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锂合金的微合金化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芝秀 郑子樵 李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1-15,共5页
铝锂合金中添加某些微量或痕量(~0.1at%)元素,可使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微量元素的影响主要是促进或延缓了析出过程,或者是促进新相析出造成的。概述了一些常见元素在铝锂合金中的微合金化作用及机理。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微合金化 显微组织 飞行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量Sc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海 杨迎新 +1 位作者 郑子樵 王芝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利用拉伸试验、光学金相、X射线物相分析、SEM及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添加0.2%Sc(质量分数)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2%Sc可以显著细化7055铝合金铸态晶粒并减少晶界非平衡共晶相数量,促进非平衡共晶相在均匀... 利用拉伸试验、光学金相、X射线物相分析、SEM及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添加0.2%Sc(质量分数)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2%Sc可以显著细化7055铝合金铸态晶粒并减少晶界非平衡共晶相数量,促进非平衡共晶相在均匀化退火时的溶解,从而提高合金固溶度;由于Sc的添加可以提高7055Sc合金的溶质原子固溶度、形成更为均匀弥散分布的A l3ScZr粒子、以及抑制变形组织再结晶和有效细化固溶处理后的(亚)晶粒尺寸,因而显著提高7055Sc合金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5铝合金 Sc微合金化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少量Ag的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海 郑子樵 王芝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含0.2%Ag(质量分数)的7055铝合金铸造和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后基体中的组织特征及120℃时效特性。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0.2%Ag在铸造组织中形成了含Ag的AlZnMgCuAg型化合物;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并不能完... 研究了含0.2%Ag(质量分数)的7055铝合金铸造和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后基体中的组织特征及120℃时效特性。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0.2%Ag在铸造组织中形成了含Ag的AlZnMgCuAg型化合物;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并不能完全消除晶界非平衡共晶相,晶内的AlFeCuZn型化合物未溶解,且在均匀化冷却过程中溶入Zn,Mg和Ag原子;120℃时效时合金出现时效硬化响应快和强度稳定性高等特点。加入Ag元素促进GP区的形成及提高GP区溶解温度可以解释其时效硬化响应快和强度稳定性高的原因,同时合金元素含量的提高也对时效硬化响应加快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EDS能谱分析 晶界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钪对低Cu/Mg比Al-Cu-Mg-Li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国 郑子樵 王芝秀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73,共4页
通过时效硬化曲线的测量、室温拉伸实验以及时效组织的电镜观察 ,研究了微量钪对低Cu/Mg比Al -Cu Mg Li合金时效行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量钪的添加能显著增强该合金的时效硬化和强化效果 ,但延长了合金达到... 通过时效硬化曲线的测量、室温拉伸实验以及时效组织的电镜观察 ,研究了微量钪对低Cu/Mg比Al -Cu Mg Li合金时效行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量钪的添加能显著增强该合金的时效硬化和强化效果 ,但延长了合金达到时效峰值所需的时间。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钪的添加影响了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 ,在不含钪的Al 4.0Mg 1.5Cu 1.0Li 0 .12Zr合金中 ,时效析出相为沿位错大量析出、分布不均匀的S相和少量的δ′相 (Al3 Li)及Al3 Zr粒子 ;而在含钪的合金中主要析出相为弥散细小的Al3 Li/Al3 (Sc ,Zr)复合相与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时效 微观结构 AI-Cu-Mg-Li合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对铜在压延铜箔上的电结晶行为及其组织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思哲 谭澄宇 +1 位作者 刘晨 王芝秀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3,127,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计时安培测试研究了在20 g/L Cu SO_4+70 g/L H_2SO_4酸性镀液中Cl^-存在对铜沉积还原过程以及Cl^-浓度对铜在压延铜箔基体上电结晶初期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Cl^-,铜沉积起始电位大致不变,并在较低偏压(-0.3^-0.1 V_... 