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蒂 冉毅东 +1 位作者 王汉宁 陈勇胜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甘蓝型油菜的花药和花粉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液固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单倍体诱导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培养效果优于花粉培养,其中以液固双层培养效果最好;在花粉培养中以液体浅层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最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药培养 花粉培养 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斜拉桥纵向减震耗能塔、梁连接装置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蒂 黄平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112-115,144,共5页
在苏通大桥的塔、梁连接处分别设置弹性连接装置和阻尼器,并选择恰当的弹性连接装置的弹性刚度以及阻尼器参数,利用Maxwell阻尼模型模拟黏滞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通过结构非线性地震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弹性连接装置与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 在苏通大桥的塔、梁连接处分别设置弹性连接装置和阻尼器,并选择恰当的弹性连接装置的弹性刚度以及阻尼器参数,利用Maxwell阻尼模型模拟黏滞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通过结构非线性地震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弹性连接装置与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分析表明弹性连接装置和阻尼器均能有效地减小梁端的地震位移,但阻尼器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斜拉桥 弹性连接装置 黏滞阻尼器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变截面悬链线双曲拱桥维修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蒂 李永庆 +2 位作者 孟宪博 苏先科 王全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洞湾大桥是湖北省境内的一座大跨度变截面悬链线无铰双曲拱桥,针对该桥的病害特点,同时采用局部增大主拱圈截面、更换腹拱圈、减轻结构自重和制定严格的拆桥工艺4种措施来加固改造危旧双曲拱桥。采用空间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了桥梁维修... 洞湾大桥是湖北省境内的一座大跨度变截面悬链线无铰双曲拱桥,针对该桥的病害特点,同时采用局部增大主拱圈截面、更换腹拱圈、减轻结构自重和制定严格的拆桥工艺4种措施来加固改造危旧双曲拱桥。采用空间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了桥梁维修加固前后的空间模型,计算结构内力情况并确定桥梁的抗力效应;同时对加固前后桥梁进行静、动荷载试验,检测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状况。分析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维修加固,桥跨截面抗力储备明显提高,桥梁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完全达到公路-Ⅱ级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拱桥 病害分析 荷载试验 有限元计算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预应力箱梁底板混凝土崩裂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蒂 庞志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6-180,共5页
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崩裂破坏机理,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底板崩裂破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径向力是导致梁底崩裂的主要因素。箱梁底板由于压应力、施工误差、曲率效应、泊松效应等综合因素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压曲临界应... 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崩裂破坏机理,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底板崩裂破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径向力是导致梁底崩裂的主要因素。箱梁底板由于压应力、施工误差、曲率效应、泊松效应等综合因素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压曲临界应力下降,最终失稳破坏。基于分析结果,最后给出了底板混凝土崩裂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箱梁 底板崩裂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组培技术早期挽救马铃薯杂种幼胚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蒂 冉毅东 戴朝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9-34,共6页
马铃薯不同种、品种及倍性间杂种浆果早期脱落,使杂交籽粒无法成活。将这些授粉后不久脱落的子房采集下来进行离体培养,或将胚取下直接培养。基本培养基为MS,制成液体和固体两种培养基,不加或附加不同种类及水平的激素。胚直接培养是一... 马铃薯不同种、品种及倍性间杂种浆果早期脱落,使杂交籽粒无法成活。将这些授粉后不久脱落的子房采集下来进行离体培养,或将胚取下直接培养。基本培养基为MS,制成液体和固体两种培养基,不加或附加不同种类及水平的激素。胚直接培养是一较好方法,幼胚与子房一同接种只有子房膨大,而幼胚却不再发育。固体培养基效果优于液体培养基。对胚在人工培养前的发育时期进行了解剖研究,证明心形胚是形成完整植株的最早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间杂交 胚挽救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论高校学生研究活动的管理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蒂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06-107,共2页
大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而且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智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因此,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研究活动,对于高校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新... 大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而且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智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因此,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研究活动,对于高校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在高校教师教育中,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创新研究能力培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学管理 科技创新 研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蒂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5期25-27,共3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总氮量的1/3作底肥,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1/3氮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提高有显著作用。返青期是追施氮肥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施肥时期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在甘蓝型油菜试管苗移栽和离体保存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王蒂 黄慧英 崔素霞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10,共3页
