系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mRNA和蛋白质iASPP表达差异;然后在人结肠癌细胞SW480中转染iASPPsi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ASPP mRNA表达效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iASPP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用MTT法和Brd U法检测沉默iAS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ASPP mRNA表达相比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结直肠癌细胞LoVo、SW620和SW480中iASPP mRNA和蛋白质表达相比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均上调;在SW480细胞中转染iASPP-siRNA可下调iASPP的表达;沉默iASPP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结论沉默iASPP基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 SW480 增殖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楔形野两种处方剂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7
作者 雷明军 申良方 +1 位作者 杨振 刘归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物理楔形野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处方剂量与实测值的偏差,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提供参考。方法在SIEMENS Primus-M型医用加速器产生的6MV X线和15MV X线条件下,用SCAN-DITRONIX RFA300三维水箱采集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的各种物理数... 目的比较物理楔形野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处方剂量与实测值的偏差,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提供参考。方法在SIEMENS Primus-M型医用加速器产生的6MV X线和15MV X线条件下,用SCAN-DITRONIX RFA300三维水箱采集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的各种物理数据,2种方法分别计算处方剂量,与NEFarmer2670剂量仪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在6MV X线、45°楔形板、25cm×25cm射野、20cm深度条件下偏差达9.1%,而改进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不超过1.2%。结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的传统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存有较大误差,建议完善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相关物理数据,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楔形板 楔形因子 楔形野剂量学 剂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射治疗诱发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少平 刘新菊 +1 位作者 王桂华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257-258,266,共3页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与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关系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未曾化疗、放疗的头颈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照射后4、10、28、48和68Gy采集PBL进行微核率PBL染色体畸变和HPRT基因...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与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关系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未曾化疗、放疗的头颈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照射后4、10、28、48和68Gy采集PBL进行微核率PBL染色体畸变和HPRT基因突变检测。结果PBL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率和PBLHPRT基因突变率在照射后均显著增加,并随剂量累积而增加;PBL染色体畸变率在照射10Gy后显著增高。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断片为主,并出现了双着丝粒体、环状染色体和微小体等畸变类型。结论局部放射治疗对患者造成了明显的遗传损害,且与放射剂量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HPRT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P238,HSP70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达君 袁君 +1 位作者 朱红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320-322,326,共4页
目的探讨NMP238和HSP70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标本为试验组,取同时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对照组中NMP238,HSP70的表达。统计... 目的探讨NMP238和HSP70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标本为试验组,取同时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对照组中NMP238,HSP70的表达。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NMP238,HSP70在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7%;正常组织分别为43.3%和33.3%。两者在鳞癌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NMP238和HSP70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鳞癌组中,NMP238,HSP70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存在NMP238,HSP70的异常表达,表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NMP238,HSP70的异常表达有关。且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二者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P238 HSP70 宫颈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化疗方案疗效与毒性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康 申良方 +1 位作者 周琴 黄昕琼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7,共7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常用的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高效低毒的同步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该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9例宫颈癌患者,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癌或腺癌,国际妇产科协会(FI... 目的本文通过对常用的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高效低毒的同步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该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9例宫颈癌患者,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癌或腺癌,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IB2~IVA期,根据同步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多西他赛(75 mg/m^2)/紫杉醇(135 mg/m^2)+顺铂(75 mg/m^2)每3周给药1次;B组为单药顺铂(75 mg/m^2)每3周给药1次;C组为单药顺铂40 mg/m^2每周给药1次,观察3组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A、B、C 3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79.7%、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疗效整体优于C组(P=0.008),A、B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B、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6);近期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A、B、C 3组间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的各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A、B两组(P <0.0125),但3组近期胃肠道反应、贫血、外周神经反应及膀胱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紫杉醇联合顺铂3周方案的近期疗效优于单药顺铂每周方案,毒性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作为同步化疗给药方案的理想候选,远期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同步化疗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全身放射治疗中的实时剂量监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艳君 申良方 童懿 《中国医学工程》 2008年第4期308-309,313,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全身放射治疗中实时剂量监测的工具和方法。