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血生物活性肽饮料的研制
1
作者 高倩倩 付慧 +1 位作者 李红莹 王英臣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205-210,共6页
本试验以鹿血生物活性肽为原料,以鹿血生物活性肽的添加量、沙棘汁的添加量、蔗糖的添加量、柠檬酸的添加量对鹿血生物活性肽饮料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每个因素的最适添加量。
关键词 鹿血生物活性肽 饮料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肺癌高危人群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施昕 朱梦 +7 位作者 叶青 诸葛文嵩 王英臣 胡立翔 陈慧卿 郑慧君 吴夏秋 郑卫方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 调查兰溪市6个村肺癌高危人群的分布,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兰溪市6个村庄抽取≥45岁的236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分析肺癌高危人群分布及影响因... 目的 调查兰溪市6个村肺癌高危人群的分布,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兰溪市6个村庄抽取≥45岁的236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分析肺癌高危人群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者中肺癌高危人数662例,其中女290例,男37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围、BMI、运动、吸烟、慢性肺病、高血脂、癌症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脾虚等是肺癌危险因素。女性年龄每增加1岁,肺癌高危风险增加4%;男性中吸烟者肺癌高危风险是非吸烟者1.67倍。结论 肺癌高危影响因素较多,明确肺癌高危因素,有望提高肺癌早期筛查准确性和临床干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癌筛查 高危人群 兰溪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金银花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英臣 张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3,共5页
以酸浆宿萼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以纽甜为甜味剂来掩盖苦味,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饮料的配方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酸浆宿萼汁与金银花汁比例为4∶6(体积比)... 以酸浆宿萼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以纽甜为甜味剂来掩盖苦味,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饮料的配方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酸浆宿萼汁与金银花汁比例为4∶6(体积比)、纽甜添加量为10 mg/L,柠檬酸添加量为0.1%,白砂糖添加量为4%;稳定剂及其添加量为海藻酸钠用量0.06%、黄原胶0.08%、CMC-Na 0.08%。该饮料稍带微苦,口感细腻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金银花 复合饮料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清汁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英臣 宋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以酸浆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3种果胶酶对酸浆果出汁率和花色苷浸出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EX-V酶作为酶解用酶并进行酶解工艺优化,并以γ-氨基丁酸为苦味掩盖剂对酸浆果汁饮料的配方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 以酸浆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3种果胶酶对酸浆果出汁率和花色苷浸出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EX-V酶作为酶解用酶并进行酶解工艺优化,并以γ-氨基丁酸为苦味掩盖剂对酸浆果汁饮料的配方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p H值为4.5,酶解时间为120 min,酶添加量为0.04 g/L。酸浆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酸浆果汁添加量为50%(体积分数),白砂糖添加量为7%,γ-氨基丁酸添加量为0.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 酶解 苦味掩盖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中酸浆苦素抑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英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71,共4页
考察温度、pH值、可见光和紫外线对酸浆宿萼中提取的酸浆苦素抑菌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几种常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性测定,结果表明:酸浆苦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较明显,对部分霉菌有抑制效果,对酵母菌无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 考察温度、pH值、可见光和紫外线对酸浆宿萼中提取的酸浆苦素抑菌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几种常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性测定,结果表明:酸浆苦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较明显,对部分霉菌有抑制效果,对酵母菌无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31.3 μg/mL,对于霉菌中纯黄丝衣霉的MIC为62.5 μg/mL.pH值对酸浆苦素抑菌性影响较大,其次是温度,可见光和紫外线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明显.在20~35℃时抑菌活性最强,高温对其抑菌活力影响不大.酸浆苦素抑菌性在酸性、中性、弱碱性溶液中均较为稳定,而强碱性环境会迅速破坏其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酸浆苦素 抑菌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发酵的酵母比生长速率与代谢产物及底物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英臣 安家彦 《酿酒》 CAS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通过实验 ,建立了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比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比生成速率和底物的比消耗速率的发酵动力学方程 。
关键词 酒精发酵 酵母 底物 发酵动力学 生成 代谢产物 关系 实验 结论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蛹虫草菌多糖发酵及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英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9-31,共3页
研究了蛹虫草胞外多糖发酵过程,分析不同因素对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了比较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蛹虫草胞外多糖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2%,玉米浆2%,酵母膏2%,硝酸钾0.45%;发酵培养条件为:pH值6.5,温度20℃;此条件下蛹... 研究了蛹虫草胞外多糖发酵过程,分析不同因素对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了比较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蛹虫草胞外多糖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2%,玉米浆2%,酵母膏2%,硝酸钾0.45%;发酵培养条件为:pH值6.5,温度20℃;此条件下蛹虫草胞外多糖得率为1.188g/100mL,菌丝体干重为1.221 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胞外多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胞外多糖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英臣 安家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61,共3页
对蛹虫草胞外多糖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菌丝体的定义(dCx/dt=μCx)和菌丝体比生长速率μ[μ=μ(t)],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生成的数学模型,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拟合良好,说明此... 对蛹虫草胞外多糖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菌丝体的定义(dCx/dt=μCx)和菌丝体比生长速率μ[μ=μ(t)],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生成的数学模型,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拟合良好,说明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蛹虫草胞外多糖的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菌 胞外多糖 数学模型 发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体比生长速率的酒精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英臣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51,共4页