采用循环伏安、计时安培测试研究了在20 g/L Cu SO_4+70 g/L H_2SO_4酸性镀液中Cl^-存在对铜沉积还原过程以及Cl^-浓度对铜在压延铜箔基体上电结晶初期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Cl^-,铜沉积起始电位大致不变,并在较低偏压(-0.3^-0.1 V_(SCE))下缩短铜结晶初期的形核弛豫时间,提高阴极还原电流;在较高的偏压(-0.6^-0.4 V_(SCE))下,Cl^-则阻碍铜的结晶沉积。通过扫描电镜还观察了Cl^-浓度、偏压对铜镀层组织形貌特征的影响,探讨了Cl^-在铜电结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粗化处理 氯离子 电结晶 镀层形貌 压延铜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40Nb钢热浸镀Al-Si高温氧化行为及组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庆生 李海 +2 位作者 王芝秀 王秀丽 史志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7,共6页
为提高高温抗氧化性能,对HP40Nb钢进行了热浸镀Al-10%(质量分数)Si,并进行不同温度扩散处理,研究了不同扩散处理试样在1000℃条件下的高温氧化行为,通过SEM,EDS和XRD分析了经不同扩散处理后的渗层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为提高高温抗氧化性能,对HP40Nb钢进行了热浸镀Al-10%(质量分数)Si,并进行不同温度扩散处理,研究了不同扩散处理试样在1000℃条件下的高温氧化行为,通过SEM,EDS和XRD分析了经不同扩散处理后的渗层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经800℃/4h扩散处理,渗层由内层(NiAl+Cr3Si)、中间层(Fe2Al5+少量Ni2Al3)和外层(FeAl3)组成;经900℃/4h扩散处理,渗层由内层(NiAl+Cr3Si)和外层(Fe2Al5+少量Ni2Al3)组成;经1000℃/4h扩散处理渗层由内层(α+Ni3Al,NiAl+Cr3Si)和外层(Fe2Al5+Ni2Al3)组成。不同扩散工艺处理试样经高温氧化360h后渗层均由外层(NiAl+Cr3Si)和内层(σ,α+Ni3Al)组成;经1000℃/4h扩散处理试样高温氧化性能最好,其氧化增重速率仅为未浸镀试样的13%。氧化过程中,渗层表面经扩散处理生成的α-Al2O3能显著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扩散温度越高,α-Al2O3越完整,致密抗高温氧化性能越好;渗层中σ相能阻碍铝原子的内扩散,从而保证了氧化过程中渗层表面生成α-Al2O3所需铝含量,除表面的α-Al2O3外,渗层中的NiAl,Cr3Si相也起到了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40Nb 热浸镀铝 高温抗氧化性 Α-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振刚 王芝秀 +1 位作者 张玉换 王福传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引进了金皇后、MHA1、R2 金刚、德国苜蓿 4个品种 ,并对其营养成分、株高、发芽率及鲜草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年均每亩鲜草产量MHA1496 7 3kg ,金皇后 5 4 31 2kg ,R2 金刚 5 192 1kg,德国苜蓿 4 990 4kg ,差异不显著... 引进了金皇后、MHA1、R2 金刚、德国苜蓿 4个品种 ,并对其营养成分、株高、发芽率及鲜草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年均每亩鲜草产量MHA1496 7 3kg ,金皇后 5 4 31 2kg ,R2 金刚 5 192 1kg,德国苜蓿 4 990 4kg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4个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 ,粗蛋白含量以金皇后最高为 2 0 9% ,MHA1为 19 4 % ,R2 金刚19 8% ,德国苜蓿 19 6 % ,差异亦不显著 (P >0 0 5 ) ,每亩苜蓿的年纯收入分别比玉米多 2 81 4 9元、2 4 3 2 5元、2 10 96元和 2 0 7 2 7元 ,差异显著 (P <0 0 1)。说明这 4个苜蓿品种均适宜在运城地区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引种 比较试验 营养成分 产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运城市养禽业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思考
8
作者 王芝秀 牛彦斌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1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养禽业 运城市 亚洲地区 养殖户 死亡 继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