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溅射层对铜铟镓硒薄膜择优取向调控研究
1
作者 戴万雷 高泽冉 +3 位作者 孙亚利 蒋昭毅 王英龙 于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6-703,共8页
采用高温直接溅射Cu-In-Ga-Se四元合金靶材工艺制备光吸收层,通过对预溅射层温度和厚度的调控,研究铜铟镓硒(CIGS)预溅射层对直接溅射法制备CIGS薄膜的(220)择优取向调控机理。结果表明,预溅射层沉积温度逐渐降低时,CIGS薄膜X射线衍射(X... 采用高温直接溅射Cu-In-Ga-Se四元合金靶材工艺制备光吸收层,通过对预溅射层温度和厚度的调控,研究铜铟镓硒(CIGS)预溅射层对直接溅射法制备CIGS薄膜的(220)择优取向调控机理。结果表明,预溅射层沉积温度逐渐降低时,CIGS薄膜X射线衍射(XRD)I_((220))/I_((112))比值从0.43增大到1.05,晶粒尺寸逐渐变大且均匀。预溅射层厚度从0增加到120 nm时,I_((220))/I_((112))比值从0.48增大到1.12。在溅射温度为室温,预溅射层厚度为80 nm时,最终获得单点10.94%的器件效率。分析预溅射层表面AFM和XPS以及器件HRETM,发现低温预溅射层引入能够显著降低衬底表面电位,电压的振幅只有25 m V,较低的表面电位促进了高温沉积CIGS(220)择优取向,同时(220)择优取向促进了化学水浴工艺时Cd离子的掺杂,最终提升了CIGS器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硒 四元靶材 磁控溅射 择优取向 表面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气体对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英龙 张恒生 +2 位作者 褚立志 丁学成 傅广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7-250,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装置,在不同环境气体下,沉积制备了含有纳米Si晶粒的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对晶粒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环境气体下,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均随衬底与靶的距离增加有着先增大后减小的规...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装置,在不同环境气体下,沉积制备了含有纳米Si晶粒的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对晶粒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环境气体下,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均随衬底与靶的距离增加有着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同等条件下Ne气环境下制备的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纳米SI晶粒 平均尺寸 环境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N逻辑的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英龙 王继志 王美琴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29,共5页
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为加强其安全性,采用了密码技术,使其成为安全协议的一种。这使得采用形式化的方法分析其安全性成为可能。考虑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采用BAN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描述,提出了协议应满足的条件。并对... 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为加强其安全性,采用了密码技术,使其成为安全协议的一种。这使得采用形式化的方法分析其安全性成为可能。考虑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采用BAN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描述,提出了协议应满足的条件。并对协议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形式化,给出具体的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安全路由协议SADSR进行了安全验证,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AD HOC 路由协议 安全 BAN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气流对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尺寸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英龙 罗青山 +5 位作者 邓泽超 褚立志 丁学成 梁伟华 陈超 傅广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99-2202,共4页
提出一种控制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尺寸分布的新方法。在10Pa的Ar环境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高阻抗单晶硅靶沉积制备了纳米Si晶薄膜。在羽辉正上方2.0cm,距靶0.3~3.0cm范围内的不同位置引入氩气流,在烧蚀点正下方2.0cm处水平放置单... 提出一种控制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尺寸分布的新方法。在10Pa的Ar环境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高阻抗单晶硅靶沉积制备了纳米Si晶薄膜。在羽辉正上方2.0cm,距靶0.3~3.0cm范围内的不同位置引入氩气流,在烧蚀点正下方2.0cm处水平放置单晶Si(111)衬底来收集制备的纳米Si晶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并对衬底不同位置上纳米Si晶粒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不引入气流时,晶粒的尺寸随靶衬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尺寸峰值出现在距靶1.7cm处;引入气流后,晶粒尺寸分布发生变化,在距靶1.7cm引入气流时晶粒尺寸峰值最大,在距靶3.0cm引入气流时晶粒尺寸峰值最小,且出现晶粒尺寸峰值的位置随着引入气流位置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晶粒 脉冲激光烧蚀 环境气体 气流 尺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rO_3和CaZrO_3能带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英龙 吴转花 褚立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175,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的CASTEP软件包,计算了BaZrO_3和CazrO_3的能带以及光学性质.计算得到BazrO_3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分别为3.49 eV和3.23 eV,CazrO_3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分别为3.73 eV和3.38 eV.对这两种材料的介电函数、吸收系...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的CASTEP软件包,计算了BaZrO_3和CazrO_3的能带以及光学性质.计算得到BazrO_3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分别为3.49 eV和3.23 eV,CazrO_3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分别为3.73 eV和3.38 eV.对这两种材料的介电函数、吸收系数、反射系数、折射系数、湮灭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等光学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基于电子能带对光学性质进行了解释,得出,光学特性的异同是由于其内部微观结构上的异同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电子能带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环境下脉冲激光烧蚀粒子阻尼系数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英龙 胡自强 +4 位作者 邓泽超 翟小林 褚立志 丁学成 傅广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65-1969,共5页
