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树香 徐桂芝 +2 位作者 王龙龙 刘向向 FITZGERALD B Paul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3-1113,共11页
目的 磁休克治疗(MST)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节干预技术,在重度抑郁症(MDD)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抗抑郁机制尚不清楚。探索MST对不同疗效MDD患者脑功能网络的调控作用,对MST治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对18例MD... 目的 磁休克治疗(MST)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节干预技术,在重度抑郁症(MDD)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抗抑郁机制尚不清楚。探索MST对不同疗效MDD患者脑功能网络的调控作用,对MST治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对18例MDD患者MST作用前后的静息态脑电进行记录,基于皮尔逊相关方法构建脑功能网络;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比分析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根据HDRS-17评分变化率进一步区分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对网络特征进行二次比较。结果 MST后,MDD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平均节点度、平均聚类系数和平均全局效率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平均路径长度值显著降低,小世界属性显著增大;相比于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的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变化量更大。结论 MST显著改变了MDD患者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对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这些结果为MST治疗的抗抑郁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磁休克治疗 静息态脑电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局部代谢率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刚 朱健铭 +1 位作者 田树香 陈真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75,79,共4页
在实现将温度、湿度及辐射传感器集成于独立检测探头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人体局部代谢率监测系统。系统通过采集人体指端生理参数,根据人体能量代谢守恒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静息代谢率。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代谢率的方便测量,... 在实现将温度、湿度及辐射传感器集成于独立检测探头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人体局部代谢率监测系统。系统通过采集人体指端生理参数,根据人体能量代谢守恒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静息代谢率。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代谢率的方便测量,测试结果能够反映人体正常的代谢情况。由于系统设计简便、成本低,可被广泛用于人体的能量代谢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探头 代谢率 能量代谢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S靶向刺激对帕金森病运动症改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润泽 杨硕 +4 位作者 冯珂珂 Wang Alan 田树香 尹绍雅 徐桂芝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5-352,共8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类和神经类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有改善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的作用,是实现PD精准治疗策略的重要手段。基底神经节环路特异性病变导致PD临床分型复杂多样,针对不同运动症状明确rTMS在神经环路...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类和神经类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有改善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的作用,是实现PD精准治疗策略的重要手段。基底神经节环路特异性病变导致PD临床分型复杂多样,针对不同运动症状明确rTMS在神经环路关键靶区调控作用对提高改善效果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突触可塑性、神经环路角度分析了rTMS对改善PD的作用,然后分别从初级运动皮层(M1)、背外侧前额叶(DLPFC)、辅助运动皮层(SMA)以及小脑,就不同刺激模式在特定脑区的调控作用以及不同刺激靶区对不同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多靶区刺激、最佳干预期以及与脑成像技术相结合多方面探讨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 刺激靶区 运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