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大气资源价值损失核算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舒曼 曲福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在大气资源实物核算基础上进行了大气资源的价值损失核算,即对大气污染的损失用货币加以量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大气资源污染损失每年高达100亿元,扣除大气资源价值损失,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3%,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 在大气资源实物核算基础上进行了大气资源的价值损失核算,即对大气污染的损失用货币加以量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大气资源污染损失每年高达100亿元,扣除大气资源价值损失,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3%,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是以牺牲一定的资源环境为代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大气资源 价值损失 核算 价值核算 污染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杜诗英译风格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广法 王舒曼 《外语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36-42,共7页
杜甫的诗歌有大量的英文译本,但对其英译风格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语料库,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许渊冲和弗莱彻英译杜甫诗歌的风格。研究结果表明,弗译用词丰富,诗句长度变化较大,语体更接近英语诗歌;许译在用... 杜甫的诗歌有大量的英文译本,但对其英译风格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语料库,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许渊冲和弗莱彻英译杜甫诗歌的风格。研究结果表明,弗译用词丰富,诗句长度变化较大,语体更接近英语诗歌;许译在用词上更为简洁,句子保持了与原诗相同的结构,总体上更具可读性。两者都致力于保留杜甫诗歌的韵律美,但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风格 语料库 杜甫诗歌 许渊冲 弗莱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松游小唱》看董湘琴的思想和政治抱负
3
作者 张起 张红梅 王舒曼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董湘琴为羌族历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光绪十七年(1891)应松潘总兵夏毓秀之邀,董湘琴赴松潘厅做幕僚,经松茂古道,"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创作出万言长诗《松游小唱》。诗中,诗人边走边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用新奇的体裁历叙川西... 董湘琴为羌族历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光绪十七年(1891)应松潘总兵夏毓秀之邀,董湘琴赴松潘厅做幕僚,经松茂古道,"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创作出万言长诗《松游小唱》。诗中,诗人边走边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用新奇的体裁历叙川西松茂古道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情,同时也寄托着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了解董湘琴,对我们认识处于社会激变中的晚清知识分子有着窥斑见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湘琴 《松游小唱》 思想观念 人生态度 政治抱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信息加工视角下团队建言有效性及作用机制:建言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方君 王舒曼 +1 位作者 李爱梅 李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5-974,共10页
虽然团队建言被普遍认为会为团队带来积极结果(如高的团队绩效和团队创新),但实证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从群体信息加工的视角,在团队层次区分建言质量与数量两个维度,进而构建了建言起作用的正向和负向双路径模型,探讨团队建言的有效性... 虽然团队建言被普遍认为会为团队带来积极结果(如高的团队绩效和团队创新),但实证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从群体信息加工的视角,在团队层次区分建言质量与数量两个维度,进而构建了建言起作用的正向和负向双路径模型,探讨团队建言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包括:(1)开发团队建言质量与数量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2)检验团队建言的双路径模型,(3)开发针对团队领导的建言管理培训项目以切实提高团队建言的有效性。这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和加深现有建言研究,也将为团队管理实践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建言 建言数量 建言质量 群体信息加工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建言行为的结果及其调节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方君 郑粉芳 +1 位作者 杨倩怡 王舒曼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718,共9页
该文从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对员工建言行为结果的研究进行综述。个体层面建言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员工绩效、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建言采纳和后续建言行为;群体层面的结果主要包括群体绩效、群体创新和群体离职。无论是在个体层面... 该文从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对员工建言行为结果的研究进行综述。个体层面建言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员工绩效、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建言采纳和后续建言行为;群体层面的结果主要包括群体绩效、群体创新和群体离职。无论是在个体层面还是在群体层面,建言对其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都不尽一致。个体层面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是受建言特点(类型和策略)、建言者身份、建言对象反应、建言情境等调节因素的影响;群体层面结论的不一致可能归因于建言对象和管理者可用资源等的调节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管理者对建言不同类型反应的原因,探究群体建言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建言行为 建言结果 调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