在10 Pa的Ar环境气体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分别在半径为2.0,2.5,3.0,3.5和4.0 cm的半圆环不同角度处的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纳米晶粒的Si晶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 在10 Pa的Ar环境气体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分别在半径为2.0,2.5,3.0,3.5和4.0 cm的半圆环不同角度处的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纳米晶粒的Si晶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晶粒的平均尺寸和烧蚀粒子的阻尼系数均相对于羽辉轴向呈对称分布,并随着与羽辉轴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随着衬底半径的增加,晶粒平均尺寸和阻尼系数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平均尺寸 烧蚀粒子 阻尼系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树脂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英龙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B09期65-69,共5页
评述了石油树脂的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及应用;综述了石油树脂的改性及改性后的应用;对石油树脂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油树脂 生产工艺 应用 研究进展 改性 聚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延PbZr_(0.4)Ti_(0.6)O_3薄膜的电光效应
8
作者 王英龙 魏同茹 +2 位作者 褚立志 刘保亭 傅广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8-731,共4页
从Landau-Devonshire唯象理论出发,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PbZr0.4Ti0.6O3薄膜的电光效应与厚度和外加电场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在SrTiO3衬底上的PbZr0.4Ti0.6O3薄膜,其线性电光系数和二次电光系数都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临界厚度... 从Landau-Devonshire唯象理论出发,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PbZr0.4Ti0.6O3薄膜的电光效应与厚度和外加电场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在SrTiO3衬底上的PbZr0.4Ti0.6O3薄膜,其线性电光系数和二次电光系数都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临界厚度附近趋于饱和,对50nm厚的PbZr0.4Ti0.6O3薄膜,线性电光系数和二次电光系数分别为7.2×10-11m/V和0.31×10-18m2/V2,双折射变化随外加电场改变,由线性电光效应引起的双折射变化比二次电光效应引起的双折射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电光效应 电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光孤子源研究
9
作者 王英龙 郑云龙 +1 位作者 张荣梅 尚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8-174,共7页
从微腔半导体激光器考虑相位变化的速率方程和光纤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数值模拟了交变电流注入下微腔半导体激光器内腔和光纤外腔中的光振荡过程,研究了光孤子形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自发发射因子、有源区体积、相位振幅耦... 从微腔半导体激光器考虑相位变化的速率方程和光纤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数值模拟了交变电流注入下微腔半导体激光器内腔和光纤外腔中的光振荡过程,研究了光孤子形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自发发射因子、有源区体积、相位振幅耦合参数、附加相位参量等内外腔参数,可以实现稳定的孤子脉冲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光纤孤子 数值模拟 微腔 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微腔结构调制的脉码在光纤中的传输
10
作者 王英龙 郑云龙 赵顺龙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对于平面结构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微腔结构调制,数值模拟了其输出二进制脉码在光纤中的传输眼图,给出了双态对应的微腔结构参数与脉码在线性光纤中无误码传输最大距离的数值对应关系。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微腔结构 光纤传输 眼图 电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网络通信量的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英龙 张平玉 《山东电子》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以以太网为例讨论一种粗略估计网络通信量的方法,为用户建造自己的网络提供依据。
关键词 网络通信量 通信量估计表 网络利用率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暗孤子碰撞轨迹研究
12
作者 王英龙 丁文革 郑云龙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由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多暗孤子精确解出发,对光纤中两暗孤子的传输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当两暗孤子相对靠近的“速率”|λ1-λ2|≥1时,它们的脉冲最低点才能交迭乃至粘滞,复原后在原“速... 本文由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多暗孤子精确解出发,对光纤中两暗孤子的传输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当两暗孤子相对靠近的“速率”|λ1-λ2|≥1时,它们的脉冲最低点才能交迭乃至粘滞,复原后在原“速度”方向上均有一时间平移,对于等黑度双孤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子 相互作用 光纤 薛定谔方程 暗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良兔毛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英龙 刘津玮 +2 位作者 隗广飞 曲丽君 朱士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改善兔毛纤维的可纺性,拓展兔毛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对经过选培、提纯的蒙阴县新型改良兔毛进行形貌特征分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卷曲性能。结果表明,改良兔毛的鳞片层变薄,鳞片向外凸起的程度减小,鳞片不再有明显的重叠,... 为了改善兔毛纤维的可纺性,拓展兔毛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对经过选培、提纯的蒙阴县新型改良兔毛进行形貌特征分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卷曲性能。结果表明,改良兔毛的鳞片层变薄,鳞片向外凸起的程度减小,鳞片不再有明显的重叠,纤维整体变得更加光滑;改良兔毛的长度为93.00mm,相较于长度为64.89mm的普通兔毛,增加了43.32%;平均强度达到16.11 cN/tex,比强度为14.97 cN/tex的普通兔毛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与卷曲数为8.1个/(25mm)的普通兔毛相比,改良兔毛卷曲数为11.3个/(25mm),增加了39.5%;改良兔毛纤维顺、逆鳞片方向的摩擦因数下降,定向摩擦效应减弱,提高了兔毛纤维的防毡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兔毛 卷曲 摩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对“双碳”战略实施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王英龙 张晓琴 《现代营销(下)》 2023年第2期94-96,共3页
