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寒条件下含氧燃料对柴油机冷起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宇 王正江 +2 位作者 贾丹丹 万明定 申立中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针对柴油机存在低温冷起动困难甚至无法起动的问题,基于起动/发电机集成一体化技术柴油机,在高原低温发动机冷起动试验舱,研究-50号柴油A0(氧质量分数为0%)、A1(氧质量分数为2.05%)和A2(氧质量分数为4.40%)燃料在-43℃下对柴油机冷起动... 针对柴油机存在低温冷起动困难甚至无法起动的问题,基于起动/发电机集成一体化技术柴油机,在高原低温发动机冷起动试验舱,研究-50号柴油A0(氧质量分数为0%)、A1(氧质量分数为2.05%)和A2(氧质量分数为4.40%)燃料在-43℃下对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影响和燃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A0纯柴油,燃用A1、A2含氧燃料起动时间分别缩短了36.64%和42.71%;起动累计油量分别降低47.8%和60.6%;怠速运行前60 s内转速波动率分别降低25.3%和43.8%.燃用燃料氧质量分数越高,起动燃烧首循环的缸内压力、燃烧放热率、缸内燃烧温度和缸内压力升高率峰值越高,且燃烧重心前移,燃烧持续期越短;起动转速上升过程循环数越少,平均最大缸内压力越大,起动过程燃烧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含氧燃料 冷起动过程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少华 何瑞 +3 位作者 毕玉华 申立中 闫壮壮 彭益源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7,46,共10页
基于大气模拟综合测试系统,模拟0 m、1 000 m和2 000 m海拔的大气压,对不同海拔下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随着氢气替代率增加,预混合燃烧增强,缸内燃烧速度加快,缸压峰值升高,其对应相... 基于大气模拟综合测试系统,模拟0 m、1 000 m和2 000 m海拔的大气压,对不同海拔下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随着氢气替代率增加,预混合燃烧增强,缸内燃烧速度加快,缸压峰值升高,其对应相位提前;碳烟和CO排放先下降后上升,NO_(x)排放增加,CO_(2)排放减少。随着海拔上升,过量空气系数减小,有效热效率降低。转速为1 600 r/min时,随着海拔高度升高,预混合燃烧减弱,发动机缸压峰值下降,其对应相位推迟;CO排放最低时,与0 m海拔比较,海拔上升至1 000 m、2 000 m,碳烟排放分别增加44.44%和127.78%,CO排放增加8.95%和16.86%,CO_(2)排放增加4.34%和16.86%,碳烟和CO_(2)排放增幅随海拔增加而上升。转速为3 000 r/min时,随着海拔高度上升,缸压峰值略有升高,缸压峰值对应相位提前,预混合燃烧增强;碳烟、NO_(x)、CO和CO_(2)排放升高,排放增幅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与海拔0 m比较,当碳烟排放最低时,海拔上升至1 000 m、2 000 m,碳烟排放分别升高18.67%和56.04%,NO_(x)排放分别上升14.78%和38.40%,CO_(2)排放分别升高7.29%和15.80%;CO排放最低时,海拔上升至1 000 m、2 000 m,CO排放分别上升24.53%和6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氢气 柴油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氢/柴油三燃料燃烧机理构建及研究
3
作者 袁国存 刘少华 +3 位作者 申立中 毕玉华 雷基林 彭益源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
使用Chemkin软件中的Reaction Workbench模块,构建了由70种物种和392步基元反应组成的氨/氢/柴油(ammonia/hydrogen/diesel, AHD)三燃料燃烧机理。利用Chemkin软件对AHD机理进行化学动力学验证,同时通过将AHD机理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 使用Chemkin软件中的Reaction Workbench模块,构建了由70种物种和392步基元反应组成的氨/氢/柴油(ammonia/hydrogen/diesel, AHD)三燃料燃烧机理。利用Chemkin软件对AHD机理进行化学动力学验证,同时通过将AHD机理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耦合的方法,对发动机不同燃料燃烧模式下的燃烧过程和排放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AHD机理对氨、氢、柴油的点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射流搅拌反应器(jet stirred reactor, JSR)氧化关键组分浓度变化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均在一个数量级内;通过CFD模型与AHD机理耦合,在纯柴油、氨/柴油、氨/氢/柴油三种燃烧模式下,发动机缸内压力和放热率的模拟值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最大误差均在10%以内。在标定工况(1 800 r/min)下,随着氢能比增大,点火延迟期缩短,燃烧速率加快,CO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逐渐下降,NOx排放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柴油 燃烧机理 点火延迟时间 层流火焰速度 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下自然吸气和增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被引量:57
4
作者 申立中 沈颖刚 +1 位作者 毕玉华 颜文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2,共4页
随着海拔的增加 (高于海平面 ) ,大气压力减小 ,导致吸入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因此 ,柴油机缸内的压力、温度以及混合气密度相应减小 ,以至于在不同海拔地区运行的自然吸气柴油机和增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存在差异。使用内燃机大气... 随着海拔的增加 (高于海平面 ) ,大气压力减小 ,导致吸入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因此 ,柴油机缸内的压力、温度以及混合气密度相应减小 ,以至于在不同海拔地区运行的自然吸气柴油机和增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存在差异。使用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量系统对在不同海拔地区运行的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所获得的结论有助于澄清和解决在不同海拔地区运行的柴油机其燃烧过程中某些不清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过程 海拔高度 自然吸气 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下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申立中 杨永忠 +3 位作者 雷基林 毕玉华 颜文胜 张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4-677,共4页
