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铁基载氧体的制备与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首都 +1 位作者 祝捷 胡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748-16750,共3页
采用以金属醇盐和无机盐为前驱物的两种溶胶凝胶法,以Al2O3为惰性载体,制备了Fe2O3质量分数为70%的载氧体Fe2O3/Al2O3。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载氧体主要成分为Fe2O3和Al2O3。X射线荧光光谱(XRF)证明,样品中Fe2O3/Al2O3含量与设计值接... 采用以金属醇盐和无机盐为前驱物的两种溶胶凝胶法,以Al2O3为惰性载体,制备了Fe2O3质量分数为70%的载氧体Fe2O3/Al2O3。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载氧体主要成分为Fe2O3和Al2O3。X射线荧光光谱(XRF)证明,样品中Fe2O3/Al2O3含量与设计值接近;利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程序升温还原(TPR-H2)测试发现,与商业氧化铁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载氧体反应峰向高温区移动,说明惰性载体Al2O3对反应活性的提高作用有限。利用同步热重分析仪(TGA)对载氧体进行循环周期测试,合成的载氧体较商业载氧体具有较高的传氧能力和还原反应速率,并且在循环周期内保持了良好的反应性能。说明惰性组分Al2O3通过优化载氧体物理结构,提高了反应过程热效应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了Fe2O3晶格氧持续、高效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铁基载氧体 溶胶凝胶 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添加物对铁基载氧体物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首都 +1 位作者 胡月 祝捷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2O3与Fe2O3质量比为7:3的铁基载氧体,研究表明:向载氧体中加入NiO,CuO,CoO后,载氧体中形成了MeFe2O4(Me代表Ni,Cu,Co)结构。Ce元素在载氧体以CeO2的形式存在。加入MnO2,载氧体中并没有检测到晶体形式Mn元素...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2O3与Fe2O3质量比为7:3的铁基载氧体,研究表明:向载氧体中加入NiO,CuO,CoO后,载氧体中形成了MeFe2O4(Me代表Ni,Cu,Co)结构。Ce元素在载氧体以CeO2的形式存在。加入MnO2,载氧体中并没有检测到晶体形式Mn元素的存在。同时,加入NiO,CuO,CoO,CeO2后,载氧体晶体粒径明显减小,而加入MnO2对载氧体的晶粒大小没有影响。在热重分析仪(TGA)800~950℃下,Fe-Ni-O,Fe-Cu-O,Fe-Co-O相对Fe-O与CO反应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上均有较大提高。同时NiO,CuO,CoO载氧体与CO反应的活化能也降低,这可能与载氧体内形成的尖晶石特殊结构有关。结合反应活性和活化能验证,NiO,CuO,CoO是比较理想的活性添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双核铁基载氧体 溶胶凝胶 缩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被引量:23
3
作者 钱林 薛哲骅 王首都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39-44,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水环境提升、黑臭河道治理等行动计划加速,污水厂一级A标准正全面推行,但同时也面临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延长、药耗能耗增加等严峻形势,而工艺设计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并影响污水厂高效低耗、安全稳... 随着我国城市水环境提升、黑臭河道治理等行动计划加速,污水厂一级A标准正全面推行,但同时也面临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延长、药耗能耗增加等严峻形势,而工艺设计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并影响污水厂高效低耗、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文中总结了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工艺设计难点和设计原则,论述了污水厂出水提标至一级A标准的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深度处理工艺主要构筑物选型及特点,并对污水厂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污水厂提标改造工艺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一级A标准 提标改造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工艺在某污水厂提标扩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首都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S01期269-273,共5页
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采用“原厂减量+扩建MBR”工艺,工程扩建规模为4万m^(3)/d,扩建后总规模达到20万m^(3)/d,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准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Ⅳ类标准”(COD_(Cr)、氨氮、TP执行地表水Ⅳ类... 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采用“原厂减量+扩建MBR”工艺,工程扩建规模为4万m^(3)/d,扩建后总规模达到20万m^(3)/d,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准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Ⅳ类标准”(COD_(Cr)、氨氮、TP执行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出水一部分进入自然水体,另一部分作为再生水回用。该改造工艺在水厂不停产的情况下施工,极大地提高了建设效率。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节约占地、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节省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提质增效 原厂减量 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