对酒精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菌体生长速率定义(dCx d/t=μCx)和菌体比生长速率μ(μ=μ(t))出发,建立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酒精生成的数学模型,并对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拟合良好,说明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酒精... 对酒精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菌体生长速率定义(dCx d/t=μCx)和菌体比生长速率μ(μ=μ(t))出发,建立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酒精生成的数学模型,并对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拟合良好,说明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酒精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体 比生长速率 酒精发酵 发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中酸类物质来源及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英臣 谭群 《酿酒科技》 2001年第5期58-59,共2页
酸类物质是啤酒的主要风味物质。啤酒中酸类物质的来源有 :①麦芽中的酸 ;②工艺过程调节的外加酸 ;③发酵产生的有机酸。控制啤酒总酸的措施有 :①控制麦汁总酸 ,一般12度啤酒麦汁总酸为1.4~1.5(1NNaOH/100ml麦汁) ;②选择适宜菌株发... 酸类物质是啤酒的主要风味物质。啤酒中酸类物质的来源有 :①麦芽中的酸 ;②工艺过程调节的外加酸 ;③发酵产生的有机酸。控制啤酒总酸的措施有 :①控制麦汁总酸 ,一般12度啤酒麦汁总酸为1.4~1.5(1NNaOH/100ml麦汁) ;②选择适宜菌株发酵 ;③加强工艺生产管理 ,防止杂菌污染。(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酸类物质 来源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酒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英臣 《酿酒》 CAS 2010年第6期70-71,共2页
文章通过对《酿造酒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制定了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确定了新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和成绩考核方法,加强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酿造酒工艺学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酒人工催陈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英臣 《酿酒》 CAS 2012年第4期86-87,共2页
在葡萄酒人工催陈机理的基础上,对山葡萄酒人工催陈的工程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相应的工程设计方案,为进一步的产业化打基础。
关键词 山葡萄酒 人工催陈 工程设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酿造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3
作者 王英臣 王丽梅 《酿酒科技》 2003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啤酒 酿造过程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香黑啤酒的研制
14
作者 王英臣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92,共2页
通过在麦汁煮沸时添加中草药 ,研制出一种具有独特芳香气味的黑啤酒 ,此黑啤酒为红棕色 ,口味协调 ,香气怡人。详细介绍了中草药的种类。
关键词 中草药 黑啤酒 生产工艺 添加比例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喜萍 张文英 王英臣 《酿酒科技》 2003年第5期68-70,共3页
HACCP是由食品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组成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式,是保证食品安全预防性的技术管理体系。红葡萄酒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包括原辅料、加工工艺和外界环境;潜在危害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关键控制点有:原料、破碎、除... HACCP是由食品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组成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式,是保证食品安全预防性的技术管理体系。红葡萄酒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包括原辅料、加工工艺和外界环境;潜在危害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关键控制点有:原料、破碎、除梗、前发酵、后酵、调配、冷处理、过滤、杀菌、灌装、包装和成品贮存;红葡萄酒生产中HAC-CP系统由关键控制点、显著危害、控制标准、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方法和记录文件组成。(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HA CCP 红葡萄酒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酒类辨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英臣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介绍了人工嗅觉系统对不同酒类样本的定性识别,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中改进的BP算法、改进的RBF算法(最近邻RBF与k均值RBF相结合选取中心的算法)和k均值RBF算法,实现对酒类的定性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结合PCA的AN... 介绍了人工嗅觉系统对不同酒类样本的定性识别,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中改进的BP算法、改进的RBF算法(最近邻RBF与k均值RBF相结合选取中心的算法)和k均值RBF算法,实现对酒类的定性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结合PCA的ANN方式为模式识别、分类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辨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嗅觉系统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新食品区”平台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雷 李凤林 +3 位作者 金晶 王英臣 田露 李美善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32期176-178,共3页
基于对吉林省多家食品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挖掘与解析,同时结合学校食品专业的与中新食品区校企合作办学现状,提出了若干校企合作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中新食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花楸果渣膳食纤维素片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红月 王英臣 陈奕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33,共5页
利用挤出改性后的黑果花楸果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膳食纤维素片,并以产品综合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产品最佳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镁添加量为0.4%,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15%,木糖醇:柠檬酸(20∶1)混合添加... 利用挤出改性后的黑果花楸果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膳食纤维素片,并以产品综合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产品最佳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镁添加量为0.4%,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15%,木糖醇:柠檬酸(20∶1)混合添加量为20%,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2%,此时膳食纤维素片综合评分为29.36分。表面光滑无裂缝、口感细腻、清凉可口、酸甜适中,硬度、脆碎度及崩解时限等指标检测合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食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花楸果渣 膳食纤维 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果酒酶法澄清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雯 祝贺 王英臣 《酿酒》 CAS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胶酶加入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酸浆果浆和酸浆原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浆果浆中加入0.5g/L果胶酶,处理120min,50℃下澄清效果最好。在酸浆果酒中加入3g/L果胶酶,处理6h,20℃下澄清效果...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胶酶加入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酸浆果浆和酸浆原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浆果浆中加入0.5g/L果胶酶,处理120min,50℃下澄清效果最好。在酸浆果酒中加入3g/L果胶酶,处理6h,20℃下澄清效果最好。经过果胶酶两次处理后的酸浆成品酒,酒体呈淡黄色,透明、清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果酒 酸浆果浆 澄清 果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红姑娘汁乳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立江 王英臣 王丽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03年第4期27-28,共2页
以新鲜牛乳、红姑娘汁、山楂为原料,配以稳定剂、酸味剂等制成一种酸甜适宜、口味浓厚、营养丰 富的保健饮料。
关键词 山楂红姑娘汁乳饮料 加工工艺 保健饮料 配方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