采用微机化大气模拟测控系统对增压中冷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下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专题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海拔下的增压中冷柴油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及排放特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力减... 采用微机化大气模拟测控系统对增压中冷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下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专题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海拔下的增压中冷柴油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及排放特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力减小,导致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缸内吸气终了的温度和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下降,等有效燃油消耗区明显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增压 中冷 性能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申立中 杨永忠 +3 位作者 雷基林 毕玉华 颜文胜 杨育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0-255,共6页
采用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深入研究了增压中冷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力减小,导致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缸内吸气终了的温度和压力下降... 采用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深入研究了增压中冷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力减小,导致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缸内吸气终了的温度和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下降,等有效燃油消耗区明显变窄,CO、NOx、HC、PM排放浓度升高,而且在不同转速不同工况下CO、NOx、HC、PM排放浓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性能 高原地区 增压中冷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增压及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被引量:22
7
作者 申立中 毕玉华 +4 位作者 张韦 雷基林 颜文胜 杨永忠 张宁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4-529,共6页
基于自行研制的微机控制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对增压及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了大气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关系及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压力减小,导致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缸内吸气终了时温度和压力下降,从... 基于自行研制的微机控制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对增压及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了大气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关系及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压力减小,导致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缸内吸气终了时温度和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增压及增压中冷柴油机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下降,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升高,而且在不同转速、不同工况下,其下降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过程 高原地区 废气涡轮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碳烟排放特性 被引量:19
8
作者 申立中 沈颖刚 +2 位作者 易宁 毕玉华 颜文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71,共5页
采用微机控制的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深入研究了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排放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柴油机碳烟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所获得的结论有助于解决运行在高原地区的柴油机的碳烟排放问题。
关键词 排放 高原地区 柴油机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下的自然吸气柴油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申立中 沈颖刚 +2 位作者 毕玉华 颜文胜 易宁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微机化大气模拟综合测量系统对自然吸气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海拔下的柴油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以及碳烟排放特性的关系。同时,在不同大气压力下的等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比较... 采用微机化大气模拟综合测量系统对自然吸气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海拔下的柴油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以及碳烟排放特性的关系。同时,在不同大气压力下的等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比较了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海拔地区 汽车 性能研究 动力性 经济性 自然吸气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无量纲分析法对柴油机性能的大气修正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立中 沈颖刚 +2 位作者 易宁 毕玉华 颜文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随着海拔变化,大气状态随之变化,导致内燃机性能相应变化。现行内燃机性能的大气修正标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问题。为了深入探求柴油机大气修正的实质性问题,采用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大气状态下的柴油机性能... 随着海拔变化,大气状态随之变化,导致内燃机性能相应变化。现行内燃机性能的大气修正标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问题。为了深入探求柴油机大气修正的实质性问题,采用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大气状态下的柴油机性能。建立了一套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无量纲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无量纲分析法 大气修正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柴油不同掺醇途径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9
11
作者 申立中 颜文胜 +1 位作者 毕玉华 雷基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9-392,共4页