采用 B_5培养基附加0.01~6mg/L 11个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培养油菜二倍体花粉植株和四倍体壮苗,并同时进行离体保存试验。结果表明:0.01~0.05mg/L 低浓度处理有利于产生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1.0~2.0mg/L 高浓度处理可在室温条件下离... 采用 B_5培养基附加0.01~6mg/L 11个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培养油菜二倍体花粉植株和四倍体壮苗,并同时进行离体保存试验。结果表明:0.01~0.05mg/L 低浓度处理有利于产生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1.0~2.0mg/L 高浓度处理可在室温条件下离体保存油菜试管苗14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烯效唑 离体保存 试管苗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熏蒸-微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星 张书乐 +4 位作者 刘国锋 邱慧珍 王蒂 张俊莲 沈其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但因集约化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寻求能够缓解或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本研究评估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方法对马铃薯连作障...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但因集约化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寻求能够缓解或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本研究评估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方法对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特别是对植株生长发育、土传病害抑制以及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CK)、氨水熏蒸(SFA)、石灰+碳铵熏蒸(SFB)、氨水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A+BOF)、石灰+碳铵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B+BOF)。结果表明,SFA+BOF和SFB+BOF处理较CK均显著增加连作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3.62%和20.36%,也显著降低植株的发病率(54.92%和72.82%)和收获后的病薯率(66.15%和64.76%),并且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改善根系形态结构。SFA+BOF和SFB+BOF处理显著影响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表现为增加马铃薯生育后期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在土壤中维持一个更高的细菌/真菌。与CK、SFA和SFB处理相比,SFA+BOF和SFB+BOF处理大幅度降低了连作马铃薯生育期内主要土传致病菌——镰刀菌的数量,使植株发病率降低且块茎产量显著增加。SFA+BOF和SFB+BOF处理对连作土壤脲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磷酸酶的活性。因此,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方法在克服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的马铃薯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且石灰+碳铵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效果优于氨水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发病率 可培养微生物 镰刀菌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连作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沈宝云 刘星 +3 位作者 王蒂 孟品品 张俊莲 邱慧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9-699,共11页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突出的连作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在地处该区的白银市景泰县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主栽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突出的连作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在地处该区的白银市景泰县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主栽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以轮作地块作为对照,选取相邻的连作1~5 a马铃薯种植地块,研究连作对马铃薯植株的生物效应,试图从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入手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原因。结果表明,与轮作地块(即不连作)相比,连作1 a和2 a马铃薯块茎产量无显著变化,但自连作3 a开始出现显著下降,降低44%-56%,表现出明显的连作障碍,从产量上看,两年应是当地马铃薯连作的最佳终止时间。从产量构成分析,单薯重量下降是导致连作马铃薯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马铃薯植株根、茎、叶和块茎的生物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下降,而根冠比相反。植株光合生理受连作影响显著,Pn、Gs和Tr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显著下降,Ci则表现上升趋势。叶绿体荧光特征则表现为F0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逐渐下降,Fv/Fm、ΦPSII和qP逐渐上升。植株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表现出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与不连作相比,连作1 a和2 a马铃薯叶片的MDA含量无显著变化,但连作3~5 a增加4~6倍。随连作年限延长,植株根系活力、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显著下降,根系形态包括总根长、表面积和根尖数则逐渐增加,而根直径和根体积无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产生除了与光合生理有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和形态学的改变有关外,还可能与马铃薯植株体内的激素代谢水平有关,这些因素在整体上导致了马铃薯库源关系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连作 产量 生物量 光合生理 细胞保护酶系统 根系形态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对盐逆境伤害的生理反应及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张俊莲 陈勇胜 +3 位作者 武季玲 王蒂 权冬玲 张国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栽植于蛭石的向日葵用 0 .3 %、0 .6 %、0 .9%、1.2 %NaCl水溶液胁迫处理 ,2 0d、40d时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盐逆境对向日葵生长有明显伤害 ,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 ;膜透性极显著增加 ,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 ;脯氨... 栽植于蛭石的向日葵用 0 .3 %、0 .6 %、0 .9%、1.2 %NaCl水溶液胁迫处理 ,2 0d、40d时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盐逆境对向日葵生长有明显伤害 ,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 ;膜透性极显著增加 ,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 ;脯氨酸含量呈初期上升后期下降趋势 ;光合速率下降原因与盐浓度有关 ,低盐度胁迫伤害主要是气孔因素造成的 ,高盐度胁迫伤害则主要来自非气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生理反应 耐盐性 盐逆境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范士杰 王蒂 +3 位作者 张俊莲 白江平 宋吉轩 马智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79,共9页