本文基于时间和地区双重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检验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双碳”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下和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河北省“双碳”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期的一... 本文基于时间和地区双重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检验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双碳”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下和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河北省“双碳”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期的一般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河北省“双碳”战略的实施效果影响为负,后期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双碳”战略的实施效果影响显著为正。政府在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中,要考虑不同类型的投资边际效应对“双碳”战略实施效果起到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固定效应 “双碳”战略 基础设施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强度和运动向量结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东岳 王英龙 +3 位作者 魏诺 刘颖慧 于伟 郭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2期221-224,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是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来源、重要性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分类.然后提出了一种全新定位算法,信号强度和运动向量结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简称SSMV...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是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来源、重要性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分类.然后提出了一种全新定位算法,信号强度和运动向量结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简称SSMV算法,在外围布置四个锚节点,得用信号强度和未知节点在运动中向量的变化,对锚节点在内的未知节点进行定位,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总结.通过与凸规划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节点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基光电子学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英才 ZHAO X W +1 位作者 傅广生 王英龙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85,共13页
Si基光电子学是为顺应二十一世纪以现代光通信和光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的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前沿。其最终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人们所期盼的全Si光电子集成电路。本文尝试性地评论了这一集Si材... Si基光电子学是为顺应二十一世纪以现代光通信和光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的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前沿。其最终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人们所期盼的全Si光电子集成电路。本文尝试性地评论了这一集Si材料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光电子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近年来在直接带隙Si基低维材料的设计、晶粒有序Si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稳定高效Si基发光器件的探索等方面所取得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并预测了全Si光电子集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直接带隙Si基低维材料 晶粒有序Si基纳米材料 稳定高效Si基发光器件 全Si 光电子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移动信标辅助的分布式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焕庆 王英龙 +1 位作者 郭强 吕家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为提高移动信标辅助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避免重复扫描待定位节点,提出了一种使用多个移动信标的定位方法。这些信标在遍历网络时保持一定相对位置关系,使用TDoA技术测距并为未知节点提供距离信息辅助其定位。提出了基于最优覆盖策略的2... 为提高移动信标辅助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避免重复扫描待定位节点,提出了一种使用多个移动信标的定位方法。这些信标在遍历网络时保持一定相对位置关系,使用TDoA技术测距并为未知节点提供距离信息辅助其定位。提出了基于最优覆盖策略的2种移动信标路径规划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且所使用的移动路径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移动信标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eO_3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转花 王英龙 +2 位作者 褚立志 刘保亭 傅广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1-1286,共6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铁电相BiFeO3以及顺电相BiFeO3的轨道占据数、电子云重叠布居数、净电荷分布和态密度.结果表明,BiFeO3晶体出现铁电性的主要原因是:Fe原子的3d轨道和O原子的2p轨道杂化.而且由于两相晶体结构上...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铁电相BiFeO3以及顺电相BiFeO3的轨道占据数、电子云重叠布居数、净电荷分布和态密度.结果表明,BiFeO3晶体出现铁电性的主要原因是:Fe原子的3d轨道和O原子的2p轨道杂化.而且由于两相晶体结构上的差异,铁电相BiFeO3原子间的共价性和离子性相对顺电相BiFeO3增强了,态密度图在价带区基本相同,但是在导带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性 态密度 第一性原理 BIFE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掺杂浓度对硅纳米线光电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伟华 丁学成 +5 位作者 王秀丽 郭建新 褚立志 邓泽超 傅广生 王英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2-378,共7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直径和浓度Ni掺杂硅纳米线的形成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杂质Ni的形成能随硅纳米线直径的减小和掺杂浓度的降低而下降,这说明直径越大的硅纳米线掺杂越困难,杂质...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直径和浓度Ni掺杂硅纳米线的形成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杂质Ni的形成能随硅纳米线直径的减小和掺杂浓度的降低而下降,这说明直径越大的硅纳米线掺杂越困难,杂质浓度越高的硅纳米线越不稳定.Ni掺杂在费米能级附近及带隙中引入杂质能级,其主要来自Ni的3d轨道,杂质能级扩展成杂质带,改变Ni的掺杂浓度可改变硅纳米线的带隙,改善其导电性.另外,还发现掺杂浓度明显改变了硅纳米线的吸收强度和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SI纳米线 掺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设计选型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艳 王英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6,共3页
研究了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计算方法,建立了以冷热流体流速表征换热器传热系数与压降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模型的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方法,并使用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Delphi 7.0实现了该计算方法的程序化。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计算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传热系数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