为了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和研究获取更全面的认识,在增压柴油机上对比了燃用纯柴油时与泵掺法(高压油泵掺醇)、化醇法和蒸气法(进气道掺醇)对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泵掺法的当量燃油消耗率优于原机;化醇法和蒸气法在低、... 为了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和研究获取更全面的认识,在增压柴油机上对比了燃用纯柴油时与泵掺法(高压油泵掺醇)、化醇法和蒸气法(进气道掺醇)对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泵掺法的当量燃油消耗率优于原机;化醇法和蒸气法在低、中负荷范围内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增大,在中、大负荷范围内接近原机水平,泵掺法的HC排放较原机有一定的增加;CO排放在小负荷工况略有上升,大负荷时明显低于原机;NO_x排放有所下降,排气烟度显著降低,化醇法和蒸气法与原机比较,在所有工况的HC、CO排放均大幅上升;NO_x排放降低的幅度不大,排气烟度有一定的降低.高压油泵掺醇方式对增压柴油机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进气道掺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乙醇 掺醇方式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激光全息术对柴油机燃油雾化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立中 朱崇基 徐航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8-379,共2页
柴油机中燃油的雾化条件复杂,雾粒直径较小,运动速度较快,使实测分析极度困难,而燃油的雾化对燃烧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应用动态微粒场的共轴Fraunhofer 全息测量技术,对柴油机燃油雾化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试验研究。1.试验... 柴油机中燃油的雾化条件复杂,雾粒直径较小,运动速度较快,使实测分析极度困难,而燃油的雾化对燃烧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应用动态微粒场的共轴Fraunhofer 全息测量技术,对柴油机燃油雾化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试验研究。1.试验装置简介根据全息光学理论及柴油机燃油雾场对检测技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油 雾化 激光 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卧式非道路用双缸柴油机的开发
13
作者 申立中 陈建明 +2 位作者 雷基林 毕玉华 颜文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满足非道路用途开发了新型卧式2D25柴油机。该发动机在机体结构布置、润滑和冷却系统等设计上采取许多新的技术方案和措施。详细介绍了该柴油机的结构设计、主要零部件和系统特点以及燃烧过程的开发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标... 为满足非道路用途开发了新型卧式2D25柴油机。该发动机在机体结构布置、润滑和冷却系统等设计上采取许多新的技术方案和措施。详细介绍了该柴油机的结构设计、主要零部件和系统特点以及燃烧过程的开发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标定功率为37 kW(2 400 r/min)、最大扭矩167 N.m(1 600~1 700 r/min)、最低燃油消耗率224g/(kW.h)、机油消耗率小于0.3 g/(kW.h),达到中国非道路用柴油机第2阶段排放限值,是一款可以用于配套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林业机械、材料装卸机械、内河机动船、发电机组等用途的直喷式柴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卧式柴油机 非道路用柴油机 产品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00QBZ型增压柴油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雷基林 申立中 +3 位作者 杨永忠 毕玉华 颜文胜 张宁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450,共6页
针对4100QBZ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热负荷高的问题,采用硬度塞测温法实测了4个外特性点工况下活塞头部与侧面共19个特征点的温度,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工况下活塞三维温度场、热应力场及变形。研究结果表明,4100QBZ... 针对4100QBZ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热负荷高的问题,采用硬度塞测温法实测了4个外特性点工况下活塞头部与侧面共19个特征点的温度,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工况下活塞三维温度场、热应力场及变形。研究结果表明,4100QBZ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活塞顶面工作温度随转速的升高而升高,在标定功率工况下活塞表面工作温度最高达368℃;在热负荷作用下,最大Von Mises应力为69.3 MPa,出现在活塞销座与销接触面上方尖角处,最大变形为0.474 mm,出现在活塞头部排气口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活塞 温度测量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0含水乙醇汽油对汽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少华 申立中 +2 位作者 叶年业 毕玉华 骆鑫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1,共6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复方两性乳化剂"进行了E10含水乙醇汽油(体积比为90%的90#汽油+10%的含水乙醇)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能有效改善含水乙醇汽油的稳定性,加入强化剂和防冻剂、提高乙醇浓度能够有效改善乳化含水乙醇... 采用自主研发的"复方两性乳化剂"进行了E10含水乙醇汽油(体积比为90%的90#汽油+10%的含水乙醇)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能有效改善含水乙醇汽油的稳定性,加入强化剂和防冻剂、提高乙醇浓度能够有效改善乳化含水乙醇汽油的低温稳定性。针对汽油机进行了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与原机的性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未对汽油机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略低于原机。在经济性方面,燃油消耗率比原机有所上升,以热值计的当量燃油消耗率比原机有所改善。在尾气排放方面,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时,CO排放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基本比原机低,CO排放得到改善;HC排放在整个负荷范围内都得到了改善,改善效果可达9%左右;NOx排放在低负荷时有所改善,随着负荷增加NOx排放变化不大。在怠速工况,CO、HC和NOx排放均获得改善。尾气排放产物在催化器中的转化效率与发动机工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含水乙醇汽油 乳化剂 稳定性 汽油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中冷柴油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雷基林 申立中 +2 位作者 毕玉华 杨永忠 颜文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了解4100QBZL型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热负荷问题,实测了最大扭矩工况点和标定功率工况点下活塞顶面21个特征点,燃烧室5个特征点,火力岸、环岸和群部10个特征点的温度,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活塞顶部测点的温度值计算模拟得到了活塞顶... 为了解4100QBZL型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热负荷问题,实测了最大扭矩工况点和标定功率工况点下活塞顶面21个特征点,燃烧室5个特征点,火力岸、环岸和群部10个特征点的温度,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活塞顶部测点的温度值计算模拟得到了活塞顶部的温度场分布和等温线图。结果表明,增压中冷柴油机活塞顶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差异较大,排气侧和燃烧室喉口处温度较高,离燃烧室中心越远其温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温度测试 活塞 硬度塞 增压中冷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气压力和乙醇/柴油混合掺比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颜文胜 申立中 +2 位作者 雷基林 毕玉华 杨永忠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9-544,共6页