方法用X线全身照射用多通道半导体剂量仪对23例患者进行实时剂量监测,用Farmer剂量仪进行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性的监测。结果半导体监测剂量与预置剂量有较好的一致性,各部位的剂量... 目的探讨X线全身放射治疗中实时剂量监测的工具和方法。方法用X线全身照射用多通道半导体剂量仪对23例患者进行实时剂量监测,用Farmer剂量仪进行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性的监测。结果半导体监测剂量与预置剂量有较好的一致性,各部位的剂量均匀性能很好地符合临床要求,肺部剂量在期望剂量范围内。Farmer剂量仪监测显示加速器的长时间剂量输出是稳定的,与全身照射数据建立时同一空间位置相同条件下100MU所对应的输出剂量最大偏差在2%以内。结论多通道半导体剂量仪适合用于全身放射治疗患者体表的实时剂量监测,Farmer剂量仪是全身照射中输出剂量稳定性监测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放射治疗 剂量学 半导体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分析和毒副反应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琳 佘磊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顺铂同步放化疗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生存获益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于2012年3月-2013年11月就诊于湘雅医院肿瘤科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或Ⅳa期,第八版AJCC/UICC鼻咽癌分... 目的比较顺铂同步放化疗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生存获益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于2012年3月-2013年11月就诊于湘雅医院肿瘤科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或Ⅳa期,第八版AJCC/UICC鼻咽癌分期标准)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顺铂组56例,奈达铂组56例,比较两组的总生存期(OS)、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无病生存期(DFS),和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结果顺铂组的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3%、89.0%、83.3%及79.7%,奈达铂组的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4%、84.9%、82.8%及76.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13;χ^2=0.319,P=0.572;χ^2=0.000,P=0.983;χ^2=0.041,P=0.840)。但顺铂组在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较奈达铂组更严重(χ^2=5.134,P=0.042),其余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顺铂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给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相似,但奈达铂组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期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生存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其鑫 申良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7期468-468,47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咽痛4个余月于2019-11-05入院。患者诉咽痛、咽痒、咳嗽伴咳白色稀薄痰液,偶有声嘶,无吸烟饮酒史。当地医院喉镜检查提示喉部病变,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喉咽部平扫三维成像CT可见右侧喉室壁...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咽痛4个余月于2019-11-05入院。患者诉咽痛、咽痒、咳嗽伴咳白色稀薄痰液,偶有声嘶,无吸烟饮酒史。当地医院喉镜检查提示喉部病变,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喉咽部平扫三维成像CT可见右侧喉室壁增厚并肿块形成,喉癌可能性大(图1A)。动态喉镜检查右侧杓会厌劈裂后内侧可见淡红色光滑新生物、遮盖右声带后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超分割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闫茂慧 王跃珍 +3 位作者 王准 方军 潘超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评估加速超分割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采用χ2检验研究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评估加速超分割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采用χ2检验研究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为合并效应量的统计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括1 857例患者。两组2年生存率(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P=0.01)、5年生存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无病生存率(P=0.17)、2年远处转移率(P=0.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局部控制率(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度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P=0.65)、3度及以上急性放射性肺炎(P=0.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度及以上骨髓抑制(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SCLC患者行加速超分割放疗在3年、5年生存率方面略存在优势,提高了2年局部控制率,但2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均无差异;没有增加3度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但增加了3度及以上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加速超分割放疗 常规分割放疗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乳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的系统评价
15
作者 闫茂慧 王跃珍 +1 位作者 王准 申良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56-57,共2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在肿瘤复发、患者生存及放疗损伤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筛选关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在肿瘤复发、患者生存及放疗损伤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筛选关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收集;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χ2检验研究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合并效应量的统计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7项试验研究,共包括8 13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部分乳腺放疗组4 053例,全乳放疗组4 080例。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比较,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年乳腺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较全乳放疗较高的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5年乳腺癌死亡率、5年生存率及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部分乳腺放疗 全乳放疗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