针对我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频繁出现的干旱问题,试验于2009-2010年设置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GMPM)、绿肥聚垄栽培方式(GM)、地膜覆盖栽培方式(PM)、普通翻耕栽培方式(CK)4个不同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田间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生... 针对我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频繁出现的干旱问题,试验于2009-2010年设置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GMPM)、绿肥聚垄栽培方式(GM)、地膜覆盖栽培方式(PM)、普通翻耕栽培方式(CK)4个不同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田间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并用FLINT1模型对水分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翻耕栽培方式相比,播种后至封行前,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0~21cm)含水率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2.93%,6.30%和10.88%。封行后,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含水率比对照平均低6.35%和6.40%。FLINT1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地膜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有一定的水分胁迫。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比对照增加25.6%,但是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比对照降低15.8%。因此,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能显著地提高苗期耕层土壤含水率和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地膜覆盖可采取前期覆膜、中后期撤膜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方式 模型 土壤含水率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改善连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研究 被引量:67
13
作者 回振龙 李朝周 +2 位作者 史文煊 张俊莲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研究了黄腐酸对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块茎营养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而黄腐酸处理对连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腐酸处理相对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Vc含量和可... 研究了黄腐酸对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块茎营养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而黄腐酸处理对连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腐酸处理相对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黄腐酸处理显著减小了连作引起的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对提高了SOD和CAT活性,并降低了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黄腐酸处理减轻了连作所造成的生理障碍,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幼苗对连作障碍的整体抗性,促进了连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改善了马铃薯块茎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黄腐酸 连作 生长发育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14
作者 曹莉 秦舒浩 +2 位作者 张俊莲 师尚礼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5,共7页
本试验研究了轮作不同种类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分布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轮作箭筈豌豆、天蓝苜蓿和陇东苜蓿3种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布,微生物活性,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 本试验研究了轮作不同种类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分布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轮作箭筈豌豆、天蓝苜蓿和陇东苜蓿3种豆科牧草,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布,微生物活性,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种植牧草前相比,轮作牧草后土壤中真菌/细菌最高可降低50.72%,说明真菌数量下降,通过轮作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菌群从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与种植牧草前相比好气型固氮菌数量最高增加283.69%;脲酶活性最高增加6.4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但是对连作土壤的改良作用高低还与豆科牧草种类及土壤连作年限有关,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对不同种类的豆科牧草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轮作 连作马铃薯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干旱灌区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 被引量:63
15
作者 牛秀群 李金花 +3 位作者 张俊莲 沈宝云 柴兆祥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根际土壤镰刀菌分布与马铃薯连作之间的关系,以"大西洋"品种为试材,采用根残体分离法,研究了轮作和连作茬口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同茬口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8个种的镰刀菌,玉米-马铃薯轮作... 为了深入了解根际土壤镰刀菌分布与马铃薯连作之间的关系,以"大西洋"品种为试材,采用根残体分离法,研究了轮作和连作茬口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同茬口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8个种的镰刀菌,玉米-马铃薯轮作茬口的优势种为再育镰孢,分离频率为23.34%;连作1~3年茬口的优势种均为茄病镰孢,分离频率分别为30.78%,37.70%和45.48%。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镰刀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菌种的数量变化趋势各异,尖孢镰孢、茄病镰孢呈上升趋势,黄色镰孢、再育镰孢呈下降趋势,木贼镰孢变化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马铃薯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UM-640型振动式马铃薯挖掘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华 吴建民 +3 位作者 孙伟 罗彤娥 王蒂 张俊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为适应甘肃省马铃薯种植地块小、坡地多的现状,提高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水平,通过对各关键作业部件进行理论分析与设计选型,研制出了一种携有偏心摇臂结构振动挖掘装置,挖掘深度可调节且与手扶拖拉机相配套的4UM-640型振动式马铃薯挖掘机... 为适应甘肃省马铃薯种植地块小、坡地多的现状,提高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水平,通过对各关键作业部件进行理论分析与设计选型,研制出了一种携有偏心摇臂结构振动挖掘装置,挖掘深度可调节且与手扶拖拉机相配套的4UM-640型振动式马铃薯挖掘机。田间试验表明:该挖掘机收获作业时掘薯、输运顺畅,减阻碎土、土薯分离效果明显,伤薯率为3.6%,损失率为4.1%,明薯率为97.1%,达到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相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马铃薯 收获 振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仿生挖掘铲片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2