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力下燃用纯柴油和E10、E15、E20和E30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气压力下的不同乙醇掺烧比例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均优于原机,气压低于90 kPa时,气压的上升对当量燃油消耗率的改善明显;90~100 kPa... 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力下燃用纯柴油和E10、E15、E20和E30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气压力下的不同乙醇掺烧比例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均优于原机,气压低于90 kPa时,气压的上升对当量燃油消耗率的改善明显;90~100 kPa的各排放参数均优于81~90 kPa。在81 kPa时,随着转速、负荷的下降和掺比的增加,HC和CO明显上升,气压大于90 kPa后,随着转速、负荷的上升和掺比的增加,对HC和CO的影响不大,在大负荷工况的CO排放均优于原机;大气压力和掺比的变化对NOx排放的影响不大,大部分工况的NOx比原机有小幅下降;大气压力低于90 kPa时掺烧乙醇对降低碳烟排放有显著的影响,大于90kPa后对降低碳烟排放的影响减弱,碳烟排放随掺比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力 增压柴油机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气压力下E15含水乙醇/柴油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颜文胜 陈泓 +2 位作者 申立中 杨永忠 雷基林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探索掺烧乙醇后大气压力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和变动规律,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力下燃用纯柴油和掺烧15%含水乙醇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压力的上升,动力性略有提高;气压从81kPa上升至90kPa时,燃油消... 为了探索掺烧乙醇后大气压力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和变动规律,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力下燃用纯柴油和掺烧15%含水乙醇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压力的上升,动力性略有提高;气压从81kPa上升至90kPa时,燃油消耗率be的改善幅度较大,从90kPa上升至100kPa时,be的改善幅度较小,大气压力上升对低负荷区域的be变化影响较小,对中、高负荷区域的be有明显改善;气压在81kPa时,中、低负荷工况的HC和CO明显上升,随着气压的上升,HC和CO得到明显改善,高负荷工况时的HC和CO分别趋于原机水平或低于原机水平;气压变化对NOx排放的影响较小,但均比原机有所下降;气压低于90kPa时碳烟排放均比原机明显下降,大于90kPa后对碳烟排放的改善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增压柴油机 乙醇 大气压力 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变形的活塞组件结构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雷基林 申立中 +2 位作者 程丁丁 毕玉华 陈建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2,共7页
结合活塞、缸套工作温度场的实测值,建立了2D25柴油机活塞组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配缸间隙、活塞销偏置量和活塞头部型线等结构参数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关系,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2D25柴油机活塞组件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对活塞... 结合活塞、缸套工作温度场的实测值,建立了2D25柴油机活塞组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配缸间隙、活塞销偏置量和活塞头部型线等结构参数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关系,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2D25柴油机活塞组件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活塞敲击能量和摩擦功耗,其影响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在计算的影响因素中,对活塞二阶运动影响最大的是配缸间隙,其次是活塞销偏置量和裙部椭圆度,影响最小的是中凸点位置;活塞头部结构的不同主要是影响活塞敲击能量,而对活塞的摩擦功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活塞 热变形 二阶运动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D混合燃料稳定性及对高原地区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少华 申立中 +2 位作者 张生斌 毕玉华 雷基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6-820,共5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简称BED)混合燃料对高原地区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BED混合燃料的相溶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纯柴油和6组不同比例BED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生... 为研究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简称BED)混合燃料对高原地区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BED混合燃料的相溶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纯柴油和6组不同比例BED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乙醇和柴油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稳定的混合燃料,但其稳定性随温度降低而变差。当喷入气缸内燃料体积不变时,与燃用纯柴油相比,燃用BED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有所改善,高速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碳烟排放下降,高负荷时比低负荷时下降幅度更大。BED混合燃料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随乙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混合燃料 高原地区 稳定性 高压共轨柴油机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