17
作者 石林榕 孙伟 +4 位作者 王蒂 赵武云 刘全威 张华 吴建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8-272,共5页
据蝼蛄前足胫节爪趾第1趾的体视显微镜照片设计了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铲片,为马铃薯挖掘机提供了一种减阻效率较高的挖掘铲。应用AutoCAD软件获取爪趾外侧曲线和内侧曲线的轮廓点,并将点坐标值数据使用LIST命令导出,并借助EXCEL软件多项... 据蝼蛄前足胫节爪趾第1趾的体视显微镜照片设计了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铲片,为马铃薯挖掘机提供了一种减阻效率较高的挖掘铲。应用AutoCAD软件获取爪趾外侧曲线和内侧曲线的轮廓点,并将点坐标值数据使用LIST命令导出,并借助EXCEL软件多项式拟合法对爪趾的侧面轮廓线进行拟合,在拟合多项式的基础上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仿生铲片的建模,最后应用LS-DYNA软件仿真模拟普通铲片与仿生铲片挖削土壤的过程,并测定两种铲片的土壤阻力。仿真结果表明,仿生铲片较普通铲片土壤阻力减小近61%。所设计的仿生挖掘铲片为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减阻技术要求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且结构新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挖掘机 仿生学 挖掘铲 LS-DYNS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马铃薯立枯病土壤中立枯丝核菌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瑞琴 刘星 +5 位作者 邱慧珍 张文明 张春红 王蒂 张俊莲 沈其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144,共9页
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立枯丝核菌的大量累积可能是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根际土壤中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与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缓解和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建立优化了荧光定... 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立枯丝核菌的大量累积可能是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根际土壤中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与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缓解和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建立优化了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对引起马铃薯立枯病的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进行了快速监测和绝对定量,对马铃薯连作1~5年根际土壤立枯丝核菌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直接应用土壤DNA进行病原菌的定量检测,能检测到土壤中浓度为1×102个拷贝/g土的马铃薯立枯丝核菌,扩增效率为1.04,具有检出限低、扩增效率高的特点,实现了不通过病土分离培养方法,就可掌握病原菌在根际土壤中的累积状况;在马铃薯立枯病发病严重的连作根际土壤中,立枯丝核菌的累积数量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上升趋势;病原菌的累积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病原菌累积量最大的是连作5年的播前土壤,每g土壤达3.75×107个拷贝数,由此可见,连作导致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土壤致病真菌数量增加,相应地也增加了马铃薯立枯病的初侵染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 立枯丝核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动态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旱地覆膜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何万春 何昌福 +4 位作者 邱慧珍 张文明 王亚飞 张春红 王蒂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5-182,共8页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氮肥施用过量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0、50、100、150、200、250 kg·hm^(-2),分别对应T1、T2、T3、T4、T5、T6处理)对旱地覆膜马铃薯"陇薯3号"的生育进程及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氮肥施用过量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0、50、100、150、200、250 kg·hm^(-2),分别对应T1、T2、T3、T4、T5、T6处理)对旱地覆膜马铃薯"陇薯3号"的生育进程及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推迟了马铃薯的生育进程,随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的生育期延后,各施氮处理的干重平衡期比不施氮肥的对照处理(T1)推迟了2~16 d;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全株和块茎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持续时间(Δt),随施氮量的增加,与T1相比,全株Δt增加了2~14 d,块茎Δt增加2~10 d;马铃薯整株和块茎干物质积累均表现出明显的"S"曲线特征。不同氮水平对成熟期马铃薯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也有显著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成熟期茎和叶所占干物质比例明显增加,块茎所占干物质比例呈单峰趋势变化;不同氮水平也显著影响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对照处理(T1)相比,T2处理增产17.86%,T3、T4、T5和T6分别减产6.88%、21.06%、27.05%和38.63%,说明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马铃薯减产,其本质是马铃薯库源关系的失调(施氮量超过50 kg·hm^(-2)时)。在本试验条件下,当目标产量为1.65 t·667m-2时,50 kg·hm^(-2)为经济最佳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 旱地覆膜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源库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SSR标记多重PCR体系优化 被引量:19
20
作者 常宏 王汉宁 +4 位作者 张金文 王威 路则权 李瑛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11,共8页
为了建立稳定可靠的玉米真实性和纯度鉴定SSR标记,对DNA提取方法、SSR引物和多重PCR反应程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预热到75℃以上的研钵和95℃的1.5×CTAB提取缓冲液进行材料研磨,可得到纯度高、完整性好的DNA,并且提取成本较低... 为了建立稳定可靠的玉米真实性和纯度鉴定SSR标记,对DNA提取方法、SSR引物和多重PCR反应程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预热到75℃以上的研钵和95℃的1.5×CTAB提取缓冲液进行材料研磨,可得到纯度高、完整性好的DNA,并且提取成本较低。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72对玉米指纹鉴定的SSR核心引物进行重新分析与设计,建立了21对SSR通用引物构成的8组多重PCR复合扩增体系和3步法扩增程序,均能在统一的PCR扩增条件下进行,扩增片段之间不存在交叉现象,扩增条带清晰,扩增结果稳定,这一扩增体系检测效率比单对SSR引物提高2.6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真实性 纯度 DNA提取 SSR引物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